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增益均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260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微波固态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波增益均衡器。微波增益均衡器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金属层、微带线介质层以及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包括:由第一传输线主线和第二传输线主线形成的两个“L”型马刺线;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分别用于将第二传输线主线与第一传输线主线连接;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设置在第一传输线主线上一侧;阻抗谐振器微带;金属化通孔,在阻抗谐振器微带长度方向中点处依次贯穿所述阻抗谐振器微带、微带线介质层以及第二金属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微波增益均衡器,两条串联的马刺线相当于两个开路谐振枝节短接在一起,而由于马刺线是蚀刻在主微带上,即增加了谐振枝节的数量,又不会额外增加模型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波增益均衡器
本技术涉及属于微波固态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波增益均衡器。
技术介绍
一般射频网络系统中,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往往都不会是线性变化的,幅度、相位等都会发生变化的,为了保证信号在传输时可靠性高,失真度可控,通常就需要通过另一个网络来补偿这种失真,在幅度上通过一个网络来矫正,这个网络就称为增益均衡器。一般而言,依靠一个均衡器来完全补偿待均衡网络输出功率的不平坦是不可能的。各种原因导致即使用了均衡器的系统在幅度平坦度上也总会有一定的误差,因此,增益均衡器在一定的工作频带内只能改善幅度上的不平坦,而不是消除。只要最后的衰减特性在工作传输频带能符合指标要求就可以了。为了使插入均衡器后的系统在幅度上能达到要求,同时在插入增益均衡器后系统还能正常使用且不影响系统中的其他器件的使用,那么增益均衡器主要有一下三个技术指标要求:①在工作频带内设计出精度高的均衡特性;②输入、输出的回波损耗高;③增益均衡器的整体损耗低。微波增益均衡器的基本原理是由传输线主线和连接在传输线主线的若干个谐振吸收单元构成。传输线主线两端作为输入、输出端口,谐振吸收单元用来选择吸收特定频率及其附近的能量,吸收能量的机构可以是吸波材料或者是电阻。通过调整谐振单元结构尺寸改变谐振频率,调整吸收机构的结构、位置改变吸收量大小,从而得到均衡器所需要的均衡曲线。一般均衡器的均衡曲线都呈“下抛物线”形状,谐振枝节的尺寸变长,谐振频率降低,一般频综模块内部所需均衡曲线都呈斜向上的递增曲线,会导致均衡器的尺寸变大。因此,微波均衡器存在如下问题:缺点一、谐振枝节的长度过长,不能解决均衡器小型化的问题;缺点二、不能解决超宽带、小均衡量、正斜率均衡曲线的问题;缺点三:只是把马刺线作为一种辅助的调节手段,未能充分发掘它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微波增益均衡器,以减轻或解决现有微波均衡器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波增益均衡器,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金属层、微带线介质层以及第二金属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传输线主线,其垂直于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开口;第二传输线主线,沿所述第一传输线主线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开口内,且所述第二传输线主线的长度小于所述开口长度,以使得所述第二传输线主线与第一传输线主线之间形成两个“L”型马刺线;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分别用于将所述第二传输线主线长度方向端部与对应侧的所述第一传输线主线连接;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线主线上背向所述开口的一侧;阻抗谐振器微带,两端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连接;金属化通孔,在所述阻抗谐振器微带长度方向中点处依次贯穿所述阻抗谐振器微带、微带线介质层以及第二金属层。优选的,所述阻抗谐振器微带由两个短路谐振枝节末端短接在一起,且以金属化通孔作为共用接地孔。优选的,所述阻抗谐振器微带本体呈三段式弯折,形成两段侧边段和位于两段侧边段之间的中间段,所述中间段与所述第二传输线主线平行,两段侧边段相互平行且与所述中间段垂直。优选的,所述金属化通孔内设置圆形金属柱。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微波增益均衡器,两条串联的马刺线相当于两个开路谐振枝节短接在一起,而由于马刺线是蚀刻在主微带上,即增加了谐振枝节的数量,又不会额外增加模型尺寸;并且,且本技术的微波增益均衡器得到一种正斜率均衡曲线,能广泛的应用于频综模块内部小均衡量正斜率曲线的均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微波增益均衡器的爆炸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微波增益均衡器中第一金属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1和图2对本技术微波增益均衡器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波增益均衡器,可以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金属层1、微带线介质层2以及第二金属层3。其中,第一金属层1可以包括第一传输线主线10、第二传输线主线12、第一电阻11、第二电阻13、第三电阻14、第四电阻16、阻抗谐振器微带15以及金属化通孔21。第一传输线主线10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开口;第二传输线主线12沿第一传输线主线10长度方向设置在开口内,且第二传输线主线12的长度小于开口长度,以使得第二传输线主线12与第一传输线主线10之间形成两个“L”型马刺线。第一电阻11和第二电阻13分别用于将第二传输线主线12长度方向端部与对应侧的所述第一传输线主线10连接。第三电阻14和第四电阻16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传输线主线10上背向开口的一侧,而阻抗谐振器微带15两端端部分别与第三电阻14和第四电阻16连接,即第三电阻14和第四电阻16是加载在第一传输线主线10与阻抗谐振器微带15之间。金属化通孔21在阻抗谐振器微带15长度方向中点处依次贯穿阻抗谐振器微带15、微带线介质层2以及第二金属层3。其中,优选金属化通孔21内设置圆形金属柱。本技术的微波增益均衡器,两条串联的马刺线相当于两个开路谐振枝节短接在一起,而由于马刺线是蚀刻在主微带上,即增加了谐振枝节的数量,又不会额外增加模型尺寸;并且,且本技术的微波增益均衡器得到一种正斜率均衡曲线,能广泛的应用于频综模块内部小均衡量正斜率曲线的均衡。进一步,本技术的微波增益均衡器中,阻抗谐振器微带15由两个短路谐振枝节末端短接在一起,且以金属化通孔21作为共用接地孔。由于两个短路谐振枝节的共用一个接地孔,对比于两个短路谐振枝节各自接地,本专利技术创造极大的缩小了模型尺寸,并减少了接地孔的数量。进一步,本技术的微波增益均衡器中,阻抗谐振器微带15本体呈三段式弯折,形成两段侧边段和位于两段侧边段之间的中间段,中间段与第二传输线主线12平行,两段侧边段相互平行且与中间段垂直。本技术的微波增益均衡器中微波能量传输路线如下:微波能量由第一传输线主线10的一端流入,当能量传到第一电阻11时,第一传输线主线10与第二传输线主线12之间的缝隙构成的马刺线相当于一个开路枝节谐振器,此谐振器激励起电磁振荡,耦合的能量被第一电阻11吸收,非此谐振器谐振频率及其谐振频率附近的能量不能通过第一电路11,而是沿主线继续流动。当能量传到第三电阻14时,阻抗谐振器微带15形成的谐振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波增益均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金属层(1)、微带线介质层(2)以及第二金属层(3);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1)包括:第一传输线主线(10),其垂直于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开口;第二传输线主线(12),沿所述第一传输线主线(10)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开口内,且所述第二传输线主线(12)的长度小于所述开口长度,以使得所述第二传输线主线(12)与第一传输线主线(10)之间形成两个“L”型马刺线;第一电阻(11)和第二电阻(13),分别用于将所述第二传输线主线(12)长度方向端部与对应侧的所述第一传输线主线(10)连接;第三电阻(14)和第四电阻(16),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线主线(10)上背向所述开口的一侧;阻抗谐振器微带(15),两端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14)和第四电阻(16)连接;金属化通孔(21),在所述阻抗谐振器微带(15)长度方向中点处依次贯穿所述阻抗谐振器微带(15)、微带线介质层(2)以及第二金属层(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波增益均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金属层(1)、微带线介质层(2)以及第二金属层(3);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1)包括:第一传输线主线(10),其垂直于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开口;第二传输线主线(12),沿所述第一传输线主线(10)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开口内,且所述第二传输线主线(12)的长度小于所述开口长度,以使得所述第二传输线主线(12)与第一传输线主线(10)之间形成两个“L”型马刺线;第一电阻(11)和第二电阻(13),分别用于将所述第二传输线主线(12)长度方向端部与对应侧的所述第一传输线主线(10)连接;第三电阻(14)和第四电阻(16),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线主线(10)上背向所述开口的一侧;阻抗谐振器微带(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花证陈健张振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