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便携式救生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430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功能便携式救生圈,属于救生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救生圈本体,救生圈本体下表面连接网兜,网兜的两侧设有推进装置,推进装置通过连接杆连接于救生圈本体的底部,救生圈本体的内部设有把手与收纳袋,救生圈本体的外圈环布有浮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救生衣占用空间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对风浪具有削弱效果,并可减缓人体不适症状,极大提高落水人员存活几率。

Multifunctional portable life buo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portable life-saving ring,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ife-saving devices, including the body of the life-saving ring,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ody of the life-saving ring is connected with a net pocket, the two sides of the net pocket are provided with a propulsion device, the propulsion device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life-saving ring body through a connecting rod, the inner part of the life-saving r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handle and a receiving bag, and the outer ring of the life-saving ring body is covered with floating balls. The life jacket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space occupation, light weight, convenient carrying, weakening effect on wind and waves, reducing human discomfort symptoms, and greatly improving the survival probability of the falling water perso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便携式救生圈
本专利技术属于救生装置
,具体涉及多功能便携式救生圈。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水运交通工具当中,多备有救生圈和救生衣等救生装置,来提高灾难发生时落水人员的生还几率。作为公知常识,人体在没有食物与水的供给状态下,视体能状态差异,理论上能存活3-7天。但是当船员和/或游客落水后,即使穿着救生装置,也多数会在8小时内溺亡。其主要原因为:人体借助救生装置,可长时间漂浮于水面上,在风和浪的作用下,人体会四处漂浮,体力快速丧失,约4-6小时过后,人体到达生理极限,处于濒死状态,无力再与风和浪进行斗争。而风和浪会将河水和/或海水吹向人体面部,造成呛水,时间过长,即使人佩戴救生装置处于漂浮的状态下,也会发生溺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对风浪具有削弱效果,并可减缓人体不适症状,极大提高落水人员存活几率的多功能便携式救生圈。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多功能便携式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本体,救生圈本体下表面连接网兜,网兜的两侧设有推进装置,推进装置通过连接杆连接于救生圈本体的底部,救生圈本体的内部设有把手与收纳袋,救生圈本体的外圈环布有浮球。救生圈在不用时折叠存放,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可放置于车内某个小空间,外出旅游时,可存放旅行包内,在紧急情况下为自己使用和救援他人节约了宝贵时间,救生圈本体下方的网兜能为落水者提供较好的休息环境,使落水者坐在救生圈上,提高救生圈使用的舒适度,把手的设计能使落水者有一个支点,减小二次落水的几率,救生圈外圈的浮球增加了整个救生圈的浮力,使救生圈漂浮在水面上更加稳定。作为优选,救生圈本体的上表面设有荧光布、电池组与拉环,拉环对称设置,且拉环表面绕接有牵引绳。救生圈本体上设有大面积的荧光布,可在夜间救援或是灯光较为暗淡的情况下非常明显,有利于人员的营救,拉环的设置能为救援起到较大的帮助,拉环上系上牵引绳能控制推进装置推进的方向,还能通过求援人员拉动牵引绳使被救人员能快速上岸,缩短救援时间。作为优选,浮球与救生圈本体之间通过弹性绳连接,浮球之间填充有斜板,斜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7°-25°。浮球通过弹性绳连接救生圈本体,能提高救生圈的浮力,在意外情况下救生圈漏气或破损,浮球会起到二次保护的作用,浮球之间的斜板在此夹角范围内能削弱海浪对救生圈的冲击,使冲击的海浪划过斜板形成分流,降低了风浪对落水者的影响,极大提高落水人员的存活几率。作为优选,浮球内部设有发泡体,浮球上方安装有信号接收器。浮球内部的发泡体增加了浮球的浮力,在天气较为恶劣时也保证了浮球会一直浮于水面,浮球上方的信号接收器能接受信号传递至推进装置。作为优选,推进装置通过导线连接电池组,推进装置包括隔离罩,隔离罩内部安装有无刷电机,无刷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输出轴,输出轴连接推进叶片,推进叶片位于容置仓内部,容置仓与输出轴的接触部分填充有密封圈。当发现救援目标后,发射信号至信号接收器,再通过信号接收器传输信号使推进装置推动到目标水域,较好的为营救他人赢得宝贵的时间,电池组为该装置提供动力,推进叶片在无刷电机的作用下产生强大的推进动力,通过控制牵引绳可直接控制救生圈前进方向,推进装置为全封闭的,且有较强的防水作用。作为优选,收纳袋内部装有氧气囊,氧气囊连接金属软管的一端,金属软管的一端连接防护帽,金属软管内部设有橡胶气管,橡胶气管与位于防护帽内的面罩138连通。收纳袋可为落水人员藏一些补给物品,使落水人员快速恢复体力,提高落水者的存活率,收纳袋里的氧气囊还能给落水者提供足量的氧气,保证了被救人员的生命安全。作为优选,防护帽包括过渡板,过渡板下方连接围脖,过渡板上方连接防护层,防护层内部设有电热丝,防护层下方设有散热层,散热层下方设有若干按压快,防护层前端设有可滑动的滑盖。防护帽能保护被救者的头部,避免被救者的头部受到二次伤害,过渡板下方的围脖与脖子贴合,能防止海浪再次打入防护帽中,防护层由特殊材料制成有较强的耐高温、耐冲击、耐低温的效果,不易破损,配合防护层内部的电热丝能对防护帽起到加温的作用,让被救援者的大脑时刻保持清醒状态,电热丝加热后的最高温度在45℃左右,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损害,通过散热层的散热使电热丝产生的热量散发的较为迅速,使防护帽内部受热均匀,滑盖能在防护层前端上下滑动,能较好的保护了面部。作为优选,按压块包括连接于散热层下表面的固定块,固定块连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橡胶块,橡胶块外表面设有按摩球,按摩上环布有滚球。按压块对被救者头部有较好的挤压按摩的作用,能有效的缓解被救者紧张、害怕的情绪,头部紧贴按压块时,连接按压块的弹簧会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保护头部,使被救者头部处于放松的状态,被救者头部上下移动时按摩球上的滚球也会绕按摩球滚动,对被救者头部的穴位进行挤压,有效快速的缓解头颅周边肌肉肌筋膜组织收缩或缺血等症状,帮助大脑快速舒缓紧箍感、压迫感,具有缓解大脑压力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救生圈不用时便于存放,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2)浮球之间的斜板能削弱海浪对救生圈的冲击,使冲击的海浪划过斜板形成分流,降低了风浪对落水者的影响。3)收纳袋里可放置补给物,氧气囊还能为落水者提供氧气,确保落水者的生命安全。4)防护帽对头面部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二次伤害,并可减缓人体不适的症状,更重要的是紧急情况下为自己使用和救援他人节约了宝贵时间。5)推进装置能推动救生圈迅速前进到达需要救援的水域,配合牵引绳能控制救生圈的前进方向。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多功能便携式救生圈,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便携式救生圈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便携式救生圈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推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防护帽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按压块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浮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救生圈本体;2斜板;3把手;4弹性绳;5氧气囊;6浮球;7连接杆;8推进装置;801无刷电机;802隔离罩;803密封圈;804容置仓;805输出轴;806推进叶片;9收纳袋;10网兜;11荧光布;12电池组;13防护帽;132防护层;133散热层;134滑盖;135电热丝;136按压块;137橡胶气管;138面罩;139过渡板;1311围脖;1312固定块;1313弹簧;1314按摩球;1315滚球;1316橡胶块;14金属软管;15拉环;16牵引绳;17信号接收器;18发泡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5所示,多功能便携式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本体1,救生圈本体1下表面连接网兜10,网兜10的两侧设有推进装置8,推进装置8通过连接杆7连接于救生圈本体1的底部,救生圈本体1的内部设有把手3与收纳袋9,救生圈本体1的外圈环布有浮球6。救生圈在不用时折叠存放,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可放置于车内某个小空间,外出旅游时,可存放旅行包内,在紧急情况下为自己使用和救援他人节约了宝贵时间,救生圈本体下方的网兜能为落水者提供较好的休息环境,使落水者坐在救生圈上,提高救生圈使用的舒适度,把手的设计能使落水者有一个支点,减小二次落水的几率,救生圈外圈的浮球增加了整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便携式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圈本体(1)下表面连接网兜(10),所述网兜(10)的两侧设有推进装置(8),所述推进装置(8)通过连接杆(7)连接于救生圈本体(1)的底部,所述救生圈本体(1)的内部设有把手(3)与收纳袋(9),所述救生圈本体(1)的外圈环布有浮球(6)。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便携式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圈本体(1)下表面连接网兜(10),所述网兜(10)的两侧设有推进装置(8),所述推进装置(8)通过连接杆(7)连接于救生圈本体(1)的底部,所述救生圈本体(1)的内部设有把手(3)与收纳袋(9),所述救生圈本体(1)的外圈环布有浮球(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式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圈本体(1)的上表面设有荧光布(11)、电池组(12)与拉环(15),所述拉环(15)对称设置,且拉环(15)表面绕接有牵引绳(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式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6)与救生圈本体(1)之间通过弹性绳(4)连接,所述浮球(6)之间填充有斜板(2),所述斜板(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7°-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式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6)内部设有发泡体(18),所述浮球(6)上方安装有信号接收器(1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式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装置(8)通过导线连接电池组(12),所述推进装置(8)包括隔离罩(802),所述隔离罩(802)内部安装有无刷电机(801),所述无刷电机(801)的输出端连接输出轴(805),所述输出轴(805)连接推进叶片(8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