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878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6:5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成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在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均具有空气间隔。其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0<(f1+f3)/f<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像镜头
本申请涉及一种成像镜头,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五片透镜的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近些年,随着可携带电子产品的轻薄化趋势,对于相配套的成像镜头的小型化要求也日益提高。此外,一般成像镜头的感光元件主要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两种,随着半导体制程技术的进步,感光元件的像元数增加并且像元尺寸减小。像元尺寸的减小意味着在相同曝光时间内,镜头的通光量将会变小。这就对配套使用的成像镜头的光圈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镜头具有较大光圈数才能满足光线不足(如阴雨天、黄昏等)等情况下的成像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可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可至少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缺点的成像镜头。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成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在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均可具有空气间隔。其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0<(f1+f3)/f<2.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DT41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DT42可满足0.5<DT41/DT42<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与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1<R9/f<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可满足0<|R1/R2|<0.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可满足0<R6/R4<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可满足0<CT4/CT1<0.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12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34可满足0<T34/T12<0.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0.5≤|f/f1|≤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可满足f/EPD<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可满足TTL/ImgH<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分别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的总和∑CT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可满足0<∑CT/TTL<0.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任意相邻两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的总和∑AT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可满足0<∑AT/TTL<0.5。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成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在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均可具有空气间隔。其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0.5≤|f/f1|≤1.5。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成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在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均可具有空气间隔。其中,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DT41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DT42可满足0.5<DT41/DT42<1.5。本申请采用了五片透镜,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使得上述成像镜头具有超薄、大孔径、优良成像品质等至少一个有益效果。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A至图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的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A至图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2的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A至图6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3的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8A至图8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4的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0A至图10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5的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2A至图1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6的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4A至图1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7的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1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8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6A至图16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8的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图1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9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8A至图18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9的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最靠近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在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中,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均具有空气间隔;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所述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0<(f1+f3)/f<2.5。

【技术特征摘要】
1.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在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中,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均具有空气间隔;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所述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0<(f1+f3)/f<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DT41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DT42满足0.5<DT41/DT42<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与所述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1<R9/f<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满足0<|R1/R2|<0.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满足0<R6/R4<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所述第四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满足0<CT4/CT1<0.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12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34满足0<T34/T12<0.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0.5≤|f/f1|≤1.5。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所述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满足f/EPD<2。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所述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TTL/ImgH<1.6。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分别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的总和∑CT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0<∑CT/TTL<0.6。1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中任意相邻两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的总和∑AT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0<∑AT/TTL<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亚斌冯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