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099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包含:水箱、固定于所述水箱的散热风扇、用于带动风扇的扇叶转动的液压马达、以及带动液压油相对液压马达流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含:一液压泵、一连通液压泵的进液口和油壶的出液口的第一流道、一连通液压泵的出液口和液压马达的进液口的第二流道、一连通液压马达的第一出液口和油壶的第一进液口且连通所述水箱的第三流道、以及一连通液压马达的第二出液口和油壶的第二进液口的第四流道;散热装置整体可拆卸地安装于车的发动机舱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把现有技术中的橡胶管更换成通过硬质的直管和硬质的弯管拼接在一起,整个散热装置为一固定的模块,可以直接通过连接部固定于发动机舱内。

A Heat Dissip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water tank, a heat dissipation fan fixed to the water tank, a hydraulic motor for driving the fan blade to rotate,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flow of hydraulic oil relative to the hydraulic motor. The driv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hydraulic pump, a first flow passage of the inlet of a connected hydraulic pump and the outlet of an oil kettle, a second flow passage of the outlet of a connected hydraulic pump and the inlet of a hydraulic motor, a first outlet of a connected hydraulic motor and a first inlet of an oil kettle, and a third flow passage of the water tank, and a second outlet of a connected hydraulic motor and an oil kettle. The fourth passage of the second intake port; the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is detachably mounted in the engine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as a whole. The utility model replaces the rubber tube in the prior art with a rigid straight pipe and a rigid bend pipe, and the whole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is a fixed module, which can be fixed directly in the engine compartment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属于车的发动机舱散热的
,具体涉及一种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结合图1,图1绘示了一种现有的客车后侧的发动机舱内散热装置的各部件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现有的客车的发动机舱配置有发动机和散热装置,发动机舱的侧表面开设有对应于散热装置的进风栅格。散热装置具有水箱散热器、中冷器和油冷器,以及带动空气沿进风栅格流入发动机舱的散热风扇。水箱散热器、中冷器分别与发动机连通。散热装置配置有用于带动风扇的扇叶转动的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外接有驱动液压油流动的液压泵,液压泵与液压马达分别连接用以存储液压油的油壶。其中,液压马达、液压泵和油壶之间是用橡胶管连接,如图1所示的第一橡胶管17’、第二橡胶管18’、第三橡胶管19’、第四橡胶管20’。安装过程中弯曲半径要求特别大,安装完橡胶管后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安装容易受限,且越接近安装位置,橡胶管也越容易发生弯折,导致液压油的流通不畅。在安装该散热系统时,得分别将液压泵、油壶以及散热风扇等安装于发动机舱内再用橡胶管连接分别连接,且在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需要钻进发动机舱进行安装对每个部件进行连接与安装,安装过程十分不便。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了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车上的散热系统用橡胶管连接会占用发动机舱较大的空间且安装过程不便的问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将液压泵、油壶通过硬质管道与水箱和散热风扇等部件连接为一体,用以在要安装进发动机舱时,只需要将水箱与发动机舱内的部件连接即可,且该硬质管道的路径是固定的,可绕开发动机舱内的其它设备,给发动机舱让开了更大的空间。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散热装置,包含:水箱、固定于所述水箱的散热风扇、用于带动风扇的扇叶转动的液压马达、以及带动液压油相对液压马达流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含:一液压泵、一连通液压泵的进液口和油壶的出液口的第一流道、一连通液压泵的出液口和液压马达的进液口的第二流道、一连通液压马达的第一出液口和油壶的第一进液口且连通所述水箱的第三流道、以及一连通液压马达的第二出液口和油壶的第二进液口的第四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包含:一连通液压泵的进液口的第一硬质弯管、一连通油壶的出液口的第二硬质弯管、以及连通第一硬质弯管和第二硬质弯管的第一管道组件;所述第二流道包含:一连通液压泵的出液口的第三硬质弯管、一连通液压马达的进液口的第四硬质弯管、以及一连通第三硬质弯管和第四硬质弯管的第二管道组件;所述第三流道包含:一连通液压马达的第一出液口的第五硬质弯管、一连通油壶的第一进液口的第六硬质弯管、一连通第五硬质弯管和第六硬质弯管且连通所述水箱的第三管道组件;所述第四流道包含:一连通液压马达的第二出液口的第七硬质弯管、一连通油壶的第二进液口的第八硬质弯管、一连通第七硬质弯管和第八硬质弯管的第四管道组件;所述第一管道组件、第二管道组件、第三管道组件以及第四管道组件都由硬质的直管和硬质的弯管拼接而成。较佳地,所述水箱包含水箱散热器、中冷器和油冷器;所述中冷器和所述油冷器其中之一配置于所述水箱散热器的上侧,其中另一配置于所述水箱散热器的下侧;所述油冷器连通于所述第三管道组件。较佳地,所述第八硬质弯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第四管道组件的管径;所述第八硬质弯管通过一两端具有不同管径的第一转换接头与所述第四管道组件连通;所述第一转换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管道组件的管径适配且另一端与所述第八硬质弯管的管径适配。较佳地,所述第六硬质弯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三管道组件的管径;所述第六硬质弯管通过一两端具有不同管径的第二转换接头与所述第三管道组件连通;所述第二转换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道组件的管径适配且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硬质弯管的管径适配。较佳地,所述散热风扇包含上下呈“工”字型结构的第一支架、夹于所述水箱和第一支架之间且与所述水箱前侧配合以形成用以容置扇叶的容置腔的保护罩;所述第一支架包含位于上侧的固接于所述水箱的第一固定部、位于下侧的固接于所述水箱的第二固定部和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用以支撑配置所述液压马达的安装部。较佳地,包含用以固定所述水箱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含:与所述水箱紧固连接的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第一紧固件连接的用以固定水箱的第二紧固件、夹于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第二紧固件之间的弹性件。较佳地,所述水箱连接有一用以支撑配置所述油壶的第二支架。1、本技术通过把现有技术中的橡胶管更换成通过硬质的直管和硬质的弯管拼接且固定连接在一起,可以在将散热装置整体安装好后,整个散热装置包含有液压泵、液压马达、油壶以及连接它们的硬质管道,整个散热装置为一固定的模块。将散热装置模块固定在发动机舱内,节省了现有技术中的需要在发动机舱内安装橡胶管、液压泵以及油壶等配件的时间。2、本技术通过把现有技术中的橡胶管更换成通过硬质的直管和硬质的弯管拼接且固定连接在一起,硬质直管和弯管的拼接可以占有固定的空间,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橡胶管安装后变形占有大量的空间的问题,并腾出空气流通的空间。3、本技术通过把现有技术中的橡胶管更换成通过硬质的直管和硬质的弯管拼接且固定连接在一起,硬质的管道也不会碰触到发动机舱内的其它配件,可以确保管道不会因接触到其它配件而导致直接接触高温而过早的老化,同时可以增长各传输管道在高温的发动机舱的使用寿命,不会因是橡胶管道而需要频繁的更换。4、本技术通过把第八硬质弯管的管道直径设计成大于第四管道组件的管道直径、第六硬质弯管管道直径设计成大于第三管道组件的管道直径,可以卸掉由液压马达传输至油壶的处于高压状态的液压油的压力,使油壶内的液压油不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力而四散喷溅。5、本技术在连接部配置有弹性件,可以缓冲掉传递给散热装置的车在行走时受到的振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的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11-水箱、12-液压马达、13-液压泵、14-油壶、15-散热风扇、16-保护罩、17-第一流道、171-第一硬质弯管、172-第二硬质弯管、17’-第一橡胶管、18-第二流道、181-第三硬质弯管、182-第四硬质弯管、18’-第二橡胶管、19-第三流道、191-第五硬质弯管、192-第六硬质弯管、193-第三管道组件、194-第二转换接头、19’-第三橡胶管、20-第四流道、201-第七硬质弯管、202-第八硬质弯管、203-第四管道组件、204-第一转换接头、20’-第四橡胶管、21-中冷器、211-进气端、212-出气端、22-水箱散热器、221-进水端、222-出水端、23-油冷器、24-第一支架、241-第一固定部、242-安装部、243-第二固定部、25-第二支架、26-连接部、27-第一紧固件、28-第二紧固件、29-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装置,包含:水箱、固定于所述水箱的散热风扇、用于带动风扇的扇叶转动的液压马达、以及带动液压油相对液压马达流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含:一液压泵、一连通液压泵的进液口和油壶的出液口的第一流道、一连通液压泵的出液口和液压马达的进液口的第二流道、一连通液压马达的第一出液口和油壶的第一进液口且连通所述水箱的第三流道、以及一连通液压马达的第二出液口和油壶的第二进液口的第四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包含:一连通液压泵的进液口的第一硬质弯管、一连通油壶的出液口的第二硬质弯管、以及连通第一硬质弯管和第二硬质弯管的第一管道组件;所述第二流道包含:一连通液压泵的出液口的第三硬质弯管、一连通液压马达的进液口的第四硬质弯管、以及一连通第三硬质弯管和第四硬质弯管的第二管道组件;所述第三流道包含:一连通液压马达的第一出液口的第五硬质弯管、一连通油壶的第一进液口的第六硬质弯管、一连通第五硬质弯管和第六硬质弯管且连通所述水箱的第三管道组件;所述第四流道包含:一连通液压马达的第二出液口的第七硬质弯管、一连通油壶的第二进液口的第八硬质弯管、一连通第七硬质弯管和第八硬质弯管的第四管道组件;所述第一管道组件、第二管道组件、第三管道组件以及第四管道组件都由硬质的直管和硬质的弯管拼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装置,包含:水箱、固定于所述水箱的散热风扇、用于带动风扇的扇叶转动的液压马达、以及带动液压油相对液压马达流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含:一液压泵、一连通液压泵的进液口和油壶的出液口的第一流道、一连通液压泵的出液口和液压马达的进液口的第二流道、一连通液压马达的第一出液口和油壶的第一进液口且连通所述水箱的第三流道、以及一连通液压马达的第二出液口和油壶的第二进液口的第四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包含:一连通液压泵的进液口的第一硬质弯管、一连通油壶的出液口的第二硬质弯管、以及连通第一硬质弯管和第二硬质弯管的第一管道组件;所述第二流道包含:一连通液压泵的出液口的第三硬质弯管、一连通液压马达的进液口的第四硬质弯管、以及一连通第三硬质弯管和第四硬质弯管的第二管道组件;所述第三流道包含:一连通液压马达的第一出液口的第五硬质弯管、一连通油壶的第一进液口的第六硬质弯管、一连通第五硬质弯管和第六硬质弯管且连通所述水箱的第三管道组件;所述第四流道包含:一连通液压马达的第二出液口的第七硬质弯管、一连通油壶的第二进液口的第八硬质弯管、一连通第七硬质弯管和第八硬质弯管的第四管道组件;所述第一管道组件、第二管道组件、第三管道组件以及第四管道组件都由硬质的直管和硬质的弯管拼接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包含水箱散热器、中冷器和油冷器;所述中冷器和所述油冷器其中之一配置于所述水箱散热器的上侧,其中另一配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水安陈荣祥周朝锋张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