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养鳝池塘水质的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7918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网箱养鳝池塘水质的调节方法,包括:周期性使用固定化益生菌水质调控剂;网箱外水体中放养滤食性鱼类和/或刮食性鱼类;周期性移植并更新沉水植物。上述固定化益生菌水质调控剂,包含经壳聚糖修饰的功能性贝壳材料,及该贝壳材料上承载的益生菌;上述功能性贝壳材料经壳聚糖修饰前的比表面积为1.0~2.0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箱养鳝池塘水质的调节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网箱养鳝池塘水质的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黄鳝,俗称鳝鱼,隶属于属硬骨鱼纲、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主要分布于中国、越南、朝鲜、泰国、日本,是我国主要淡水名优水产品。鳝鱼是我国近年养殖发展十分迅速的名优鱼类之一,其主要养殖产区遍布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鳝鱼养殖已成为这些区域水产养殖业的主导产业之一。长期以来,黄鳝人工养殖的方法主要有池塘养殖、稻田养殖和网箱养殖三种;近年来黄鳝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养殖方式除少部分稻田养殖外,主要集中在网箱养殖。池塘设置网箱养殖黄鳝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养殖技术,也是黄鳝养殖的一种新模式,具有占用水面少、固定资产投入少、易养易捕、便于管理、方便操作、劳动强度低、饵料利用率高、黄鳝生长快、产量高、养殖周期短、见效快、单位面积效益高、广大农民容易接受、易于推广等优势。网箱养殖黄鳝是当前我国黄鳝主要养殖方式,这种养殖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黄鳝投喂饲料是高蛋白的配合饲料和鱼糜,黄鳝排泄物和残剩饲料对水质污染大;(2)网目小,一般是30目/平方厘米,易被污泥、着生藻类、黄鳝排泄物堵塞,网箱内外水体交换差,网箱内水质易变坏;(3)水质差,黄鳝发病率高,生长慢,饵料系数大,效益低,养殖风险大。网箱养殖黄鳝水质调节至关重要,决定养殖成败。传统网箱养殖黄鳝水质调节以换水和泼洒生石灰水为主,1)换水污染环境,一次性换水超过1/3容易造成黄鳝应激反应,水源不好地方难以进行;2)黄鳝喜酸性环境,生石灰水是碱性,用量大了或频繁使用,影响黄鳝生长。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方法,已有技术是向水体中添加化学释氧剂、有益微生物、消毒剂、抗病剂等,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其中添加有益微生物的生态净化方法更能有效、长久地达到调节的目的。如利用滤食性或刮食性鱼类的觅食活动,摄食浮游动植物、残渣剩饵,利于网箱内外水体的交换流通,净化了水体;沉水植物以水体中营养盐、光照和生长空间为生长资源,吸收水体中氮、磷;微生物制剂可净化水质、减少疾病,还能直接或间接为养殖生物提供基础饵料。因此,采用生态净化方法对网箱养鳝池塘水质进行调节,具有低耗、高效和环境安全的特点,是一种既行之有效又保护环境、避免二次污染的好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散性好,修饰位点多,吸附能力和保水性能强,对益生菌的固定化程度高,延长保存时间,保持益生菌高活性的固定化益生菌水质调控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综合利用益生菌水质调控剂、放养生态功能鱼、生物治理,改善网箱养鳝池塘水质,提高水体利用率的网箱养鳝池塘水质的调节方法。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固定化益生菌水质调控剂,该调控剂中包含经壳聚糖修饰的功能性贝壳材料,以及该贝壳材料上承载的益生菌;且功能性贝壳材料经壳聚糖修饰前的比表面积为1.0~2.0m2/g,平均孔径为0.5~45nm。该水质调控剂利用其中的益生菌能降解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同时也可利用功能性贝壳材料进行物理吸附和离子交换来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降低水体污染,改善水质,同时益生菌也可作为基础饵料或饲料添加剂供动物食用,减少饵料的投放,实现废物利用、生态平衡和健康养殖的目的。作为优选,功能性贝壳材料经壳聚糖修饰前经过煅烧和水改预处理;煅烧温度为500~600℃,时间为1~2h,无氧环境;水改温度为150~180℃,时间为12~24h,所用反应釜为聚四氟乙烯反应釜。废弃的贝壳经高温煅烧膨化等处理后,形成不规则的多孔结构,其比表面积和孔隙增加,内部微孔和介孔膨化,因此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和吸附能力,是一种优良的载体和吸附剂,其吸附和缓释效果优良。进一步优选,预处理步骤为:将贝壳清洗干净后,置于0.1~0.5%的盐酸溶液中浸泡10~12h,然后置于温度为500~600℃的管式炉中进行无氧煅烧1~2h,然后取出冷却后,粉碎过100~120目筛,然后向贝壳粉中加入5~10倍量、浓度为1~2%的碳酸钾溶液,在500~600W功率下超声溶解20~30min,然后将混合溶液送入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50~180℃下反应12~24h,然后将溶液离心,取沉淀水洗至中性,于60~80℃下烘干6~8h后,所得贝壳粉备用。作为优选,壳聚糖修饰的功能性贝壳材料通过以下步骤制得:将预处理后的贝壳材料加入壳聚糖溶液中,在500~800W功率下混合超声处理15~30min后,于70~90℃下真空干燥12~24h即得;上述壳聚糖溶液中含有曲酸和环烷酸钠。由于益生菌表面呈负电性,而本身具有亲水特性的贝壳粉材料,在水分子作用力和氢键的作用下很难与之结合,因此对贝壳材料进行壳聚糖修饰,可通过离子相互作用和吸附絮凝作用,将益生菌固定在贝壳材料上。进一步优选,壳聚糖溶液浓度为1~2mg/L,以壳聚糖计,壳聚糖与贝壳材料的重量比为1:2~3;壳聚糖溶液中曲酸和环烷酸钠的含量分别为0.12~0.32wt%和0.15~0.5wt%。曲酸和环烷酸钠利用分子中亲水基团羧基与碳酸钙之间进行类似化学键的结合,将碳酸钙分子表面能降低,使得碳酸钙分子之间相互引力变弱,改善了贝壳粉之间的团聚现象,增强贝壳粉的分散性,同时能活化壳聚糖表面官能团,使得壳聚糖修饰的贝壳材料表面形成一层胶质,从而增强贝壳材料的保水性能,提高贝壳材料对益生菌的固定化程度,进而延长固定化益生菌产物的保存时间,保持益生菌高活性。再进一步优选,壳聚糖溶液配制步骤为:向壳聚糖中加入5~10倍量、浓度为1~2%的盐酸溶液,不断搅拌溶解,再加入曲酸、环烷酸钠和蒸馏水,配制成以壳聚糖计浓度为1~2mg/L的溶液。作为优选,固定化益生菌通过以下步骤制得:向活化、扩培后的益生菌培养液中加入重量占比2~5%的茶多酚后,再按1:0.5~1的比例加入壳聚糖修饰的功能性贝壳材料,磁力搅拌20~30min后,加入与贝壳材料重量比为1:0.3~0.8的海藻酸钠和1:0.3~0.5的甘油混匀,然后静置1~2h,去除上层清水即得。将经壳聚糖修饰的贝壳材料吸附性能好、原料丰富的特点与益生菌的高效富集氮、磷、重金属的特性结合起来,贝壳材料快速吸附水中污染物的同时,通过益生菌的生长代谢消耗废水中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可达到深入净化水体的作用。进一步优选,益生菌培养用培养基按照MS培养基配方配制,培养温度为25~45℃,扩培时间为2~8天。作为优选,益生菌选自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EM菌和乳酸菌中的至少两种。本专利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网箱养鳝池塘水质的调节方法,该调节方法包括:a,周期性使用固定化益生菌水质调控剂;b,网箱外水体中放养滤食性鱼类和/或刮食性鱼类;c,周期性移植并更新沉水植物。该调节方法综合利用益生菌水质调控剂、放养生态功能鱼、生物治理的生态调节方法,相辅相成,发挥了整体功能,既改善了水质,提高了水体利用率,改善了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又能通过养殖的动物和植物的加工,直接或间接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优选,固定化益生菌水质调控剂使用周期为1~2月/次,使用量为200~500mg/m3网箱。作为优选,滤食性鱼类为鲢鱼、鳙鱼,刮食性鱼类为细鳞斜颌鲴;鱼类的初始放养密度为10~20尾/m3,平均体重为50~1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固定化益生菌水质调控剂,其特征在于:包含经壳聚糖修饰的功能性贝壳材料,以及该贝壳材料上承载的益生菌;所述功能性贝壳材料经壳聚糖修饰前的比表面积为1.0~2.0m

【技术特征摘要】
1.固定化益生菌水质调控剂,其特征在于:包含经壳聚糖修饰的功能性贝壳材料,以及该贝壳材料上承载的益生菌;所述功能性贝壳材料经壳聚糖修饰前的比表面积为1.0~2.0m2/g,平均孔径为0.5~45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化益生菌水质调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贝壳材料经壳聚糖修饰前经过煅烧和水改预处理;所述煅烧温度为500~600℃,时间为1~2h,无氧环境;所述水改温度为150~180℃,时间为12~24h,所用反应釜为聚四氟乙烯反应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化益生菌水质调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修饰的功能性贝壳材料通过以下步骤制得:将预处理后的贝壳材料加入壳聚糖溶液中,混合超声处理后,真空干燥即得;所述壳聚糖溶液中含有曲酸和环烷酸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化益生菌水质调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溶液浓度为1~2mg/L,以壳聚糖计,壳聚糖与贝壳材料的重量比为1:2~3;所述壳聚糖溶液中曲酸和环烷酸钠的含量分别为0.12~0.32wt%和0.15~0.5wt%。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化益生菌水质调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化益生菌通过以下步骤制得:向活化、扩培后的益生菌培养液中加入重量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敏陈晋杨潇景斐张建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