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进气加热器及其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038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加热器及其密封结构,在发动机进气加热器的外壳上设置有贯穿外壳侧壁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轴顺次连接,且第一通孔靠近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小于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为圆台形,且第二通孔中朝向外壳外部的开口一侧较大;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圆台形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周面与第二通孔适配。当螺纹拧紧时,密封圈在高度方向受到挤压,密封圈向其外周发生形变,使得密封圈的外周面越发贴合圆台形孔的内侧面;同时倒角的设计使得在上述形变发生的过程中,密封圈能够完全贴合圆台形孔的角落,确保良好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进气加热器及其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配件领域,特别是一种气密性好的发动机进气加热器。
技术介绍
发动机进气加热器是安装于柴油机进气管与气缸之间,发动机进气加热器在低温环境下由ECU发出预热指令,控制继电器触点吸合,接通发动机进气加热器,发动机进气加热器通电加热进气管内的空气从而改善柴油机的低温起动性能。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发动机进气加热器的常见结构形式,包括以下几个组件:外壳,属于发动机进气加热器的支撑部件,用于与发动机进气法兰连接,一般选用优质的铝合金材料,并通过压铸成型。加热片,属于发动机进气加热器的核心部件,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其材料具有耐高温性、抗氧化性、高温变形小等特点。加热片整体设置于外壳内部并通过螺栓螺母及其附件的形式固定在外壳上。图1中,在箭头所指的螺栓螺母及其附件的组合中存在一个第一密封圈13,该第一密封圈13为圆环形的结构,并且安装于外壳上的一个圆柱形的孔内,通过一端抵在圆柱形的孔上另一端通过螺母压紧相邻的垫片等部件压紧,用于起到提高第一密封圈13两侧的气密性的效果。由于圆环形的第一密封圈13的密封面小,贴合不紧密,因此上述密封圈13与圆柱形的孔的组合易出现气密性差的情况,影响产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加热器及其密封结构,用于解决传统的发动机进气加热器采用圆环形第一密封圈与圆柱形的孔贴合不紧密而产生的气密性差的技术问题。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进气加热器的密封结构,在发动机进气加热器的外壳上设置有贯穿外壳侧壁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轴顺次连接,且第一通孔靠近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小于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为圆台形,且第二通孔中朝向外壳外部的开口一侧较大;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圆台形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周面与第二通孔适配。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密封圈的高度H满足H=(1.2~1.3)h,所述h为第二通孔的高度。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密封圈的小端直径R满足R=(0.9~0.95)r,所述r为第二通孔小端开口直径。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密封圈在小端的端面与外周面之间设置有0.5mm的倒角。本技术同时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加热器,包括上述密封结构。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具有全新密封结构的发动机进气加热器;将原先的圆环形密封圈与圆柱形的孔配合的形式改成圆台形密封圈与圆台形的孔配合的形式;密封圈与圆台形的孔之间贴合的趋势方向与外部的螺纹拧紧方向一致,使得当螺纹拧紧时,密封圈在高度方向受到挤压,密封圈向其外周发生形变,使得密封圈的外周面越发贴合圆台形孔的内侧面;同时倒角的设计使得在上述形变发生的过程中,密封圈能够完全贴合圆台形孔的角落,确保良好的密封性能。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技术主题的一部分。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技术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技术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技术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附图说明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现有的发动机进气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发动机进气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外壳1、螺栓2、第二通孔3、密封圈4、一号垫片5、二号垫片6、三号垫片7、四号垫片8、绝缘环9、五号垫片10、连接片11、螺母12、第一密封圈1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技术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技术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技术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技术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如图2所示的一种发动机进气加热器的密封结构,在发动机进气加热器的外壳1上设置有贯穿外壳1侧壁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3,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3同轴顺次连接,且第一通孔靠近外壳1的内部,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小于第二通孔3,所述第二通孔3为圆台形,且第二通孔3中朝向外壳1外部的开口一侧较大。在上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3内设置有螺栓2螺母12结构及若干配件。具体包括:螺栓2,螺栓头在外壳1的内腔中并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3后外露与外壳1外部,所述螺栓头与外壳1的内腔壁之间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一号垫片5、二号垫片6、三号垫片7、四号垫片8,其中一号垫片5和三号垫片7为金属垫片,二号垫片6和四号垫片8为绝缘垫片,如云母片。螺栓杆的杆径小于第一通孔,且在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绝缘环9,所述螺栓杆套设于绝缘环9内。所述第二通孔3内设置有圆台形的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的外周面与第二通孔3适配。螺栓杆穿过密封圈4的中孔进而到达第二通孔3的外侧。在第二通孔3外的螺栓杆杆体上分布有螺纹,沿螺栓头向螺栓杆的顺序方向,第二通孔3外的螺栓杆杆体上依次设置有五号垫片10、连接片11、螺母12,其中五号垫片10为绝缘垫片,如云母片。在某些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4的高度H满足H=(1.2~1.3)h,所述h为第二通孔3的高度。在某些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4的小端直径R满足R=(0.9~0.95)r,所述r为第二通孔3小端开口直径。通过上述设计,使得密封圈4在高度方向上略大于第二通孔3,而在小端的直径一侧略小于第二通孔3,使得在受压时即使高度方向受到挤压后缩短,但仍能与第二通孔3在高度方向最大限度的配合,同时小端直径方向发生膨胀,使得密封圈4与第二通孔3的贴合度更好。在某些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4在小端的端面与外周面之间设置有0.5mm的倒角。通过倒角的设置,使得密封圈4受压形变后,密封圈4小端的端面及外周面与第二通道的相应位置贴合度更好。上述设计充分考虑的压力对密封圈4的弹性形变的影响,使得受压后的密封结构可靠,气密性高。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4的材质为耐温280℃以上的氟橡胶。该材料不仅形变性能满足上述要求,而且耐高温耐腐蚀,适合用于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的发动机进气加热器中。同时,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加热器,如图2所示,每个螺栓螺母结构处的密封结构均采用上述圆台形的密封圈4与圆台形的孔配合的密封结构。将原先的圆环形第一密封圈13与圆柱形的孔配合的形式改成圆台形密封圈4与圆台形的孔配合的形式;密封圈4与圆台形的孔之间贴合的趋势方向与外部的螺纹拧紧方向一致,使得当螺纹拧紧时,密封圈4在高度方向受到挤压,密封圈4向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进气加热器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进气加热器的外壳上设置有贯穿外壳侧壁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轴顺次连接,且第一通孔靠近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小于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为圆台形,且第二通孔中朝向外壳外部的开口一侧较大;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圆台形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周面与第二通孔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进气加热器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进气加热器的外壳上设置有贯穿外壳侧壁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轴顺次连接,且第一通孔靠近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小于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为圆台形,且第二通孔中朝向外壳外部的开口一侧较大;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圆台形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周面与第二通孔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加热器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高度H满足H=(1.2~1.3)h,所述h为第二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一平汪开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好世通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