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输液泵止液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8796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输液泵止液机构,包括止液模块基座、泵体前面板,止液模块基座通过止液杆转轴、止液弹簧与止液杆连接,止液模块基座通过操作杆转轴与操作杆连接,操作杆上通过滚动体转轴连有与止液杆配合的滚动体,止液模块基座通过复位弹簧与复位杆连接,止液模块基座旁设有通过泵门转轴与泵体前面板连接的泵门,泵门上设有与复位杆、止液杆配合的接触端,复位杆背面设有导向柱,止液模块基座上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与导向柱相配合导向复位杆的移动,复位杆上设有滑动槽,操作杆上设有滑动柱,滑动槽内侧面与滑动柱相配合实现操作杆的轨迹定位,止液模块基座与止液杆之间形成的夹紧部位处设有输液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输液泵止液机构
本技术涉及输液泵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输液泵止液机构。
技术介绍
输液泵是一种能够准确控制输液流速的体外医用仪器。一般情况下,输液泵内需装备止液机构以实现特定情况下对输液管内药液流动止液的功能。市场上存在多种基于泵的止液机构,但普遍存在以下两个缺点:一、在设计较大的止液力情况下,止液机构需要较大的操作力,无杠杆作用;二、通过泵门来触发止液夹使其关闭,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省力的新型输液泵止液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新型输液泵止液机构,包括止液模块基座、泵体前面板,止液模块基座通过止液杆转轴、止液弹簧与止液杆连接,止液模块基座通过操作杆转轴与操作杆连接,操作杆上通过滚动体转轴连有与止液杆配合的滚动体,止液模块基座通过复位弹簧与复位杆连接,止液模块基座旁设有通过泵门转轴与泵体前面板连接的泵门,泵门上设有与复位杆、止液杆配合的接触端,复位杆背面设有导向柱,止液模块基座上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与导向柱相配合导向复位杆的移动,复位杆上设有滑动槽,操作杆上设有滑动柱,滑动槽内侧面与滑动柱相配合实现操作杆的轨迹定位,止液模块基座与止液杆之间形成的夹紧部位处设有输液管。作为优选,泵门上的接触端一与复位杆的前端相配合,泵门上的接触端二与止液杆前端的斜面相配合。作为优选,止液模块基座上设有导向槽一和导向槽二,分别与复位杆背面的导向柱一和导向柱二相配合。作为优选,止液模块基座一侧设有一个突出的平面,与止液杆上的止液面配合,形成夹紧部位。作为优选,复位杆上设有的滑动槽包括相连续的圆弧面和直槽,其中圆弧面以操作杆转轴为圆心,滑动槽与操作杆上的滑动柱配合。作为优选,操作杆上方设有手柄部分。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维修难度小;所需要操作力小,操作舒适度高;止液机构打开时,定位可靠;止液机构夹紧时,夹紧力大,操作简单;易于实现通过泵门触发止液夹,使其处于半开半闭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止液机构处于夹紧状态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止液机构处于打开状态并保持自锁的原理示意图;图4为止液机构处于半开半闭状态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止液机构处于半开半闭状态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止液机构处于半开半闭态的原理示意图;图7为止液机构与泵门的重要接触面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泵门1,接触端一1-1,接触端二1-2,输液管2,泵门转轴3,止液模块基座4,导向槽一4-1,导向槽二4-2,平面4-3,复位弹簧5,复位杆6,前端6-1,直槽6-2,圆弧面6-3,导向柱一6-4,导向柱二6-5,滚动体7,操作杆8,滑动柱8-1,手柄部分8-2,滚动体转轴9,操作杆转轴10,止液弹簧11,止液杆转轴12,止液杆13,斜面13-1,止液面13-2,表面13-3,泵体前面板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本技术的操作方式如下:(一)打开泵门1,装填输液管2。止液机构由关闭状态转换为打开状态。如图2所示,泵门打开时,止液机构处于关闭止液状态。如图3所示,向左上方扳动操作杆8的手柄部分8-2,操作杆8绕操作杆转轴10逆时针转动,带动与其通过滚动体转轴9连接的滚动体7沿着止液杆13表面13-3滚动。滚动体7可以显著减小操作杆8与止液杆13之间的摩擦力。止液杆13在滚动体7的压力作用下,绕止液杆转轴12顺时针向下转动。复位杆6的圆弧面6-3是以操作杆转轴10为圆心,与操作杆8的滑动柱8-1相配合,滑动柱8-1可以为一滚动体。随着操作杆8的逆时针转动,滑动柱8-1沿圆弧面6-3向下滑动。当滑动柱8-1滑动到复位杆6的直槽6-2时,复位杆6受复位弹簧5的弹簧力的作用向右移动。如图5所示,复位杆6上有两个导向柱6-4和6-5,这两个导向柱可以分别沿着止液模块基座4的两个导向槽4-1和4-2移动,从而使复位杆6直线移动。复位杆6的直槽6-2对操作杆8的滑动柱8-1作用一向下的力,从而使复位杆6运动停止。在复位弹簧5弹簧力的作用下,操作杆8的滑动柱8-1被卡在复位杆6的直槽6-2中,操作杆8被定位,与滚动体7配合的止液杆13运动停止,机构自锁(如图3所示)。此时,止液杆13的止液面13-2与止液模块基座4的平面4-3形成安装输液管2的空间。止液机构处于打开状态。(二)关闭泵门1,止液机构由打开状态转换为半开半闭状态。如图6所示,在安放好输液管2以后,关闭泵门1,当泵门1上的接触端1-1(见图7)与复位杆6的前端6-1接触后,复位杆6受推力作用沿与其配合的止液模块基座4的导向槽4-1和4-2向左移动(导向槽4-1和4-2见图3)。泵门1完全关闭时,复位杆6向左移动一定距离,使操作杆8的滑动柱8-1完全脱离复位杆6的直槽6-2,操作杆8绕操作杆转轴12旋转的锁定在复位杆6向左移动的过程中解除。同时,止液杆13受到止液弹簧11向上的推力,逆时针旋转。止液杆13通过滚动体7对操作杆8作用一顺时针力矩,使操作杆8顺时针转动。复位杆6此时与操作杆8不接触。当止液杆13的斜面13-1碰到泵门1的接触端1-2时,止液板13停止转动。如图7局部视图B所示,止液杆13的斜面13-1和泵门1的接触端1-2相接触。此时,止液杆13的止液面13-2与止液模块基座4的平面4-3形成的空间小于止液机构完全打开时的空间,但又可以维持管路流通状态。(如图6、图7所示)。止液机构由打开状态转换为半开半闭状态。(三)打开泵门1,止液机构由半开半闭状态转换为关闭状态。如图2所示,当泵门1打开,止液杆13的斜面13-1与泵门1的接触端1-2脱离。止液杆13受止液弹簧11的弹簧力的作用逆时针转动。此时,操作杆8的滑动柱8-1与复位杆6的圆弧面6-3配合。操作杆8处于解锁状态。滚动体7受止液杆13向上的作用力,对操作杆8施加一个顺时针的力矩,使其绕操作杆转轴10顺时针转动。止液杆13的止液面13-2向上移动,与基座4的平面4-3互相作用挤压输液管2。此时,止液杆13和与之通过滚动体7配合的操作杆8运动停止,止液机构夹紧,输液管2被截止。止液机构由半开半闭状态转换为关闭状态。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输液泵止液机构,包括止液模块基座(4)、泵体前面板(14),其特征是:止液模块基座(4)通过止液杆转轴(12)、止液弹簧(11)与止液杆(13)连接,止液模块基座(4)通过操作杆转轴(10)与操作杆(8)连接,操作杆(8)上通过滚动体转轴(9)连有与止液杆(13)配合的滚动体(7),止液模块基座(4)通过复位弹簧(5)与复位杆(6)连接,止液模块基座(4)旁设有通过泵门转轴(3)与泵体前面板(14)连接的泵门(1),泵门(1)上设有与复位杆(6)、止液杆(13)配合的接触端,复位杆(6)背面设有导向柱,止液模块基座(4)上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与导向柱相配合导向复位杆(6)的移动,复位杆(6)上设有滑动槽,操作杆(8)上设有滑动柱,滑动槽内侧面与滑动柱相配合实现操作杆(8)的轨迹定位,止液模块基座(4)与止液杆(13)之间形成的夹紧部位处设有输液管(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输液泵止液机构,包括止液模块基座(4)、泵体前面板(14),其特征是:止液模块基座(4)通过止液杆转轴(12)、止液弹簧(11)与止液杆(13)连接,止液模块基座(4)通过操作杆转轴(10)与操作杆(8)连接,操作杆(8)上通过滚动体转轴(9)连有与止液杆(13)配合的滚动体(7),止液模块基座(4)通过复位弹簧(5)与复位杆(6)连接,止液模块基座(4)旁设有通过泵门转轴(3)与泵体前面板(14)连接的泵门(1),泵门(1)上设有与复位杆(6)、止液杆(13)配合的接触端,复位杆(6)背面设有导向柱,止液模块基座(4)上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与导向柱相配合导向复位杆(6)的移动,复位杆(6)上设有滑动槽,操作杆(8)上设有滑动柱,滑动槽内侧面与滑动柱相配合实现操作杆(8)的轨迹定位,止液模块基座(4)与止液杆(13)之间形成的夹紧部位处设有输液管(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液泵止液机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剑李伟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史密斯医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