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及双波场延拓的层间多次波预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5449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及双波场延拓的层间多次波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上行波场和下行波场同时向下延拓,上行波场与上地层褶积,获得第一组二次震源,将第一组二次震源传递到下行波场,并随下行波场继续向下延拓,当延拓到上地层与下地层之间的某个位置时,停止向下行波场传递第一组二次震源;上行波场和下行波场继续向下延拓,下行波场与下地层褶积,获得第二组二次震源,将第二组二次震源传递到上行波场,并随上行波场继续向下延拓,当延拓到下地层之下某个位置时,停止向上行波场传递第二组二次震源;上行波场向上延拓到地表,完成层间多次波的预测。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单程波方程,延拓过程经过一个来回即可预测得到多次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模型及双波场延拓的层间多次波预测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球物理勘探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模型及双波场延拓的层间多次波预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AntonioPica在2008年美国地球物理年会上的报告《Waveequationbasedinternalmultiplemodelingin3D》展示了一种预测层间多次波的方法。图2示出了根据此现有技术的预测层间多次波方法的示意图,该方法预测多次波的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1)如图2a所示,将波场向下延拓到产生下行反射的地层(“上地层”,下同)之下;(2)如图2b所示,将上述波场向上延拓直到遇到第一步中所述反射地层,产生下行反射,并将产生下行反射的位置视为二次震源;(3)如图2c所示,将上述二次震源激发得到波场向下传播,并在产生上行多次波的地层界面(即“下地层”,下同)得到第二组二次震源,记录该二次震源;(4)如图2d所示,将上述第二组二次震源向上延拓直到地表,即得到由下行反射地层和上行反射地层产生的多次波。在Pica提出的方法中,需要先将波场向下延拓到产生下行反射的地层之下,然后再向上延拓,在产生下行反射的地层处激发并记录第一组二次震源,等到波场延拓到该地层之上后,开始向下延拓由所有的二次震源激发的下行波场。在这第一组二次震源激发过程中,延拓界面经历了向下-向上-向下的过程。而如果使用单程波方程,在频率域利用双波场在深度上进行延拓,由于波场在介质中产生反射时,上行波场和下行波场必然处于相同深度,旅行时间由平面波的相位描述和记录,因此这一往返过程可以简化,因此我们有必要提供一种在波场向下延拓的过程中一次完成层间多次波的预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使用单程波方程,在频率域利用双波场在深度上进行延拓,波场在介质中产生反射时,上行波场和下行波场必然处于相同深度,旅行时间由平面波的相位描述和记录,使得在波场向下延拓的过程中一次完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及双波场延拓的层间多次波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上行波场和下行波场同时向下延拓,所述上行波场与上地层褶积,获得第一组二次震源,将所述第一组二次震源传递到所述下行波场,并随所述下行波场继续向下延拓,当延拓到所述上地层与下地层之间的某个位置时,停止向所述下行波场传递所述第一组二次震源;所述上行波场和所述下行波场继续向下延拓,所述下行波场与下地层褶积,获得第二组二次震源,将所述第二组二次震源传递到所述上行波场,并随所述上行波场继续向下延拓,当延拓到下地层之下某个位置时,停止向所述上行波场传递所述第二组二次震源;所述上行波场向上延拓到地表,完成层间多次波的预测。优选地,所述模型为反射率模型,所述反射率模型是由反射系数构成的一个空间模型。优选地,所述上行波场为所述地表接收到的地震记录所表示的波场和由所述下地层中所述第二组二次震源产生的向上传播的多次波。优选地,所述下行波场为预测层间多次波过程中所述上地层所激发的波场。优选地,所述第二组二次震源由所述下行波场和由反射系数得到的震源子波通过褶积得到。优选地,所述上行波场和所述下行波场在频率空间域中进行延拓。优选地,停止向所述下行波场传递所述第一组二次震源时,记录一次反射的所述上行波场已经完成产生多次波的任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及双波场延拓的层间多次波预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可执行指令时,所述处理器实现以下步骤:上行波场和下行波场同时向下延拓,所述上行波场与上地层褶积,获得第一组二次震源,将所述第一组二次震源传递到所述下行波场,并随所述下行波场继续向下延拓,当延拓到所述上地层与下地层之间的某个位置时,停止向所述下行波场传递所述第一组二次震源;所述上行波场和所述下行波场继续向下延拓,所述下行波场与下地层褶积,获得第二组二次震源,将所述第二组二次震源传递到所述上行波场,并随所述上行波场继续向下延拓,当延拓到下地层之下某个位置时,停止向所述上行波场传递所述第二组二次震源;所述上行波场向上延拓到地表,完成层间多次波的预测。优选地,所述模型为反射率模型,所述反射率模型是由反射系数构成的一个空间模型。优选地,所述上行波场为所述地表接收到的地震记录所表示的波场和由所述下地层中所述第二组二次震源产生的向上传播的多次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反射率模型已知的情况下,可以较好的预测层间多次波。其预测结果与原数据中的层间多次波在时间和相位上一致,并有利于进一步采用其它压制多次波的方法(如自适应多次波相减)对其进行压制或进一步处理。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模型及双波场延拓的层间多次波预测方法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预测层间多次波方法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模型及双波场延拓的层间多次波预测方法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三层速度模型。图5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预测的一次反射及其多次波。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预测的多次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1在该实施例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模型及双波场延拓的层间多次波预测方法可以包括:上行波场和下行波场同时向下延拓,上行波场与上地层褶积,获得第一组二次震源,将第一组二次震源传递到下行波场,并随下行波场继续向下延拓,当延拓到上地层与下地层之间的某个位置时,停止向下行波场传递第一组二次震源;上行波场和下行波场继续向下延拓,下行波场与下地层褶积,获得第二组二次震源,将第二组二次震源传递到上行波场,并随上行波场继续向下延拓,当延拓到下地层之下某个位置时,停止向上行波场传递第二组二次震源;上行波场向上延拓到地表,完成层间多次波的预测。该实施例使用单程波方程,在频率域利用双波场在深度上进行延拓,波场在介质中产生反射时,上行波场和下行波场必然处于相同深度,旅行时间由平面波的相位描述和记录,使得在波场向下延拓的过程中一次完成。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模型及双波场延拓的层间多次波预测方法的流程图。下面参考图1详细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模型及双波场延拓的层间多次波预测方法的具体步骤。步骤101,上行波场和下行波场同时向下延拓,上行波场与上地层褶积,获得第一组二次震源,将第一组二次震源传递到下行波场,并随下行波场继续向下延拓,当延拓到上地层与下地层之间的某个位置时,停止向下行波场传递第一组二次震源。在一个示例中,模型为反射率模型,反射率模型是由反射系数构成的一个空间模型。具体地,反射系数是反射波振幅和入射波振幅的比值,该参数用来描述介质对地震波产生反射的能力,反射系数模型就是指由反射系数构成的一个空间模型,地震波在由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模型及双波场延拓的层间多次波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上行波场和下行波场同时向下延拓,所述上行波场与上地层褶积,获得第一组二次震源,将所述第一组二次震源传递到所述下行波场,并随所述下行波场继续向下延拓,当延拓到所述上地层与下地层之间的某个位置时,停止向所述下行波场传递所述第一组二次震源;所述上行波场和所述下行波场继续向下延拓,所述下行波场与下地层褶积,获得第二组二次震源,将所述第二组二次震源传递到所述上行波场,并随所述上行波场继续向下延拓,当延拓到下地层之下某个位置时,停止向所述上行波场传递所述第二组二次震源;所述上行波场向上延拓到地表,完成层间多次波的预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模型及双波场延拓的层间多次波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上行波场和下行波场同时向下延拓,所述上行波场与上地层褶积,获得第一组二次震源,将所述第一组二次震源传递到所述下行波场,并随所述下行波场继续向下延拓,当延拓到所述上地层与下地层之间的某个位置时,停止向所述下行波场传递所述第一组二次震源;所述上行波场和所述下行波场继续向下延拓,所述下行波场与下地层褶积,获得第二组二次震源,将所述第二组二次震源传递到所述上行波场,并随所述上行波场继续向下延拓,当延拓到下地层之下某个位置时,停止向所述上行波场传递所述第二组二次震源;所述上行波场向上延拓到地表,完成层间多次波的预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型及双波场延拓的层间多次波预测方法,其中,所述模型为反射率模型,所述反射率模型是由反射系数构成的一个空间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型及双波场延拓的层间多次波预测方法,其中,所述上行波场为所述地表接收到的地震记录所表示的波场和由所述下地层中所述第二组二次震源产生的向上传播的多次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型及双波场延拓的层间多次波预测方法,其中,所述下行波场为预测层间多次波过程中所述上地层所激发的波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型及双波场延拓的层间多次波预测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组二次震源由所述下行波场和由反射系数得到的震源子波通过褶积得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型及双波场延拓的层间多次波预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蔚亚朱成宏张春涛高鸿谢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