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三维触控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882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静电三维触控显示屏。在触控模组和显示模组中间设置透明的压电薄膜,当触控模组触控受压时,压电薄膜将机械性能转化为电气性能,通过电极将信号传递至柔性电路板上的信号处理器,识别出触控受压的位置,即识别出触控受压在X轴和Y轴上的位置点,同时还能识别出触控受压的类型和压力大小,即识别出触控受压在Z轴上的信号,实现三维触控。然后将所识别的信号通过设于柔性电路板上的微控制器传递至显示模组,完成触控受压对显示模组的操作。另一方面,在触控模组和显示模组中间设置透明的压电薄膜,在显示屏通电工作的过程中,压电薄膜发生极化,以抵抗产生的静电,从而达到防静电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静电三维触控显示屏
本技术属于电子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静电三维触控显示屏。
技术介绍
触控显示屏因其具有操作简单、直观灵活的优点,广泛用于通信设备显示领域,如手机、电脑、广告板等智能终端。随着材料技术和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多功能显示屏投入使用。显示屏不仅能够感知触摸所在的平面位置(二维空间),还能够感知触摸所在的垂直位置信息,三维触控可以让触控的内容更加丰富,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显示屏的力度来触发不同的操作,可以通过单击、双击、按压以及旋转等不同手势触摸屏幕,实现随心所欲地操控,因此三维触控在电子产品中收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实现三维触控功能的同时,显示屏的防静电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显示屏上加镀一层防静电涂层,或者在显示屏上加装维护外壳用来起到防静电的作用。申请号为201721682720.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显示屏前维护外壳,通过在显示屏前维护外壳上涂有一层防静电涂层,可实现使用者在触摸显示屏前维护外壳时防止静电发生,该方法虽然能够达到防静电的作用,但是加装显示屏前维护外壳使得显示屏结构较为复杂,并且会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静电三维触控显示屏。在触控模组和显示模组中间设置透明的压电薄膜,压电薄膜可以实现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的转换,当触控模组触控受压时,压电薄膜将机械性能转化为电气性能,通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将信号传递至柔性电路板上的信号处理器,识别出触控受压的位置,即识别出触控受压在X轴和Y轴上的位置点,同时还能识别出触控受压的类型和压力大小,即识别出触控受压在Z轴上的信号,实现三维触控。然后将所识别的信号通过设于柔性电路板上的微控制器传递至显示模组,完成触控受压对显示模组的操作。另一方面,在触控模组和显示模组中间设置透明的压电薄膜,在显示屏通电工作的过程中,压电薄膜发生极化,以抵抗产生的静电,从而达到防静电的功能。本技术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静电三维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模组、压电薄膜、显示模组,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触控模组、压电薄膜、显示模组组成叠层结构,所述压电薄膜位于中间层位置;所述压电薄膜上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显示模组一侧设有第三电极;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信息处理器和微控制器。在触控模组和显示模组中间设置透明的压电薄膜,压电薄膜可以实现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的转换,实现三维触控。另一方面,在触控模组和显示模组中间设置透明的压电薄膜,在显示屏通电工作的过程中,压电薄膜发生极化,以抵抗产生的静电,既不影响显示效果,又可以起到防静电的作用。优选地,所述显示模组为incell显示模组。现有技术中,显示触控模组为了实现防静电的作用,通常会在显示屏上加镀一层导电的防静电涂层,或者在显示屏上加装维护外壳用来起到防静电的作用。然而对于显示触控模组,特别是incell显示触控模组,如果在TFT表面涂布的防静电涂层电阻太低会影响incell的触控性能,如果防静电涂层电阻太高,则防静电的性能会大打折扣。本技术中,在触控模组和显示模组中间设置透明的压电薄膜,既不影响显示效果,又可以起到防静电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设于所述压电薄膜的两面。通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来收集触控受压的信号。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信息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当触控模组触控受压时,压电薄膜将机械性能转化为电气性能,通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将信号传递至柔性电路板上的信号处理器,识别出触控受压的位置,即识别出触控受压在X轴和Y轴上的位置点,同时还能识别出触控受压的类型和压力大小,即识别出触控受压在Z轴上的信号,实现三维触控。然后将所识别的信号通过设于柔性电路板上的微控制器传递至显示模组,完成触控受压对显示模组的操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分别为透明石墨烯电极、纳米银电极、氧化铟锡电极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压电薄膜的透明度大于94%。进一步地,所述压电薄膜厚度为1-100μm。本技术中压电薄膜优选为大金公司生产的压电薄膜,其透明度能够达到95%以上,能将触控受压迅速转换为电气信号,实现快速准确的三维触控。进一步地,所述触控模组、显示模组、压电薄膜通过OCA光学胶粘合。OCA光学胶粘合后即可使用,操作简单易行,生产效率高,成本较低。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中在触控模组和显示模组中间设置透明的压电薄膜,通过电极、信息处理器、微控制器、柔性电路板实现三维触控,信号识别准确,触控响应迅速。2.本技术中在触控模组和显示模组中间设置透明的压电薄膜,在显示屏通电工作的过程中,压电薄膜发生极化,以抵抗产生的静电,既不影响显示效果,又可以起到防静电的作用。3.本技术中将压电薄膜通过OCA光学胶粘合在触控模组和显示模组中间即可,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防静电三维触控显示屏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压电薄膜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压电薄膜与信息处理器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防静电三维触控显示屏中压电薄膜防静电的原理图。图中:1、触控模组;2、压电薄膜;3、显示模组;4、柔性电路板;201、第一电极;202、第二电极;301、第三电极;401、信息处理器;402、微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并不表示电极的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如附图1所示,显示了本实施例中防静电三维触控显示屏的主体结构。本实施例中防静电三维触控显示屏包括触控模组1、压电薄膜2、显示模组3,还包括柔性电路板4;所述触控模组1、压电薄膜2、显示模组3组成叠层结构,所述压电薄膜2位于中间层位置;所述显示模组3的一侧设有第三电极301;所述柔性电路板4上设有信息处理器401和微控制器402。本实施例中显示模组3为incell显示模组;触控模组1为可实现触控功能的触控模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并不对触控模组、压电薄膜、显示模组、柔性电路板的形状和尺寸进行限定,即本技术中可以根据设计和使用需要选择适配的触控模组、压电薄膜、显示模组、柔性电路板以制备出满足要求的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防静电三维触控显示屏。另外,本技术中,触控模组也可以为盖板,即显示屏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不需要对其进行触控操作,以盖板作为显示屏的外层即可,本技术中可以用玻璃盖板、树脂盖板等盖板替换触控模组,以制备出满足要求的防静电显示屏。如附图2-3所示,显示了压电薄膜2的结构以及其与柔性电路板4上信息处理器401的连接方式。所述压电薄膜2上设有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分设于所述压电薄膜的两面,通过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来收集触控受压的信号。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201与第二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静电三维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模组、压电薄膜、显示模组,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触控模组、压电薄膜、显示模组组成叠层结构,所述压电薄膜位于中间层位置;所述压电薄膜上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显示模组一侧设有第三电极;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信息处理器和微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三维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模组、压电薄膜、显示模组,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触控模组、压电薄膜、显示模组组成叠层结构,所述压电薄膜位于中间层位置;所述压电薄膜上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显示模组一侧设有第三电极;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信息处理器和微控制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静电三维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为incell显示模组。3.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静电三维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设于所述压电薄膜的两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静电三维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信息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生崔子龙刘威林高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