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自动化智能艾灸夹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8750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自动化智能艾灸夹套筒,涉及中医理疗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气缸本体(1)、驱动杆(2)、从动板(3)、至少三个用于夹持艾灸的夹持臂(4)、艾灸定位槽(5),所述从动板(3)通过驱动杆(2)与气缸本体(1)连接,所述夹持臂(4)等角度安装在气缸本体(1)的圆周上,所述夹持臂(4)的端部与气缸本体(1)的端部铰接,夹持臂(4)的中部与从动板(3)的端部铰接,所述艾灸定位槽(5)通过夹持臂(4)卡嵌在从动板(3)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艾灸的自动化效率和艾灸的利用率,节约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自动化智能艾灸夹套筒
本技术涉及中医理疗设备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自动化智能艾灸夹套筒。
技术介绍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艾灸逐渐成为中医理疗的常用手段。在中医理疗理论中,艾灸是利用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传统的艾灸条通常需要医生手持在患者需要治疗的部位,维持一段时间,这就导致一个医生只能治疗一个病人,效率低下。手持治疗方式通常无法利用艾灸根部的位置进行治疗,造成大量艾灸条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艾灸设备自动化程度低,操作不便,效率低下,艾灸条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自动化智能艾灸夹套筒。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自动化智能艾灸夹套筒,包括气缸本体、驱动杆、从动板、至少三个用于夹持艾灸的夹持臂、艾灸定位槽,所述从动板通过驱动杆与气缸本体连接,所述夹持臂等角度安装在气缸本体的圆周上,所述夹持臂的端部与气缸本体的端部铰接,夹持臂的中部与从动板的端部铰接,所述艾灸定位槽通过夹持臂卡嵌在从动板的下方。作为优选,所述夹持臂包括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嵌入端头,所述第一活动杆的端部通过铰链与气缸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通过铰链与第一活动杆铰接,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中部与从动板铰接,所述嵌入端头水平设置在第二活动杆的端部。作为优选,所述从动板的底面敷设有一层橡胶防滑垫。作为优选,所述艾灸定位槽包括隔热壳体、微调气缸、隔热板、定位针,所述隔热壳体的外侧设置有与夹持臂配套的插接孔,所述隔热壳体通过插接孔与夹持臂连接,所述微调气缸安装在隔热壳体的内侧顶部,所述定位针通过隔热板与微调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传统的艾灸治疗是医生手持点燃的灸条对患者部位进行熏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在使用过程中,手持式灸条需要占用一个医生,降低医生工作效率,且手持式灸条燃烧过程中无法对根部的灸条进行利用,导致灸条尾部无法使用,浪费资源。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设计了专用于夹持灸条的装置,能采用套筒对灸条进行定位,解放医生,将本装置固定后便能自动工作,无需占用医疗人员,大大提高艾灸的治疗效率,同时,采用套筒固定灸条能使灸条的燃烧更加充分,提高了灸条的利用效率,节约了材料。本装置工作时,将点燃的灸条尾部固定到本装置的艾灸定位槽内,再将气缸本体移动到艾灸定位槽上方,控制气缸收缩,驱动杆带动从动板收缩,从而带动夹持臂实现夹持动作,将艾灸定位槽夹持起来,当上述步骤完成后,只需将本装置固定到患者需要熏蒸的部位,便能自动实现艾灸条的治疗目的,解放了医疗人员的双手,提高了治疗效率。同时,灸条在燃烧到接近根部时,由于热量的原因,人工无法继续手持,只能弃用,导致灸条浪费,本装置采用了专门的艾灸定位槽,具有隔热的效果,及时燃烧到较短时,也能继续使用,提高了灸条的利用率,节约了材料。2.普通的夹持机构利用相互之间的摩擦力夹紧,由于艾灸时需要移动装置,摩擦力的夹紧形式容易滑动,特别是当两者都是光滑金属时,更容易滑动,存在灸条掉落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设计了特有的夹持臂,利用两段式的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形成灵活的夹持臂,同时在第二活动杆的端部设计了嵌入端头,嵌入端头插入到艾灸定位槽内,进一步提高了二者的接触范围,不仅利用摩擦力固定,还增加了空间上的接触,使夹持更加牢靠稳定,提高了本装置的工作稳定性。3.艾灸定位槽和从动板通常都是采用不锈钢材质加工制作而成,不锈钢板表面较为光滑,摩擦力较小,艾灸定位槽在夹持到位后底部存在滑动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在从动板的地面设计了橡胶防滑垫,在起到防滑作用同时,还能对艾灸定位槽起到缓冲保护作用,避免金属与金属之间的摩擦损耗,提高了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4.艾灸燃烧到根部附近时,由于艾灸定位槽的空间相对封闭,容易存在空气不足,导致熄灭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采用隔热壳体将艾灸条固定到定位针上,再利用插接孔与夹持臂配套固定隔热壳体,当艾灸条燃烧到隔热壳体附近时,微调气缸便能驱动隔热板往下运动,从而带动艾灸条下移,是火焰部门移动到隔热壳体的外部,保障足够的燃烧氧气,从而提高灸条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装置的运行状态图;图3是本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艾灸定位槽的结构图;附图标记:1-气缸本体,2-驱动杆,3-从动板,4-夹持臂,41-第一活动杆,42-第二活动杆,43-嵌入端头,5-艾灸定位槽,51-隔热壳体,52-微调气缸,53-隔热板,54-定位针,55-插接孔,6-橡胶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自动化智能艾灸夹套筒,包括气缸本体1、驱动杆2、从动板3、三个用于夹持艾灸的夹持臂4、艾灸定位槽5,所述从动板3通过驱动杆2与气缸本体1连接,所述夹持臂4等角度安装在气缸本体1的圆周上,所述夹持臂4的端部与气缸本体1的端部铰接,夹持臂4的中部与从动板3的端部铰接,所述艾灸定位槽5通过夹持臂4卡嵌在从动板3的下方。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传统的艾灸治疗是医生手持点燃的灸条对患者部位进行熏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在使用过程中,手持式灸条需要占用一个医生,降低医生工作效率,且手持式灸条燃烧过程中无法对根部的灸条进行利用,导致灸条尾部无法使用,浪费资源。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设计了专用于夹持灸条的装置,能采用套筒对灸条进行定位,解放医生,将本装置固定后便能自动工作,无需占用医疗人员,大大提高艾灸的治疗效率,同时,采用套筒固定灸条能使灸条的燃烧更加充分,提高了灸条的利用效率,节约了材料。本装置工作时,将点燃的灸条尾部固定到本装置的艾灸定位槽5内,再将气缸本体1移动到艾灸定位槽5上方,控制气缸收缩,驱动杆2带动从动板3收缩,从而带动夹持臂4实现夹持动作,将艾灸定位槽5夹持起来,当上述步骤完成后,只需将本装置固定到患者需要熏蒸的部位,便能自动实现艾灸条的治疗目的,解放了医疗人员的双手,提高了治疗效率。同时,灸条在燃烧到接近根部时,由于热量的原因,人工无法继续手持,只能弃用,导致灸条浪费,本装置采用了专门的艾灸定位槽5,具有隔热的效果,及时燃烧到较短时,也能继续使用,提高了灸条的利用率,节约了材料。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优化: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自动化智能艾灸夹套筒,包括气缸本体1、驱动杆2、从动板3、三个用于夹持艾灸的夹持臂4、艾灸定位槽5,所述从动板3通过驱动杆2与气缸本体1连接,所述夹持臂4等角度安装在气缸本体1的圆周上,所述夹持臂4的端部与气缸本体1的端部铰接,夹持臂4的中部与从动板3的端部铰接,所述艾灸定位槽5通过夹持臂4卡嵌在从动板3的下方。所述夹持臂4包括第一活动杆41、第二活动杆42、嵌入端头43,所述第一活动杆41的端部通过铰链与气缸本体1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42通过铰链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自动化智能艾灸夹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本体(1)、驱动杆(2)、从动板(3)、至少三个用于夹持艾灸的夹持臂(4)、艾灸定位槽(5),所述从动板(3)通过驱动杆(2)与气缸本体(1)连接,所述夹持臂(4)等角度安装在气缸本体(1)的圆周上,所述夹持臂(4)的端部与气缸本体(1)的端部铰接,夹持臂(4)的中部与从动板(3)的端部铰接,所述艾灸定位槽(5)通过夹持臂(4)卡嵌在从动板(3)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自动化智能艾灸夹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本体(1)、驱动杆(2)、从动板(3)、至少三个用于夹持艾灸的夹持臂(4)、艾灸定位槽(5),所述从动板(3)通过驱动杆(2)与气缸本体(1)连接,所述夹持臂(4)等角度安装在气缸本体(1)的圆周上,所述夹持臂(4)的端部与气缸本体(1)的端部铰接,夹持臂(4)的中部与从动板(3)的端部铰接,所述艾灸定位槽(5)通过夹持臂(4)卡嵌在从动板(3)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自动化智能艾灸夹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4)包括第一活动杆(41)、第二活动杆(42)、嵌入端头(43),所述第一活动杆(41)的端部通过铰链与气缸本体(1)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42)通过铰链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新红余露周航宇余嘉欣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国医艾草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