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回弹前外挡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1089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防回弹前外挡总成,包括第一板块、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拉杆构件、固定板和应力夹层,所述第一板块的下侧连接有第二板块,且第一板块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上端内嵌在第一板块的内部,且第一加强筋的下端与加强块相连接,所述拉杆构件的一端活动安装在第一板块的右侧,且拉杆构件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第二板块的右侧,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第一板块相固接,且固定板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二板块,所述应力夹层内嵌在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的交接处背面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提高了自身的强度,且设置有斜向拉杆构件,使的本装置的防回弹能力大幅度提升,同时,也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和使用寿命。

Anti-rebound front and outer gear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rebound front and outer shield assembly,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plate, a first reinforcing bar, a second reinforcing bar, a tie rod member, a fixing plate and a stress sandwich. The lower side of the first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plate, and an installation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plate.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reinforcing bar is embedd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first plat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reinforcing ba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inforcing plate. One end of the tie rod member is movably mount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plat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tie rod member is movably mount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second plate. The first end of the fixed plate is fixed with the first plat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xed plate is fixed with the second plate. The stress sandwich is embedded in the back of the junction of the first plate and the second plate. The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its own strength, and is equipped with oblique pull rod components,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anti-rebound ability of the device,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s the practicability and service life of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回弹前外挡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为防回弹前外挡总成。
技术介绍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防回弹挡板非常关键,这里涉及一种防回弹前外挡总成,目前的防回弹前外挡总成整体强度不够,长时间使用,容易损坏,另外,前外挡在受力过程中,应力不稳,加上目前的前外挡没有设计连接结构,使得前外挡极容易造成回弹的情况,因此,提出一种强度较高,且具有外置拉杆构件和内置应力夹层的防回弹前外挡总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防回弹前外挡总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的前外挡强度不够,应力不稳,容易回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防回弹前外挡总成,包括第一板块、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拉杆构件、固定板和应力夹层,所述第一板块的下侧连接有第二板块,且第一板块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上端内嵌在第一板块的内部,且第一加强筋的下端与加强块相连接,所述加强块内嵌在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的交接处,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一端与加强块相连接,且第二加强筋的另一端内嵌在第二板块中,所述拉杆构件的一端活动安装在第一板块的右侧,且拉杆构件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第二板块的右侧,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第一板块相固接,且固定板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二板块,所述应力夹层内嵌在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的交接处背面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一板块的底侧与第二板块相连接,且第一板块与第二板块成垂直角度相连。优选的,所述加强块共设置有三组,且加强块均等内嵌在第一板块与第二板块的连接处。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强筋和第一加强筋分别设置有三组,且第二加强筋和第一加强筋均与加强块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拉杆构件包括第一挂钩、第一连接杆、伸缩杆、弹簧、第二连接杆和第二挂钩,第一挂钩的右侧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的右侧连接有伸缩杆,弹簧包裹在伸缩杆的外侧,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伸缩杆相连接,且第二连接杆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挂钩。优选的,所述固定板设置有“L”形,且固定板的一端与第一板块相连接,固定板的另一端与第二板块相连接,固定板的与内嵌在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中的应力夹层位置相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防回弹前外挡总成,结合现在传统的前外挡总成的结构进行设计,考虑到其需要增加强度,且具备稳定的应力,防止回弹的要求进行相对应的结构设计;(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加强块,且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加强块均与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相连接,大大提高了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的强度,使得两者不易在受力时不易产生形变,从而做到防回弹;(2)本技术中,设置有拉杆构件,将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的侧面进行斜向连接,增加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的连接力,同时,拉杆构件上设置有伸缩杆和弹簧,在本装置受力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从而进一步防止回弹;(3)本技术中,在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的垂直连接处的内部设置有应力夹层,连接处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板,一方面,增大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之间连接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将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收到的应力扩散到应力夹层中进行分散,使得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收到的应力变得稳定,大大提高了前外挡的防回弹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前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左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右视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拉杆构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防回弹前外挡总成,包括第一板块1、第一加强筋4、第二加强筋6、拉杆构件7、固定板8和应力夹层9,第一板块1的下侧连接有第二板块2,且第一板块1上设置有安装孔3,第一板块1的底侧与第二板块2相连接,且第一板块1与第二板块2成垂直角度相连,垂直角度的连接结构,使得第一板块1和第二板块2更具有受力稳定性。第一加强筋4的上端内嵌在第一板块1的内部,且第一加强筋4的下端与加强块5相连接,加强块5内嵌在第一板块1和第二板块2的交接处,加强块5共设置有三组,且加强块5均等内嵌在第一板块1与第二板块2的连接处,第二加强筋6的一端与加强块5相连接,且第二加强筋6的另一端内嵌在第二板块2中,第二加强筋6和第一加强筋4分别设置有三组,且第二加强筋6和第一加强筋4均与加强块5相连接,作为优选的,通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4、第二加强筋6和加强块5,且第一加强筋4、第二加强筋6和加强块5均与第一板块1和第二板块2相连接,大大提高了第一板块1和第二板块2的强度,使得两者不易在受力时不易产生形变,从而做到防回弹。作为优选的,拉杆构件7的一端活动安装在第一板块1的右侧,且拉杆构件7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第二板块2的右侧,拉杆构件7包括第一挂钩701、第一连接杆702、伸缩杆703、弹簧704、第二连接杆705和第二挂钩706,第一挂钩701的右侧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02,且第一连接杆702的右侧连接有伸缩杆703,弹簧704包裹在伸缩杆703的外侧,第二连接杆705的一端与伸缩杆703相连接,且第二连接杆705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挂钩706,设置有拉杆构件7,将第一板块1和第二板块2的侧面进行斜向连接,增加第一板块1和第二板块2的连接力,同时,拉杆构件7上设置有伸缩杆703和弹簧704,在本装置受力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从而进一步防止回弹。固定板8的一端与第一板块1相固接,且固定板8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二板块2,应力夹层9内嵌在第一板块1和第二板块2的交接处背面内部,固定板8设置有“L”形,且固定板8的一端与第一板块1相连接,固定板8的另一端与第二板块2相连接,固定板8的与内嵌在第一板块1和第二板块2中的应力夹层9位置相对应,作为优选的,在第一板块1和第二板块2的垂直连接处的内部设置有应力夹层9,连接处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板8,一方面,增大第一板块1和第二板块2之间连接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将第一板块1和第二板块2收到的应力扩散到应力夹层9中进行分散,使得第一板块1和第二板块2收到的应力变得稳定,大大提高了前外挡的防回弹能力。工作原理:安装时,将拉杆构件7通过第一挂钩701和第二挂钩706分别固定在第一板块1和第二板块2的侧面,随后,通过安装孔3将第一板块1和第二板块2安装在主体上;在使用中,第一板块1和第二板块2受力,内置在第一板块1和第二板块2中的第一加强筋4、第二加强筋6和加强块5,使得本装置的整体强度提高,不易产生受力变形,同时,拉杆构件7在受力时,弹簧704产生形变,使得伸缩杆703发生伸缩变化,从而减缓受力,另外,弹簧704回复性能,会使得第一板块1和第二板块2的整体结构偏于稳定;固定板8使得第一板块1和第二板块2的连接处更加稳定,应力夹层9将本装置受到的应力进行扩散,使得本装置均受力减小,从而将应力变得更加稳定,配合固定板8,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防回弹能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回弹前外挡总成,包括第一板块(1)、第一加强筋(4)、第二加强筋(6)、拉杆构件(7)、固定板(8)和应力夹层(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块(1)的下侧连接有第二板块(2),且第一板块(1)上设置有安装孔(3),所述第一加强筋(4)的上端内嵌在第一板块(1)的内部,且第一加强筋(4)的下端与加强块(5)相连接,所述加强块(5)内嵌在第一板块(1)和第二板块(2)的交接处,所述第二加强筋(6)的一端与加强块(5)相连接,且第二加强筋(6)的另一端内嵌在第二板块(2)中,所述拉杆构件(7)的一端活动安装在第一板块(1)的右侧,且拉杆构件(7)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第二板块(2)的右侧,所述固定板(8)的一端与第一板块(1)相固接,且固定板(8)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二板块(2),所述应力夹层(9)内嵌在第一板块(1)和第二板块(2)的交接处背面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防回弹前外挡总成,包括第一板块(1)、第一加强筋(4)、第二加强筋(6)、拉杆构件(7)、固定板(8)和应力夹层(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块(1)的下侧连接有第二板块(2),且第一板块(1)上设置有安装孔(3),所述第一加强筋(4)的上端内嵌在第一板块(1)的内部,且第一加强筋(4)的下端与加强块(5)相连接,所述加强块(5)内嵌在第一板块(1)和第二板块(2)的交接处,所述第二加强筋(6)的一端与加强块(5)相连接,且第二加强筋(6)的另一端内嵌在第二板块(2)中,所述拉杆构件(7)的一端活动安装在第一板块(1)的右侧,且拉杆构件(7)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第二板块(2)的右侧,所述固定板(8)的一端与第一板块(1)相固接,且固定板(8)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二板块(2),所述应力夹层(9)内嵌在第一板块(1)和第二板块(2)的交接处背面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回弹前外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块(1)的底侧与第二板块(2)相连接,且第一板块(1)与第二板块(2)成垂直角度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回弹前外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小毛于宁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晨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