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浩专利>正文

一种阻尼器以及使用该阻尼器的桥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5902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尼器以及使用该阻尼器的桥梁结构,设计要点在于,第三段中心转轴与第一段中心转轴平行,且第三段中心转轴与第一段中心转轴之间偏移一段距离,在第三段中心转轴上设置有第一中部往复摩擦单元;第一中部往复摩擦单元包括:第一中部驱动板、第一中部平台板;第一中部驱动板设置有条形槽,且第一中部驱动板的两个端部设置均有第一中部平台板,第三段中心转轴插入到第一中部驱动板的条形槽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阻尼器以及使用该阻尼器的桥梁结构,以解决桥梁减震耗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尼器以及使用该阻尼器的桥梁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抗震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尼器以及使用该阻尼器的桥梁结构。
技术介绍
桥梁抗震耗能是路桥设计重要的一环,如CN107035202A公开了一种齿轮传动摩擦阻尼器及装配施工过程,包括下连接板、下摩擦片、主板、上摩擦片、后角钢、前角钢、下齿条、三联齿轮、双连杆、上齿条、U形连接件、高强螺栓、限位螺栓、齿轮转轴和定位销。主板位于下连接板及分离布置的前角钢、后角钢之间,下摩擦片粘贴于下连接板的上表面,上摩擦片粘贴于后角钢和前角钢的下表面,三联齿轮、上齿条、下齿条和双连杆位于后角钢和前角钢中间,下齿条粘贴于主板凹槽内,上齿条粘贴于双连杆凹槽内,U形连接件焊接于双连杆端部。位移放大型摩擦阻尼器利用齿轮传动理论放大了阻尼器的滑动摩擦位移,耗能能力强。然而,对于桥梁的桥面板与盖梁之间的空间极小的情况,现有的阻尼器无法安装此空间中,如何设计一种适用的阻尼器结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阻尼器结构,以便在结构物空间狭小时,也能实现耗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桥梁结构,以解决桥梁横向抗震问题。一种阻尼器,包括:齿条、齿轮、中心转轴、轴承座;齿轮与齿条啮合;中心转轴设置在轴承座上;齿条安装在第一结构物上,轴承座固定在第二结构物上;中心转轴分为四段:第一段中心转轴、第三段中心转轴、第二段中心转轴;齿轮安装在第一段中心转轴的表面上;第一段中心转轴设置在第一结构物与第二结构物之间且延伸到第一结构物与第二结构物之外;第三段中心转轴、第二段中心转轴设置在第一结构物与第二结构物之外;第一段中心转轴与第二段中心转轴的转动轴处于同一直线;在第一段中心转轴与第二段中心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三段中心转轴;第三段中心转轴与第一段中心转轴平行,且第三段中心转轴与第一段中心转轴之间偏移一段距离,在第三段中心转轴上设置有第一中部往复摩擦单元;第一中部往复摩擦单元包括:第一中部驱动板、第一中部平台板;第一中部驱动板设置有条形槽,且第一中部驱动板的两个端部设置均有第一中部平台板,第三段中心转轴插入到第一中部驱动板的条形槽中;还包括:2块平行的侧向板;在每块侧向板4的相对的一侧的设置有竖向的卡接槽,第一中部驱动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卡接槽相对应的卡接条;第一中部平台板与侧向板平行,且两者相对的一面均设置有垂直于表面的摩擦板;第一中部平台板的摩擦板与侧向板的摩擦板相接触。进一步,第一中部平台板的摩擦板与侧向板的摩擦板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在第一中部平台板的摩擦板与侧向板的摩擦板上设置有条形螺栓孔,条形螺栓孔的条状方向与第一中部驱动板的条形槽的方向平行。进一步,第一中部驱动板、第一中部平台板一体成型,第一中部驱动板的两个端部的第一中部平台板与第一中部驱动板共同构成“工”形。一种使用该阻尼器的桥梁结构,齿条安装在桥面板的下方,轴承座固定在盖梁的上表面。进一步,侧向板中的至少一块固定在盖梁上。进一步,侧向板为竖向设置或水平设置。一种阻尼器,包括:齿条、齿轮、中心转轴、轴承座、往复摩擦耗能单元;齿轮与齿条啮合,齿轮安装在中心转轴的表面上;中心转轴设置在轴承座上;其中,齿条安装在桥面板的下方;轴承座固定在盖梁5-2的上表面;往复摩擦耗能单元位于在盖梁的外部区域;往复摩擦耗能单元,包括:第一径向杆、第一驱动杆、第一驱动板、平台板;第一径向杆垂直于中心转动轴,第一径向杆与第一驱动杆成垂直关系,且第一驱动杆设置在第一径向杆远离中心转轴的端部,第一驱动板设置有条形槽,且第一驱动板沿中心转轴轴向延伸的方向平行设置平台板,第一驱动板与平台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使得第一驱动板与平台板之间产生间隙;第一驱动杆插入到第一驱动板的条形槽中;第一驱动板与平台板一体成型;还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竖向的侧向板、以及与2块竖向的侧向板的端部连接在一起的端部板,侧向板垂直固定在盖梁上,在每块侧向板的相对的一侧的设置有竖向的卡接槽,第一驱动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卡接槽相对应的卡接条;平台板与端部板相互平行,在平台板朝向端部板的表面垂直设置有第一摩擦板,在端部板朝向平台板的表面垂直设置有第二摩擦板,第一摩擦板与第二摩擦板之间采用高强螺栓拉紧,且在第二摩擦板上设置有与卡接槽方向平行的螺栓孔槽;第一摩擦板与第二摩擦板相互接触。进一步,平台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摩擦板,端板设置有多个第二摩擦板,第一摩擦板、第二摩擦板相互接触设置。进一步,第一摩擦板与第二摩擦板采用金属板。进一步,侧向板、端部板一起构成U型板。进一步,侧向板与端部板一起构成U型板。进一步,侧向板为竖向设置,第一驱动板的条形槽设置为水平设置。进一步,侧向板为水平设置,第一驱动板的条形槽设置为竖直设置。进一步,第一驱动板与平台板一体成型。一种具有减震耗能的桥梁结构的安装方法为,安装步骤如下:第一,安装齿条、中心转轴以及轴承座,其中齿轮、径向杆预先安装在中心转轴上;侧向板与端部板预制成一体;第二,在盖梁上安装2块相对的侧向板;第三,将第一驱动板与平台板预先连接在一起,然后将第一驱动板插入到侧向板的卡接槽中,相对应的,第一摩擦板与第二摩擦板相互插接在一起;然后将驱动杆安装在径向杆的端部,且穿过相对应的条形槽中;具体而言,径向杆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孔,驱动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驱动杆的形状为圆形;安装时,将驱动杆穿过径向杆的螺纹孔中,直至穿过驱动板的条形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申请利用齿轮-齿条、中心转轴、径向杆、驱动杆、驱动板、平台板、端部板、第一摩擦板与第二摩擦板来使得,实现桥梁的耗能减震,将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的往复运动设计为第一摩擦板与第一摩擦板之间的相互往复运动。(2)本申请中侧向板采用水平向,其方便驱动板、摩擦板的重量支撑。(3)本申请提出了中心转轴偏移设计的方案,在偏移的第三段中心转轴上设置驱动板,将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的往复运动设计转化为第一、第二中部平台板的摩擦板与侧向板的摩擦板之间的相互往复运动(对应于实施例三的技术方案)。(4)本申请提出了中心转轴对称偏移设计(相位差180°)的方案,且将第三摩擦板与第四摩擦板的接触面对应于第五段中心转轴,保证了摩擦接触面的宽度,将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的往复运动设计转化为第三摩擦板与第四摩擦板之间的相互往复运动(对应于实施例四的技术方案)。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实施例一的齿条与齿轮的横截面图。图2是实施例一的减震耗能机构的结构设计图。图3是实施例一的盖梁、侧板、往复摩擦耗能单元俯视图。图4为中心转轴与第一径向杆、第一驱动杆、第一驱动板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的盖梁、侧板、往复摩擦耗能单元俯视图。图6为实施例二的水平的侧向板的连接图。图7为实施例三的减震耗能机构的结构立面图。图8为实施例三的减震耗能机构的结构俯视图。图9为实施例四的减震耗能机构的结构立面图。图10为实施例四的减震耗能机构的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具有减震耗能的桥梁结构,包括:齿条1-1、齿轮1-2、中心转轴3、轴承座1-3、往复摩擦耗能单元2;齿轮1-2与齿条1-1啮合,齿轮1-2安装在中心转轴3的表面上;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齿条、齿轮、中心转轴、轴承座;齿轮与齿条啮合;中心转轴设置在轴承座上;齿条安装在第一结构物上,轴承座固定在第二结构物上;中心转轴分为四段:第一段中心转轴、第三段中心转轴、第二段中心转轴;齿轮安装在第一段中心转轴的表面上;第一段中心转轴设置在第一结构物与第二结构物之间且延伸到第一结构物与第二结构物之外;第三段中心转轴、第二段中心转轴设置在第一结构物与第二结构物之外;第一段中心转轴与第二段中心转轴的转动轴处于同一直线;在第一段中心转轴与第二段中心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三段中心转轴;第三段中心转轴与第一段中心转轴平行,且第三段中心转轴与第一段中心转轴之间偏移一段距离,在第三段中心转轴上设置有第一中部往复摩擦单元;第一中部往复摩擦单元包括:第一中部驱动板、第一中部平台板;第一中部驱动板设置有条形槽,且第一中部驱动板的两个端部设置均有第一中部平台板,第三段中心转轴插入到第一中部驱动板的条形槽中;还包括:2块平行的侧向板;在每块侧向板4的相对的一侧的设置有竖向的卡接槽, 第一中部驱动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卡接槽相对应的卡接条;第一中部平台板与侧向板平行,且两者相对的一面均设置有垂直于表面的摩擦板;第一中部平台板的摩擦板与侧向板的摩擦板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齿条、齿轮、中心转轴、轴承座;齿轮与齿条啮合;中心转轴设置在轴承座上;齿条安装在第一结构物上,轴承座固定在第二结构物上;中心转轴分为四段:第一段中心转轴、第三段中心转轴、第二段中心转轴;齿轮安装在第一段中心转轴的表面上;第一段中心转轴设置在第一结构物与第二结构物之间且延伸到第一结构物与第二结构物之外;第三段中心转轴、第二段中心转轴设置在第一结构物与第二结构物之外;第一段中心转轴与第二段中心转轴的转动轴处于同一直线;在第一段中心转轴与第二段中心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三段中心转轴;第三段中心转轴与第一段中心转轴平行,且第三段中心转轴与第一段中心转轴之间偏移一段距离,在第三段中心转轴上设置有第一中部往复摩擦单元;第一中部往复摩擦单元包括:第一中部驱动板、第一中部平台板;第一中部驱动板设置有条形槽,且第一中部驱动板的两个端部设置均有第一中部平台板,第三段中心转轴插入到第一中部驱动板的条形槽中;还包括:2块平行的侧向板;在每块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王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