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戴类设备及其按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927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腕戴类设备及按键,按键包括电子按键和按键轴,按键轴包括用于触发电子按键的针头和可滑动地连接于针头的套管,按键轴连接有约束结构;约束结构用于在按键轴沿触发方向运动至预设极限触发位置之前约束针头与套管的相对位置;按键轴运动至预设极限触发位置后,套管与针头之间具有滑动空间,套管能够在受到按压力时克服约束结构的约束并相对于针头滑动,且针头与电子按键相对静止。若存在过压运动,可通过针头与套管之间相对滑动抵消掉过压运动量,以此对电子按键进行过压保护,而无需像现有技术中严格限制极限按压量与针头预设最大触发运动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各个部件的加工精度与组装精度也可以相应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腕戴类设备及其按键
本技术涉及腕戴类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按键。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按键的腕戴类设备。
技术介绍
在按键中,包括按键轴01和电子按键05,按动按键轴01沿触发方向运动以触发电子按键05。如图1所示,按键轴01沿触发方向从初始状态的位置运动了按键轴预设最大触发运动量A1后,运动到预设极限触发位置,此时,电子按键05不具有继续沿原方向运动的空间,相当于刚性件,电子按键05如果继续沿触发方向形变,则可能会导致电子按键05因过度形变而损坏,因而需要对电子按键05进行过压保护。现有技术中,防过压的典型的技术方案为严格保证键帽06的极限按压量C1<按键轴预设最大触发运动量A1。其中,按键轴01固定于键帽06,键帽06从初始状态的位置运动极限按压量C1后与按键壳03相抵,以保证键帽06与按键壳03接触时电子按键05与按键轴01之间留有安全余量,按键轴01不会运动至预设极限触发位置。然而,这种防过压的方式对按键的组装精度的要求非常高,按键中的每个部件均需要配合该安全余量相应设置公差与组装公差,加工与组装难度大,对生产的限制较大。另外,仅通过部件之间尺寸关系的设置以防过压,难以保证过压保护性能。因此,如何在保证按键的过压保护性能的同时,降低按键的加工难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键,过压保护性能较好,加工难度相对较低。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按键的腕戴类设备,其按键的过压保护性能较好,且加工难度较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按键,包括电子按键和按键轴,所述按键轴包括用于触发所述电子按键的针头和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针头的套管,所述按键轴连接有约束结构;所述约束结构用于在所述按键轴沿触发方向运动至预设极限触发位置之前约束所述针头与所述套管的相对位置;所述按键轴运动至所述预设极限触发位置后,所述套管与所述针头之间具有滑动空间,所述套管能够在受到按压力时克服所述约束结构的约束并相对于所述针头滑动,且所述针头与所述电子按键相对静止。优选地,所述约束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针头与所述套管之间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复位力使所述针头与所述套管具有相远离的趋势,所述第一弹性件在初始状态下处于压缩状态。优选地,所述约束结构包括第一套体,所述套管插接于所述第一套体,所述套管与所述第一套体过盈配合且能够相对滑动;在所述按键轴沿触发方向运动至预设极限触发位置之前,所述第一套体与所述针头相抵,以使所述针头与所述套管同步运动。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针头与所述套管之间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复位力使所述针头与所述套管具有相远离的趋势。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件在初始状态下处于压缩状态。优选地,还包括具有弹性的悬臂,所述悬臂连接于所述第一套体与按键壳之间,所述悬臂的复位力使第一套体具有远离所述电子按键运动的趋势。优选地,所述第一套体具有弹性,所述套管远离所述电子按键的一端固定连接键帽,所述键帽与所述第一套体远离所述电子按键的一端相抵。优选地,所述按键轴运动至所述预设极限触发位置后,所述键帽回缩于所述按键壳之内。优选地,所述针头上设有针头卡块,所述套管上设有套管卡块,所述套管卡块夹设于所述第一套体与所述针头卡块之间。一种腕戴类设备,包括按键,所述按键为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本技术提供的按键中,按键轴设置为包括滑动连接的针头与套管,且设置有约束结构,在进行触发操作时,按键轴受到按压力沿着触发方向朝向电子按键运动,在未运动至预设极限触发位置时,按键轴中的针头与套管的位置关系受到约束结构的约束,以保证按键轴能够触发电子按键。如果按键轴运动到预设极限触发位置后继续受到按压力,套管会克服约束结构的约束并沿着触发方向相对于针头滑动,针头相对于电子按键保持静止,从而将过压运动量全部转化为按键轴本身的针头与套管的相对运动。该按键可以保证按键轴具有正常的触发功能,保证按键轴能够触发电子按键。在触发过程中若存在过压运动,可以通过针头与套管之间相对滑动抵消掉过压运动量,以此对电子按键进行过压保护,过压保护性能较好,且无需像现有技术中严格限制极限按压量与针头预设最大触发运动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各个部件的加工精度与组装精度也可以相应降低,降低了加工难度。本技术提供的包括上述按键的腕戴类设备,其按键的过压保护性能较好,且加工难度较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按键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第一种按键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第二种按键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第二种按键的电子按键部分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第二种按键在初始状态下的部分结构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所提供第二种按键在初始状态下的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所提供第二种按键在针头运动到预设极限触发位置且第二弹性件压缩后的剖面图;图8为本技术所提供第三种按键在初始状态下的剖面图;图9为本技术所提供第三种按键在针头运动到预设极限触发位置且第二弹性件压缩后的剖面图。图1中:01-按键轴,03-按键壳,05-电子按键,06-键帽,A1-按键轴预设最大触发运动量,C1-极限按压量;图2至图9中:1-按键轴,101-套管,102-针头,103-第二弹性件,104-针头卡块,105-套管卡块,106-第一弹性件,2-滑套,201-第一套体,202-第二套体,203-悬臂,3-按键壳,301-安装孔,4-平衡套,401-平衡壁,402-限位槽,403-限位壁,5-电子按键,501-触发面,502-电子按键本体,503-电子按键支架,6-键帽,7-PCB板,A-针头预设最大触发运动量,B-滑动空间,C-极限按压量,D-键帽预设最大缩入量,E-针头预设最小触发运动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按键,过压保护性能较好,加工难度相对较低。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按键的腕戴类设备,其按键的过压保护性能较好,且加工难度较低。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描述,各部件中,在触发方向所在的直线方向上的端部表面为端面,而与触发方向所在的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端部表面为侧面,仅用于描述目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以图5中的针头102为例,在图5中,触发方向向左,触发方向所在直线方向为左右方向,对于针头102,左表面和右表面均为端面,两个端面之间的表面为侧面。本技术所提供按键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至图7,包括按键壳3、滑套2和按键轴1,按键轴1用于触发电子按键5。滑套2插设在按键壳3的安装孔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按键(5)和按键轴(1),所述按键轴(1)包括用于触发所述电子按键(5)的针头(102)和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针头(102)的套管(101),所述按键轴(1)连接有约束结构;所述约束结构用于在所述按键轴(1)沿触发方向运动至预设极限触发位置之前约束所述针头(102)与所述套管(101)的相对位置;所述按键轴(1)运动至所述预设极限触发位置后,所述套管(101)与所述针头(102)之间具有滑动空间,所述套管(101)能够在受到按压力时克服所述约束结构的约束并相对于所述针头(102)滑动,且所述针头(102)与所述电子按键(5)相对静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按键(5)和按键轴(1),所述按键轴(1)包括用于触发所述电子按键(5)的针头(102)和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针头(102)的套管(101),所述按键轴(1)连接有约束结构;所述约束结构用于在所述按键轴(1)沿触发方向运动至预设极限触发位置之前约束所述针头(102)与所述套管(101)的相对位置;所述按键轴(1)运动至所述预设极限触发位置后,所述套管(101)与所述针头(102)之间具有滑动空间,所述套管(101)能够在受到按压力时克服所述约束结构的约束并相对于所述针头(102)滑动,且所述针头(102)与所述电子按键(5)相对静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结构包括第一套体(201),所述套管(101)插接于所述第一套体(201),所述套管(101)与所述第一套体(201)过盈配合且能够相对滑动;在所述按键轴(1)沿触发方向运动至预设极限触发位置之前,所述第一套体(201)与所述针头(102)相抵,以使所述针头(102)与所述套管(101)同步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针头(102)与所述套管(101)之间的第二弹性件(103),所述第二弹性件(103)的复位力使所述针头(102)与所述套管(101)具有相远离的趋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雷李林森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