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结构板厚及保护层厚度的新型马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310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结构板厚及保护层厚度的新型马镫,该马镫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高度控制部分,第二部分为辅助支撑部分;第一部分包括M型支座(1),该M型支座(1)顶部中心设有凹槽(3),顶部两端设有凸起(4);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正交设置,第二部分由倒V型支座(2)构成,倒V型支座(2)的顶部尖端与第一部分的M型支座(1)顶部正中凹槽(3)处正交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M型支座的凹槽来放置面筋,凸起控制上部保护层厚度。下部通过加固横梁控制下部保护层厚度。通过整体高度控制板厚。从而较准确地控制板的各项高度指标,具有使用简单,易于加工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结构板厚及保护层厚度的新型马镫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结构板厚及保护层厚度的新型马镫。
技术介绍
现目前,钢筋马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传统的钢筋马镫采用的形式为马鞍形。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在施工中常存在着板面钢筋绑扎完成后需要添加马镫的情况,传统的马镫用于长度较长故此添加不便。第二个问题只能控制上部筋距板面高度,施工中存在不便。故此需要一种新型马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结构板厚及保护层厚度的新型马镫,以解决传统的马镫使用不便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是一种控制结构板厚及保护层厚度的新型马镫,该马镫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高度控制部分,第二部分为辅助支撑部分;第一部分包括M型支座,该M型支座顶部中心设有凹槽,顶部两端设有凸起;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正交设置,第二部分由倒V型支座构成,倒V型支座的顶部尖端与第一部分的M型支座顶部正中凹槽处正交连接。M型支座和倒V型支座各设有两根支杆呈对称向外分叉而立,其中M型支座的一根支杆在底部位置向内弯折形成一根加固横梁,并在弯折处形成一个封闭支脚。加固横梁的末端在靠近M型支座的另一根支杆位置向下弯折,与该另一根支杆的末端共同构成一个开口支脚。本技术通过M型支座的凹槽来放置面筋,凸起控制上部保护层厚度。下部通过加固横梁控制下部保护层厚度。通过整体高度控制板厚。从而较准确地控制板的各项高度指标,具有使用简单,易于加工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斜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M型支座,2-倒V型支座,3-凹槽,4-凸起,5-封闭支脚,6-加固横梁,7-开口支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马镫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高度控制部分,第二部分为辅助支撑部分。第一部分M型支座1的上部为M型,凹槽3和凸起4之间的高差为上部保护层厚度,下部设置有一条加固横梁6,加固横梁6是M型支座1的其中一根支杆弯折而成,加固横梁6和支座底的高差为下部保护层的厚度。装置整体高度为混凝土板厚。第二部分为倒V型支座2,与第一部分以正交的位置关系在中点相连接。倒V型支座2对M型支座1起支撑作用。使用时通过M型支座1的凹槽3来放置面筋,凸起4控制上部保护层厚度。下部通过加固横梁6控制下部保护层厚度。通过整体高度控制板厚。以上只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本技术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结构板厚及保护层厚度的新型马镫,其特征在于:该马镫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高度控制部分,第二部分为辅助支撑部分;第一部分包括M型支座(1),该M型支座(1)顶部中心设有凹槽(3),顶部两端设有凸起(4);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正交设置,第二部分由倒V型支座(2)构成,倒V型支座(2)的顶部尖端与第一部分的M型支座(1)顶部正中凹槽(3)处正交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结构板厚及保护层厚度的新型马镫,其特征在于:该马镫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高度控制部分,第二部分为辅助支撑部分;第一部分包括M型支座(1),该M型支座(1)顶部中心设有凹槽(3),顶部两端设有凸起(4);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正交设置,第二部分由倒V型支座(2)构成,倒V型支座(2)的顶部尖端与第一部分的M型支座(1)顶部正中凹槽(3)处正交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结构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继斌罗丹蒋加兵杨叶姬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