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8663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5:34
一种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属于城市供热技术领域。该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包括:乏汽凝汽器、余热回收装置和第一转换站,乏汽凝汽器将接收的乏汽冷凝成热网水从乏汽出热水口输送至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进热水口,乏汽凝汽器的乏汽进冷水口与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出冷水口连接,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出热水口与第一转换站的第一进热水口连接,第一转换站的第一进冷水口与生活用水连通,第一转换站将接收的生活用水和热网水进行热交换,第一出热水口输出加热后的生活用水,将冷却后的热网水从第一出冷水口输送至余热进冷水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
本技术涉及城市供热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是利用集中热源(一次管网、二次管网和热力站),通过供热管网等设施向热能用户供应生产或生活用热能的供热方式。我国城市供热热源的形式有热电厂、锅炉房、核能、地热、太阳能、热泵、家庭用电和用气设备等。集中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广泛应用的热源主要是热电厂。现有医院、宾馆、洗浴中心以及家庭洗漱、洗碗、洗浴等生活热水供应方式仍然是集中热网和分户的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这类家电相结合的方式,适应我国居民部分时间(比如晚上)、集中使用等用热水特性及生活习惯。但是集中热网用来供应生活热水往往存在热源成本高、输送能耗高的问题;而分户式供热方式由于使用了大量一次能源燃气和高品质二次能源电力,使得能源利用效率低。总体来说,现有的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具有供热成本高、能耗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能够利用电厂余热以热交换的方式对生活用水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生活用水输送以提供居民生活热水,降低生活热水的成本。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包括:乏汽凝汽器、余热回收装置、第一蓄热装置和第一水热转换站,所述乏汽凝汽器将乏汽冷凝成热网水,并从乏汽出热水口输送至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进热水口,所述乏汽凝汽器的乏汽进冷水口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出冷水口连接,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出热水口与所述第一水热转换站的第一进热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热转换站的第一进冷水口与生活用水连通,所述第一水热转换站将接收的生活用水和热网水进行热交换,第一出热水口输出加热后的生活用水,冷却后的热网水从第一出冷水口输送至余热进冷水口;所述第一蓄热装置的蓄热进热水口与所述余热出热水口连接、蓄热出热水口与所述第一进热水口连接。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还包括第二水热转换站,所述第二水热转换站的第二进热水口与所述余热出热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热转换站的第二进冷水口与所述第一出热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热转换站将接收的生活用水和热网水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水热转换站的第二出热水口输出加热后的生活用水,冷却后的热网水从第二出冷水口输送至所述余热进冷水口;所述蓄热出热水口还和所述第二进热水口连接。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还包括第三水热转换站,所述第二水热转换站还包括第四进冷水口和输出热网水的第四出热水口,所述第三水热转换站的第三进热水口与所述第四出热水口连接,所述第三水热转换站的第三进冷水口与所述第二出热水口连接,所述第三水热转换站将接收的生活用水和热网水进行热交换,第三水热转换站的第三出热水口输出加热后的生活用水,冷却后的热网水从第三水热转换站的第三出冷水口输送至所述第四进冷水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水热转换站包括热水换热器、采暖换热器、第四出热水口和第四进冷水口,所述第二进热水口分别与所述采暖换热器的采暖进热水口和所述热水换热器的换热进热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出冷水口分别与所述采暖换热器的采暖出冷水口和所述热水换热器的换热出冷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进冷水口与所述热水换热器的换热进冷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出热水口与所述热水换热器的换热出热水口连接;所述第四出热水口与所述采暖换热器的采暖出热水口连接,所述第四进冷水口与所述采暖换热器的采暖进冷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进热水口与所述第四出热水口连接,所述第四进冷水口与所述第二出冷水口连接;所述热水换热器的换热进热水口与换热出冷水口连接,且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混水泵。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还包括热水供应站和第二蓄热装置,所述热水供应站的供应进热水口与所述余热出热水口连接,所述热水供应站的供应出冷水口与所述余热进冷水口连接,所述热水供应站的供应进冷水口与生活用水连通,所述热水供应站的供应出热水口输出加热后的生活用水;所述第二蓄热装置的第五进热水口与所述供应出热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蓄热装置的第五出热水口输出加热后的生活用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冷水口与所述第一出热水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且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第二进冷水口与所述第二出热水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且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第三进冷水口与所述第三出热水口通过第三管道连接,且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调节阀。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冷水口与所述第一出冷水口连接,所述第一进热水口与所述第一出热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进冷水口与所述第二出冷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进热水口与所述第二出热水口连接;所述第四进冷水口与所述第二出冷水口连接,所述第四出热水口与所述第二进热水口连接;所述第三进冷水口与所述第三出冷水口连接,所述第三出热水口与所述第三进热水口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通过设置乏汽凝汽器,将乏汽冷凝处理形成高温的热网水,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将高温的热网水换热成加热后的热网水并输送至第一水热转换站,第一水热转换站接收生活用水,并将生活用水与加热后的热网水进行热交换处理,输出加热后的生活用水;此外,在热水使用高峰期时,第一蓄热装置内的热网水输送至第一水热换站,使第一水热转换站内消耗的热网水得以及时地补充。以此实现利用电厂余热对生活用水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生活用水输出以提供居民生活热水,降低生活热水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水热转换站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标:100-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101-乏汽;102-自来水厂;103-第一供水管;104-第一回水管;105-自来水总供水管;106-生活用水系统;107-自来水第一供水管;108-自来水第二供水管;109-生活热水系统;110-乏汽凝汽器;111-乏汽出热水口;112-乏汽进冷水口;113-抽汽管道;120-余热回收装置;121-余热进热水口;122-余热出冷水口;123-余热出热水口;124-余热进冷水口;130-第一水热转换站;131-第一进热水口;132-第一进冷水口;133-第一出热水口;134-第一出冷水口;140-第二水热转换站;141-第二进热水口;142-第二进冷水口;143-第二出热水口;144-第二出冷水口;145-自来水第四供水管;146-自来水第五供水管;147-第四进冷水口;148-第四出热水口;150-第三水热转换站;151-第三进热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乏汽凝汽器、余热回收装置、第一蓄热装置和第一水热转换站,所述乏汽凝汽器将乏汽冷凝成热网水,并从乏汽出热水口输送至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进热水口,所述乏汽凝汽器的乏汽进冷水口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出冷水口连接,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出热水口与所述第一水热转换站的第一进热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热转换站的第一进冷水口与生活用水连通,所述第一水热转换站将接收的生活用水和热网水进行热交换,第一出热水口输出加热后的生活用水,冷却后的热网水从第一出冷水口输送至余热进冷水口;所述第一蓄热装置的蓄热进热水口与所述余热出热水口连接、蓄热出热水口与所述第一进热水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乏汽凝汽器、余热回收装置、第一蓄热装置和第一水热转换站,所述乏汽凝汽器将乏汽冷凝成热网水,并从乏汽出热水口输送至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进热水口,所述乏汽凝汽器的乏汽进冷水口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出冷水口连接,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出热水口与所述第一水热转换站的第一进热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热转换站的第一进冷水口与生活用水连通,所述第一水热转换站将接收的生活用水和热网水进行热交换,第一出热水口输出加热后的生活用水,冷却后的热网水从第一出冷水口输送至余热进冷水口;所述第一蓄热装置的蓄热进热水口与所述余热出热水口连接、蓄热出热水口与所述第一进热水口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水热转换站,所述第二水热转换站的第二进热水口与所述余热出热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热转换站的第二进冷水口与所述第一出热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热转换站将接收的生活用水和热网水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水热转换站的第二出热水口输出加热后的生活用水,冷却后的热网水从第二出冷水口输送至所述余热进冷水口;所述蓄热出热水口还和所述第二进热水口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水热转换站,所述第二水热转换站还包括第四进冷水口和输出热网水的第四出热水口,所述第三水热转换站的第三进热水口与所述第四出热水口连接,所述第三水热转换站的第三进冷水口与所述第二出热水口连接,所述第三水热转换站将接收的生活用水和热网水进行热交换,第三水热转换站的第三出热水口输出加热后的生活用水,冷却后的热网水从第三水热转换站的第三出冷水口输送至所述第四进冷水口。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年余热利用的水热共享同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热转换站包括热水换热器、采暖换热器、第四出热水口和第四进冷水口,所述第二进热水口分别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发郑忠海张定旺
申请(专利权)人:云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