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面向3D打印的微生物矿化纤维微筋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7982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向3D打印的微生物矿化纤维微筋混凝土材料,其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硅酸盐水泥100份,粉煤灰20~40份,砂100~300份,纤维1~5份,早强剂1.5~4份,速凝剂3.0~5.0份,水20~40份,微生物菌液20~40份,所述微生物菌液由巴氏芽孢杆菌菌液、和含尿素与氯化钙的营养液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传统水泥基混凝土的基础上,增加纤维微筋提高材料抗拉强度和延性,并增加粉煤灰地聚物提升材料的早强和速凝性质,再增加巴氏芽孢杆菌及含尿素和氯化钙的营养液提高整体材料的终态强度,该混凝土材料具有抗拉抗压强度高、耐久、早强等优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3D打印的微生物矿化纤维微筋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面向3D打印的微生物矿化纤维微筋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具体应用是为3D打印建筑提供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
技术介绍
当前,3D打印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械模具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建筑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工程应用的比例很小,最为关键的原因是现有的3D打印混凝土材料难以满足大型结构强度和延性等力学性能方面的要求。传统的水泥基混凝土材料是典型的脆性材料,张拉强度和延性能力很低,很难满足3D打印建筑结构在承载、抗震和耐久等方面的要求。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有两种方法改进传统水泥基材料的性能:第一,是将纤维融入水泥基复合材料,可显著提高结构的抗拉强度和耐久性;第二,地聚物作为一种环保型的无机胶凝材料,具有早强快硬,界面结合力强,耐久性好等优点,适合3D打印建筑材料的要求。纤维微筋和地聚物有助于改善水泥基材料的抗拉、耐久、早强等性能,但其对最为关键的强度的提升幅度有限。因此,亟待开发研究具有抗拉抗压、耐久、早强等优良性能的3D打印混凝土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抗拉抗压强度高、耐久、早强等优良性能的面向3D打印的微生物矿化纤维微筋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面向3D打印的微生物矿化纤维微筋混凝土材料,其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硅酸盐水泥100,粉煤灰20~40份,砂100~300份,纤维1~5份,早强剂1.5~4份,速凝剂3.0~5.0份,水20~40份,微生物菌液20~40份。具体的,所述微生物菌液由巴氏芽孢杆菌菌液、和含尿素与氯化钙的营养液组成,其中,巴氏芽孢杆菌菌液浓度为OD600数值在0.6-1.5,尿素40-80g/L,氯化钙80-140g/L。进一步优选的,巴氏芽孢杆菌菌液浓度为OD600数值约在1.2,尿素60g/L,氯化钙111g/L。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早强剂为硫酸钠,所述速凝剂为铝酸盐,如铝酸钠、铝酸钾等。硅酸盐水泥可以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各种标号的水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砂采用的是粒径介于0.15mm~4.75mm的石英砂或者河砂。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纤维采用的是长度为6mm、9mm或12mm的聚丙烯纤维,可根据打印喷头直径来确定,一般不超过打印喷头直径的1/4,否则容易引起喷头堵塞。除聚丙烯纤维外,也可以采用碳纤维、钢纤维、玻璃纤维等。上述面向3D打印的微生物矿化纤维微筋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具体为:将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砂、微生物菌液和水放在一起搅拌均匀,然后放入纤维、早强剂及速凝剂,搅拌均匀,即可。一般拌合后立即使用。3D打印挤出的混凝土材料类似于牙膏状材料,有较好的层间粘结力和初始强度,可保持形状不坍塌,一般30分钟开始初凝,终凝时间不超过2小时。本专利技术新型高性能面向3D打印的微生物矿化纤维微筋混凝土材料,是在纤维微筋混凝土材料基础上,加入巴氏芽孢杆菌菌液以及含尿素和氯化钙的营养液,在间隔一定的时间后,巴氏芽孢杆菌可诱导析出方解石,并连同砂和纤维胶结成为具有较高强度的石体,从而大大提升3D打印混凝土的强度和延性。本专利技术是在传统水泥基混凝土的基础上,增加纤维微筋提高材料抗拉强度和延性,并增加粉煤灰地聚物提升材料的早强和速凝性质,再增加巴氏芽孢杆菌及含尿素和氯化钙的营养液提高整体材料的终态强度。微生物诱导矿化是一种优良的新技术,有望大幅提升3D打印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本申请利用一些特定的微生物(巴氏芽孢杆菌),通过为之提供丰富的Ca2+及氮源的营养盐,快速析出具有优异胶结作用的方解石型碳酸钙结晶,这一微生物成矿作用被称为微生物诱导方解石沉积(MICP)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1)混凝土终态抗压强度高:从目前3D打印建筑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来看,开发出高性能的3D打印混凝土材料依然是瓶颈所在,而至今为止已经开发出的3D打印混凝土材料配方均难以满足大型结构强度和延性等力学性能方面的要求。本专利技术应用微生物矿化技术进一步改进纤维微筋混凝土的强度,从而大幅度提高3D打印混凝土的性能,其抗压强度超过150MPa,有利于加快实现3D打印建造关键技术的突破,为推动3D打印建筑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2)不易发生裂缝:裂缝是混凝土材料质量缺陷的一大通病,导致使用性能和后期维护成本高。本专利技术的这种新型3D打印混凝土材料,结构各个组分形成的整体致密,纤维和石体刚柔相济,不易发生裂缝。3)抗折强度高:巴氏芽孢杆菌诱导析出的方解石连同砂和纤维胶结成为具有较高强度的石体,结构各个组分形成有机的整体,材料的抗折强度也显著提高,达到30MPa以上。4)延性好:这种新型的3D打印混凝土材料具有更好的延性,不易发生脆性破坏,因此抗震能力和抗爆炸冲击的能力更好。5)美观性好。这种新型的3D打印混凝土材料的表观更加细腻,有石质感,更富于建筑表现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微生物矿化纤维微筋混凝土的示意图;由图1中可看出巴氏芽孢杆菌以尿素为能源,通过新陈代谢活动产生大量的高活性脲酶,将尿素水解生成NH4+和CO32-,此后再向土壤中灌注钙盐溶液提供钙离子,由于微生物特殊的细胞壁结构,其表面一般带有大量负离子基团从而吸附溶液中的Ca2+,微生物通过自身生命活动将CO32-运输到细胞表面与Ca2+结合形成碳酸钙晶体,位于纤维和石英砂颗粒之间并连接成为坚固的整体;图2为巴氏芽抱杆菌的活化试验图片;将接种完的培养液放入摇床,以温度30℃,转速130rpm的条件下培养30h,取出后发现培养液浑浊明显,由图中可看出摇床培养后明显浑浊,说明活化成功;图3为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示意图;由图中可以看出在不断增大压力的同时,标准试块的裂缝不断增多,直到碎块被压碎成很多小块纤维仍然起着连接作用,材料呈现了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延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介绍,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下述实施例中,硅酸盐水泥购买自唐山弘也水泥有限公司标号42.5的水泥;粉煤灰购买自汇丰新材料公司,为5000目的超细粉煤灰;聚丙烯纤维购买自汇祥纤维厂;其它原料均为可以从市场直接购买到的产品。巴氏芽抱杆菌购买于德国菌种保藏中心(DSMZ),编号DSMZ33。巴氏芽抱杆菌属革兰氏阳性菌,是一种土壤中富含的高产脉酶嗜碱性细菌,并且在酸碱、高盐度等恶劣环境都能保持较强的生物活性,它需要在30摄氏度的培养液中繁殖培养。培养液(配方见下表)随菌种一起购买获得。菌种活化方法可参照如下步骤进行:取一小勺冻干粉,接种至含培养液的三角瓶内,然后置于恒温振荡培养箱中于30℃、130rpm振荡培养48h后,培养液明显浑浊,说明活化成功。固体培养用以佐证活化成功。具体如下:为避免接种过程中引入杂菌,全部接种过程均在酒精灯火附近(无菌区)完成。接种前用洗手液将双手洗净并用酒精消毒,操作时打开台风机和照明灯。采用5.Omol/L浓度的NaOH溶液将培养液pH值调至7.0~7.5。将培养液装入250mL容量的锥形瓶,每个锥形瓶中装有100mL培养液;将加有琼脂的培养液(即固体培养基)在凝固前均匀倒入平板至平板底部充满。采用移液枪将巴氏芽抱杆菌接种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3D打印的微生物矿化纤维微筋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硅酸盐水泥100份,粉煤灰20~40份,砂100~300份,纤维1~5份,早强剂1.5~4份,速凝剂3.0~5.0份,水20~40份,微生物菌液20~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3D打印的微生物矿化纤维微筋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硅酸盐水泥100份,粉煤灰20~40份,砂100~300份,纤维1~5份,早强剂1.5~4份,速凝剂3.0~5.0份,水20~40份,微生物菌液20~4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面向3D打印的微生物矿化纤维微筋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液由巴氏芽孢杆菌菌液、和含尿素与氯化钙的营养液组成,其中,巴氏芽孢杆菌菌液浓度为OD600数值在0.6-1.5,尿素40-80g/L,氯化钙80-140g/L。3.如权利要求1所述面向3D打印的微生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文风张皓张帆王龙轩贺鹏斐赵艳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