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顶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9718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机顶出装置,包括静模以及与静模配合连接的动模,静模内部设置有上冷却腔,且上冷却腔顶部两端设置有第一注液口;静模底部端面设置有定位柱;静模底部设置有动模,且动模顶部端面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与定位柱对应设置;动模内部设置有下冷却腔,且下冷却腔顶部两端设置有第二注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该装置通过电动伸缩杆驱动脱模板对成型产品进行顶出,不仅高效稳定,且避免人工取出的繁琐情况发生,大大提高注塑产品的加工效率;同时,通过在上冷却腔和下冷却腔内添加冷却液可以快速对成型产品进行散热,便于注塑产品的加工,缩短加工周期,实用性较强,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机顶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注塑机
,具体为一种注塑机顶出装置。
技术介绍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注塑机的工作原理与打针用的注射器相似,它是借助螺杆的推力,将已塑化好的熔融状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当产品完成注塑时,需要对成型产品取出进行下一步处理;所以,一种注塑机顶出装置在产品注塑过程中十分重要。但是,目前在注塑产品加工过程中,产品成型后需要人工进行脱模,不仅加工效率缓慢,且对成型产品的质量有影响;同时在产品注塑时会产生大量热,影响成型产品的脱模,且延长了注塑产品加工周期,降低了生产效益。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注塑机顶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成型产品脱模繁琐且散热缓慢问题而提供一种注塑机顶出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注塑机顶出装置,包括静模以及与静模配合连接的动模,所述静模内部设置有上冷却腔,且上冷却腔顶部两端设置有第一注液口;所述静模底部端面设置有定位柱;所述静模底部设置有动模,且动模顶部端面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柱对应设置;所述动模内部设置有下冷却腔,且下冷却腔顶部两端设置有第二注液口;所述动模内部安装有脱模板,且脱模板底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套接连接顶杆,且顶杆贯穿动模固定连接顶板;所述顶板两端安装有限位导杆,且限位导杆外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阻尼块;所述顶板底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一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限位导杆一端连接安装板,且其另一端连接动模。优选的,所述定位柱至少设置有四个,且定位柱对称设置在静模底部端面边角处。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设置三个,且电动伸缩杆在顶板顶部等距离分布。优选的,所述脱模板表面设置有花纹,且脱模板与所述动模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对称安装在脱模板底端,且固定块分布在脱模板中心上。优选的,所述上冷却腔和下冷却腔均为凹字型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注塑机顶出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在注塑产品加工过程中,能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且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该装置通过电动伸缩杆驱动脱模板对成型产品进行顶出,不仅高效稳定,且避免人工取出的繁琐情况发生,大大提高注塑产品的加工效率;同时,通过在上冷却腔和下冷却腔内添加冷却液可以快速对成型产品进行散热,便于注塑产品的加工,缩短加工周期;实用性较强,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静模,2-动模,3-上冷却腔,4-第一注液口,5-定位柱,6-下冷却腔,7-第二注液口,8-安装板,9-限位导杆,10-顶板,11-弹簧,12-阻尼块,13-电动伸缩杆,14-顶杆,15-固定块,16-脱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注塑机顶出装置,包括静模1以及与静模1配合连接的动模2,静模1内部设置有上冷却腔3,且上冷却腔3顶部两端设置有第一注液口4;静模1底部端面设置有定位柱5;静模1底部设置有动模2,且动模2顶部端面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与定位柱5对应设置,通过定位柱5和定位槽之间的卡合便于对静模1和动模2加固,有利于注塑过程的进行;动模2内部设置有下冷却腔6,且下冷却腔6顶部两端设置有第二注液口7;动模2内部安装有脱模板16,且脱模板16底部设置有固定块15,脱模板16用于成型产品的顶出;固定块15套接连接顶杆14,且顶杆14贯穿动模2固定连接顶板10;顶板10两端安装有限位导杆9,且限位导杆9外部套接有弹簧11,弹簧11起到缓冲减震作用,有利于对成型产品的保护;弹簧11一端连接阻尼块12,阻尼块12有利于对降低装置的噪音,优化装置结构;顶板10底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3,且电动伸缩杆13一端安装有安装板8;限位导杆9一端连接安装板8,且其另一端连接动模2。本使用新型中,所述定位柱5至少设置有四个,且定位柱5对称设置在静模1底部端面边角处,有利于对静模1和动模2进行有效的定位,便于注塑加工的进行;所述电动伸缩杆13设置三个,且电动伸缩杆13在顶板10顶部等距离分布,便于对成型产品稳定顶出,有利于保护成型产品的完整性,提高产品合格率;所述脱模板16表面设置有花纹,且脱模板16与所述动模2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便于在成型产品上形成一定的图案,便于产品的加工;所述固定块15对称安装在脱模板16底端,且固定块15分布在脱模板16中心上,提高装置结构的稳定性,便于对成型产品的顶出;所述上冷却腔3和下冷却腔6均为凹字型结构,有利于对成型产品进行循环冷却,加快成型产品的冷却速度,便于产品的下一步加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装置接入外接电源和控制开关,当产品注塑成型后,通过第一注液口4和第二注液口7在上冷却腔3和下冷却腔6注入循环冷却液,加快成型产品散热,便于成型产品下一步加工;当成型产品冷却后,启动电动伸缩杆13带动顶板10上的顶杆14上下移动,从而驱动脱模板16顶出成型产品即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其中:所述电动伸缩杆13的型号为HTW73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机顶出装置,包括静模(1)以及与静模(1)配合连接的动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模(1)内部设置有上冷却腔(3),且上冷却腔(3)顶部两端设置有第一注液口(4);所述静模(1)底部端面设置有定位柱(5);所述静模(1)底部设置有动模(2),且动模(2)顶部端面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柱(5)对应设置;所述动模(2)内部设置有下冷却腔(6),且下冷却腔(6)顶部两端设置有第二注液口(7);所述动模(2)内部安装有脱模板(16),且脱模板(16)底部设置有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15)套接连接顶杆(14),且顶杆(14)贯穿动模(2)固定连接顶板(10);所述顶板(10)两端安装有限位导杆(9),且限位导杆(9)外部套接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一端连接阻尼块(12);所述顶板(10)底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3),且电动伸缩杆(13)一端安装有安装板(8);所述限位导杆(9)一端连接安装板(8),且其另一端连接动模(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机顶出装置,包括静模(1)以及与静模(1)配合连接的动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模(1)内部设置有上冷却腔(3),且上冷却腔(3)顶部两端设置有第一注液口(4);所述静模(1)底部端面设置有定位柱(5);所述静模(1)底部设置有动模(2),且动模(2)顶部端面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柱(5)对应设置;所述动模(2)内部设置有下冷却腔(6),且下冷却腔(6)顶部两端设置有第二注液口(7);所述动模(2)内部安装有脱模板(16),且脱模板(16)底部设置有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15)套接连接顶杆(14),且顶杆(14)贯穿动模(2)固定连接顶板(10);所述顶板(10)两端安装有限位导杆(9),且限位导杆(9)外部套接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一端连接阻尼块(12);所述顶板(10)底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3),且电动伸缩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熊义红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市荆洪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