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仪表表盘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8383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仪表表盘密封结构,包括防护罩、第一密封圈、表盘、第二密封圈和压圈,所述防护罩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密封圈相匹配,所述压圈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相匹配,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压圈可拆卸连接,所述压圈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密封圈以及所述表盘朝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密封圈运动,不仅密封效果较好,而且防止表盘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仪表表盘密封结构
本技术属于自动化仪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仪表表盘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社会的发展,自动化仪表已经广泛应用到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由于仪表需要适应不同的工况环境,为了对仪表表盘内的零部件进行密封保护,通常需要对仪表表盘进行密封设计,如果密封预紧力过小,容易产生仪表表盘的密封泄漏,如果密封预紧力过大,会因为装配的刚性接触力过大导致表盘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仪表表盘密封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预紧力较小时出现的表盘密封泄漏以及预紧力较大时出现的表盘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仪表表盘密封结构,包括防护罩、第一密封圈、表盘、第二密封圈和压圈,所述防护罩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密封圈相匹配,所述压圈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相匹配,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压圈可拆卸连接,所述压圈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密封圈以及所述表盘朝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密封圈运动。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为圆环形,且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尺寸一致。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为环形结构且尺寸一致,定义所述第一凹槽的环形结构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在垂直于第一平面的平面上,所述第一凹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可选的,在垂直于第一平面的平面上,第一密封圈的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深。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由橡胶制成。可选的,所述防护罩为圆台形,在防护罩的顶部具有缺口,所述缺口为圆形。可选的,所述缺口的直径小于所述表盘的直径。可选的,所述防护罩的顶部靠近所述表盘的一面设有第一凹槽。可选的,所述压圈的圆周设有螺纹,所述压圈与所述防护罩通过螺纹连接。可选的,所述压圈远离所述表盘的一面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为矩形槽。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仪表表盘密封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第一密封圈有效阻止了水分从防护罩与压圈的连接处渗透,第二密封圈起到辅助密封作用且避免防护罩与压圈之间刚性连接带来的损坏,通过压圈运动带动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分别挤压表盘,避免了预紧力较小产生的表盘密封性能较差和表盘泄漏的情况发生,而且避免了预紧力较大产生的表盘结构损坏。2、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仪表表盘密封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仪表表盘密封结构剖视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护罩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护罩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护罩剖视示意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或者第二密封圈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表盘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压圈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压圈仰视结构示意图。零件标号说明1防护罩11第一凹槽12缺口2表盘3压圈31第二凹槽32装配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9。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仪表表盘密封结构,包括防护罩1、第一密封圈、表盘2、第二密封圈和压圈3,所述防护罩1具有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与所述第一密封圈相匹配,所述压圈3具有第二凹槽31,所述第二凹槽31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相匹配,所述防护罩1与所述压圈3可拆卸连接,所述压圈3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密封圈以及所述表盘2朝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密封圈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为圆环形且由橡胶制成,在进行装配时,先将第一密封圈装入第一凹槽11中,再将第二密封圈装入第二凹槽31中,压圈3带动表盘2朝向装配有第一密封圈的第一凹槽11方向运动,通过压圈3与防护罩1连接产生预紧力,所述预紧力挤压第一凹槽11内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凹槽31内的第二密封圈,进而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分别在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31内产生弹性变形,最终完成第一密封圈对表盘2的上表面的密封,第二密封圈压紧表盘2下表面防止防护罩1与压圈3刚性连接锁死且避免由于刚性接触而导致的表盘2损坏。进一步的,请参阅图6,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为圆环形,且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尺寸一致,减少了零件的类型,简化了装配要求。请参阅图4、图5、图8和图9,所述防护罩1的顶部靠近所述表盘2的一面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和所述第二凹槽31均为环形结构且尺寸一致,定义所述第一凹槽11的环形结构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在垂直于第一平面的平面上,所述第一凹槽1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更进一步的,在垂直于第一平面的平面上,第一密封圈的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凹槽11的槽深,且第二密封圈的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凹槽31的槽深,采用此设计,不仅起到表盘2密封作用,而且防止表盘2直接与防护罩1以及压圈3刚性接触。请参阅图3、4和图7,所述防护罩1为圆台形,在防护罩1的顶部具有缺口12,所述缺口12为圆形。所述缺口12的直径小于所述表盘2的直径。详细的,所述压圈3的圆周设有螺纹,所述压圈3与所述防护罩1通过螺纹连接,为了便于装配,所述压圈3远离所述表盘2的一面设有装配槽32,所述装配槽32为矩形槽,在进行装配时,可以通过对装配槽32施加扭矩来实现压圈3的转动,进而将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压紧表盘2。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仪表表盘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罩、第一密封圈、表盘、第二密封圈和压圈,所述防护罩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密封圈相匹配,所述压圈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相匹配,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压圈可拆卸连接,所述压圈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密封圈以及所述表盘朝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密封圈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仪表表盘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罩、第一密封圈、表盘、第二密封圈和压圈,所述防护罩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密封圈相匹配,所述压圈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相匹配,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压圈可拆卸连接,所述压圈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密封圈以及所述表盘朝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密封圈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表盘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为圆环形,且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尺寸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仪表表盘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为环形结构且尺寸一致,定义所述第一凹槽的环形结构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在垂直于第一平面的平面上,所述第一凹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仪表表盘密封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邹明伟康一波杨永强王轶贾爱红谢佳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