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8797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其用于设置于一显示面板模组下,包含灯条、背板及导光板。背板具有至少一垫高部,且垫高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灯条,导光板设于背板上且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并具有入光面、出光面及底面,入光面对应灯条设置,出光面及底面相对设置且分别与入光面邻接,且底面邻近入光面区域靠抵于垫高部。因此,显示面板模组压抵于出光面时,即可消除导光板邻接于入光面区域因材质特性形成的翘曲现象,使灯条相对入光面为垂直入光,提升背光模组的光线利用率与出光效果,同时也可使薄型背光模组维持低厚度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
本技术涉及背光模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背光模组为目前被广泛运用至例如显示器、灯具等电子装置内的光学组件,其可将搭配使用的光源光线导引形成均匀的面光源,以达到供光目的。背光模组又可依据光源设置位置而区分为侧入式及直下式两种类型,而鉴于现今的薄型化需求,侧入式背光模组已逐渐成为应用的主流。为可使背光模组具有最佳的光线利用率,以提供具高亮度与均匀度的光线,如何在背光模组组装后,使光源的光线相对导光组件形成垂直入光,成为一相当重要的生产要点。目前实际遇到的情况为,导光组件会因环境因素,使得导光组件的入光面与光源间隙产生变化,使得光源光线以偏移状态入射至导光组件内。为解决上述情况,由于背光模组在组装时会通过夹具框体来固设光源、导光组件及其他相关的显示组件等,因此现今采用如增加夹具框体厚度的夹固方式,使导光组件的入光面与光源的间隙在安装与使用后维持一定距离不偏移,例如中国台湾公开号为M537230、I545378、I507796及I366046等专利文献所揭示的技术特征。然而,此种方式虽可将导光组件与光源的相对位置加以固定,但却造成背光模组整体厚度随之增加,与薄型化的需求背道而驰,不符现今市场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为避免光线以偏移状态入射至导光组件,而导致整个背光模组的厚度变厚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其用于设置于一显示面板模组下,所述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包含:一第一灯条;一背板,所述背板具有至少一第一垫高部,且所述第一垫高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灯条;及一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背板上,所述导光板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且所述导光板具有一第一入光面、一出光面及一底面,所述第一入光面与所述第一灯条对应设置,所述出光面及所述底面相对设置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入光面邻接,且所述底面邻近所述第一入光面的区域靠抵于所述第一垫高部;因此,当该显示面板模组压抵于该出光面时,可消除该导光板在邻近该第一入光面区域的翘曲现象,使该第一灯条相对该第一入光面为垂直入光,而使背光模组具有低厚度结构,又可提升光线利用率与后续的出光效果。较佳地,所述第一垫高部为贴设于所述背板的一反射片,以使部分传导至该第一垫高部位置的光线,能够被反射回导光板内而降低光线耗损。较佳地,所述第一垫高部为凸出于所述背板的顶面的一条状结构,以通过对背板结构的加工制成第一垫高部。一种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其用于设置于一显示面板模组下,所述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包含:一第一灯条;一第二灯条,所述第二灯条与所述第一灯条相对设置;一背板,所述背板具有至少一第一垫高部及至少一第二垫高部,且所述第一垫高部及所述第二垫高部为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垫高部的延伸方向及所述第二垫高部的延伸方向分别平行于所述背板的短边;及一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背板的顶侧,所述导光板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且所述导光板具有一第一入光面、一第二入光面、一出光面及一底面,所述第一入光面与所述第一灯条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入光面与所述第一入光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入光面与所述第二灯条对应设置,所述出光面及所述底面为相对设置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入光面及所述第二入光面邻接,且所述底面邻近所述第一入光面的区域靠抵于所述第一垫高部,所述底面邻近所述第二入光面的区域靠抵于所述第二垫高部;因此,当该显示面板模组压抵于该出光面时,可消除该导光板在邻近该第一入光面区域及第二入光面区域的翘曲现象,使该第一灯条相对该第一入光面为垂直入光,该第二灯条相对该第二入光面为垂直入光。这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薄型背光模组可为短边双侧入光的结构,以具有更高的亮度呈现。较佳地,所述第一垫高部及所述第二垫高部分别为贴设于所述背板的一反射片,以提高光线利用率。较佳地,所述第一垫高部及所述第二垫高部分别为凸出于所述背板的顶侧的一条状结构,以通过对背板结构的加工而制成。一种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其用于设置于一显示面板模组下,所述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包含:一第一灯条;一背板,所述背板具有至少一第一垫高部,且所述第一垫高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背板的长边;及一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背板上,所述导光板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且所述导光板具有一第一入光面、一出光面及一底面,所述第一入光面与所述第一灯条对应设置,所述出光面及所述底面相对设置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入光面邻接,且所述底面邻近所述第一入光面的区域靠抵于所述第一垫高部;因此,当该显示面板模组压抵于该出光面时,可消除该导光板在邻近该第一入光面区域的翘曲现象,使该第一灯条相对该第一入光面为垂直入光。这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薄型背光模组也可以为长边入光的结构。较佳地,所述第一垫高部为贴设于所述背板的一反射片,以使部分传导至该第一垫高部位置的光线,能够被反射回导光板内而降低光线耗损。较佳地,所述第一垫高部为凸出于所述背板的顶面的一条状结构,以通过对背板结构的加工制成第一垫高部。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该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可使导光板的入光面与灯条可被定位,维持一定夹角与间隙,以避免由于导光板材质特性所导致的翘曲现象使入光面与灯条位置有所偏移,进而影响后续出光表现。本技术的薄型背光模组利用设置于背板的垫高部,配合实际应用时会设置在薄型背光模组顶侧的显示面板模组重量,使得导光板邻近入光面的翘曲区域通过压抵与撑抵的方式维持与灯条的垂直入光状态,在无须增加薄型背光模组整体厚度的情况下,即可顺利消除翘曲现象对于入光的影响,使得薄型背光模组得以保持极薄结构,更为符合现今市场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的局部组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的分解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的分解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再一实施方式的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薄型背光模组10:第一灯条11:背板111:第一垫高部112:第二垫高部12:导光板121:第一入光面122:出光面123:底面124:第二入光面13:第二灯条2:显示面板模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对应于现今大尺寸与轻薄化的背光模组需求,同时有效解决背光模组由于材料特性或是其他因素,而影响入光侧光线入射状况的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如下所述的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以有效提升薄型背光模组的应用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局部组装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1,以用于设置在一显示面板模组2下,包含:一第一灯条10、一背板11及一导光板12。其中,显示面板模组2可包含如偏光片、玻璃基板、液晶层、彩色滤光片等组件,以接收薄型背光模组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用于设置于一显示面板模组下,所述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包含:一第一灯条;一背板,所述背板具有至少一第一垫高部,且所述第一垫高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灯条;及一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背板上,所述导光板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且所述导光板具有一第一入光面、一出光面及一底面,所述第一入光面与所述第一灯条对应设置,所述出光面及所述底面相对设置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入光面邻接,且所述底面邻近所述第一入光面的区域靠抵于所述第一垫高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用于设置于一显示面板模组下,所述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包含:一第一灯条;一背板,所述背板具有至少一第一垫高部,且所述第一垫高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灯条;及一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背板上,所述导光板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且所述导光板具有一第一入光面、一出光面及一底面,所述第一入光面与所述第一灯条对应设置,所述出光面及所述底面相对设置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入光面邻接,且所述底面邻近所述第一入光面的区域靠抵于所述第一垫高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高部为贴设于所述背板的一反射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高部为凸出于所述背板的顶面的一条状结构。4.一种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用于设置于一显示面板模组下,所述可消除翘曲现象的薄型背光模组包含:一第一灯条;一第二灯条,所述第二灯条与所述第一灯条相对设置;一背板,所述背板具有至少一第一垫高部及至少一第二垫高部,且所述第一垫高部及所述第二垫高部为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垫高部的延伸方向及所述第二垫高部的延伸方向分别平行于所述背板的短边;及一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背板的顶侧,所述导光板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且所述导光板具有一第一入光面、一第二入光面、一出光面及一底面,所述第一入光面与所述第一灯条对应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健君玉慕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