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国超专利>正文

一种风管快速联接抱箍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8442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管快速联接抱箍套件,包括:风管、左半箍、右半箍、连接板;所述风管为圆形筒状结构;所述左半箍设置在风管的周部,且左半箍与风管通过右半箍及连接板相连接;所述风管包括:筒体段、过渡段、翻卷段,且筒体段、过渡段及翻卷段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左半箍包括左箍体、锁架;所述锁架设置在左箍体的外侧,且锁架与左箍体通过铆接方式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现有管道抱箍套件的改进,具有管体与抱箍连接及调节方便,易于拆装,且卡合严密,使用安全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管快速联接抱箍套件
本技术涉及管道连接装置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风管快速联接抱箍套件。
技术介绍
现阶段通风圆形管道主要有角铁法兰联接和利口反边抱箍联接等,法兰联接存在法兰价格高,法兰本体安装复杂,联接费时费力(法兰联接需要螺丝固定),利口反边毛刺锋利,从制造到运输和安装都容易对工人产生割伤,普通利口抱箍联接安装不方便,特别不适合工地现场安装,安装后强度不够,容易松动,气密性不好;上述两种安装和拆卸都合需要专业的工程安装人员,若需要清理或者更换风管工程会非常复杂,成本高昂。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拆装方便,可快速连接的风管快速联接抱箍套件,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管快速联接抱箍套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管道通过法兰进行连接,其连接过程繁琐,且易对工人造成伤害,连接强度不够,气密性较差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管快速联接抱箍套件,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风管快速联接抱箍套件,包括:风管、左半箍、右半箍、连接板、筒体段、过渡段、翻卷段、左箍体、锁架、右箍体、底座、锁环、转轴、锁紧杆、挡轴;所述风管为圆形筒状结构;所述左半箍设置在风管的周部,且左半箍与风管通过右半箍及连接板相连接;所述风管包括:筒体段、过渡段、翻卷段,且筒体段、过渡段及翻卷段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左半箍包括左箍体、锁架;所述锁架设置在左箍体的外侧,且锁架与左箍体通过铆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右半箍包括右箍体、底座、锁环、转轴、锁紧杆、挡轴;所述底座设置在右箍体的外侧,且底座与右箍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锁环设置在底座的上部,且锁环与底座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转轴设置在锁环的中部,且转轴与锁环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锁紧杆设置在转轴的中部,且锁紧杆与转轴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挡轴设置在锁紧杆的端部,且挡轴与锁紧杆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筒体段与过渡段呈九十度夹角设置,且筒体段与过渡段的夹角处设置有圆倒角过渡。优选的,所述锁架侧视为U形状,锁架俯视为矩形状,且锁架的上部设置有三角形凹槽。优选的,所述底座俯视为矩形斑状结构,且底座的上部设置有四处连接板,且底座上部的四处连接板均设置有通孔。优选的,所述锁环俯视结构为U形板状,且锁环与底座上部的连接板通过转轴相连接。优选的,所述锁紧杆与转轴通过螺纹啮合方式相连接,且锁紧杆与挡轴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左半箍与右半箍均为半环形结构,左半箍与右半箍的剖面均为几字形状,且左半箍与右半箍的边棱处均设置圆角过渡。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由一块矩形板及两块三角板焊接而成,且连接板在左半箍与右半箍的端部均设置有一处,该两处连接板通过转轴相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锁紧杆305的端部设置有六边形凹槽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几字剖面形状的抱箍,以及设置带有翻边的管体,使管体与抱箍连接方便,且卡合严密,配合密封胶条联接气密性好。2、本技术通过在管体及抱箍设置的弯折处及边棱处设置有光滑的圆倒角过渡,使该装置在联接方便快速的同时,使用安全,不会对人造成伤害。3、本技术通过将锁紧装置中的锁紧杆杆与转轴设置为螺纹连接,使该抱箍中的锁紧装置调节方便,易于拆装,便于工人操作。4、本技术通过对现有管道抱箍套件的改进,具有管体与抱箍连接及调节方便,易于拆装,且卡合严密,使用安全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卡箍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风管对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风管卷边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风管连接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锁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风管1、左半箍2、右半箍3、连接板4、筒体段101、过渡段102、翻卷段103、左箍体201、锁架202、右箍体301、底座302、锁环303、转轴304、锁紧杆305、挡轴30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7,本技术提供一种风管快速联接抱箍套件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风管快速联接抱箍套件,包括:风管1、左半箍2、右半箍3、连接板4、筒体段101、过渡段102、翻卷段103、左箍体201、锁架202、右箍体301、底座302、锁环303、转轴304、锁紧杆305、挡轴306;风管1为圆形筒状结构;左半箍2设置在风管1的周部,且左半箍2与风管1通过右半箍3及连接板4相连接;风管1包括:筒体段101、过渡段102、翻卷段103,且筒体段101、过渡段102及翻卷段103为一体式结构;左半箍2包括左箍体201、锁架202;锁架202设置在左箍体201的外侧,且锁架202与左箍体201通过铆接方式相连接;右半箍3包括右箍体301、底座302、锁环303、转轴304、锁紧杆305、挡轴306;底座302设置在右箍体301的外侧,且底座302与右箍体30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锁环303设置在底座302的上部,且锁环303与底座302通过转轴相连接;转轴304设置在锁环303的中部,且转轴304与锁环303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锁紧杆305设置在转轴304的中部,且锁紧杆305与转轴304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挡轴306设置在锁紧杆305的端部,且挡轴306与锁紧杆305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具体的,筒体段101与过渡段102呈九十度夹角设置,且筒体段101与过渡段102的夹角处设置有圆倒角过渡。具体的,锁架202侧视为U形状,锁架202俯视为矩形状,且锁架202的上部设置有三角形凹槽,用于与挡轴306配合锁紧。具体的,底座302俯视为矩形斑状结构,且底座302的上部设置有四处连接板,且底座302上部的四处连接板均设置有通孔,用于连接锁环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管快速联接抱箍套件,包括:风管(1)、左半箍(2)、右半箍(3)、连接板(4)、筒体段(101)、过渡段(102)、翻卷段(103)、左箍体(201)、锁架(202)、右箍体(301)、底座(302)、锁环(303)、转轴(304)、锁紧杆(305)、挡轴(306);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1)为圆形筒状结构;所述左半箍(2)设置在风管(1)的周部,且左半箍(2)与风管(1)通过右半箍(3)及连接板(4)相连接;所述风管(1)包括:筒体段(101)、过渡段(102)、翻卷段(103),且筒体段(101)、过渡段(102)及翻卷段(10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左半箍(2)包括左箍体(201)、锁架(202);所述锁架(202)设置在左箍体(201)的外侧,且锁架(202)与左箍体(201)通过铆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右半箍(3)包括右箍体(301)、底座(302)、锁环(303)、转轴(304)、锁紧杆(305)、挡轴(306);所述底座(302)设置在右箍体(301)的外侧,且底座(302)与右箍体(30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锁环(303)设置在底座(302)的上部,且锁环(303)与底座(302)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转轴(304)设置在锁环(303)的中部,且转轴(304)与锁环(303)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锁紧杆(305)设置在转轴(304)的中部,且锁紧杆(305)与转轴(304)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挡轴(306)设置在锁紧杆(305)的端部,且挡轴(306)与锁紧杆(305)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管快速联接抱箍套件,包括:风管(1)、左半箍(2)、右半箍(3)、连接板(4)、筒体段(101)、过渡段(102)、翻卷段(103)、左箍体(201)、锁架(202)、右箍体(301)、底座(302)、锁环(303)、转轴(304)、锁紧杆(305)、挡轴(306);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1)为圆形筒状结构;所述左半箍(2)设置在风管(1)的周部,且左半箍(2)与风管(1)通过右半箍(3)及连接板(4)相连接;所述风管(1)包括:筒体段(101)、过渡段(102)、翻卷段(103),且筒体段(101)、过渡段(102)及翻卷段(10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左半箍(2)包括左箍体(201)、锁架(202);所述锁架(202)设置在左箍体(201)的外侧,且锁架(202)与左箍体(201)通过铆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右半箍(3)包括右箍体(301)、底座(302)、锁环(303)、转轴(304)、锁紧杆(305)、挡轴(306);所述底座(302)设置在右箍体(301)的外侧,且底座(302)与右箍体(30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锁环(303)设置在底座(302)的上部,且锁环(303)与底座(302)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转轴(304)设置在锁环(303)的中部,且转轴(304)与锁环(303)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锁紧杆(305)设置在转轴(304)的中部,且锁紧杆(305)与转轴(304)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挡轴(306)设置在锁紧杆(305)的端部,且挡轴(306)与锁紧杆(305)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国超
申请(专利权)人:谢国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