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288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8:55
一种移动装置,包括:一第一非导体支撑元件、一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以及一天线结构,其中该第一非导体支撑元件和该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是彼此相邻且具有不同高度。该天线结构是形成于该第一非导体支撑元件和该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上,其中该天线结构包括:一馈入连接部、一第一辐射部,以及一第二辐射部。该馈入连接部是耦接至一馈入点。该第一辐射部和该第二辐射部皆耦接至该馈入连接部,其中该馈入连接部是介于该第一辐射部和该第二辐射部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移动装置及其天线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行动通信技术的发达,移动装置在近年日益普遍,常见的例如:手提式电脑、移动电话、多媒体播放器以及其他混合功能的携带型电子装置。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移动装置通常具有无线通信的功能。有些涵盖长距离的无线通信范围,例如:移动电话使用2G、3G、LTE(LongTermEvolution)系统及其所使用700MHz、850MHz、900MHz、1800MHz、1900MHz、2100MHz、2300MHz以及2500MHz的频带进行通信,而有些则涵盖短距离的无线通信范围,例如:Wi-Fi、Bluetooth系统使用2.4GHz、5.2GHz和5.8GHz的频带进行通信。为了追求造型美观,现今设计者常会在移动装置中加入金属元件的要素。然而,新增的金属元件却容易对于移动装置中支援无线通信的天线产生负面影响,进而降低移动装置的整体通信品质。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全新的移动装置和天线结构,以克服传统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在较佳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装置,包括:一第一非导体支撑元件;一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其中该第一非导体支撑元件和该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是彼此相邻且具有不同高度;以及一天线结构,形成于该第一非导体支撑元件和该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上,其中该天线结构包括:一馈入连接部,耦接至一馈入点;一第一辐射部,耦接至该馈入连接部;以及一第二辐射部,耦接至该馈入连接部,其中该馈入连接部是介于该第一辐射部和该第二辐射部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非导体支撑元件为该移动装置的一外观边缘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为一天线放置平台或一显示器放置平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非导体支撑元件的高度大于该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的高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结构还包括:一短路部,其中该第二辐射部是经由该短路部耦接至该馈入连接部,使得该馈入连接部、该第二辐射部,以及该短路部共同形成一封闭环圈。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馈入连接部、该第二辐射部,以及该短路部仅分布于该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辐射部是同时分布于该第一非导体支撑元件和该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结构涵盖一低频频带、一第一高频频带,以及一第二高频频带,该低频频带是介于2400MHz至2500MHz之间,该第一高频频带是介于5150MHz至5350MHz之间,而该第二高频频带是介于5350MHz至5850MHz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馈入连接部和该第一辐射部的总长度是等于该低频频带的0.25倍波长。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馈入连接部和该第二辐射部的总长度是等于该第二高频频带的0.25倍波长。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馈入连接部、该第二辐射部,以及该短路部的总长度是等于该第二高频频带的1倍波长。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移动装置还包括:一显示器;以及一显示器框架,邻近于该显示器,其中该显示器框架是延伸进入该第一非导体支撑元件和该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所界定的一高度差缺口。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移动装置还包括:一同轴电缆线,设置于该显示器和该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同轴电缆线包括一中心导线和一导体外壳,而该中心导线是耦接至该馈入点。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移动装置还包括:一金属背盖,邻近于该第一非导体支撑元件、该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该天线结构,以及该显示器;以及一金属箔片,其中该同轴电缆线的该导体外壳是经由该金属箔片耦接至该金属背盖。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非导体支撑元件、该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以及该天线结构形成一可分离天线元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显示器、该显示器框架,以及该金属背盖界定出一内凹区域,而该可分离天线元件是隐藏于该内凹区域中,或是由该内凹区域处抽离出来。附图说明图1A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俯视图。图1B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天线结构的返回损失图。图3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天线结构的天线效率图。图4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俯视图。图5A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侧视图。图5B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俯视图。图5C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400、500~移动装置;110~第一非导体支撑元件;120~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130、430~天线结构;140~馈入连接部;141~馈入连接部的第一端;142~馈入连接部的第二端;150~第一辐射部;151~第一辐射部的第一端;152~第一辐射部的第二端;160~第二辐射部;161~第二辐射部的第一端;162~第二辐射部的第二端;470~短路部;471~短路部的第一端;472~短路部的第二端;475~矩形非金属区域;510~显示器;520~显示器框架;530~高度差缺口;540~同轴电缆线;541~同轴电缆线的中心导线;542~同轴电缆线的导体外壳;550~金属背盖;560~金属箔片;570~内凹区域;580~可分离天线元件;FBL~低频频带;FBH1~第一高频频带;FBH2~第二高频频带;FP~馈入点;G1~第一间隙;G2~第二间隙;H1、H2~高度;W1、W2、W3、W4~宽度;X~X轴;Y~Y轴;Z~Z轴。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及「包括」一词为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仅限定于」。「大致」一词则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达到所述基本的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本说明书中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至一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连接至该第二装置,或经由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而间接地电性连接至该第二装置。图1A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100的俯视图。图1B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100的侧视图。请一并参考图1A、1B。移动装置100可以是一智能手机(SmartPhone)、一平板电脑(NotebookComputer),或是一笔记本电脑(NotebookComputer)。如图1A、1B所示,移动装置100至少包括:一第一非导体支撑元件(NonconductiveSupportingElement)110、一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120,以及一天线结构(AntennaStructure)130。必须理解的是,虽然未显示于图1A、1B中,移动装置100更可包括其他元件,例如:一显示器(DisplayDevice)、一扬声器(Speaker)、一触控模块(TouchControlModule)、一供电模块(PowerSupplyModule),以及一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装置,包括:一第一非导体支撑元件;一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其中该第一非导体支撑元件和该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是彼此相邻且具有不同高度;以及一天线结构,形成于该第一非导体支撑元件和该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上,其中该天线结构包括:一馈入连接部,耦接至一馈入点;一第一辐射部,耦接至该馈入连接部;以及一第二辐射部,耦接至该馈入连接部,其中该馈入连接部是介于该第一辐射部和该第二辐射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装置,包括:一第一非导体支撑元件;一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其中该第一非导体支撑元件和该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是彼此相邻且具有不同高度;以及一天线结构,形成于该第一非导体支撑元件和该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上,其中该天线结构包括:一馈入连接部,耦接至一馈入点;一第一辐射部,耦接至该馈入连接部;以及一第二辐射部,耦接至该馈入连接部,其中该馈入连接部是介于该第一辐射部和该第二辐射部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第一非导体支撑元件为该移动装置的一外观边缘部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为一天线放置平台或一显示器放置平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第一非导体支撑元件的高度大于该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的高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天线结构还包括:一短路部,其中该第二辐射部是经由该短路部耦接至该馈入连接部,使得该馈入连接部、该第二辐射部,以及该短路部共同形成一封闭环圈。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馈入连接部、该第二辐射部,以及该短路部仅分布于该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上。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第一辐射部是同时分布于该第一非导体支撑元件和该第二非导体支撑元件上。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天线结构涵盖一低频频带、一第一高频频带,以及一第二高频频带,该低频频带是介于2400MHz至2500MHz之间,该第一高频频带是介于5150MHz至5350MHz之间,而该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铭庆张琨盛黄士庭谢镇宇林敬基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