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秤底座及具有其的电子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886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秤底座及具有其的电子秤,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及称重传感器;上支架包括镂空结构的两上承重梁及连接两上承重梁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形成有第一安装台面;下支架包括镂空结构的两下承重梁和连接两下承重梁的第二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板,两下承重梁与两个上承重梁上下相对,第二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板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及第一连接杆上下相对,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形成有第二安装台面;称重传感器设置于上支架及下支架之间。效果:上支架及下支架可采用压铸的方式进行生产制造,其加工方式简单,避免了传统的通过切割、打磨、焊接的方式进行制造所造成的结构复杂、耗材多、成本高的缺陷,适合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秤底座及具有其的电子秤
本技术涉及电子秤,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秤底座及具有其的电子秤。
技术介绍
秤,是用来测定物体的重量的衡器,其主要应用于工业、农业、商业、科研、医疗卫生等领域。按照结构原理,称主要分为机械秤、电子秤和机电结合称三大类,其中电子秤因其称量准确可靠、显示快速清晰并且具有自动检测系统、简便的自动校准装置以及超载保护装置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常见的电子秤一般包括:一上支架,用来放置待测物品的秤盘;一下支架,与秤底相连接,达到稳固放置与支撑;一称重传感器,安装在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利用该称重传感器直接感测由秤盘上待测量物品的重量而产生的下压作用力,从而感应测量出物品的重量。传统的电子秤底座,其上支架以及下支架的生产制造步骤为将多个管材经过切割、打磨之后,再进行焊接,最终形成上支架和下支架,而采用上述方式形成的支架具有耗材多、结构复杂,加工工艺复杂、加工周期长的缺陷,因此,不利于大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秤底座。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秤。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秤底座,包括:上支架,所述上支架包括两左右相对设置的上承重梁,以及设置于两个上承重梁之间并连接两个上承重梁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上承重梁均为镂空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向上凹设形成有第一安装台面;下支架,所述下支架包括两左右相对设置的下承重梁,以及设置于两个下承重梁之间并连接两个下承重梁的第二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下承重梁均为镂空结构,且分别与两个上承重梁上下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及第一连接杆上下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向下凹设形成有第二安装台面;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上支架及下支架之间,上表面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台面上,另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下表面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台面上,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秤底座,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及称重传感器,上支架包括左右相对的两个上承重梁,以及连接两个上承重梁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板,两个上承重梁为镂空结构,下支架包括左右相对的两个下承重梁,以及连接两个下承重梁的第二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板,两个下承重梁为镂空结构,称重传感器设于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上端与第一连接板相连,下端与第二连接板相连。如此,上支架及下支架的结构均较为简单,且均可利用压铸的方式进行生产制造,相对于传统的切割、打磨、焊接的组合生产方式,其加工方式简单,耗材少、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便于大批量生产。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电子秤底座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支架还包括第一左连接件及第一右连接件,所述第一左连接件及第一右连接件左右相对设置,且均为U型结构,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左连接件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与其中一所述上承重梁的两端相连;所述第一右连接件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与另一所述上承重梁的两端相连,且与所述第一左连接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支架还包括第二左连接件及第二右连接件,所述第二左连接件及第二右连接件左右相对设置,且均为U型结构,包括第三端及第四端;所述第二左连接件的第三端及第四端分别与其中一所述下承重梁的两端相连;所述第二右连接件的第三端及第四端分别与另一所述下承重梁的两端相连,且与所述第二左连接件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防护组件,所述限位防护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左连接件及第二右连接件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左连接件及第一右连接件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横向加强筋及多个第一斜向加强筋,所述多个第一横向加强筋及多个第一斜向加强筋分别与对应的上承重梁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及所述第一斜向加强筋均设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相互平行设置,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斜向加强筋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左连接件及第二右连接件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二横向加强筋及多个第二斜向加强筋,所述多个第二横向加强筋及多个第二斜向加强筋分别与对应的下承重梁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及所述第二斜向加强筋均设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相互平行设置,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斜向加强筋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防护组件包括多个安装管及多个限位螺杆;所述多个安装管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左连接件及第二右连接件上的多个第二斜向加强筋上,所述多个限位螺杆分别安装于所述多个安装管上。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秤,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子秤底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秤,具有上述电子秤底座,制造简单方便,耗材少,成本低,有利于大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上支架10;上承重梁11;第一连接杆111;第一连接板112;第一左连接件12;第一端121;第二端122;第一横向加强筋123;第一斜向加强筋124;第一右连接件13;下支架20;下承重梁21;第二连接杆211;第二连接板212;第二安装台面2121;第二左连接件22;第三端221;第四端222;第二横向加强筋223;第二斜向加强筋224;第二右连接件23;称重传感器30;限位防护组件40;安装管41;限位螺杆42。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秤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架,所述上支架包括两左右相对设置的上承重梁,以及设置于两个上承重梁之间并连接两个上承重梁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上承重梁均为镂空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向上凹设形成有第一安装台面;下支架,所述下支架包括两左右相对设置的下承重梁,以及设置于两个下承重梁之间并连接两个下承重梁的第二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下承重梁均为镂空结构,且分别与两个上承重梁上下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及第一连接杆上下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向下凹设形成有第二安装台面;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上支架及下支架之间,上表面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台面上,另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下表面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台面上,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秤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架,所述上支架包括两左右相对设置的上承重梁,以及设置于两个上承重梁之间并连接两个上承重梁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上承重梁均为镂空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向上凹设形成有第一安装台面;下支架,所述下支架包括两左右相对设置的下承重梁,以及设置于两个下承重梁之间并连接两个下承重梁的第二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下承重梁均为镂空结构,且分别与两个上承重梁上下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及第一连接杆上下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向下凹设形成有第二安装台面;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上支架及下支架之间,上表面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台面上,另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下表面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台面上,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秤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还包括第一左连接件及第一右连接件,所述第一左连接件及第一右连接件左右相对设置,且均为U型结构,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左连接件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与其中一所述上承重梁的两端相连;所述第一右连接件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与另一所述上承重梁的两端相连,且与所述第一左连接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秤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还包括第二左连接件及第二右连接件,所述第二左连接件及第二右连接件左右相对设置,且均为U型结构,包括第三端及第四端;所述第二左连接件的第三端及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义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飞亚衡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