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气井采气树循环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1359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天然气井开采工艺用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天然气井采气树循环加热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热水供应装置、动力机构和热交换壳体,所述热交换壳体可拆卸的套设在采气树上,所述热交换壳体内设置有水流通道,所述动力机构驱动热水沿所述水流通道流动,使所述热交换壳体对采气树进行热交换加热,使得水流通道内的热水与热交换壳体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壳体与采气树进行热交换,实现对采气树的加热,实现对采气树的持续加热,加热效果较好,有效的避免了在采气树上形成冰堵,同时,由于加热水的工艺较简单,且不存在对天然气井站造成安全隐患的危险因素,使得该结构的加热装置使用安全节能,适用范围较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气井采气树循环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天然气井开采工艺用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天然气井采气树循环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天然气采气井井口均会设置采气树,在采气树上设置有若干阀门,采气树主要是用来控制井口压力和调节天然气井气流量,以使天然气在安全的压力和流量范围内进行输送,天然气井一般设置在户外环境下,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在寒冷的冬季,受外界低温以及井口阀门节流作用,在采气树的节流阀门位置容易产生结冰,造成天然气采气井井口冰堵,使采气井无法正常工作。目前,在天然气采气井的采气树上并未针对冰堵现象设置专门有效的解决设施,仅在井口出现冰堵时,采用蒸汽加热或浇淋开水的方式人工解除冰堵,但是,人工解除冰堵不能有效持续的进行加热,效果较差,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而对于高压气井,人工解除冰堵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目前也有采用电伴热带缠绕采气树进行加热保温的结构,但是电伴热带的运行需要耗费较多的能源,且保温效果较差,还容易由于电的使用给采气井的运行造成安全隐患,不仅容易导致高压气井井口间歇性堵塞,还增加了井口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影响气井的正常生产。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要一种技术方案,解决目前在天然气采气井的采气树上并未针对冰堵现象设置专门有效的解决设施,现有的解除冰堵的措施效果较差,且消耗较多的能源,给采气井的运行造成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在天然气采气井的采气树上并未针对冰堵现象设置专门有效的解决设施,现有的解除冰堵的措施效果较差,且消耗较多的能源,给采气井的运行造成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天然气井采气树循环加热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天然气井采气树循环加热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热水供应装置、动力机构和热交换壳体,所述热交换壳体可拆卸的套设在采气树上,所述热交换壳体内设置有水流通道,所述动力机构驱动热水沿所述水流通道流动,使所述热交换壳体对采气树进行热交换加热。本技术的一种天然气井采气树循环加热装置,通过设置动力机构驱动热水沿热交换壳体内的水流通道流动,使得水流通道内的热水与热交换壳体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壳体与采气树进行热交换,实现对采气树的加热,由于水流持续流动,可实现对采气树的持续加热,加热效果较好,有效的避免了在采气树上形成冰堵,同时,由于加热水的工艺较简单,且不存在对天然气井站造成安全隐患的危险因素,使得该结构的加热装置使用安全节能,适用范围较广。作为优选,所述水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热水供应装置连通,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水流在热水供应装置和热交换壳体之间循环流动。通过将水流通道的两端与热水供应装置连通,使得形成循环流动的水流,使得热水供应装置内的热水被循环利用,减少能源消耗。作为优选,所述热交换壳体由至少一根软管组件弯曲制得,所述软管组件包括至少一根管道,当所述管道的数量为两根或两根以上时,相邻两根管道之间通过连接接头可拆卸的连接。通过采用软管组件弯曲制得热交换壳体,结构较简单,制备较方便,使用时,可根据采气树上阀门的位置和型号进行适当的现场调整,进一步使该结构的热交换壳体适应于对不同型号的采气树进行热交换加热,适用范围较广,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根软管组件,使得形成多条循环的热水水流,使该结构的加热装置的加热效果更好,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单根软管组件,使得单根软管组件内流动的水流与采气树充分进行热交换,提高热水热量的利用率。作为优选,所述热交换壳体与采气树外形适配。将热交换壳体设置与采气树外形适配,使得热交换壳体与采气树之间能够紧密贴合,使热交换壳体与采气树之间热交换效果更好。作为优选,所述热交换壳体由3D打印制得,所述热交换壳体内形成有用于水流流动的空腔。通过采用3D打印制得热交换壳体,一方面使得热交换壳体本身具有保温效果,减少采气树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另一方面,采用3D打印可在热交换壳体内形成与采气树接触面较宽的加热面,使得热交换壳体与采气树热交换更彻底,进一步提高热交换壳体的加热效果,同时,由于用于3D打印的材料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使得热交换壳体可根据采气树的实际外形进行调整,使热交换壳体与采气树贴合紧密,一方面提高热交换壳体与采气树的热交换速率,另一方面也方便通过扣合的方式将热交换壳体设置到采气树上,方便加热装置的安装使用。作为优选,还包括保温壳体,所述保温壳体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壳体外,所述保温壳体外形与采气树外形适配。在热交换壳体外设置保温壳体,进一步减少采气树受外界环境低温的影响,减少冰堵隐患,同时,将热交换壳体内的热量限制在保温壳体和采气树之间,进一步使热交换壳体的热交换效果更好,提高热交换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热水供应装置包括加热水套炉,所述加热水套炉上可拆卸的设置有与所述水流通道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延伸至加热水套炉的储水空间内。通过采用天然气井站均设置有的加热水套炉作为热水供应装置,在加热水套炉上增设进水管和出水管,使利用加热水套炉的加热水的功能,将加热水套炉内的热水通过热交换壳体与采气树进行热量交换,使得该结构的加热装置造价较低,耗能较少。作为优选,在所述加热水套炉内,所述出水管的管口位于所述进水管的管口上方。在加热水套炉内,将出水管的管口设置较高,避免加热水套炉内水位过低导致的加热水套炉空烧损坏,将进水管的管口设置较低,有利于将回来的冷水加入加热水套炉内下部,而热水受热上浮,使得冷水在加热水套炉内充分受热后才可输出利用,进一步提高热交换壳体的加热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动力机构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动力机构并联连接。设置多个动力机构,使得动力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交替使用,一方面保证加热装置的持续加热作用,另一方面也避免单个动力机构长时间的运行产生故障,使得该结构的加热装置使用寿命更长。作为优选,所述热交换壳体由金属材料制得,所述保温壳体由保温材料制得。由于金属具有较好的热交换效果,使得金属制得的热交换壳体能较快速的与采气树进行热交换,使加热效果较好,同时,采用保温材料制备保温壳体,保温效果较好,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果和速率。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天然气井采气树循环加热装置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动力机构驱动热水沿热交换壳体内的水流通道流动,使得水流通道内的热水与热交换壳体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壳体与采气树进行热交换,实现对采气树的加热,由于水流持续流动,可实现对采气树的持续加热,加热效果较好,有效的避免了在采气树上形成冰堵;2、由于加热水的工艺较简单,且不存在对天然气井站造成安全隐患的危险因素,使得该结构的加热装置使用安全节能,适用范围较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天然气井采气树循环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5的一种天然气井采气树循环加热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1-加热水套炉,11-排污阀,12-控制闸阀,2-抽水泵组,21-抽水泵,22-阀门,3-热交换壳体,4-采气树,5-软管组件,6-保温壳体,7-进水管,8-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然气井采气树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热水供应装置、动力机构和热交换壳体(3),所述热交换壳体(3)可拆卸的套设在采气树(4)上,所述热交换壳体(3)内设置有水流通道,所述动力机构驱动热水沿所述水流通道流动,使所述热交换壳体(3)对采气树(4)进行热交换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气井采气树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热水供应装置、动力机构和热交换壳体(3),所述热交换壳体(3)可拆卸的套设在采气树(4)上,所述热交换壳体(3)内设置有水流通道,所述动力机构驱动热水沿所述水流通道流动,使所述热交换壳体(3)对采气树(4)进行热交换加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气树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热水供应装置连通,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水流在热水供应装置和热交换壳体(3)之间循环流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气树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壳体(3)由至少一根软管组件(5)弯曲制得,所述软管组件(5)包括至少一根管道,当所述管道的数量为两根或两根以上时,相邻两根管道之间通过连接接头可拆卸的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气树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壳体(3)与采气树(4)外形适配。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基文刘尧波杨功田梁德成何丹张强张小辉张崇君李波任厚霖王红振龚云洋薛洪刚欧正学苏国民陆益祥邓青璞廖知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