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前模油缸行位自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9712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前模油缸行位自锁结构,包括前模行位、反锁面和油缸;所述前模行位背部设置反锁面;所述反锁面下方连接油缸活塞杆,所述油缸活塞杆向下移动抽离反锁面解锁前模行位,油缸活塞杆向上移动带动反锁面锁死前模行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行位背部会有一个自锁的锁紧平面,可以很好的将行位与模架之间进行锁死,从而达到行位无法后退的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能保证注塑生产的稳定性,生产质量及效率都有明显提高,同时避免产品后加工,节省人力,大幅地节省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前模油缸行位自锁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加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前模油缸行位自锁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在注塑加工时,前模行位的进出动作由油缸控制,油缸带动前模行位在水平方向上抽芯及复位,油缸则安装在油缸固定板上。该方案运动动作没有问题,但模具上前模油缸行位在产品注塑时,受到射胶压力的迫使,会产生极大的向后倒退力,行位背后必须要有一个稳固的反锁力才能达到不使行位后退的效果,油缸内没有倒退锁紧力,油缸锁紧力不足够,单靠油缸内油压来承受产品的射胶压力会不稳定,油缸内活塞会有倒退现象。这是因为单纯的油缸直线上线性抵住行位,力度往往不足够,力度没有保障。因为单靠油压力锁死,液压油是液体受大压强时液体会被压缩以及油管在受大压强时会细微涨大,就形成了油压回缩的情况,从而不能稳定锁死前模行位。此现有技术方案没能有效控制行位倒退状况,因此生产效率低及良品率不高。其存在的缺陷有:1.产品质量不高:行位在产品射胶的过程中易产生倒退现象,行位处在产品上会产生一圈毛刺。2.生产效率低:白夜班共需要增加两个员工用于削除前模行位处的毛刺,良品率只有76%。3.成本浪费:白夜班共增加两个员工用于后加工,人工成本大幅度增加,且有24%左右的不良品,原料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前模油缸行位自锁结构,防止前模行位在注塑过程中产生倒退现象,能保证注塑生产的稳定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前模油缸行位自锁结构,包括前模行位、反锁面和油缸;所述前模行位背部设置反锁面;所述反锁面下方连接油缸活塞杆,所述油缸活塞杆向下移动抽离反锁面解锁前模行位,油缸活塞杆向上移动带动反锁面锁死前模行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本技术将前模行位的油缸转90度安装,行位背部增加一个反锁面,在油缸没有抽动的情况下,前模行位会被锁死无法向后倒退。只有当油缸开始抽芯,先将反锁面抽出后,行位才可以向后运动。从而实现行位倒退反锁的功能。这样只需要一个最简单型号的油缸便能做出前模行位的反锁效果,使产品的生产质量稳定,提升生产效率,同时大大地节省成本。本技术在行位背部会有一个自锁的锁紧平面,可以很好的将行位与模架之间进行锁死,从而达到行位无法后退的效果。使用本技术后,能保证注塑生产的稳定性,生产质量及效率都有明显提高,同时避免产品后加工,节省人力,大幅地节省生产成本。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反锁面为反锁滑块,所述模具行位背部开有斜向T型槽,反锁滑块前部形成斜导柱,斜导柱两侧有棱柱卡在T型槽内,在T型槽内滑动。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反锁面还包括行位反锁压板,所述反锁滑块安装在行位反锁压板槽内,所述油缸连接在行位反锁压板下,反锁滑块随活塞杆在行位反锁压板槽内上下移动;所述行位反锁压板固定在模具壳体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为防止油缸活塞杆不能承射胶压力,在反锁滑块后设置行位反锁压板,通过行位反锁压板可以进一步锁死前模行位,此外反锁压板还具有油缸固定板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前模行位与反锁滑块结合面交错形成反锁滑块面;油缸工作时,带动反锁滑块向下运动,当反锁滑块向下运动滑出反锁滑块面时,反锁滑块上棱柱与T形槽B面相结合,带动前模行位向外运动脱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通过抽离反锁滑块结合面就可以解锁前模行位,结构简单,方便解锁。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棱柱与T型槽B面之间留有延时避空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油缸的运动方向是上下运动,前模行位是左右运动,反锁滑块脱离反锁滑块面前模行位才能向后运动,由于反锁滑块面是一个交错的反向斜面,因此反锁滑块与T型槽之间需要留有延时避空位。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油缸通过螺柱固定在行位反锁压板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采用螺柱连接牢固,方便拆装,利于检修。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行位反锁压板通过螺柱固定在模具壳体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采用螺柱连接牢固,方便拆装,利于检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拆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延时避空位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前模行位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反锁滑块面结构示意图;图6本技术前模行位锁死状态图;图7本技术反锁滑块解锁起始图;图8本技术前模行位解锁状态图;其中:1、前模行位,2、T型槽,3、反锁滑块面,4、行位反锁压板,5、反锁滑块,6、油缸,7、延时避空位,8、T型槽A面,9、T型槽B面,10、反锁滑块F面,11、C面,12、D面,13、棱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模具前模油缸行位自锁结构,包括前模行位1、反锁面和油缸6;前模行位1背部设置反锁面;反锁面下方连接油缸6活塞杆,油缸6活塞杆向下移动抽离反锁面解锁前模行位1,反之,油缸6活塞杆向上移动则带动反锁面锁死前模行位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将前模行位的油缸转90度安装,行位背部增加一个反锁面,在油缸没有抽动的情况下,前模行位会被锁死无法向后倒退。只有当油缸6开始抽芯,先将反锁面抽出后,行位才可以向后运动。从而实现行位倒退反锁的功能。这样只需要一个最简单型号的油缸便能做出前模行位的反锁效果,使产品的生产质量稳定,提升生产效率,同时大大地节省成本。本技术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反锁面的一种实施例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反锁面为反锁滑块5,模具行位1背部开有斜向T型槽2,反锁滑块5前部形成斜导柱,斜导柱两侧有棱柱13卡在T型槽2内,在T型槽2内滑动。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反锁面还包括行位反锁压板4,反锁滑块5安装在行位反锁压板4槽内,油缸6连接在行位反锁压板4下,反锁滑块5随活塞杆在行位反锁压板4槽内上下移动;行位反锁压板4固定在模具壳体上。为防止油缸6活塞杆不能承射胶压力,在反锁滑块5后设置行位反锁压板4,通过行位反锁压板4可以进一步锁死前模行位1,此外反锁压板4还具有油缸固定板的作用。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和图5所示,前模行位1与反锁滑块5结合面交错形成反锁滑块面3;油缸6工作时,带动反锁滑块5向下运动,当反锁滑块5向下运动滑出反锁滑块面3时,反锁滑块5上棱柱13与T形槽B面9相结合,带动前模行位1向外运动脱模。通过抽离反锁滑块面3就可以解锁前模行位,结构简单,方便解锁。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棱柱13与T型槽B面9之间留有延时避空位7。油缸6的运动方向是上下运动,前模行位1是左右运动,反锁滑块5脱离反锁滑块面3前模行位1才能向后运动,由于反锁滑块面3是一个交错的反向斜面,因此反锁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前模油缸行位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行位、反锁面和油缸;所述前模行位背部设置反锁面;所述反锁面下方连接油缸活塞杆,所述油缸活塞杆向下移动抽离反锁面解锁前模行位,油缸活塞杆向上移动带动反锁面锁死前模行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前模油缸行位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行位、反锁面和油缸;所述前模行位背部设置反锁面;所述反锁面下方连接油缸活塞杆,所述油缸活塞杆向下移动抽离反锁面解锁前模行位,油缸活塞杆向上移动带动反锁面锁死前模行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前模油缸行位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锁面为反锁滑块,所述前模行位背部开有斜向T型槽,反锁滑块前部形成斜导柱,斜导柱两侧有棱柱卡在T型槽内,在T型槽内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前模油缸行位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锁面还包括行位反锁压板,所述反锁滑块安装在行位反锁压板槽内,所述油缸连接在行位反锁压板下,反锁滑块随活塞杆在行位反锁压板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海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创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