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伟聪专利>正文

一种太阳能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8687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灶,包括太阳能收集装置和太阳能灶,所述太阳能收集装置下端设有万向轮,且所述万向轮与太阳能收集装置活动连接,所述太阳能收集装置右侧设有球铰链,这种太阳能灶,制造成本比较低,主体结构设计合理,太阳能收集装置壳左右两侧采用凸板结构,提升了太阳能板边缘的聚热效果,设置的调节齿轮螺杆以及细长轴套,能有效的将太阳能的收集装置进行与光线照射的方向调节,能更大程度利用新能源的性能,设置的集热器内部的装置技术先进,可以将蒸发液体在集热期内进行一个循环转换,设置的蒸发管,更好的利用了主体的内部空间,且温度传感器可将装置内部液体的温度随时掌控,设置的太阳能灶技术先进,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灶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灶
,具体为一种太阳能灶。
技术介绍
聚光式太阳灶的镜面设计,大都采用旋转抛物面的聚光原理。在数学上若抛物线绕主轴旋转一周,所得的面,即称为“旋转抛物面”。若有一束平行光沿主轴射向这个抛物面,遇到抛物面的反光,则光线都会集中反射到定点的位置,于是形成聚光,或叫“聚焦”作用。作为太阳灶使用,要求在锅底形成一个焦面,才能达到加热的目的。换言之,它并不要求严格地将阳光聚集到一个点上,而是要求一定的焦面。确定了焦面之后,我们就不难研究聚光器的聚光比,它是决定聚光式太阳灶的功率和效率的重要因素。聚光比K可用公式求得:K=采光面积/焦面面积。采光面积是指太阳灶在使用时反射镜面阳光的有效投影面积。但现有的用于一种太阳能灶,制造成本比较高,生产工艺比较复杂,主体结构比较多,使得售后维修工作比较困难,且现代社会高频率,大功耗太阳能元器件的使用日益频繁,对太阳能的利用功能低,集热材质达不到人们的预期效果,在高精度的太阳能元件中,对能源的利用线路复杂,操作复杂,性能较低,导致太阳能元器件寿命较低,市场性较弱。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太阳能灶,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太阳能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高精度太阳能原件中,对能源利用的线路复杂,操作复杂,性能较低,导致太阳能元器件寿命较低,市场性较弱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灶,包括太阳能收集装置和太阳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收集装置下端设有万向轮,且所述万向轮与太阳能收集装置活动连接,所述太阳能收集装置右侧设有球铰链,且所述球铰链与太阳能收集装置铰链连接,所述球铰链下侧设有支杆,且所述支杆与球铰链活动连接,所述太阳能收集装置左上侧设有支架,且所述支架与太阳能收集装置紧密焊接,所述支架上侧设有集热器,且所述集热器与支架紧密焊接,所述集热器左上侧设有进水管,且所述进水管嵌套设置在集热器上,所述进水管左侧设有进水阀门,且所述进水阀门嵌套设置在进水管上,所述集热器左下侧设有热水管,且所述热水管嵌套设置在集热器上,所述热水管设有控制器,所述热水管左下侧设有过滤器,且所述过滤器与热水管通过强力胶粘合,所述集热器内部左上侧设有传热流体入口,且所述传热流体入口与集热器内壁嵌套连接,所述集热器内侧左端中间位置设有传热体流出口,且所述传热体流出口与集热器内壁紧密贴合,所述集热器内壁靠右侧设有温度传感器,且所温度传感器与集热器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太阳能灶上侧设有夹层灶,且所述夹层灶与太阳能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杆前侧设有螺杆,且所述螺杆与支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杆下端设有调节齿轮,且所述调节齿轮与支杆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螺杆右下侧设有细长套管,且所述细长套管与螺杆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集热器内侧下端设有蒸发管,且所述蒸发管嵌入设置在集热器内。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左侧设有换热腔体,且所述换热腔体与温度传感器紧密贴合。进一步的,所述夹层灶上侧设有灶具,且所述灶具与夹层灶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太阳能灶,制造成本比较低,主体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生产技术比较简单,且太阳能收集装置壳左右两侧采用凸板结构,有效防止了热量在边缘不能被充分利用的问题,提升了太阳能板边缘的聚热效果,设置的球铰链将太阳能收集装置安装固定在支杆的上侧,有助于提太阳能收集装置在主体上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在工作时间长之后,球铰链出现松动等情况,设置的调节齿轮螺杆以及细长轴套,能有效的将太阳能的收集装置进行与光线照射的方向调节,能更大程度利用新能源的性能,设置的集热器内部的装置技术先进,传热流体入口与传热流体出口能尽快的将蒸发液体进行输送,可以将蒸发液体在集热期内进行一个循环转换,连接性能突出,且内部结构简单,维修工作简单,设置的蒸发管,连接简单,占用空间小,更好的利用了主体的内部空间,且温度传感器可将装置内部液体的温度随时掌控,设置的太阳能灶技术先进,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装置太阳能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集热器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太阳能灶结构示意图;图中:1-太阳能收集装置;2-球铰链;3-支杆;4-螺杆;5-调节齿轮;6-万向轮;7-细长轴套;8-支架;9-集热器;10-进水管;11-进水阀门;12-控制器;13-热水管;14-过滤器;15-传热流体入口;16-传热流体出口;17-蒸发管;18-换热腔体;19-温度传感器;20-太阳能灶;21-夹层灶;22-灶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灶,包括太阳能收集装置1和太阳能灶20;所述太阳能收集装置1下端设有万向轮6,且所述万向轮6与太阳能收集装置1活动连接,所述太阳能收集装置1右侧设有球铰链2,且所述球铰链2与太阳能收集装置1铰链连接,所述球铰链2下侧设有支杆3,且所述支杆3与球铰链2活动连接,所述太阳能收集装置1左上侧设有支架8,且所述支架8与太阳能收集装置1紧密焊接,所述支架8上侧设有集热器9,且所述集热器9与支架8紧密焊接,所述集热器9左上侧设有进水管10,且所述进水管10嵌套设置在集热器9上,所述进水管10左侧设有进水阀门11,且所述进水阀门11嵌套设置在进水管10上,所述集热器9左下侧设有热水管13,且所述热水管13嵌套设置在集热器9上,所述热水管13设有控制器12,所述热水管13左下侧设有过滤器14,且所述过滤器14与热水管13通过强力胶粘合,所述集热器9内部左上侧设有传热流体入口15,且所述传热流体入口15与集热器9内壁嵌套连接,所述集热器9内侧左端中间位置设有传热体流出口16,且所述传热体流出口16与集热器9内壁紧密贴合,所述集热器9内壁靠右侧设有温度传感器19,且所温度传感器19与集热器9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太阳能灶20上侧设有夹层灶21,且所述夹层灶21与太阳能灶20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杆3前侧设有螺杆4,且所述螺杆4与支杆3固定连接,所述螺杆4的使用与细长轴套7嵌套设置,与支杆3固定连接,保证了太阳能收集装置能将太阳光线充分利用。进一步的,所述支杆3下端设有调节齿轮5,且所述调节齿轮5与支杆3活动连接,所述调节齿轮5的使用与上侧的螺杆4调节太阳能收集装置的高低。进一步的,所述螺杆4右下侧设有细长套管7,且所述细长套管7与螺杆4活动连接,所述细长套管7的内部嵌入了螺杆4,时太阳能收集装置的调节更加方便。进一步的,所述集热器9内侧下端设有蒸发管17,且所述蒸发管17嵌入设置在集热器9内,所述蒸发管17的使用将太阳的热量充分使用,保证了经过集热器内的水可以达到所需的温度。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19左侧设有换热腔体18,且所述换热腔体18与温度传感器19紧密贴合,所述换热腔体18的使用将集热器9内部的热量进行交换。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灶,包括太阳能收集装置(1)和太阳能灶(20),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收集装置(1)下端设有万向轮(6),且所述万向轮(6)与太阳能收集装置(1)活动连接,所述太阳能收集装置(1)右侧设有球铰链(2),且所述球铰链(2)与太阳能收集装置(1)铰链连接,所述球铰链(2)下侧设有支杆(3),且所述支杆(3)与球铰链(2)活动连接,所述太阳能收集装置(1)左上侧设有支架(8),且所述支架(8)与太阳能收集装置(1)紧密焊接,所述支架(8)上侧设有集热器(9),且所述集热器(9)与支架(8)紧密焊接,所述集热器(9)左上侧设有进水管(10),且所述进水管(10)嵌套设置在集热器(9)上,所述进水管(10)左侧设有进水阀门(11),且所述进水阀门(11)嵌套设置在进水管(10)上,所述集热器(9)左下侧设有热水管(13),且所述热水管(13)嵌套设置在集热器(9)上,所述热水管(13)设有控制器(12),所述热水管(13)左下侧设有过滤器(14),且所述过滤器(14)与热水管(13)通过强力胶粘合,所述集热器(9)内部左上侧设有传热流体入口(15),且所述传热流体入口(15)与集热器(9)内壁嵌套连接,所述集热器(9)内侧左端中间位置设有传热体流出口(16),且所述传热体流出口(16)与集热器(9)内壁紧密贴合,所述集热器(9)内壁靠右侧设有温度传感器(19),且所述温度传感器(19)与集热器(9)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太阳能灶(20)上侧设有夹层灶(21),且所述夹层灶(21)与太阳能灶(20)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灶,包括太阳能收集装置(1)和太阳能灶(20),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收集装置(1)下端设有万向轮(6),且所述万向轮(6)与太阳能收集装置(1)活动连接,所述太阳能收集装置(1)右侧设有球铰链(2),且所述球铰链(2)与太阳能收集装置(1)铰链连接,所述球铰链(2)下侧设有支杆(3),且所述支杆(3)与球铰链(2)活动连接,所述太阳能收集装置(1)左上侧设有支架(8),且所述支架(8)与太阳能收集装置(1)紧密焊接,所述支架(8)上侧设有集热器(9),且所述集热器(9)与支架(8)紧密焊接,所述集热器(9)左上侧设有进水管(10),且所述进水管(10)嵌套设置在集热器(9)上,所述进水管(10)左侧设有进水阀门(11),且所述进水阀门(11)嵌套设置在进水管(10)上,所述集热器(9)左下侧设有热水管(13),且所述热水管(13)嵌套设置在集热器(9)上,所述热水管(13)设有控制器(12),所述热水管(13)左下侧设有过滤器(14),且所述过滤器(14)与热水管(13)通过强力胶粘合,所述集热器(9)内部左上侧设有传热流体入口(15),且所述传热流体入口(15)与集热器(9)内壁嵌套连接,所述集热器(9)内侧左端中间位置设有传热体流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伟聪
申请(专利权)人:郭伟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