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线部件、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9198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绝缘体薄的引线部件以及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一种引线部件(3、4),其具有: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的截面为大致圆形的引线导体(5、6)、以及包含与引线导体(5、6)粘接的粘接层(7a)、并且覆盖引线导体(5、6)的中间位置的外周的绝缘树脂部(7)。粘接层(7a)的厚度为20×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线部件、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引线部件、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锂离子电池等非水电解质电池被用于小型电子设备的电源。对于该非水电解质电池而言,已知有这样的结构:在使正极板、负极板及电解液容纳于封装体中的同时,还将引线部件密封并引出至外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绝缘体覆盖引线导体(引线)而得的引线部件的结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505905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当绝缘体的厚度变薄时,若引线导体的截面为矩形,则会在角部处产生毛刺,毛刺使绝缘体受到破坏的可能性较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体薄的引线部件、以及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的引线部件具有: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的截面为大致圆形的引线导体、以及包含与所述引线导体粘接的粘接层、并且覆盖所述引线导体的所述中间位置的外周的绝缘树脂部,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20×10-6m以上30×10-6m以下。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上述,可使绝缘体变薄。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的图。[图2]为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引线部件的图。[图3]为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引线部件的图。[图4]为用于说明实施例2的引线部件的图。[符号的说明]1···封装体;1a···内层膜;1b···金属箔层;1c···外层膜;2···层叠电极组;2a···正极板;2b···负极板;2c···隔板;3、4···引线部件;5、6···引线导体;7···绝缘树脂部;7a···粘接层;7b···外侧层;8···密封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将列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内容并进行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的引线部件,(1)其具有: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的截面为大致圆形的引线导体、以及包含与所述引线导体粘接的粘接层、并且覆盖所述引线导体的所述中间位置的外周的绝缘树脂部,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20×10-6m以上30×10-6m以下。由于引线导体的截面为大致圆形,因而在引线导体的长度方向上不会出现毛刺。由此,可使绝缘树脂部的厚度变薄,可以很好地覆盖引线导体。而且,即使以使粘接层的厚度为20×10-6m以上30×10-6m以下的方式将绝缘树脂部变薄,也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毛刺使绝缘体受到破坏从而使引线部件与包材的金属部发生电短路。另外,根据截面为大致圆形的引线导体,则弯曲的方向不受限定,易于弯曲。(2)所述引线导体的中间位置的截面积为0.8mm2以下。由于使大致为圆形的截面积为0.8mm2以下,因而不会损害弯曲的容易性。此外,可减少设置有引线部件的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的尺寸。(3)从所述引线导体的中间位置朝向端部位置引线导体的截面被形成为扁平状。若使引线导体的端部为扁平,则可稳定地连接到连接对象。(4)一种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其是通过采用由多层膜形成的封装体来密封所述引线部件而得到的。能够提供可抑制制造成本的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以下,参照附图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引线部件、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的具体例子进行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的图,图2、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引线部件的图。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包括锂离子电池等非水电解质电池、双电层电容器(EDLC)或锂离子电容器等电容器等。图1(A)描述了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内部结构。非水电解质电池具有经由隔板2c而将正极板2a及负极板2b层叠而得的层叠电极组2。从层叠电极组2的正极连结片引出引线部件3,从层叠电极组2的负极连结片引出引线部件4。层叠电极组2和电解液容纳在(例如)圆筒状的封装体1中。封装体1构成了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外装壳体,并且由在图3(B)所示的金属箔层1b的两面上贴合内层的树脂膜1a和外层的树脂膜1c而得的多层膜形成。密封部8位于多层膜的外围边缘处,并通过热熔接而将封装体1密封。如图2所示,引线部件3的一端被引入至封装体1的内部。另一方面,如表示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外观的图1(B)所示,引线部件3的另一端在密封状态下从密封部8被引出至封装体1的外部。需要说明的是,引线部件4也通过与引线部件3相同的方式来形成,其一端被引入至封装体1的内部,引线部件4的另一端被引出至封装体1的外部。引线部件3具有引线导体5,该引线导体5在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方向上观察的截面为大致圆形(例如圆形或椭圆形)。引线导体5以图3(A)所示的直径d为(例如)1.0mm以下(半径d/2为0.5mm以下)的方式形成薄的导体条或导体箔。因此,引线导体5的截面积为0.8mm2以下,优选的是截面积为0.5mm2(半径d/2为0.4mm)。引线部件4也通过与引线部件3相同的方式来形成,并具有截面为大致圆形的引线导体6,该引线导体6的截面积为0.8mm2以下。引线导体5、6由(例如)铝、镍、镀镍的铜、或镍包铜等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在锂离子电池或锂离子电容器中,铝被用于正极侧的引线导体,镍、镀镍的铜、或镍包铜等被用于负极侧的引线导体。在双电层电容器中,铝也被用于正极侧及负极侧的引线导体。考虑到供电用途,引线导体5、6的截面积优选为0.05mm2以上。引线导体3、4分别具有绝缘树脂部7。绝缘树脂部7设置于从封装体1的引出部分,绝缘树脂部7熔接至封装体1的树脂膜从而在防止密封性降低的同时,还具有防止引线部件3、4与封装体1的金属箔层之间的电接触的功能。另外,将聚烯烃树脂(例如,马来酸酐改性低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等形成为(例如)2片膜状材料,然后从引线部件3的表面侧和背面侧贴合,从而形成了绝缘树脂膜7。如此地,所用的绝缘树脂部7的宽度比引线导体5更宽,在引线导体5的中间位置(长度方向上的除了两端以外的位置)处,绝缘树脂部7在引线导体5的直径方向(对应于图3(A)的左右方向)上突出来。绝缘树脂部7分别设置于引线导体5的表面侧及背面侧,从引线导体5的侧缘突出来的绝缘树脂层7(也称为边缘部)彼此互相面对而接触。与引线部件3同样地,引线部件4也具有形成为(例如)膜状的绝缘树脂部7,在引线导体6的中间位置处,从引线导体6的侧缘突出来的绝缘树脂部7彼此互相面对而接触。需要说明的是,绝缘树脂部7也可以通过(例如)挤出成形而设置在引线部件3(引线部件4)的周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间歇地挤出树脂,或者连续地挤出树脂,然后除去使引线导体5(引线导体6)露出的部分的树脂,从而使引线导体露出。或者,也可以将树脂制的收缩管覆盖于引线导体。另外,如图3(B)所示,绝缘树脂部7由(例如)以下2层形成:粘接或熔接于引线导体5(引线导体6,下同)的表面的内侧层(也称为粘接层)7a、以及熔接于封装体1的外侧层(也称为耐热层)7b。粘接层7a以厚度薄至20μm以上30μm以下(20×10-6m至30×10-6m的范围)的方式形成。若粘接层7a的厚度为20μm以下,则无法确保粘结强度从而导致密封性降低,因而不优选。另外,若粘接层7a的厚度为30μm以上,则封装体的密封部变厚,导致电池尺寸大型化。需要说明的是,绝缘树脂层7也可以形成为在粘接层7a与耐热层7b之间设置中间层而成的3层。在现有技术所公开的矩形导体中,当采用刀片将导体的原材料细细地切割时会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线部件,其具有: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的截面为大致圆形的引线导体、以及包含与所述引线导体粘接的粘接层、并且覆盖所述引线导体的所述中间位置的外周的绝缘树脂部,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20×10‑6m以上30×10‑6m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02 JP 2017-1497131.一种引线部件,其具有: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的截面为大致圆形的引线导体、以及包含与所述引线导体粘接的粘接层、并且覆盖所述引线导体的所述中间位置的外周的绝缘树脂部,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20×10-6m以上30×1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步宫泽圭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