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向弯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2265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1:00
一种用于排出多相流动介质(S)、尤其是包含水、固体和空气的多相流动介质(S)的下流管(2)的换向弯头(1)包括:沿第一中心轴(M1)延伸的第一管段(3),邻接该第一管段(3)、沿弯曲中线(M)延伸并且具有弯曲外侧(5)和弯曲内侧(6)的弯曲段(4),和邻接弯曲段(4)并且沿第二中心轴(M2)延伸的第二管段(7)。利用布置在弯曲外侧(5)的内侧上的引导元件(8),弯曲段(4)的横截面形状如此改变,使得能够抑制、尤其能够阻止流动介质(S)、特别是水和固体横向于流动方向的运动。

Commutation elbow

A reversing elbow (1) for discharging a multiphase flow medium (S), especially a downstream pipe (2) containing a multiphase flow medium (S) of water, solid and air, comprises a first pipe segment (3) extending along the first central axis (M1), a bending section (4) extending along the middle bending line (M) and having a bending outer side (5) and a bending inner side (6), and a bending section (4) adjacent to and along the second center. The second segment (7) of the shaft (M2) extends. With the guide element (8)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bending outer side (5), the cross-section shape of the bending section (4) is so changed that the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flowing medium (S), especially water and solid, can be suppressed and especially preven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向弯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下流管的换向弯头。
技术介绍
下流管用于排出废水并且基本竖直延伸地布置在建筑物中。但是,在许多下流管中还存在水平延伸或者稍微倾斜于水平方向(例如呈些许度数的角)延伸的段。为了从竖直到水平的换向,竖直延伸的段通过换向弯头连接到水平延伸的段。此种换向弯头例如由EP1882786已知。在此,竖直延伸的段和水平延伸的段之间的过渡优选配置为使得以尽可能小的损耗使废水换向。因此,废水仍然以大能量进入水平延伸的段中,使得废水能够尽可能远距离地流过水平延伸的段。实践中倾向于设置通过直管件相互连接的两个45°弯头。这样就能够减小液压损失。然而,该解决方案具有需要大量安装空间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从该现有技术出发,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限定一种将流损失保持得尽可能小的换向弯头。尤其是要实现良好的冲出性能。另外的目的在于限定一种所需的空间比较小的换向弯头。据此,一种用于排出多相流动介质、尤其是包含水、固体和空气的多相流动介质的下流管的换向弯头包括沿第一中心轴延伸的第一管段,邻接该第一管段并且具有弯曲外侧和弯曲内侧的弯曲段,和邻接弯曲段并且沿第二中心轴延伸的第二管段。弯曲段沿弯曲中线延伸。换向弯头还包括布置在弯曲外侧的内侧或者管内侧上的引导元件,利用所述引导元件,弯曲段的横截面形状如此改变,使得能够抑制、尤其是能够阻止流动介质、特别是水和固体横向于流动方向的运动。引导元件布置在换向弯头的内部空间中并且与流动介质接触。引导元件阻止流动介质沿管壁横向于流动方向溢出,由此,换向弯头的性能以及因此的冲出性能能够得以提高。连接到第二管段并且处于水平方向的管线因而能够配置得更长。另外,在性能有所提高的情况下,换向弯头能够配置为具有较小的半径。此外,理想的换向确保了空气能够在水的旁边自由循环并且能够补偿任意的压力势。由此能够例如省略空气循环管线。在第一管段中,在内侧上布置有分流器,该分流器打破流动介质、特别是水的薄膜流。借助于分流器,确保流动介质以液压作用的方式冲击在引导元件上。特别地,在分流器之前沿着壁的薄膜流将被中断并且多相流动介质将被引向引导元件。分流器由凸出部提供,该凸出部从第一管段的内壁延伸并且由从第一管段的外壁朝向第一管段的横截面延伸或者延伸到第一管段的横截面中的第一凹部提供。术语“凸出部”应该理解为从内壁延伸到第一管段的横截面中的结构。术语“第一凹部”应该理解为从第一管段的外侧延伸到管段的横截面中从而形成分流器的结构。换言之,“第一凹部”是从分流器的外部延伸到换向弯头的侧壁中的凹槽或凹口或空腔。但是,其不是穿过侧壁延伸的开口。这种分流器然后由通过内壁的第一凹部形成的凸出部来提供。分流器从内壁的围绕分流器的其他部分延伸到第一管段的横截面。优选地,分流器的区域中的壁的壁厚与第一管段中的相同,或者与第一管段的区域中的、分流器的相邻区域中的相同。优选地,整个换向弯头的壁厚是相同的。优选地,第一凹部限定了分流器的形状。因此,分流器的形状由第一凹部的形状限定。优选地,当从换向弯头的外部看时,第一凹部是分流器的负形(negativeform),该分流器是第一凹部的正形(positiveform),正负形基本相同,但是正负形之间的物理尺寸相差了一个壁厚。优选地,具有分流器的换向弯头被提供为单件。优选地,分流器换向弯头由聚乙烯或聚乙烯80(PE80)来提供。引导元件仅仅布置在弯曲外侧而非弯曲内侧上。弯曲外侧是弯曲段的具有最大弯曲半径的一侧,并且弯曲内侧是弯曲段的具有最小弯曲半径的一侧。第二中心轴成角度地倾斜于第一中心轴。第一和第二中心轴之间的角度优选大于90°。特别优选地,所述角度位于91°到95°的范围内。在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引导元件为设置在弯曲段的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引导壁,其中引导壁基本定向在流动方向上。引导壁延伸进入弯曲段的横截面并且在弯曲外侧的区域中为流动介质提供对所述横向运动的阻碍。优选地,引导元件或引导壁完全地在弯曲段之上延伸。换言之,引导元件或引导壁基本具有相当于弯曲段的长度的长度。可替代地,引导元件或引导壁部分地在弯曲段之上延伸。无论引导元件或引导壁在弯曲段内的长度是多少,引导元件或引导壁都能够延伸进入一个或两个管段。特别优选地,引导元件或引导壁布置为使得其从弯曲段延伸到第二弯曲段中。特别优选地,所述引导壁中的正好两个彼此间隔地布置。流动介质然后被引导到两个引导壁之间或者在两个引导壁周围流动。优选地,在流动方向上看,两个引导壁具有入口区域,在入口区域中,引导壁之间的距离在流动方向上看收窄。因此,入口区域能够以流体优化的方式来配置,使得入口、特别在两个引导壁之间具有低液压阻力。两个引导壁优选具有在其中引导壁之间的距离恒定的引导区域。引导区域优选邻接所述入口区域。两个引导壁优选具有出口区域,在出口区域中,引导壁之间的距离在流动方向上看扩大。通过出口区域的该配置同样能够降低其液压阻力。出口区域优选邻接引导区域。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两个相互间隔布置的引导壁包围所述入口区域,所述入口区域之后是所述引导区域。引导区域然后由所述出口区域所邻接。至少一个引导壁至少在一些段中、尤其在引导区域中平行于延伸穿过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的平面。特别优选地,引导壁在弯曲外侧的区域中由第二凹部从外部提供。第二凹部优选位于延伸穿过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的平面的两侧。特别优选地,相互间隔的所述引导壁形成通道,其中通道具有通道底部,引导壁从通道底部开始在弯曲内侧的方向上延伸。通道在弯曲内侧的方向上在通道底部的相对处打开。从弯头段的管内侧看,通道与两个相互间隔的引导壁向外延伸。优选地,在流动方向上看,在入口区域中,通道深度在通道的长度之上增加。在流动方向上看,通道深度在出口区域中减小。通道深度优选相当于管直径的10%到50%。特别优选地,通道深度相当于管直径的约35%。假定示例性的管直径为100mm,通道深度因此位于10mm到50mm的范围内,特别优选为大约35mm。优选地,通道横截面面积在流动方向上看在入口区域中减小,并且在流动方向上看在出口区域中增大。特别优选地,通道深度和/或通道横截面在引导区域中、尤其在入口区域和出口区域之间是恒定的。优选地,在弯曲段的中线的横截面上看,通道底部凹形弯曲地配置。所述凹形弯曲的半径优选大于弯曲内侧的相对壁的半径。在另一实施例中,引导元件为在弯曲段内彼此间隔地布置在弯曲外侧上的多个导道。导道定向在流动方向上。优选地,导道完全地或者部分地在弯曲段之上延伸。在全部实施例中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弯曲段配置为在弯曲内侧上具有加宽部,利用所述加宽部可以使由于引导元件而造成的任意横截面变化得以补偿。特别优选地,与换向弯头的中线呈直角的横截面的面积在换向弯头的整个长度之上恒定。特别优选地,第一管段和/或第二管段具有圆柱形横截面。优选地,弯曲段的中线具有可变的半径,其中所述半径在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之间连续增大。可替代地,弯曲段的中线具有恒定的半径。换向弯头,即第一管段、弯曲段、第二管段以及引导元件优选配置为单件。特别优选地,换向弯头1由合成材料制成。特别优选地,分流器布置为第一管段的内壁的凸起。因此,分流器整体式形成并且从内壁延伸到横截面中。优选地,分流器布置为与弯曲外侧相对,使得能够将流动介质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排出多相流动介质(S)的下流管(2)的换向弯头(1),所述换向弯头(1)包括:第一管段(3),其沿第一中心轴(M1)延伸,弯曲段(4),其邻接所述第一管段(3)、沿弯曲中线(M)延伸并且具有弯曲外侧(5)和弯曲内侧(6),和第二管段(7),其邻接所述弯曲段(4)并且沿第二中心轴(M2)延伸,其中,利用布置在所述弯曲外侧(5)的内侧上的引导元件(8),所述弯曲段(4)的横截面形状如此改变,使得能够抑制或者能够阻止所述流动介质(S)横向于流动方向的运动,其中,在所述第一管段中布置有分流器(16),该分流器打破所述流动介质的薄膜流,并且其中,所述分流器(16)由凸出部(28)提供,该凸出部(28)从所述第一管段(3)的内壁(17)延伸并且由从所述第一管段(3)的外壁(26)朝向所述第一管段(3)的横截面(Q)延伸或者延伸到所述第一管段(3)的横截面(Q)中的第一凹部(27)提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排出多相流动介质(S)的下流管(2)的换向弯头(1),所述换向弯头(1)包括:第一管段(3),其沿第一中心轴(M1)延伸,弯曲段(4),其邻接所述第一管段(3)、沿弯曲中线(M)延伸并且具有弯曲外侧(5)和弯曲内侧(6),和第二管段(7),其邻接所述弯曲段(4)并且沿第二中心轴(M2)延伸,其中,利用布置在所述弯曲外侧(5)的内侧上的引导元件(8),所述弯曲段(4)的横截面形状如此改变,使得能够抑制或者能够阻止所述流动介质(S)横向于流动方向的运动,其中,在所述第一管段中布置有分流器(16),该分流器打破所述流动介质的薄膜流,并且其中,所述分流器(16)由凸出部(28)提供,该凸出部(28)从所述第一管段(3)的内壁(17)延伸并且由从所述第一管段(3)的外壁(26)朝向所述第一管段(3)的横截面(Q)延伸或者延伸到所述第一管段(3)的横截面(Q)中的第一凹部(27)提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弯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16)的区域中的壁的壁厚(D)与所述第一管段(3)中的相同,或者与所述第一管段(3)的区域中的、所述分流器(16)的相邻区域中的相同。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向弯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27)限定了所述凸出部(28)以及所述分流器(16)的形状。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向弯头(1),其特征在于,当从所述换向弯头(1)的外部看时,所述第一凹部(27)是所述分流器(16)的负形,并且所述分流器是所述第一凹部(27)的正形。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向弯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16)仅由所述第一凹部(27)提供。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向弯头(1),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分流器(16)的换向弯头(1)被提供为单件和/或所述换向弯头(1)由聚乙烯或聚乙烯80来提供。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向弯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元件(8)为设置在所述弯曲段(4)的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引导壁(9),其中所述引导壁(9)基本定向在流动方向上。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向弯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元件(8)或者所述引导壁(9)完全地在所述弯曲段(4)上延伸,或者所述引导元件(8)或者所述引导壁(9)部分地在所述弯曲段(4)上延伸。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向弯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壁(9)中的正好两个引导壁彼此间隔地布置。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向弯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引导壁(9)在流动方向上看具有入口区域(10),在所述入口区域(10)中,所述引导壁(9)之间的距离在流动方向上看收窄,和/或所述两个引导壁(9)具有引导区域,在所述引导区域中,所述引导壁(9)之间的距离恒定,和/或所述两个引导壁(9)在流动方向上看具有出口区域(11),在所述出口区域(11)中,所述距离在流动方向上看扩大。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向弯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壁(9)至少部分地平行于延伸穿过所述第一中心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卜杜拉·奥恩戈伦罗尔夫·维斯
申请(专利权)人:吉博力国际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