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及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8758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换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及热管理系统,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一集流管包括密闭连接的第一上主板和第一下主板,所述第一上主板顶面为平面,且所述第一上主板上与所述第一下主板之间形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通道的最高点与所述通道最低点之间垂直高度为L1,所述通道的宽度的最大值为L2,所述L1与所述L2比值为不大于1:4,扁管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上主板顶面为平面,且形成的通道的垂直高度L1与宽度最大值L2比值不大于1:4,在采用高工作压力的冷媒流体工作的同时,使得其尺寸更加紧凑,换热器迎风面积更大,换热性能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及热管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换热
,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及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双排换热器以CO2作为冷媒流体为例,其工作压力较高,因此对换热器集流管的强度要求比较高,目前常用的D型管满足不了其爆破压力要求,故为满足其设计要求集流管多采用D型管增加壁厚的方法,但是会造成集流管尺寸过大,在相同外形尺寸下迎风面积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换热器采用工作压力高的冷媒流体时,集流管尺寸过大,在相同外形尺寸下迎风面积减小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包括密闭连接的第一上主板和第一下主板,所述第一上主板顶面为平面,且所述第一上主板与所述第一下主板之间形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通道的最高点与所述通道最低点之间垂直高度为L1,所述通道的宽度的最大值为L2,所述L1与所述L2比值为不大于1:4,扁管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内。可选的,所述第一下主板包括向所述第一上主板弯折并支撑于所述第一上主板上的侧壁,且所述第一下主板设有支撑在所述第一上主板上的中间筋;所述第一下主板的顶壁、所述侧壁、所述中间筋与所述第一上主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可选的,所述第一上主板包括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之间设有第一中间筋,所述凹槽、所述第一中间筋与所述第一下主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可选的,所述第一上主板与所述第一下主板之间设有第一中间主板,所述第一中间主板上开设有两排第一条形孔。可选的,所述第一下主板上设有两排第一扁管槽,每个所述第一扁管槽对应一个所述第一条形孔,所述扁管的一端密封穿过所述第一扁管槽且置于所述第一条形孔内。可选的,所述第一上主板与所述第一下主板之间还包括第一中间主板,所述第一中间主板上并排开设有两个通槽,所述第一上主板、所述通槽与所述第一下主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可选的,所述第一上主板、所述第一中间主板和第一下主板之间相互贴合并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上主板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分隔成两部分。可选的,还包括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二集流管设有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通过一排扁管连通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四通道通过另一排扁管连通于所述第二通道。可选的,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中的一个设置有进口,另一个设置有出口;或者,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中的一个设置有进口,另一个设置有出口。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节流装置以及上述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节流装置之间,且所述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或冷凝器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上述换热器,通过第一上主板顶面为平面,且形成的通道的垂直高度L1与宽度最大值L2比值不大于1:4,在采用高工作压力的冷媒流体工作的同时,使得其尺寸更加紧凑,换热器迎风面积更大,换热性能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安装有扁管的第一集流管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二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二集流管的第二中间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安装有扁管的第一集流管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所述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所述安装有扁管的第一集流管的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四所述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四所述安装有扁管的第一集流管的剖视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五所述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集流管;11、第一上主板;12、第一下主板;13、第一中间主板;14、第一通道;15、第二通道;16、第一隔板;111、凹槽;112、第一中间筋;121、中间筋;131、第一条形孔;132、通槽;2、第二集流管;21、第二上主板;22、第二中间主板;23、第二下主板;24、第三通道;25、第四通道;26、第二隔板;211、第二中间筋;221、第二条形孔;222、第三条形孔;3、扁管;4、进口;5、出口;6、边板;7、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如图1和图2所示,该换热器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集流管1、第二集流管2和两排扁管3,以及连接于扁管3的翅片(图中未标出)、设置最外侧的扁管3外的边板6,置于第二集流管2一端的端盖7,该端盖7上设置有进口4和出口5,上述进口4用于流入气液两相混合状态的冷媒流体,上述出口5用于流出冷媒气体。如图2所示,上述第一集流管1包括密闭连接的第一上主板11和第一下主板12,其中第一上主板11顶面为平面,第一下主板12具有向第一上主板11方向弯折并支撑在第一上主板11上的侧壁,且第一下主板12中间位置设有支撑在第一上主板11上的中间筋121,上述第一下主板12的顶壁、侧壁以及中间筋121与第一上主板11之间通过焊接形成第一通道14和第二通道15,扁管3设置有两排,其中一排扁管3的一端置于第一通道14内,另一排扁管3与第一排扁管3的同一端置于第二通道15内。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通道14和第二通道15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垂直高度为L1,第一通道14和第二通道15的宽度的最大值为L2,上述L1与上述L2比值为不大于1:4,通过上述比值的设置以及顶面为平面的第一上主板11的结构,能够使得第一集流管1的尺寸更加紧凑,进而使换热器迎风面积更大,换热性能更高。而且上述换热器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能够满足采用高工作压力的冷媒流体时换热器的高强度要求。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下主板12上设有若干第一扁管槽(图中未示出),该第一扁管槽凸向第二集流管2的方向设置,上述两排扁管3通过插入该第一扁管槽,置于第一通道14和第二通道15内。上述第一扁管槽采用外翻边(具体是向远离第一上主板11的方向翻边)的结构,能够增大与扁管3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第一扁管槽与扁管3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扁管槽与扁管3之间采用钎焊连接起来。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扁管槽的长度大于扁管3缩口宽度的0.05mm-0.1mm,第一扁管槽的宽度大于扁管3厚度0.05mm-0.12mm,第一扁管槽翻边的高度为扁管3厚度的0.7-1.3倍。可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第二集流管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上主板21、第二中间主板22以及第二下主板23,具体的,上述第二下主板23包裹第二上主板21和第二中间主板22设置,并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合围形成上述第二集流管2。而且本实施例中,第二上主板21包括有第二中间筋211和第二隔板26,第二中间筋211支撑在第二中间主板22上。第二中间筋211将第二上主板21分为两个通槽132,两个通槽132与第二中间主板22以及第二下主板23合围形成有第三通道24和第四通道25(图3所示),两排扁管3中一排扁管3的另一端伸入上述第三通道24,另一排扁管3的另一端伸入上述第四通道25设置。在第二上主板21的每个通槽132上均可沿其宽度方向开设一组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流管(1),所述第一集流管(1)包括密闭连接的第一上主板(11)和第一下主板(12),所述第一上主板(11)顶面为平面,且所述第一上主板(11)与所述第一下主板(12)之间形成第一通道(14)和第二通道(15),所述通道的最高点与所述通道最低点之间垂直高度为L1,所述通道的宽度的最大值为L2,所述L1与所述L2比值为不大于1:4,扁管(3)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一通道(14)和所述第二通道(15)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流管(1),所述第一集流管(1)包括密闭连接的第一上主板(11)和第一下主板(12),所述第一上主板(11)顶面为平面,且所述第一上主板(11)与所述第一下主板(12)之间形成第一通道(14)和第二通道(15),所述通道的最高点与所述通道最低点之间垂直高度为L1,所述通道的宽度的最大值为L2,所述L1与所述L2比值为不大于1:4,扁管(3)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一通道(14)和所述第二通道(1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主板(12)包括向所述第一上主板(11)弯折并支撑于所述第一上主板(11)上的侧壁,且所述第一下主板(12)设有支撑在所述第一上主板(11)上的中间筋(121);所述第一下主板(12)的顶壁、所述侧壁、所述中间筋(121)与所述第一上主板(11)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通道(14)和所述第二通道(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主板(11)包括两个凹槽(111),两个所述凹槽(111)之间设有第一中间筋(112),所述凹槽(111)、所述第一中间筋(112)与所述第一下主板(12)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通道(14)和所述第二通道(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主板(11)与所述第一下主板(12)之间设有第一中间主板(13),所述第一中间主板(13)上开设有两排第一条形孔(1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主板(12)上设有两排第一扁管槽,每个所述第一扁管槽对应一个所述第一条形孔(13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军启张伟伟高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