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燃机的爆震传感器的耐高温的插接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8483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32
一种用于装配插接连接器(1)的方法,插接连接器具有触点载体(30),触点载体构造成用于容纳至少一个布置在缆线(20)的电导体(21)上的触点偶对(22),其中,触点载体(30)插入外壳体(40)中,其特征在于,触点载体(30)具有用于将至少一个触点偶对(22)固定在触点载体(30)中的卡锁接片(31)和至少一个布置在触点载体的端部上的且作用到缆线(20)上的卡锁钩部(32),其中,当触点载体(30)插入外壳体(40)中时,不仅使卡锁接片(31)而且使至少一个卡锁钩部(32)从初始位置中运动到功能位置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内燃机的爆震传感器的耐高温的插接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两个独立权利要求的相应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特征的插接连接器以及用于装配插接连接器的方法。
技术介绍
具有触点载体的插接连接器是已知的,其中,触点载体具有与其应容纳的触点偶对数量对应的触点腔,其中,每个触点偶对布置、也就是说机械地固定在缆线的电导体的一个端部上并且电接触。在最简单的情况中,触点载体具有触点腔,仅仅一个触点偶对插入触点腔中。在实际中,也已知具有如下触点载体的插接连接器,所述触点载体在一行中、但是必要时也在多个彼此平行的行中具有多于一个触点腔。在装配这种插接连接器时,以合适的方式将触点偶对布置在缆线的相应的电导体的端部上,并且随后插入在触点载体中的触点腔中。为了将触点偶对固定在其触点腔中,触点偶对以已知的方式具有柔性伸出的弹簧接片。在将触点偶对插入触点腔中时,使弹簧接片从其初始位置中运动出来,而触点偶对插入触点腔中。如果触点偶对到达了其最终的位置,弹簧接片再次运动到其初始位置中,并且由此卡锁在插接连接器的触点载体上的相应的侧凹部上。为此,所述触点偶对必须配备有弹簧接片,由此,这种触点偶对的造型并且因此其制造非常复杂。此外,在装配时应注意,在将触点偶对插入其触点腔中之后,弹簧接片也按规定地卡锁在侧凹部上。当触点偶对未完全且按照规定地插入其从属的触点腔中时,常常不能实现上述情况。此外,也已经已知的是,在将触点偶对插入其相应的触点腔中之后,将触点载体设有外壳体。在此,基本上给出两种可行性方案。一方面,外壳体可实现成包围注塑部。然而,在此也需要复杂的措施,一方面,这些措施妨碍了包围注塑物质渗入到触点腔中以及用于配合插接连接器的插接连接器容纳腔中。此外,为了实现经常要求的纵向水密封性,一定需要的是,使在包围注塑过程中的参数和为缆线的外护套所用的材料以及用于形成外壳体的包围注塑物质最优地彼此协调。如果实现这种最优的协调,在形成外壳体的包围注塑物质和触点载体以及缆线的外护套之间的连接是充分密封的连接,其中,通过包围注塑的外壳体也实现了同样经常要求的拉力卸载。然而,存在这种插接连接器在高温区域中运行的应用情况。在此,高温理解成所有如下温度,即,该温度显著在环境温度之上并且例如车辆暴露在该温度下。在此,不仅指的是通过外部的热辐射(光照作用)产生的温度,而且指的是在插接连接器的安装位置上(例如在发动机舱或变速箱中,在轴区域中或者其它温度积聚的安装空间中)存在的温度。此外,在这种安装空间中也始终出现的问题是,由插接连接器和配合插接连接器形成的插接连接部暴露在水、喷溅水、湿气和类似物中。为了能克服高温,已经已知的是,由高温稳定的材料制造缆线的护套管(外护套)。虽然这种外护套非常好地承受在安装位置上的环境条件(相对于水的密封性,耐热性等),然而出现的问题是,在这种情况中外壳体不能通过包围注塑过程形成。其原因是,在包围注塑过程中,形成包围注塑物质的材料被加热到较高的温度上,以便使其融化并且能相应地进行包围注塑。然而,在包围注塑过程中的这种温度不会引起缆线的外护套的材料等融解,因为该材料的目的刚好是承受高温。由此,在包围注塑物质和缆线的耐高温的外护套之间不能实现紧密的连接。其结果是,不能实现纵向水密封性也不能实现拉力卸载。例如,当缆线的外护套由不耐高温的材料、例如聚氨酯(PUR)制成时,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接连接器以及一种用于装配这种插接连接器的方法,利用该方法避免开头所述的缺点。尤其是,在装配简单的同时,在具有由耐高温材料制成的外护套的缆线中应保证纵向水密封性以及拉力卸载。此外,尤其应给出具有高温稳定的护套管(缆线的外护套)的水密封的插接连接器的方案,以便一方面实现在包围注塑部和外护套之间的密封性并且另一方面实现拉力卸载,以给出另一解决方案,因为由高温稳定的材料制成的护套管的材料不能材料锁合地与用于实现外壳体的包围注塑部相连接。该目的通过两个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实现。对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插接连接器规定,触点载体具有用于将至少一个触点偶对固定在触点载体中的卡锁接片以及至少一个布置在触点载体的端部上的且作用到缆线上的卡锁钩部。借助于卡锁接片实现,在一个步骤中,在触点载体中固定至少一个触点偶对、优选地多个触点偶对。可省去触点偶对的复杂设计方案(该方案中的触点偶对具有用于触点偶对在触点载体中的所谓的初级锁止的、伸出的柔性的弹簧接片),从而由此可更简单地设计触点偶对。虽然在具有用于初级锁止目的的伸出的弹簧接片的触点偶对的情况中不能实现,监控在将触点偶对插入其触点腔中之后实际上是否也按规定地进行了初级锁止,但是通过在触点载体上的卡锁接片给出了监控可能性。即,如果仅仅唯一的触点偶对或者多个触点偶对中的至少一个没有按规定地插入其在触点载体中的触点腔中,不能操纵用于初级锁止的卡锁接片。由此,实现了机械的、必要时也实现了视觉地监控,是否进行了初级锁止。也可自动地进行该监控。与用于引起触点偶对在其触点载体中的触点腔中的初级锁止的、在触点载体上的卡锁接片共同作用地,触点载体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其端部(与用于配合插接连接器的容纳腔相对的端部)上的且作用到缆线上的卡锁钩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的至少一个卡锁钩部、优选地两个相对置的卡锁钩部以如下方式作用到缆线的外护套上,使得当触点载体按照规定地插入外壳体中时,由外壳体施加到至少一个卡锁钩部上的压力,实现在卡锁钩部和外护套之间的形锁合的连接,以由此不仅实现纵向水密封性而且实现拉力卸载。这意味着,根据本专利技术,不再需要在外壳体和缆线的外护套之间的材料锁合的连接,而是通过至少一个卡锁钩部与缆线的外护套的形锁合的连接实现纵向水密封性和拉力卸载。尤其有利的是,如此设计至少一个卡锁钩部、优选地两个卡锁钩部的内部几何结构,使得在插入缆线时外护套还能在该区域中运动。然而,在通过外壳体将压力作用到至少一个卡锁钩部上之后,这种压力应通过卡锁钩部作用到缆线的外护套上,使得通过协调几何结构实现所需的形锁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中,触点载体具有环绕的槽,壳体密封件插入该槽中。由于触点载体和包围触点载体的外壳体是独立的构件,为了实现从缆线方向朝向配合插接连接器的方向的纵向水密封性,一定要设置密封件。为了简化装配的目的,将在触点载体和外壳体之间的壳体密封件作为独立的部件插入在触点载体中的环绕的槽中。由此,可非常简单地将触点载体例如制成为注塑件,并且也可非常简单地将壳体密封件插入环绕的槽中。此外,尤其可再次视觉地监控,壳体密封件是否插入了环绕的槽中。作为以上解决方案的备选或补充,也可设想的是,在触点载体和外壳体之间的密封区域中设置密封件,该密封件是外壳体和/或触点载体的组成部分。为此,例如可考虑,以双组份塑料注塑方法制造具有向外指向(触点载体)的密封件的,或者具有向内指向(外壳体)的密封件的触点载体和/或外壳体。使(或者仅仅在触点载体上或者仅仅在外壳体上的)一个这种密封件的几何结构或者(不仅在外壳体上而且在触点载体上的)两个密封件的几何结构相协调,从而在外壳体上或触点载体上的至少一个密封件贴靠在从属的构件上。此外可设想的是,在使用(不仅在触点载体上而且在外壳体上的)两个密封件时,两个密封几何结构彼此贴靠。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接连接器(1),所述插接连接器具有触点载体(30),所述触点载体构造成用于容纳至少一个布置在缆线(20)的电导体(21)上的触点偶对(22),其中,所述触点载体(30)插入外壳体(40)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载体(30)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偶对(22)固定在所述触点载体(30)中的卡锁接片(31)和至少一个布置在触点载体的端部上并且作用到所述缆线(20)上的卡锁钩部(3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7.15 DE 102016113066.41.一种插接连接器(1),所述插接连接器具有触点载体(30),所述触点载体构造成用于容纳至少一个布置在缆线(20)的电导体(21)上的触点偶对(22),其中,所述触点载体(30)插入外壳体(40)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载体(30)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偶对(22)固定在所述触点载体(30)中的卡锁接片(31)和至少一个布置在触点载体的端部上并且作用到所述缆线(20)上的卡锁钩部(3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载体(30)具有环绕的槽(33),壳体密封件(50)插入所述槽(33)中。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40)在其端部上具有容纳腔(42),密封到所述缆线(20)上的缆线密封件(60)插入所述容纳腔(42)中。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40)在其端部上一件式地具有密封到缆线(20)上的缆线密封件(70)。5.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林泽德
申请(专利权)人:赫斯曼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奥地利,A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