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耕条件下培育壮苗的小麦耕种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1011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麦玉轮作两熟区冬小麦栽培的技术领域,依据黄淮海小麦玉米轮作区的传统种植习惯和种植规模,通过优化小麦耕种方法并整合升级配套农机具,以减少机械田间作业次数,减少田间土壤水分蒸发,节约作业成本,培育壮苗,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为目标,优化整地、镇压、播种、施肥、二次镇压等多环节一次性操作,实现技术简化,水肥高效利用,产量效益同步提高的效果。

A Cultivation Method for Cultivating Strong Seedlings of Wheat under Deep Tillage Condition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inter wheat cultivation in wheat-jade rotation area.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planting habits and planting scale of wheat-maize rotation area in Huang-Huai-Hai region, by optimizing wheat cultivation methods and integrating and upgrading supporti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he goal is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mechanical field operations, reduce soil moisture evaporation in the field, save operating costs, cultivate strong seedlings, increase yield and increase benefits. To optimize the one-time operation of land preparation, suppression, sowing, fertilization and secondary suppression, so as to simplify technology, make efficient use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and simultaneously improve yield and benef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耕条件下培育壮苗的小麦耕种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作物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耕条件下培育壮苗的小麦耕种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麦玉两熟轮作模式是我国黄淮海冬麦区的主要栽培模式。然而长期以来,麦玉两熟轮作麦田普遍存在由于玉米秸秆还田后深松或旋耕导致的土壤暄松,小麦播种深浅不一,根部土缝隙大,小麦植株根系与土壤接触不紧密,根系环境通风透气,容易造成弱苗、死苗、苗不全不齐、冻害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小麦产量。而且大部分地区耕种环节繁琐,生产管理技术粗放导致小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小麦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深耕深翻可以有效大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促进作物根系下扎,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延缓植株衰老。还可以提高土地蓄水保墒能力和抗旱除涝能力,而且通过深耕深翻,可以增加了土壤的气性微生物和矿物质的有效分解,可以培肥地力。近年来黄淮海地区秸秆还田地块茎基腐病等发生严重,深耕深翻可以把携带病菌的作物残茬深埋,减少土壤表层的病原菌,从而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然而深耕翻地后如果不能及时播种就会造成土壤跑墒散墒严重,浪费水资源,同时由于深耕造成土壤坷垃,整地不平就会导致发生悬空苗,疙瘩苗,播种质量下降;传统生产模式的深耕后旋耕再耙压的做法不仅造成多次机械作业动力消耗多,而且频繁的机械作业造成土壤紧实度增加,恶化土壤的理化性状,造成小麦减产。研究表明,镇压的保水保墒效果明显,有利于麦苗安全越冬。冬前镇压可增加0-10cm土层的土壤紧实度,提高冬季和春季0-4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可使耕层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播后镇压可提高小麦根系总长度、总表面积以及总体积。降低灌浆期小麦基部第一二节间长度,增加单位长度干重、茎粗以及壁厚,增强了植株抗倒伏能力。中国专利文献CN104718962A公开了一种小麦简化高效栽培方法,该方法优化整合小麦整地、播种、施肥、镇压等环节术,采用专用配套播种机,达到技术简化、资源高效稳步增产的系统效果。但该方法是针对少耕条件下进行深松、旋耕、播种、镇压一次性作业,而且该方法只有播后镇压,没有播前镇压,小麦播种的苗床质量不能保证,播后镇压的效果也远不及播前播后二次镇压的效果。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型经营主体对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追求小麦种植比较效益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减少生产投入成本,实现农机农艺融合的小麦稳产丰产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是当前形势下新型经营主体的客观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深耕条件下培育壮苗的小麦耕种栽培方法。本专利技术选用综合抗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综合利用深耕土地、碎土整平、种肥同播、播前播后二次镇压、科学肥水运筹、综合防控病虫草害等技术,形成以培育壮苗为核心的深耕条件下小麦轻简高效耕种栽培方法,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肥、土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小麦抗逆能力和产量。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深耕条件下培育壮苗的小麦耕种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综合抗性强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播前要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预防地下害虫以及土传、种传病害;(2)培肥地力;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亩施有机肥4000~5000公斤或腐熟的鸡粪1000~1500公斤,于耕地前均匀撒施于地面;(3)深耕25~30厘米,打破犁底层,不漏耕;(4)碎土整平,二次镇压,种肥同播;利用1BQ-2.0以上重型动力驱动耙振动碎土代替传统旋耕,驱动耙宽度2.0米~4.7米,深度碎土,耙地深度16~29厘米,打破犁底层而不破坏土层结构,使耕层无明暗坷垃,并将基肥在耕层混匀,平土板和多片式光板型镇压辊对苗床进行播前整平镇压,保证土壤的平整和压实效果,创造良好的苗床,保证播种深度一致,落子均匀;种肥同播,播种深度严格控制在3~4厘米,播幅6~8厘米;行距一致,不漏播,不重播;播后镇压辊二次镇压,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减少土壤表面缝隙,防止土壤水分蒸发;(5)冬前杂草防治,适时浇灌越冬水,实现小麦适墒壮苗越冬;春季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科学肥水运筹;蜡熟期适时收获。所述小麦品种是指济麦22、鲁原502、山农29、烟农1212。所述种衣剂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除草剂。播种时,保持分蘖成穗率较低的大穗型品种,每亩15~18万基本苗;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每亩基本苗12~15万。土壤墒情不足的应播前造墒。所述基肥为亩施40~50公斤三元复合肥。优选的,所述耙地深度为18~25厘米。更优选的,所述耙地深度为22厘米。本专利所述方法适用于黄淮小麦玉米两熟区,或其它自然条件相似地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多道作业工序一次完成,种肥同播,降低了作业成本。2.二次镇压可防止土壤水分大量蒸发,有利于下层水上升到耕层,提高耕层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热容量,防止寒潮侵袭,从而大大提高了小麦的抗寒能力和抗旱能力;有效调节土壤结构和水、肥、气、热环境条件,创造小麦生长适宜的土壤条件。3.提高了麦苗单株和群体质量,植株抗逆性显著增强和最终产量。该方法对于推动粮食生产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轻简节本型、资源节约型的方向的转变,以及小麦规模化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撑。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效益比较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2017年—2018年在山东省多地多点开展了试验与示范。在山东省潍城区和昌邑选择试验田进行实验。(1)选用在山东推广面积很大济麦22;它的特点是综合抗性强、优质高产,播前要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预防地下害虫以及土传、种传病害;(2)培肥地力;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亩施有机肥4500公斤,于耕地前均匀撒施于地面;(3)深耕30厘米,打破犁底层,不漏耕;(4)碎土整平,二次镇压,种肥同播;利用1BQ-2.0以上重型动力驱动耙振动碎土代替传统旋耕,驱动耙宽度3.0米,深度碎土,耙地深度22厘米,打破犁底层而不破坏土层结构,使耕层无明暗坷垃,并将基肥在耕层混匀,平土板和多片式光板型镇压辊对苗床进行播前整平镇压,保证土壤的平整和压实效果,创造良好的苗床,保证播种深度一致,落子均匀;种肥同播,播种深度严格控制在3~4厘米,播幅6~8厘米;行距一致,不漏播,不重播;播后镇压辊二次镇压,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减少土壤表面缝隙,防止土壤水分蒸发;(5)冬前杂草防治,适时浇灌越冬水,实现小麦适墒壮苗越冬;春季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科学肥水运筹;蜡熟期适时收获。从表1可以看出,与传统栽培相比,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表1本专利技术技术与传统技术种植小麦的收益比较注:各处理成本核算依据如下:小麦价格按2.1元/kg计;灌溉劳动力价格按40元/次计,灌溉水电费按30元/次计(本专利技术技术灌溉3次,传统技术灌溉4次);其他管理成本投入视为相同,按430元/亩计。实施例2苗青比较具体实验方法同实施例1。表2为本专利技术方法与传统技术种植小麦2018年冬季麦麦苗质量调查对照。术语说明:一类麦田:亩茎数60-80万,单株分蘖4-6个,三叶以上大蘖2.5-4个,单株次生根5-8条。二类麦田:亩茎数45-60万,单株分蘖2.5-4个,三叶以上大蘖1.5-2.5个,单株次生根3-5条。三类麦田:亩茎数45万一下,单株分蘖2.5个以下,三叶以上大蘖1.5个以下,单株次生根3条以下。旺苗:亩茎数80万以上,单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耕条件下培育壮苗的小麦耕种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综合抗性强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播前要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预防地下害虫以及土传、种传病害;(2)培肥地力;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亩施有机肥4000~5000公斤或腐熟的鸡粪1000~1500公斤,于耕地前均匀撒施于地面;(3)深耕25~30厘米,打破犁底层,不漏耕;(4)碎土整平,二次镇压,种肥同播;利用1BQ‑2.0以上重型动力驱动耙振动碎土代替传统旋耕,驱动耙宽度2.0米~4.7米,深度碎土,耙地深度16~29厘米,打破犁底层而不破坏土层结构,使耕层无明暗坷垃,并将基肥在耕层混匀,平土板和多片式光板型镇压辊对苗床进行播前整平镇压,保证土壤的平整和压实效果,创造良好的苗床,保证播种深度一致,落子均匀;种肥同播,播种深度严格控制在3~4厘米,播幅6~8厘米;行距一致,不漏播,不重播;播后镇压辊二次镇压,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减少土壤表面缝隙,防止土壤水分蒸发;(5)冬前杂草防治,适时浇灌越冬水,实现小麦适墒壮苗越冬;春季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科学肥水运筹;蜡熟期适时收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耕条件下培育壮苗的小麦耕种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综合抗性强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播前要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预防地下害虫以及土传、种传病害;(2)培肥地力;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亩施有机肥4000~5000公斤或腐熟的鸡粪1000~1500公斤,于耕地前均匀撒施于地面;(3)深耕25~30厘米,打破犁底层,不漏耕;(4)碎土整平,二次镇压,种肥同播;利用1BQ-2.0以上重型动力驱动耙振动碎土代替传统旋耕,驱动耙宽度2.0米~4.7米,深度碎土,耙地深度16~29厘米,打破犁底层而不破坏土层结构,使耕层无明暗坷垃,并将基肥在耕层混匀,平土板和多片式光板型镇压辊对苗床进行播前整平镇压,保证土壤的平整和压实效果,创造良好的苗床,保证播种深度一致,落子均匀;种肥同播,播种深度严格控制在3~4厘米,播幅6~8厘米;行距一致,不漏播,不重播;播后镇压辊二次镇压,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减少土壤表面缝隙,防止土壤水分蒸发;(5)冬前杂草防治,适时浇灌越冬水,实现小麦适墒壮苗越冬;春季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科学肥水运筹;蜡熟期适时收获。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波王法宏李华伟张宾孔令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