一种双流向恒温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92463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1:28
一种双流向恒温新风系统,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热交换轮,是所述热交换轮设置在壳体的中间,壳体的上下左右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朝向壳体中间延伸的四个定位隔板,该四个定位隔板的端部分别与热交换轮相接,定位隔板与热交换轮共同将壳体内部分隔为位于壳体上部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以及位于壳体下部的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壳体上分别设置有新风入口、新风出口、回风入口和回风出口,其中,新风入口位于壳体的一侧的上方与第一腔室相连通,回风入口位于壳体的另一侧的上方与第二腔室相连通,回风出口位于壳体的一侧的下方与第三腔室相连通,新风出口位于壳体的另一侧的下方与第四腔室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的特点。

A Two-direction Constant Temperature Fresh Air System

A two-direction constant temperature fresh air system includes a heat exchange wheel arranged in the shell. The heat exchange wheel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shell. Four locating partitions extending towards the middle of the shell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s of the shell. The ends of the four locating partition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heat exchange wheel. The locating partition and the heat exchange wheel jointly divide the shell into two locating partitions. The first chamber and the second chamber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dy and the third chamber and the fourth chamber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shell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fresh air inlet, fresh air outlet, return air inlet and return air outlet. The fresh air in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hamber at the top of one side of the shell, the return air in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hamber at the top of the other side of the shell, and the return air outlet is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second chamber. The lower part of one side of the shell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ird chamber, and the fresh air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ourth chamber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other side of the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volume and compac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流向恒温新风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流向恒温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684078Y于2005年03月09日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热交换器,由风道中心隔板将风道隔为一半是新风道和送风道,另一半是排风道和回风道,近中段设置一个扁形热交换轮体,受马达驱动,由皮带拖动的扁形热交换轮体的中心有一转轴,被在波纹峰处相互紧固的平面金属箔与波纹金属箔围绕,呈螺旋状由小到大缠绕分布,并由轮体外包圈封闭紧固;过转轴的径向支承板与波纹箔,平面箔,外包圈在接触处紧固,在送风道紧靠轮体外,沿风道中心隔板,设置一个开口面朝转动方向的清洁盒;在轮体与通风道交界处,分别设有防窜风的密封圈和隔板密封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体积小的双流向恒温新风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双流向恒温新风系统,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热交换轮,其结构特征是所述热交换轮设置在壳体的中间,壳体的上下左右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朝向壳体中间延伸的四个定位隔板,该四个定位隔板的端部分别与热交换轮相接,定位隔板与热交换轮共同将壳体内部分隔为位于壳体上部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以及位于壳体下部的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壳体上分别设置有新风入口、新风出口、回风入口和回风出口,其中,新风入口位于壳体的一侧的上方与第一腔室相连通,回风入口位于壳体的另一侧的上方与第二腔室相连通,回风出口位于壳体的一侧的下方与第三腔室相连通,新风出口位于壳体的另一侧的下方与第四腔室相连通,排风风机设置在第三腔室内,新风风机设置在第四腔室内;新风入口通过热交换轮与新风出口相连通,回风入口通过热交换轮与回风出口相连通。进一步,所述新风入口与热交换轮之间设置有初效过滤器。进一步,所述初效过滤器为二个以上且并排设置。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顶板,该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取放初效过滤器的初效过滤器开孔,初效过滤器盖板遮盖在初效过滤器开孔上。进一步,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取放热交换轮的热交换轮开孔,热交换轮盖板遮盖在热交换轮开孔上。进一步,所述热交换轮呈方形,定位夹设置在定位隔板的端部,定位夹抵靠在热交换轮的边角处。本技术中的热交换轮设置在壳体的中间,壳体的上下左右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朝向壳体中间延伸的四个定位隔板,该四个定位隔板的端部分别与热交换轮相接,定位隔板与热交换轮共同将壳体内部分隔为位于壳体上部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以及位于壳体下部的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壳体上分别设置有新风入口、新风出口、回风入口和回风出口,其中,新风入口位于壳体的一侧的上方与第一腔室相连通,回风入口位于壳体的另一侧的上方与第二腔室相连通,回风出口位于壳体的一侧的下方与第三腔室相连通,新风出口位于壳体的另一侧的下方与第四腔室,排风风机设置在第三腔室内,新风风机设置在第四腔室内;新风入口通过热交换轮与新风出口相连通,回风入口通过热交换轮与回风出口相连通;当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时,通过热交换换气,能够高效的回收因换气而损失的能量,并且,本产品结构紧凑,属于薄型设计,特别适合于商品房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打开顶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热交换轮盖板,2为顶板,2.1为热交换轮开孔,3为排风风机,4为热交换轮,4.1为提手,5为底壳,6为新风风机,7为定位夹,8为定位隔板,9为初效过滤器,10为新风入口,11为新风出口,12为回风入口,13为回风出口,14为初效过滤器盖板,21为第一腔室,22为第二腔室,23为第三腔室,24为第四腔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2,本双流向恒温新风系统,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热交换轮4,所述热交换轮4设置在壳体的中间,壳体的上下左右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朝向壳体中间延伸的四个定位隔板8,该四个定位隔板8的端部分别与热交换轮4相接,定位隔板8与热交换轮4共同将壳体内部分隔为位于壳体上部的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以及位于壳体下部的第三腔室23和第四腔室24,壳体上分别设置有新风入口10、新风出口11、回风入口12和回风出口13,其中,新风入口10位于壳体的一侧的上方与第一腔室21相连通,回风入口12位于壳体的另一侧的上方与第二腔室22相连通,回风出口13位于壳体的一侧的下方与第三腔室23相连通,新风出口11位于壳体的另一侧的下方与第四腔室24相连通,排风风机3设置在第三腔室23内,新风风机6设置在第四腔室24内;新风入口10通过热交换轮4与新风出口11相连通,回风入口12通过热交换轮4与回风出口13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入口10与热交换轮4之间设置有初效过滤器9。所述初效过滤器9为二个以上且并排设置。所述壳体包括顶板2,该顶板2上设置有用于取放初效过滤器9的初效过滤器开孔,初效过滤器盖板14遮盖在初效过滤器开孔上。所述顶板2上设置有用于取放热交换轮4的热交换轮开孔2.1,热交换轮盖板1遮盖在热交换轮开孔2.1上。所述热交换轮4呈方形,定位夹7设置在定位隔板8的端部,定位夹7抵靠在热交换轮4的边角处。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流向恒温新风系统,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热交换轮(4),其特征是所述热交换轮(4)设置在壳体的中间,壳体的上下左右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朝向壳体中间延伸的四个定位隔板(8),该四个定位隔板(8)的端部分别与热交换轮(4)相接,定位隔板(8)与热交换轮(4)共同将壳体内部分隔为位于壳体上部的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以及位于壳体下部的第三腔室(23)和第四腔室(24),壳体上分别设置有新风入口(10)、新风出口(11)、回风入口(12)和回风出口(13),其中,新风入口(10)位于壳体的一侧的上方与第一腔室(21)相连通,回风入口(12)位于壳体的另一侧的上方与第二腔室(22)相连通,回风出口(13)位于壳体的一侧的下方与第三腔室(23)相连通,新风出口(11)位于壳体的另一侧的下方与第四腔室(24)相连通,排风风机(3)设置在第三腔室(23)内,新风风机(6)设置在第四腔室(24)内;新风入口(10)通过热交换轮(4)与新风出口(11)相连通,回风入口(12)通过热交换轮(4)与回风出口(13)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流向恒温新风系统,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热交换轮(4),其特征是所述热交换轮(4)设置在壳体的中间,壳体的上下左右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朝向壳体中间延伸的四个定位隔板(8),该四个定位隔板(8)的端部分别与热交换轮(4)相接,定位隔板(8)与热交换轮(4)共同将壳体内部分隔为位于壳体上部的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以及位于壳体下部的第三腔室(23)和第四腔室(24),壳体上分别设置有新风入口(10)、新风出口(11)、回风入口(12)和回风出口(13),其中,新风入口(10)位于壳体的一侧的上方与第一腔室(21)相连通,回风入口(12)位于壳体的另一侧的上方与第二腔室(22)相连通,回风出口(13)位于壳体的一侧的下方与第三腔室(23)相连通,新风出口(11)位于壳体的另一侧的下方与第四腔室(24)相连通,排风风机(3)设置在第三腔室(23)内,新风风机(6)设置在第四腔室(24)内;新风入口(10)通过热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勿南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奥创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