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向纱束集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887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编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向纱束集束器,包括:支架,沿经向纱束的延伸方向所述支架上间隔设有对所述经向纱束进行纵向分离的第一分离装置和对纵向分离后的所述经向纱束进行横向分离的第二分离装置,在所述第一分离装置上设有若干个允许经向纱束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小于贯穿前的所述经向纱束的数量,所述第二分离装置具有在竖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若干层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并且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向纱束集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编织
,具体涉及一种经向纱束集束器。
技术介绍
2.5D编织制造成型是一种新型编织技术,它是纱束在三维空间中沿着经向和纬向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布并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整体结构。以其所特有的结构作为增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构件,具有质量轻、高强度、力学性能优异等诸多优点,目前已经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交通运输、能源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向民用领域不断扩展。但是在编织成型的过程中,由于经向纱束需要依次经两个装置的分别加工处理,才能完成分层和分列的过程,这样就会使得加工和操作费时费力,成本较高,装置的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经向纱束的分层和分列加工过程复杂,成本较高,加工装置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分层和分列加工过程简单,成本较低,加工装置占用空间小的经向纱束集束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经向纱束集束器,包括:支架,沿经向纱束的延伸方向所述支架上间隔设有对所述经向纱束进行纵向分离的第一分离装置和对纵向分离后的所述经向纱束进行横向分离的第二分离装置,在所述第一分离装置上设有若干个允许经向纱束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小于贯穿前的所述经向纱束的数量,所述第二分离装置具有在竖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若干层状结构。进一步,所述第一分离装置为按预定密度设有若干瓷眼的瓷眼板。进一步,若干瓷眼在所述瓷眼板上成行成列排布。进一步,所述第二分离装置包括在竖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一对相向设置的侧壁上。进一步,若干所述支撑杆在所述侧壁上的正投影连线与所述经向纱束的延伸方向形成的夹角为锐角。进一步,所述侧壁为直角三角形,若干所述支撑杆沿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间隔排布。进一步,在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各设有一使得支撑杆在所述侧壁上转动的旋转件。进一步,所述旋转件为轴承。进一步,相邻两列所述瓷眼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瓷眼的行数与所述支撑杆的行数相同。进一步,相邻两列所述瓷眼交错设置,且所述瓷眼的行数为所述支撑杆的行数的整数倍。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经向纱束集束器,在支架的一端设有第一分离装置,在支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分离装置,第一分离装置将经向纱束纵向分离,第二分离装置将经向纱束横向分离,经向纱束可以从第一分离装置向第二分离装置方向延伸,同时也可以从第二分离装置向第一分离装置方向延伸,即可以先对经向纱束进行纵向分离,再进行横向分离,也可以先进行横向分离,再进行纵向分离。在第一分离装置上成型有若干通孔,通孔的数量小于经向纱束的数量,经向纱束自左向右穿过通孔,经过第一分离装置实现分列功能,然后经过第二分离装置实现分层功能,从而缩小经向纱束所占的面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一个装置中同时完成经向纱束的分层和分列功能,简化了装置结构和加工过程,缩小了占地面积,且成本较低。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经向纱束集束器,所述第二分离装置包括在竖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一对相向设置的侧壁上。经向纱束在被输送至此位置时被支撑杆分为若干层,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经向纱束集束器,所述侧壁为直角三角形,若干所述支撑杆沿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间隔排布。相邻两个支撑杆之间留有间隔,避免经过支撑杆时出现经向纱束堆积的现象,且分层位置与第一分离装置的距离不同,使得分层先后进行,效果更好。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经向纱束集束器,相邻两列所述瓷眼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瓷眼的行数与所述支撑杆的行数相同。瓷眼的行数与支撑杆的行数相对应,使得经向纱束规则排列,适用于经向纱束的经向密度小于每厘米8根的预制体穿过。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经向纱束集束器,相邻两列所述瓷眼交错设置,且所述瓷眼的行数为所述支撑杆的行数的整数倍。瓷眼的行数为支撑杆的行数的整数倍,适用于经向纱束的经向密度大于每厘米8根的预制体穿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经向纱束集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瓷眼对齐排布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瓷眼交错排布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经向纱束;2-支架;3-瓷眼;4-瓷眼板;5-轴承;6-侧壁;7-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所示的经向纱束集束器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包括:支架2,沿经向纱束1的延伸方向所述支架2上间隔设有对所述经向纱束1进行纵向分离的第一分离装置和对纵向分离后的所述经向纱束进行横向分离的第二分离装置,在所述第一分离装置上设有若干个允许经向纱束1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小于贯穿前的所述经向纱束1的数量,所述第二分离装置具有在竖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若干层状结构。上述经向纱束集束器,在支架2的一端设有第一分离装置,在支架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分离装置,第一分离装置将经向纱束1纵向分离,第二分离装置将经向纱束1横向分离,经向纱束1可以从第一分离装置向第二分离装置方向延伸,同时也可以从第二分离装置向第一分离装置方向延伸,即可以先对经向纱束进行纵向分离,再进行横向分离,也可以先进行横向分离,再进行纵向分离。在第一分离装置上成型有若干通孔,通孔的数量小于经向纱束1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经向纱束1自左向右穿过通孔,经过第一分离装置实现分列功能,然后经过第二分离装置实现分层功能,从而缩小经向纱束1所占的面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一个装置中同时完成经向纱束1的分层和分列功能,简化了装置结构和加工过程,缩小了占地面积,且成本较低。所述第一分离装置为按预定密度设有若干瓷眼3的瓷眼板4。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若干瓷眼3在所述瓷眼板4上成行成列排布。第一分离装置为瓷眼板4,在瓷眼板4上按预定密度设有允许经向纱束1通过的瓷眼3,由于经向纱束1数量众多,能达到一万多头,需将瓷眼3在瓷眼板4上的排布密度按照需求进行设定,即瓷眼3的数量小于经向纱束1的数量,从而可以使经向纱束1整齐穿过瓷眼板4后面积减小。所述第二分离装置包括在竖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若干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架2的一对相向设置的侧壁6上。若干所述支撑杆7在所述侧壁6上的正投影连线与所述经向纱束1的延伸方向形成的夹角为锐角。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侧壁6为直角三角形,若干所述支撑杆7沿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间隔排布,即最小层的支撑杆7距离瓷眼板4最近,最上层的支撑杆7距离瓷眼板4最远,以使得分列后的经向纱束1先后进行分层。相邻两个支撑杆7之间留有间隔,避免经过支撑杆7时出现经向纱束1堆积的现象。在所述支撑杆7的端部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向纱束集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2),沿经向纱束(1)的延伸方向所述支架(2)上间隔设有对所述经向纱束(1)进行纵向分离的第一分离装置和对纵向分离后的所述经向纱束进行横向分离的第二分离装置,在所述第一分离装置上设有若干个允许经向纱束(1)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小于贯穿前的所述经向纱束(1)的数量,所述第二分离装置具有在竖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若干层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向纱束集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2),沿经向纱束(1)的延伸方向所述支架(2)上间隔设有对所述经向纱束(1)进行纵向分离的第一分离装置和对纵向分离后的所述经向纱束进行横向分离的第二分离装置,在所述第一分离装置上设有若干个允许经向纱束(1)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小于贯穿前的所述经向纱束(1)的数量,所述第二分离装置具有在竖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若干层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向纱束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装置为按预定密度设有若干瓷眼(3)的瓷眼板(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向纱束集束器,其特征在于,若干瓷眼(3)在所述瓷眼板(4)上成行成列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向纱束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装置包括在竖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若干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架(2)的一对相向设置的侧壁(6)上。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谦张立泉宋坤李超郭洪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