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带低通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2432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带低通滤波器,在滤波器的第一分支微带上连接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一容性微带,第二分支微带上连接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二容性微带,第三分支微带上设置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三容性微带,在第四分支带上连接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四容性微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形结构作为开路枝节来设计微带低通滤波器,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带外抑制,拓宽了阻带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带低通滤波器
本技术属于微波无源电路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微带低通滤波器。
技术介绍
低通滤波器是雷达、通信、测量等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选频器件,常用于系统的前端,抑制高频杂散,保护后面的工作电路,因此要求其有陡峭的过渡带和足够宽的阻带范围。同时,平面结构的微带滤波器由于其尺寸小、易集成以及便于利用PCB工艺加工等优点在雷达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频率选择性好、阻带宽的小型化微带低通滤波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传统的微带分支线结构低通滤波器的过渡带较为陡峭,是微波电路设计中常用的一种低通滤波器,但是其阻带范围较窄。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传统的分支结构微带低通滤波器阻带较窄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带低通滤波器,所述滤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金属地层、介质层和微带层,所述微带层包括输入微带和输出微带,所述输入微带和所述输出微带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微带、第二微带、第三微带、第四微带以及第五微带连接,在所述第一微带与所述第二微带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分支微带,在所述第二微带和第三微带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分支微带,在所述第三微带和所述第四微带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分支微带,在所述第四微带和所述第五微带连接处设置有第四分支微带,所述第一分支微带上连接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一容性微带,所述第二分支微带上连接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二容性微带,所述第三分支微带上设置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三容性微带,在所述第四分支带上连接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四容性微带。优选的,所述第一容性微带、所述第二容性微带、所述第三容性微带以及所述第四容性微带均由感性微带和容性微带构成。优选的,所述第一微带的长度为1.9~2.1mm;所述第二微带的长度为6.2~6.4mm;所述第三微带的长度为6.0~6.2mm;所述第四微带的长度为4.9~5.1mm;所述第五微带的长度为1.1~1.2mm;所述第一分支微带的长度为0.9~1.0mm;所述第二分支微带的长度为2.2~2.4mm;所述第三分支微带的长度为1.6~1.8mm;所述第四分支微带的长度为1.0~1.2mm;所述第一容性微带线的长度为0.4~0.6mm,其宽度为0.9~1.1mm;所述第二容性微带线的长度为0.4~0.5mm,其宽度为0.8~1.0mm;所述第三容性微带线的长度为0.45~0.65mm,其宽度为0.9~1.0mm;所述第四容性微带线的长度为0.3~0.5mm,其宽度为0.6~0.7mm。本技术通过分形结构作为开路枝节来设计微带低通滤波器,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带外抑制,拓宽了阻带范围,并且易于与微波电路集成设计。本技术设计简单、加工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带低通滤波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介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回波损耗曲线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输特性曲线图。附图标记:1、微带层;2、介质层;3、金属地层;4、输入微带;5、第一微带;6、第一分支微带;7、第二微带;8、第二分支微带;9、第三微带;10、第三分支微带;11、第四微带;12、第四分支微带;13、第五微带;14、输出微带;15、第一容性微带;16、第二容性微带;17、第三容性微带;18、第四容性微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带低通滤波器,用于解决传统的分支结构微带低通滤波器阻带较窄的问题。具体地,参见图1和图2,微带低通滤波器包括由微带层1、介质层2和金属地层3构成的介质板,微带层1包括输入微带4和输出微带14,输入微带4和输出微带14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微带5、第二微带7、第三微带9、第四微带11以及第五微带13连接,在第一微带5与第二微带7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分支微带6,在第二微带7和第三微带9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分支微带8,在第三微带9和第四微带11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分支微带10,在第四微带11和第五微带13连接处设置有第四分支微带12。第一分支微带6上连接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一容性微带15,第二分支微带8上连接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二容性微带16,第三分支微带10上连接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三容性微带17,第四分支微带12上连接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四容性微带18。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微带5、第二微带7、第三微带9、第四微带11以及第五微带13均为一段较细的传输线,可以等效为电感。第一容性微带15、第二容性微带16、第三容性微带17以及第四容性微带18均为一段较粗的传输线,可以等效为电容。因此,第一分支微带6上连接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一容性微带15可以等效为三个电容和电感串联电路的并联,同样,第二分支微带8上连接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二容性微带16也可以等效为三个电容和电感串联电路的并联,第三分支微带10上连接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三容性微带17可以等效为三个电容和电感串联电路的并联,第四分支微带12上连接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四容性微带18可以等效为三个电容和电感串联电路的并联。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容性微带15、第二容性微带16、第三容性微带17以及第四容性微带18均由感性微带和容性微带构成,可以等效为电容和电感的串联。因此,第一分支微带6上连接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一容性微带15可以等效为三个电容和两个电感串联电路的并联,同样的,第二分支微带8上连接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二容性微带16也可以等效为三个电容和两个电感串联电路的并联,第三分支微带10上连接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三容性微带17可以等效为三个电容和两个电感串联电路的并联,第四分支微带12上连接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四容性微带18可以等效为三个电容和两个电感串联电路的并联。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微带5的长度为1.9~2.1mm;第二微带7的长度为6.2~6.4mm;第三微带9的长度为6.0~6.2mm;第四微带11的长度为4.9~5.1mm;第五微带13的长度为1.1~1.2mm;第一分支微带6的长度为0.9~1.0mm;第二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带低通滤波器,所述滤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金属地层、介质层和微带层,所述微带层包括输入微带和输出微带,所述输入微带和所述输出微带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微带、第二微带、第三微带、第四微带以及第五微带连接,在所述第一微带与所述第二微带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分支微带,在所述第二微带和第三微带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分支微带,在所述第三微带和所述第四微带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分支微带,在所述第四微带和所述第五微带连接处设置有第四分支微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微带上连接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一容性微带,所述第二分支微带上连接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二容性微带,所述第三分支微带上设置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三容性微带,在所述第四分支带上连接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四容性微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带低通滤波器,所述滤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金属地层、介质层和微带层,所述微带层包括输入微带和输出微带,所述输入微带和所述输出微带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一微带、第二微带、第三微带、第四微带以及第五微带连接,在所述第一微带与所述第二微带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分支微带,在所述第二微带和第三微带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分支微带,在所述第三微带和所述第四微带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分支微带,在所述第四微带和所述第五微带连接处设置有第四分支微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微带上连接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一容性微带,所述第二分支微带上连接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二容性微带,所述第三分支微带上设置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三容性微带,在所述第四分支带上连接有三个并联连接的第四容性微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低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性微带、所述第二容性微带、所述第三容性微带以及所述第四容性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芳李伟何森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