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踝复位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8658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内踝复位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体,包括位于钳体前端的第一夹持段,所述第一夹持段上连接设置有钳齿座,且每段第一夹持段上设置有两个及二个以上的钳齿座;钳齿,钳齿的头端为尖端头;所述钳齿的外侧连接设置有限位件,用于防止过度进入骨折块内;所述钳齿的后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钳齿座对应连接;导筒,设置有多个,且相互平行的连接设置在同一段第一夹持段上。达到了结构简单、便于克氏针打入、夹持无损且稳定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踝复位钳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内踝复位钳。
技术介绍
内踝骨折通常采用平行空心螺钉作为最终固定。其手术步骤分三步:第一步,采用复位钳完成骨折复位并维持复位;第二步,采用两枚克氏针由骨折远端至近端完成临时平行固定;第三步,使用空心钻在克氏针上钻孔,分别拧入2枚空心螺钉,完成骨折最终固定。迄今为止,临床上尚未出现一款性能优异的内踝骨折专用复位钳。目前通常采用点式复位钳或布巾钳完成骨折复位,这两种复位钳的特点是钳齿非常锐利,可以很容易插入内踝松质骨内,而且由于尖端头无限制装置,常因复位过程因用力较大,使钳齿过度进入骨折块内,此时骨折块很容易发生爆裂,给骨折的复位与固定造成极大困难。而且爆裂的骨折块通常无法完成解剖复位,后期容易发生创伤性踝关节骨关节炎,导致踝关节长期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一种内踝复位钳,一是实现夹持段的长度和角度的可调节,以便于在手术中针对性调节使用;二是增设钳齿数量,并将钳齿设置有可拆卸替换式,通过替换不同规格的钳齿来实现对内踝的无损夹持;三是增设导筒,便于打克氏针,且对导筒的导孔进行进一步优化,防止导孔段二内出现异物,影响克氏针的打入角度和打入力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结构简单、便于克氏针打入、夹持无损且稳定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内踝复位钳,包括钳体,包括位于钳体前端的第一夹持段,所述第一夹持段上连接设置有钳齿座,且每段第一夹持段上设置有两个及二个以上的钳齿座;钳齿,钳齿的头端为尖端头;所述钳齿的外侧连接设置有限位件,用于防止过度进入骨折块内;所述钳齿的后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钳齿座对应连接;导筒,设置有多个,且相互平行的连接设置在同一段第一夹持段上。作为优选:所述导筒内设置有导孔,所述导孔分为导孔段一和导孔段二,所述导孔段二和导孔段一连通,所述导孔段二位于所述导筒的内侧,且导孔段二的孔径大于导孔段二的孔径,防止导孔段二内出现异物,影响克氏针的打入。作为优选:所述导筒的内侧端位于所述钳齿的限位件的后方,用于避免导筒对于钳齿夹持时的影响。作为优选:所述导筒的外侧端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段的外侧,用于便捷的打入克氏针。作为优选:所述钳体还包括位于钳体中端的第二夹持段,所述第二夹持段位于第一夹持段的下方,且第二夹持段上设置有连接槽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连接槽将第一、二夹持段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钳齿的连接部和钳齿座之间螺纹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钳齿座上设置有外螺纹,便于对钳齿座的清理。作为优选:所述钳齿设置有多种形状。作为优选:所述钳齿上设置有若干个尖端头。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持段上设置有两个钳齿座,且两个钳齿座之间相互平行设置。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是实现夹持段的长度和角度的可调节,以便于在手术中针对性调节使用;二是增设钳齿数量,并将钳齿设置有可拆卸替换式,通过替换不同规格的钳齿来实现对内踝的无损夹持;三是增设导筒,便于打克氏针,且对导筒的导孔进行进一步优化,防止第二导孔内出现异物,影响克氏针的打入角度和打入力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内踝复位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导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钳体;11、第二夹持段;111、连接槽;112、连接件;12、第一夹持段;121、钳齿座;2、钳齿;21、限位件;22、尖端头;23、连接部;3、导筒;31、导孔段一;32、导孔段二。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2以及3所示:一种内踝复位钳,包括钳体1,包括位于钳体1前端的第一夹持段12,所述第一夹持段12上连接设置有钳齿座121,且每段第一夹持段12上设置有两个及二个以上的钳齿座121;钳齿2,钳齿2的头端为尖端头22;所述钳齿2的外侧连接设置有限位件21,用于防止过度进入骨折块内;所述钳齿2的后端设置有连接部23,所述连接部23和所述钳齿座121对应连接;导筒3,设置有多个,且相互平行的连接设置在同一段第一夹持段12上。所述导筒3内设置有导孔,所述导孔分为导孔段一31和导孔段二32,所述导孔段二32和导孔段一31连通,所述导孔段二32位于所述导筒3的内侧,且导孔段二32的孔径大于导孔段二31的孔径。所述导筒3的内侧端位于所述钳齿2的限位件21的后方,用于避免导筒3对于钳齿2夹持时的影响。所述导筒3的外侧端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段12的外侧,用于便捷的打入克氏针。所述钳体1还包括位于钳体1中端的第二夹持段11,所述第二夹持段11位于第一夹持段12的下方,且第二夹持段11上设置有连接槽111和连接件112,所述连接,112通过连接槽111将第一11、二12夹持段固定连接。所述钳齿2的连接部和钳齿座121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连接部23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钳齿座121上设置有外螺纹,便于对钳齿座121的清理。所述钳齿2设置有多种形状。所述钳齿2上设置有若干个尖端头22。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优化,所述第一夹持段12上设置有两个钳齿座121,且两个钳齿座12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单个钳齿2上设置有两个尖端头22,且每个尖端头22上均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21为圆环形,所述钳齿2为一体成型。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文中所有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的描述仅仅便于理解,并非是对产品实际使用的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踝复位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体,包括位于钳体前端的第一夹持段,所述第一夹持段上连接设置有钳齿座,且每段第一夹持段上设置有两个及二个以上的钳齿座;钳齿,钳齿的头端为尖端头;所述钳齿的外侧连接设置有限位件,用于防止过度进入骨折块内;所述钳齿的后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钳齿座对应连接;导筒,设置有多个,且相互平行的连接设置在同一段第一夹持段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踝复位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体,包括位于钳体前端的第一夹持段,所述第一夹持段上连接设置有钳齿座,且每段第一夹持段上设置有两个及二个以上的钳齿座;钳齿,钳齿的头端为尖端头;所述钳齿的外侧连接设置有限位件,用于防止过度进入骨折块内;所述钳齿的后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钳齿座对应连接;导筒,设置有多个,且相互平行的连接设置在同一段第一夹持段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踝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筒内设置有导孔,所述导孔分为导孔段一和导孔段二,所述导孔段二和导孔段一连通,所述导孔段二位于所述导筒的内侧,且导孔段二的孔径大于导孔段二的孔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踝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筒的内侧端位于所述钳齿的限位件的后方。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踝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筒的外侧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甜甜魏鹏吴屹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