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安装的球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8466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安装的球磨机,包括球磨机本体,所述球磨机本体的下表面与放置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的下表面与两个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位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连接件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与压板的上表面搭接。该方便安装的球磨机,通过支撑板、卡槽、卡杆、第二滑杆、第二连接板、第二滑套和通孔之间的配合,然后第二弹簧用自身拉力带动第二滑杆和卡杆靠近卡槽移动,当卡杆与卡槽接触后,此时便完成对球磨机本体的安装,从而使球磨机本体的安装不需要使用螺栓和螺母,同时不需要在地面打孔,可以节省人们安装球磨机本体的时间,从而可以保证人们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安装的球磨机
本技术涉及球磨机
,具体为一种方便安装的球磨机。
技术介绍
球磨机是物料被破碎之后,再进行粉碎的关键设备。这种类型磨矿机是在其筒体内装入一定数量的氧化铝球作为研磨介质。它应用于玻璃生产行业,对各种矿石和其它可磨性原料进行干式或湿式粉磨。球磨机适用于粉磨各种玻璃、矿石及其它物料,可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磨矿方式。根据排放方式不同,可分格子型和溢流型两种。现有的球磨机在安装时需要螺栓和螺母的配合才能将其固定在地面上,同时安装时需要在地面打孔,安装球磨机的过程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进行,操作的过程会耗费比较多的时间,从而会降低人们安装球磨机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安装的球磨机,解决了现有球磨机的安装需要使用螺栓和螺母,同时需要在地面打孔,操作的过程会耗费比较多的时间,从而会降低人们安装球磨机的效率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安装的球磨机,包括球磨机本体,所述球磨机本体的下表面与放置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的下表面与两个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位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连接件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与压板的上表面搭接,所述压板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弹性装置。所述第一弹性装置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凹槽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第一凹槽内壁的右侧面,所述压板的右侧面位于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三凹槽开设在第二凹槽内壁的右侧面,所述第一凹槽通过第二凹槽与第三凹槽相连通,所述压板的右侧面与第一连接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右侧面与第二连接板的左侧面搭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右侧面与第二弹性装置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装置卡接在固定板的右侧面,所述固定板卡接在通孔的内壁,所述通孔开设在第一凹槽内壁的右侧面,所述通孔内壁的下表面与第三凹槽内壁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第二弹性装置的右端与限位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右侧面与拉环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左侧面与卡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右侧面开设有卡槽。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包括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凹槽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卡接在压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滑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凹槽内壁的下表面和第一滑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杆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滑套的形状为矩形。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装置包括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板和限位板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卡接在固定板的右侧面,所述第二滑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套和限位板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杆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滑套的形状为矩形。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形状为矩形,所述卡杆的形状为矩形,且卡杆的尺寸与卡槽的尺寸相适配。(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安装的球磨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方便安装的球磨机,通过支撑板、卡槽、卡杆、第二滑杆、第二连接板、第二滑套和通孔之间的配合,当人们需要对球磨机本体进行安装时,松开放置板,支撑板会向下移动,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分离,然后第二弹簧用自身拉力带动第二滑杆和卡杆靠近卡槽移动,当卡杆与卡槽接触后,此时便完成对球磨机本体的安装,从而使球磨机本体的安装不需要使用螺栓和螺母,同时不需要在地面打孔,可以节省人们安装球磨机本体的时间,从而可以保证人们的工作效率。(2)、该方便安装的球磨机,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当支撑板与压板分离后,第一弹簧会用自身弹力带动压板和第一连接板向上移动,从而将第二连接板和卡杆挡住,从而将卡杆限制在通孔内,从而方便下次对球磨机本体的安装。(3)、该方便安装的球磨机,通过设置第一滑杆和第一滑套的形状均为矩形,使压板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转动,从而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可以更加稳定,从而可以精准的挡住第一连接板,使卡杆的固定过程更加稳定,且本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弹性装置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弹性装置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球磨机本体、2放置板、3支撑板、4第一凹槽、5压板、6第一弹性装置、61第一滑杆、62第一滑套、63第一弹簧、7第二凹槽、8第三凹槽、9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11第二弹性装置、111第二滑杆、112第二滑套、113第二弹簧、12固定板、13通孔、14限位板、15拉环、16卡槽、17卡杆、18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安装的球磨机,包括球磨机本体1,球磨机本体1的下表面与放置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放置板2的下表面与两个支撑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支撑板3和第一凹槽4,可以防止放置板2和球磨机本体1发生左右晃动,支撑板3的下表面位于第一凹槽4内,第一凹槽4开设在连接件18的上表面,支撑板3的下表面与压板5的上表面搭接,通过设置压板5,可以通过球磨机本体1的重力控制压板5的移动,从而方便人们控制第一连接板9的移动,使卡杆17可以自动卡进卡槽16内,使球磨机本体1的安装过程更加省力简单,压板5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弹性装置6,第一弹性装置6包括第一滑杆61,第一滑杆6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凹槽7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滑杆61的表面套接有第一滑套62,第一滑套62卡接在压板5的上表面,第一滑杆61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63,第一弹簧6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凹槽7内壁的下表面和第一滑套6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弹簧63,当支撑板3与压板5分离后,第一弹簧63会用自身弹力带动压板5和第一连接板9向上移动,从而将第二连接板10和卡杆17挡住,从而将卡杆17限制在通孔13内,从而方便下次对球磨机本体1的安装,第一滑杆61的形状为矩形,第一滑套62的形状为矩形,通过设置第一滑杆61和第一滑套62的形状均为矩形,使压板5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转动,从而使第一连接板9与第二连接板10的连接可以更加稳定,从而可以精准的挡住第一连接板9,使卡杆17的固定过程更加稳定。第一弹性装置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凹槽7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凹槽7开设在第一凹槽4内壁的右侧面,压板5的右侧面位于第三凹槽8内,第三凹槽8开设在第二凹槽7内壁的右侧面,第一凹槽4通过第二凹槽7与第三凹槽8相连通,压板5的右侧面与第一连接板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9,可以将第二连接板10挡住,同时将卡杆17固定在通孔13内,从而方便将支撑板3放进第一凹槽4内,进而方便球磨机本体1安装过程的进行,第一连接板9的右侧面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安装的球磨机,包括球磨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机本体(1)的下表面与放置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2)的下表面与两个支撑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的下表面位于第一凹槽(4)内,所述第一凹槽(4)开设在连接件(18)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3)的下表面与压板(5)的上表面搭接,所述压板(5)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弹性装置(6);所述第一弹性装置(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凹槽(7)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凹槽(7)开设在第一凹槽(4)内壁的右侧面,所述压板(5)的右侧面位于第三凹槽(8)内,所述第三凹槽(8)开设在第二凹槽(7)内壁的右侧面,所述第一凹槽(4)通过第二凹槽(7)与第三凹槽(8)相连通,所述压板(5)的右侧面与第一连接板(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9)的右侧面与第二连接板(10)的左侧面搭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0)的右侧面与第二弹性装置(11)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装置(11)卡接在固定板(12)的右侧面,所述固定板(12)卡接在通孔(13)的内壁,所述通孔(13)开设在第一凹槽(4)内壁的右侧面,所述通孔(13)内壁的下表面与第三凹槽(8)内壁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第二弹性装置(11)的右端与限位板(1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14)的右侧面与拉环(1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0)的左侧面与卡杆(17)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的右侧面开设有卡槽(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安装的球磨机,包括球磨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机本体(1)的下表面与放置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2)的下表面与两个支撑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的下表面位于第一凹槽(4)内,所述第一凹槽(4)开设在连接件(18)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3)的下表面与压板(5)的上表面搭接,所述压板(5)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弹性装置(6);所述第一弹性装置(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凹槽(7)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凹槽(7)开设在第一凹槽(4)内壁的右侧面,所述压板(5)的右侧面位于第三凹槽(8)内,所述第三凹槽(8)开设在第二凹槽(7)内壁的右侧面,所述第一凹槽(4)通过第二凹槽(7)与第三凹槽(8)相连通,所述压板(5)的右侧面与第一连接板(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9)的右侧面与第二连接板(10)的左侧面搭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0)的右侧面与第二弹性装置(11)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装置(11)卡接在固定板(12)的右侧面,所述固定板(12)卡接在通孔(13)的内壁,所述通孔(13)开设在第一凹槽(4)内壁的右侧面,所述通孔(13)内壁的下表面与第三凹槽(8)内壁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第二弹性装置(11)的右端与限位板(1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14)的右侧面与拉环(1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0)的左侧面与卡杆(17)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的右侧面开设有卡槽(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家正
申请(专利权)人:日鸿半导体材料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