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681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信工程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包括电缆滚筒整理机构、装置主体机构、装置移动稳定机构,本装置具有整理电缆滚筒,使其便于运输,还可直接在装置上进行电缆的放线操作,装置具有减震机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使用,装置还设置有伸缩移动轮,便于装置的稳定摆放以及移动。电缆滚筒整理机构与装置主体机构通过凹槽活动接触连接,装置主体机构与装置移动稳定机构通过焊接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信工程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通信工程中,电缆是最基础的信息传输介质,在使用的过程中,电缆多为滚筒整理,而大量的滚筒的运输以及搬运困难是很难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以设计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本装置具有整理电缆滚筒,使其便于运输,还可直接在装置上进行电缆的放线操作,装置具有减震机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使用,装置还设置有伸缩移动轮,便于装置的稳定摆放以及移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信工程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包括电缆滚筒整理机构、装置主体机构、装置移动稳定机构,本装置具有整理电缆滚筒,使其便于运输,还可直接在装置上进行电缆的放线操作,装置具有减震机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使用,装置还设置有伸缩移动轮,便于装置的稳定摆放以及移动。所述的电缆滚筒整理机构包括滚筒固定机构、止逆机构一、旋转机构、动力机构、密封外壳,滚筒固定机构与密封外壳相连接,密封外壳与动力机构活动接触连接,止逆机构一安装在密封外壳上,旋转机构通过紧固螺钉安装在密封外壳上;滚筒固定机构包括滚筒固定柱、轴承、连接短杆、转动齿轮、联动齿轮、固定齿轮,滚筒固定柱与轴承通过焊接相连接,轴承与连接短杆通过焊接相连接,连接短杆与转动齿轮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转动齿轮与联动齿轮通过齿轮链相连接,联动齿轮与固定齿轮相咬合,联动齿轮与固定齿轮均固定在外壳主体上;止逆机构一包括止逆齿、移动板、小型伺服机,止逆齿与移动板通过焊接相连接,移动板与小型伺服机固定接触连接,小型伺服机与外壳主体通过凹槽相适应;旋转机构包括中转齿轮一、顶端密封盖、辅助轴承、齿轮定位件一、齿轮一、中转齿轮二、中转齿轮三、齿轮定位件二、连接齿轮,辅助轴承与外壳主体通过焊接相连接,辅助轴承与中转齿轮一通过焊接相连接,顶端密封盖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外壳主体上,中转齿轮一与齿轮一通过齿轮链相连接,齿轮一与中转齿轮二相咬合,中转齿轮二和齿轮一均固定在齿轮定位件一上,齿轮定位件一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外壳主体上,中转齿轮二与中转齿轮三通过齿轮链相连接,中转齿轮三与连接齿轮相咬合,连接齿轮和中转齿轮三均固定在齿轮定位件二上,齿轮定位件二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外壳主体上;动力机构包括发动机伺服机、发动机、齿轮二、驱动后轮,发动机伺服机与发动机固定接触连接,发动机与齿轮二相咬合,齿轮二与驱动后轮通过齿轮链相连接,齿轮二与驱动后轮均固定在外壳主体上;密封外壳包括外壳主体、U形轨道凹槽、前置移动轮、辅助固定机构,外壳主体上设置有U形轨道凹槽,U形轨道凹槽与发动机伺服机相适应,前置移动轮安装在外壳主体上,外壳主体上设置有辅助固定机构上;辅助固定机构包括支撑弹簧、伺服机、固定凸起件、侧密封盖,支撑弹簧与外壳主体通过凹槽相适应,支撑弹簧与伺服机接触连接,伺服机与固定凸起件固定接触连接,固定凸起件与侧密封盖通过通孔相适应,侧密封盖与外壳主体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固定凸起件与连接短杆通过凹槽相适应;装置主体机构包括L形外壳、辅助支撑结构、减震机构、止逆机构二,辅助支撑结构与L形外壳通过凹槽相适应,减震机构与L形外壳通过凹槽相适应,止逆机构二安装在L形外壳的顶端;辅助支撑结构包括滚筒支撑腿、气撑一、中心轴,中心轴与L形外壳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中心轴与滚筒支撑腿通过焊接相连接,气撑一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L形外壳上,气撑一与滚筒支撑腿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减震机构包括缓冲板、气撑密封盖、气撑二、强力弹簧,强力弹簧与L形外壳通过凹槽相适应,强力弹簧与缓冲板通过焊接相连接,缓冲板与气撑二通过凹槽相适应,气撑密封盖与缓冲板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止逆机构二包括活动转轴、定位弹簧、止逆杆,活动转轴与L形外壳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定位弹簧与L形外壳通过焊接相连接,定位弹簧与止逆杆通过焊接相连接,止逆杆与活动转轴通过焊接相连接,止逆杆与止逆齿相适应;装置移动稳定机构包括底部外壳、千斤顶、伸缩移动轮,底部外壳与千斤顶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底部外壳与伸缩移动轮通过焊接相连接;伸缩移动轮包括H形固定杆、连接杆一、连接杆二、气撑三、连接杆三、滚轮,H形固定杆与底部外壳通过焊接相连接,H形固定杆与连接杆一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连接杆一与滚轮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滚轮与连接杆二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连接杆二同时与气撑三和连接杆三通过同一个紧固螺栓相连接,气撑三与H形固定杆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H形固定杆与连接杆三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电缆滚筒整理机构与装置主体机构通过凹槽活动接触连接,装置主体机构与装置移动稳定机构通过焊接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所述的轴承和辅助轴承的材料均为轴承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所述的支撑弹簧、强力弹簧和定位弹簧的材料均为碳素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所述的电缆滚筒整理机构的个数有四个。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所述的止逆齿的个数有多个。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所述的滚筒固定柱、轴承、连接短杆、转动齿轮和联动齿轮位于同一垂直线上。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本装置具有整理电缆滚筒,使其便于运输,还可直接在装置上进行电缆的放线操作,装置具有减震机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使用,装置还设置有伸缩移动轮,便于装置的稳定摆放以及移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的电缆滚筒整理机构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的滚筒固定机构1-1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的旋转机构1-3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的动力机构1-4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的密封外壳1-5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C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的装置主体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D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的减震机构2-3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0中E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的装置移动稳定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的伸缩移动轮3-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电缆滚筒整理机构1;滚筒固定机构1-1;滚筒固定柱1-1-1;轴承1-1-2;连接短杆1-1-3;转动齿轮1-1-4;联动齿轮1-1-5;固定齿轮1-1-6;止逆机构一1-2;止逆齿1-2-1;移动板1-2-2;小型伺服机1-2-3;旋转机构1-3;中转齿轮一1-3-1;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包括电缆滚筒整理机构(1)、装置主体机构(2)、装置移动稳定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滚筒整理机构(1)包括滚筒固定机构(1‑1)、止逆机构一(1‑2)、旋转机构(1‑3)、动力机构(1‑4)、密封外壳(1‑5),滚筒固定机构(1‑1)与密封外壳(1‑5)相连接,密封外壳(1‑5)与动力机构(1‑4)活动接触连接,止逆机构一(1‑2)安装在密封外壳(1‑5)上,旋转机构(1‑3)通过紧固螺钉安装在密封外壳(1‑5)上;滚筒固定机构(1‑1)包括滚筒固定柱(1‑1‑1)、轴承(1‑1‑2)、连接短杆(1‑1‑3)、转动齿轮(1‑1‑4)、联动齿轮(1‑1‑5)、固定齿轮(1‑1‑6),滚筒固定柱(1‑1‑1)与轴承(1‑1‑2)通过焊接相连接,轴承(1‑1‑2)与连接短杆(1‑1‑3)通过焊接相连接,连接短杆(1‑1‑3)与转动齿轮(1‑1‑4)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转动齿轮(1‑1‑4)与联动齿轮(1‑1‑5)通过齿轮链相连接,联动齿轮(1‑1‑5)与固定齿轮(1‑1‑6)相咬合,联动齿轮(1‑1‑5)与固定齿轮(1‑1‑6)均固定在外壳主体(1‑5‑1)上;止逆机构一(1‑2)包括止逆齿(1‑2‑1)、移动板(1‑2‑2)、小型伺服机(1‑2‑3),止逆齿(1‑2‑1)与移动板(1‑2‑2)通过焊接相连接,移动板(1‑2‑2)与小型伺服机(1‑2‑3)固定接触连接,小型伺服机(1‑2‑3)与外壳主体(1‑5‑1)通过凹槽相适应;旋转机构(1‑3)包括中转齿轮一(1‑3‑1)、顶端密封盖(1‑3‑2)、辅助轴承(1‑3‑3)、齿轮定位件一(1‑3‑4)、齿轮一(1‑3‑5)、中转齿轮二(1‑3‑6)、中转齿轮三(1‑3‑7)、齿轮定位件二(1‑3‑8)、连接齿轮(1‑3‑9),辅助轴承(1‑3‑3)与外壳主体(1‑5‑1)通过焊接相连接,辅助轴承(1‑3‑3)与中转齿轮一(1‑3‑1)通过焊接相连接,顶端密封盖(1‑3‑2)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外壳主体(1‑5‑1)上,中转齿轮一(1‑3‑1)与齿轮一(1‑3‑5)通过齿轮链相连接,齿轮一(1‑3‑5)与中转齿轮二(1‑3‑6)相咬合,中转齿轮二(1‑3‑6)和齿轮一(1‑3‑5)均固定在齿轮定位件一(1‑3‑4)上,齿轮定位件一(1‑3‑4)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外壳主体(1‑5‑1)上,中转齿轮二(1‑3‑6)与中转齿轮三(1‑3‑7)通过齿轮链相连接,中转齿轮三(1‑3‑7)与连接齿轮(1‑3‑9)相咬合,连接齿轮(1‑3‑9)和中转齿轮三(1‑3‑7)均固定在齿轮定位件二(1‑3‑8)上,齿轮定位件二(1‑3‑8)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外壳主体(1‑5‑1)上;动力机构(1‑4)包括发动机伺服机(1‑4‑1)、发动机(1‑4‑2)、齿轮二(1‑4‑3)、驱动后轮(1‑4‑4),发动机伺服机(1‑4‑1)与发动机(1‑4‑2)固定接触连接,发动机(1‑4‑2)与齿轮二(1‑4‑3)相咬合,齿轮二(1‑4‑3)与驱动后轮(1‑4‑4)通过齿轮链相连接,齿轮二(1‑4‑3)与驱动后轮(1‑4‑4)均固定在外壳主体(1‑5‑1)上;密封外壳(1‑5)包括外壳主体(1‑5‑1)、U形轨道凹槽(1‑5‑2)、前置移动轮(1‑5‑3)、辅助固定机构(1‑5‑4),外壳主体(1‑5‑1)上设置有U形轨道凹槽(1‑5‑2),U形轨道凹槽(1‑5‑2)与发动机伺服机(1‑4‑1)相适应,前置移动轮(1‑5‑3)安装在外壳主体(1‑5‑1)上,外壳主体(1‑5‑1)上设置有辅助固定机构(1‑5‑4)上;辅助固定机构(1‑5‑4)包括支撑弹簧(1‑5‑4‑1)、伺服机(1‑5‑4‑2)、固定凸起件(1‑5‑4‑3)、侧密封盖(1‑5‑4‑4),支撑弹簧(1‑5‑4‑1)与外壳主体(1‑5‑1)通过凹槽相适应,支撑弹簧(1‑5‑4‑1)与伺服机(1‑5‑4‑2)接触连接,伺服机(1‑5‑4‑2)与固定凸起件(1‑5‑4‑3)固定接触连接,固定凸起件(1‑5‑4‑3)与侧密封盖(1‑5‑4‑4)通过通孔相适应,侧密封盖(1‑5‑4‑4)与外壳主体(1‑5‑1)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固定凸起件(1‑5‑4‑3)与连接短杆(1‑1‑3)通过凹槽相适应;装置主体机构(2)包括L形外壳(2‑1)、辅助支撑结构(2‑2)、减震机构(2‑3)、止逆机构二(2‑4),辅助支撑结构(2‑2)与L形外壳(2‑1)通过凹槽相适应,减震机构(2‑3)与L形外壳(2‑1)通过凹槽相适应,止逆机构二(2‑4)安装在L形外壳(2‑1)的顶端;辅助支撑结构(2‑2)包括滚筒支撑腿(2‑2‑1)、气撑一(2‑2‑2)、中心轴(2‑2‑3),中心轴(2‑2‑3)与L形外壳(2‑1)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包括电缆滚筒整理机构(1)、装置主体机构(2)、装置移动稳定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滚筒整理机构(1)包括滚筒固定机构(1-1)、止逆机构一(1-2)、旋转机构(1-3)、动力机构(1-4)、密封外壳(1-5),滚筒固定机构(1-1)与密封外壳(1-5)相连接,密封外壳(1-5)与动力机构(1-4)活动接触连接,止逆机构一(1-2)安装在密封外壳(1-5)上,旋转机构(1-3)通过紧固螺钉安装在密封外壳(1-5)上;滚筒固定机构(1-1)包括滚筒固定柱(1-1-1)、轴承(1-1-2)、连接短杆(1-1-3)、转动齿轮(1-1-4)、联动齿轮(1-1-5)、固定齿轮(1-1-6),滚筒固定柱(1-1-1)与轴承(1-1-2)通过焊接相连接,轴承(1-1-2)与连接短杆(1-1-3)通过焊接相连接,连接短杆(1-1-3)与转动齿轮(1-1-4)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转动齿轮(1-1-4)与联动齿轮(1-1-5)通过齿轮链相连接,联动齿轮(1-1-5)与固定齿轮(1-1-6)相咬合,联动齿轮(1-1-5)与固定齿轮(1-1-6)均固定在外壳主体(1-5-1)上;止逆机构一(1-2)包括止逆齿(1-2-1)、移动板(1-2-2)、小型伺服机(1-2-3),止逆齿(1-2-1)与移动板(1-2-2)通过焊接相连接,移动板(1-2-2)与小型伺服机(1-2-3)固定接触连接,小型伺服机(1-2-3)与外壳主体(1-5-1)通过凹槽相适应;旋转机构(1-3)包括中转齿轮一(1-3-1)、顶端密封盖(1-3-2)、辅助轴承(1-3-3)、齿轮定位件一(1-3-4)、齿轮一(1-3-5)、中转齿轮二(1-3-6)、中转齿轮三(1-3-7)、齿轮定位件二(1-3-8)、连接齿轮(1-3-9),辅助轴承(1-3-3)与外壳主体(1-5-1)通过焊接相连接,辅助轴承(1-3-3)与中转齿轮一(1-3-1)通过焊接相连接,顶端密封盖(1-3-2)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外壳主体(1-5-1)上,中转齿轮一(1-3-1)与齿轮一(1-3-5)通过齿轮链相连接,齿轮一(1-3-5)与中转齿轮二(1-3-6)相咬合,中转齿轮二(1-3-6)和齿轮一(1-3-5)均固定在齿轮定位件一(1-3-4)上,齿轮定位件一(1-3-4)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外壳主体(1-5-1)上,中转齿轮二(1-3-6)与中转齿轮三(1-3-7)通过齿轮链相连接,中转齿轮三(1-3-7)与连接齿轮(1-3-9)相咬合,连接齿轮(1-3-9)和中转齿轮三(1-3-7)均固定在齿轮定位件二(1-3-8)上,齿轮定位件二(1-3-8)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外壳主体(1-5-1)上;动力机构(1-4)包括发动机伺服机(1-4-1)、发动机(1-4-2)、齿轮二(1-4-3)、驱动后轮(1-4-4),发动机伺服机(1-4-1)与发动机(1-4-2)固定接触连接,发动机(1-4-2)与齿轮二(1-4-3)相咬合,齿轮二(1-4-3)与驱动后轮(1-4-4)通过齿轮链相连接,齿轮二(1-4-3)与驱动后轮(1-4-4)均固定在外壳主体(1-5-1)上;密封外壳(1-5)包括外壳主体(1-5-1)、U形轨道凹槽(1-5-2)、前置移动轮(1-5-3)、辅助固定机构(1-5-4),外壳主体(1-5-1)上设置有U形轨道凹槽(1-5-2),U形轨道凹槽(1-5-2)与发动机伺服机(1-4-1)相适应,前置移动轮(1-5-3)安装在外壳主体(1-5-1)上,外壳主体(1-5-1)上设置有辅助固定机构(1-5-4)上;辅助固定机构(1-5-4)包括支撑弹簧(1-5-4-1)、伺服机(1-5-4-2)、固定凸起件(1-5-4-3)、侧密封盖(1-5-4-4),支撑弹簧(1-5-4-1)与外壳主体(1-5-1)通过凹槽相适应,支撑弹簧(1-5-4-1)与伺服机(1-5-4-2)接触连接,伺服机(1-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宏刘艳敏高敬媛肖宇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