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轨道的道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9026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轨道的道岔,该道岔包括前部主轨道梁和后部切换轨道梁,所述后部切换轨道梁包括中心固定轨道梁及中间移动轨道梁;其中,所述前部主轨道梁可通过弯曲在直道和弯道之间变换;所述中心固定轨道梁为固定不动的轨道梁;所述中间移动轨道梁可在直道和弯道之间平行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道岔通过设置中间移动轨道梁,最大程度减小了道岔强制变形长度和驱动质量,所需变轨时间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轨道的道岔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浮列车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轨道的道岔。
技术介绍
磁浮列车以近乎没有摩擦阻力的特点,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磁浮列车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依靠轨道两侧的电磁铁保持悬浮、驱动前行以及转向,因此车体需要包络轨道的两侧下方。列车需要变换轨道方向时,道岔的作用则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常见的用于磁浮列车的轨道的道岔都存在强制弹性变形机械结构,驱动质量较大,变轨时间较长。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减小道岔的强制弹性长度,以及减小驱动质量和变轨时间的道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轨道的道岔,该道岔包括前部主轨道梁和后部切换轨道梁,所述后部切换轨道梁包括中心固定轨道梁及中间移动轨道梁;其中,所述前部主轨道梁可在直道和弯道之间弯曲变换,所述中心固定轨道梁为固定不动的轨道梁,所述中间移动轨道梁可在直道和弯道之间平行移动;当磁浮列车沿弯道通过道岔前,所述前部主轨道梁弯曲到弯道,所述中间移动轨道梁平行移动到弯道;当磁浮列车沿直道通过道岔前,需将所述前部主轨道梁恢复到直道,所述中间移动轨道梁平行移动到直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案提供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轨道的道岔,该道岔包括前部主轨道梁和后部切换轨道梁,所述后部切换轨道梁包括中心固定轨道梁及中间移动轨道梁;其中,所述前部主轨道梁可在直道和弯道之间旋转,所述中心固定轨道梁为固定不动的轨道梁,所述中间移动轨道梁可在直道和弯道之间平行移动;当磁浮列车沿弯道通过时,所述前部主轨道梁绕旋转轴旋转动到弯道,所述中间移动轨道梁平行移动到弯道;当磁浮列车沿直道通过时,所述前部主轨道梁绕旋转轴旋转动到直道,所述中间移动轨道梁平行移动到直道。可选地,所述中心固定轨道梁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前部主轨道梁及所述弯道的第一外侧梁和用于连接所述前部主轨道梁及所述直道的第二外侧梁;其中,所述第一外侧梁及所述第二外侧梁均为固定的轨道梁。可选地,所述中间移动轨道梁为类U型轨道梁。可选地,所述中间移动轨道梁包括横梁及分别设于所述横梁两端的第一内侧梁和第二内侧梁。可选地,所述横梁的底部设有滚轮,使所述中间移动轨道梁可在所述中心固定轨道梁的第一外侧梁及第二外侧梁之间移动。可选地,进一步包括设于所述横梁底部的与所述滚轮相配合的承载轨道。可选地,所述前部主轨道梁为水泥或钢梁。可选地,所述中心固定轨道梁为固定的水泥或钢梁。可选地,所述中间移动轨道梁为水泥或钢梁。相对上述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磁浮列车的轨道的道岔,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道岔通过设置中间移动轨道梁,最大程度减小了强制变形长度,驱动质量小,所需变轨时间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用于磁浮列车的轨道的道岔处于直道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用于磁浮列车的轨道的道岔处于弯道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中心固定轨道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中间移动轨道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后部切换轨道梁的侧视图(位于弯道位置);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后部切换轨道梁的侧视图(位于弯道位置,且示出了磁浮列车);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后部切换轨道梁的侧视图(位于直道位置,且示出了磁浮列车)。图中,1-前部主轨道梁;2-中心固定轨道梁;21-第一外侧梁;22-第二外侧梁;3-中间移动轨道梁;31-第一内侧梁;32-第二内侧梁;33-横梁;34-滚轮;4-承载轨道;5-磁浮列车;6-弯道;7-直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轨道的道岔,该道岔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小道岔移动和强制变形长度,驱动质量小,所需变轨时间短。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用于磁浮列车的轨道的道岔处于直道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用于磁浮列车的轨道的道岔处于弯道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中心固定轨道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中间移动轨道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后部切换轨道梁的侧视图(位于弯道6位置);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后部切换轨道梁的侧视图(位于弯道6位置,且示出了磁浮列车5);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后部切换轨道梁的侧视图(位于直道7位置,且示出了磁浮列车5)。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磁浮列车的轨道的道岔,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所述道岔包括前部主轨道梁1和后部切换轨道梁,所述后部切换轨道梁包括中心固定轨道梁2及中间移动轨道梁3;其中,所述前部主轨道梁1可在直道7和弯道6之间旋转或弯曲变换;所述中心固定轨道梁2为固定不动的轨道梁;所述中间移动轨道梁3可在直道7和弯道6之间平行移动。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磁浮列车的轨道的道岔,如图5、图6及图7所示,所述中心固定轨道梁2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前部主轨道梁1及所述弯道6的第一外侧梁21和用于连接所述前部主轨道梁1及所述直道7的第二外侧梁22;其中,所述第一外侧梁21及所述第二外侧梁22均为固定的轨道梁。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轨道的道岔,其特征在于:该道岔包括前部主轨道梁和后部切换轨道梁,所述后部切换轨道梁包括中心固定轨道梁及中间移动轨道梁;其中,所述前部主轨道梁可在直道和弯道之间弯曲变换,所述中心固定轨道梁为固定不动的轨道梁,所述中间移动轨道梁可在直道和弯道之间平行移动;当磁浮列车沿弯道通过道岔前,所述前部主轨道梁弯曲到弯道,所述中间移动轨道梁平行移动到弯道;当磁浮列车沿直道通过道岔前,需将所述前部主轨道梁恢复到直道,所述中间移动轨道梁平行移动到直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轨道的道岔,其特征在于:该道岔包括前部主轨道梁和后部切换轨道梁,所述后部切换轨道梁包括中心固定轨道梁及中间移动轨道梁;其中,所述前部主轨道梁可在直道和弯道之间弯曲变换,所述中心固定轨道梁为固定不动的轨道梁,所述中间移动轨道梁可在直道和弯道之间平行移动;当磁浮列车沿弯道通过道岔前,所述前部主轨道梁弯曲到弯道,所述中间移动轨道梁平行移动到弯道;当磁浮列车沿直道通过道岔前,需将所述前部主轨道梁恢复到直道,所述中间移动轨道梁平行移动到直道。2.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轨道的道岔,其特征在于:该道岔包括前部主轨道梁和后部切换轨道梁,所述后部切换轨道梁包括中心固定轨道梁及中间移动轨道梁;其中,所述前部主轨道梁可在直道和弯道之间旋转,所述中心固定轨道梁为固定不动的轨道梁,所述中间移动轨道梁可在直道和弯道之间平行移动;当磁浮列车沿弯道通过时,所述前部主轨道梁绕旋转轴旋转动到弯道,所述中间移动轨道梁平行移动到弯道;当磁浮列车沿直道通过时,所述前部主轨道梁绕旋转轴旋转动到直道,所述中间移动轨道梁平行移动到直道。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磁浮列车的轨道的道岔,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叁叁田毅袁鹤鸣孙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