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箱防护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30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箱防护棚,涉及建筑施工配套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平行且正对设置的上框架和下框架,以及四根主支撑杆,上框架和下框架均为方形框架;各主支撑杆连接上框架与下框架;上框架上固设有顶盖,下框架上固设有支撑脚;主支撑杆包括外套管和插设于外套管中的内杆体;外套管与下框架固接,内杆体与上框架固接;外套管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内杆体通过限位组件与外套管连接,限位组件与不同的定位孔连接时,主支撑杆的高度不同;在电箱防护棚的三个侧面中,相邻的两个外套管之间均固设有横杆,各横杆与下框架之间均间隔设置多根立杆;电箱防护棚的第四个侧面上设置有门。缓解了防护棚制成尺寸即确定,无法再改变,适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箱防护棚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配套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箱防护棚。
技术介绍
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临时配电箱,而临时配电箱一般设置在建筑物附近。出于对安全施工的考虑,通过需要用防护棚将临时配电箱隔离出来。现有技术中的防护棚一经制造完成,尺寸规格即确定,无法再进行改变,适用性较差,不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鉴于此,非常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箱防护棚来改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箱防护棚,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护棚一经制造完成,尺寸规格即确定,无法再进行改变,适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电箱防护棚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和四根主支撑杆,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平行且正对设置,且均为方形框架;各所述主支撑杆分别固设于所述上框架的一个顶点处,用于连接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所述上框架上固设有顶盖,所述下框架上固设有支撑脚;其中,所述主支撑杆包括外套管和内杆体,所述内杆体插设于所述外套管中;所述外套管与所述下框架固接,所述内杆体与所述上框架固接;所述外套管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各所述定位孔沿与所述外套管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内杆体通过限位组件与所述外套管连接,所述限位组件与不同的所述定位孔连接时,所述主支撑杆的高度不同;在所述电箱防护棚的三个侧面中,位于同一侧面上的的两个所述外套管之间均固设有横杆,各所述横杆与所述下框架之间均间隔设置多根立杆;所述电箱防护棚的第四个侧面上设置有能够开合的门。进一步的,所述内杆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限位组件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内杆体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弹性件和限位头,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孔中,且一端与所述安装孔的底部固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头连接;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限位头能够卡入对应的所述定位孔中;所述限位头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退至所述安装孔中。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头包括半球状的第一部和与所述第一部连接的第二部,所述第二部的尺寸大于所述安装孔靠件所述定位孔的一端的直径,能够防止所述限位头完全脱离所述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包括盖板和设置于所述盖板底端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能够套设于所述上框架的外部并与所述上框架固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所述第四连接板首尾相连,构成方形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导向凸台,所述上框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凸台对应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凸台能够插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槽中;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导向凸台,所述上框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凸台对应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凸台能够插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槽中。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与所述上框架焊接或者螺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框架上枢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上框架的一条边平行,且所述转轴至少有一端伸出所述上框架;所述转轴上固设有偏心轮,偏心轮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顶起所述顶盖,使所述顶盖、所述上框架以及所述内杆体向上运动。进一步的,所述偏心轮为在所述转轴上间隔设置的两个,且两个所述偏心轮在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上的投影重合。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杆体均为方管。本技术提供的电箱防护棚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箱防护棚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和四根主支撑杆,上框架和下框架平行且正对设置,且均为方形框架。各主支撑杆分别固设于上框架的一个顶点处,连接上框架与下框架。上框架上固设有顶盖,下框架上固设有支撑脚,支撑脚用于安装面连接。而主支撑杆包括外套管和内杆体,内杆体插设于外套管中,外套管与下框架固接,内杆体与上框架固接。外套管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各定位孔沿与外套管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间隔设置。内杆体通过限位组件与外套管连接,限位组件与不同的定位孔连接时,主支撑杆的高度不同。在电箱防护棚的三个侧面中,位于同一侧面上的两个外套管之间均固设有横杆,各横杆与下框架之间均间隔设置多根立杆。电箱防护棚的第四个侧面上设置有能够开合的门。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箱防护棚的高度是能够调节的,这使得电箱防护棚的适用性更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箱防护棚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箱防护棚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箱防护棚中内杆体与外套管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下框架;2-主支撑杆;3-顶盖;4-横杆;5-立杆;6-门;7-转轴;8-偏心轮;21-外套管;22-内杆体;31-盖板;32-第一连接板;33-第二连接板;211-定位孔;221-限位组件;222-弹性件;223-限位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箱防护棚包括上框架、下框架1和四根主支撑杆2,上框架和下框架1平行且正对设置,且均为方形框架。各主支撑杆2分别固设于上框架的一个顶点处,用于连接上框架与下框架1。上框架上固设有顶盖3,下框架1上固设有支撑脚,支撑脚用于与安装面连接。其中,主支撑杆2包括外套管21和内杆体22,内杆体22插设于外套管21中。外套管21与下框架1固接,内杆体22与上框架固接。外套管21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211,各定位孔211沿与外套管21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间隔设置。内杆体22通过限位组件221与外套管21连接,锁定内杆体22与外套管21之间的相对位置。限位组件221与不同的定位孔211连接时,主支撑杆2的高度不同。在电箱防护棚的三个侧面中,位于同一侧面上的两个外套管21之间均固设有横杆4,各横杆4与下框架1之间均间隔设置多根立杆5。电箱防护棚的第四个侧面上设置有能够开合的门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箱防护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框架、下框架(1)和四根主支撑杆(2),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1)平行且正对设置,且均为方形框架;各所述主支撑杆(2)分别固设于所述上框架的一个顶点处,用于连接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1);所述上框架上固设有顶盖(3),所述下框架(1)上固设有支撑脚;其中,所述主支撑杆(2)包括外套管(21)和内杆体(22),所述内杆体(22)插设于所述外套管(21)中;所述外套管(21)与所述下框架(1)固接,所述内杆体(22)与所述上框架固接;所述外套管(21)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211),各所述定位孔(211)沿与所述外套管(21)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内杆体(22)通过限位组件(221)与所述外套管(21)连接,所述限位组件(221)与不同的所述定位孔(211)连接时,所述主支撑杆(2)的高度不同;在所述电箱防护棚的三个侧面中,位于同一侧面上的两个所述外套管(21)之间均固设有横杆(4),各所述横杆(4)与所述下框架(1)之间均间隔设置多根立杆(5);所述电箱防护棚的第四个侧面上设置有能够开合的门(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箱防护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框架、下框架(1)和四根主支撑杆(2),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1)平行且正对设置,且均为方形框架;各所述主支撑杆(2)分别固设于所述上框架的一个顶点处,用于连接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1);所述上框架上固设有顶盖(3),所述下框架(1)上固设有支撑脚;其中,所述主支撑杆(2)包括外套管(21)和内杆体(22),所述内杆体(22)插设于所述外套管(21)中;所述外套管(21)与所述下框架(1)固接,所述内杆体(22)与所述上框架固接;所述外套管(21)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211),各所述定位孔(211)沿与所述外套管(21)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内杆体(22)通过限位组件(221)与所述外套管(21)连接,所述限位组件(221)与不同的所述定位孔(211)连接时,所述主支撑杆(2)的高度不同;在所述电箱防护棚的三个侧面中,位于同一侧面上的两个所述外套管(21)之间均固设有横杆(4),各所述横杆(4)与所述下框架(1)之间均间隔设置多根立杆(5);所述电箱防护棚的第四个侧面上设置有能够开合的门(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箱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体(2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限位组件(221)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内杆体(22)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限位组件(221)包括弹性件(222)和限位头(223),所述弹性件(222)设置于所述安装孔中,且一端与所述安装孔的底部固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头(223)连接;所述弹性件(222)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限位头(223)能够卡入对应的所述定位孔(211)中;所述限位头(223)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退至所述安装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箱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头(223)包括半球状的第一部和与所述第一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海王炜贵王玉龙周峰好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