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座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846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座和具有其的车辆,轴承座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形成为带有安装孔的梯形,所述安装板的上侧边分别设有第一吊臂和第二吊臂,所述第一吊臂与所述安装板的在高度方向上的直线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吊臂与所述安装板的在高度方向上的直线平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相连,所述连接部形成为柱状且所述连接部形成有沿其轴向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且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同轴。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轴承座,降低了轴承座所受到的应力集中以及紧急制动工况下出现断裂的风险,该轴承座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保证轴承座的使用可靠性,该轴承座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

A bearing seat and a vehicle with i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earing seat and a vehicle with it. The bearing seat includes a mounting plate, which is formed into a trapezoid with an installation hole. The upper and lateral sides of the mounting plat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boom and a second boom. The angle formed by the first boom and the straight line of the mounting plate in the height direction is an acute angle, and the second boom is high with the mounting plate. The connect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one side of the mounting plate. The connecting part is columnar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forms a through hole along its axis. The through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stallation hole and the axis of the through hole is coaxial with the axis of the through hole. According to the bearing seat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of the bearing seat and the risk of fracture under emergency braking condition are reduced. The bearing seat has greater strength and stiffness, and ensur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bearing seat. The bearing seat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is easy to manufa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座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轴承座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越野车后驱动桥总成(以下简称“后桥)承载着整车底盘的后轴满载轴荷,后桥又通过轴承座将重量传递至后轮胎,因此轴承座是后桥系统中的关键受力零部件。轴承座不仅为后桥驱动半轴提供支撑,还承受驱动半轴传递的各种交变、冲击载荷,所以轴承座主要利用均布的四根螺栓通过过盈配合与后桥壳焊接总成压装为一体,起到固定支撑、承载保护、抗弯抗扭的作用,使越野车辆在动态行驶中保持稳定可靠的承载特性。当越野汽车在动态行驶时,轴承座支架不仅要承受后桥驱动半轴传递的轴向力,还要同步承受轴承、制动钳传递的垂向力以及与半轴套管法兰盘、制动防尘罩形成的摩擦力;同时,不平路面及后桥的多重约束产生的冲击载荷传递给轴承座本体,使得轴承座受到的弯扭、冲击作用更加剧烈,特别是车辆在越野极限工况下急速行驶或紧急制动时,往往对轴承座支架本身的强度、支承刚度提出了很高的使用要求。现有的轴承座支架结构,在恶劣工况下轴承座受到的弯扭、冲击作用较大,轴承座所受到的应力集中,紧急制动工况下存在出现断裂的风险,易导致轴承座发生变形损坏,影响安全驾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轴承座的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轴承座,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形成为带有安装孔的梯形,所述安装板的上侧边分别设有第一吊臂和第二吊臂,所述第一吊臂与所述安装板的在高度方向上的直线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吊臂与所述安装板的在高度方向上的直线平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相连,所述连接部形成为柱状且所述连接部形成有沿其轴向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且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同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形成为等腰梯形,所述安装孔的圆心位于所述安装板的对称轴上。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的邻近所述第二吊臂的一侧形成有梯形缺口。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的邻近所述第一吊臂的一侧的底边形成为外凸的弧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吊臂和所述第二吊臂在远离所述安装板的方向上宽度逐渐减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吊臂和所述第二吊臂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分别设有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吊臂与所述第二吊臂所在平面垂直,所述圆柱体上形成有沿其轴向贯穿的螺孔。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至邻近所述安装板的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的径向尺寸逐渐增大。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邻近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设有沿其周向延伸且向外突出的凸台。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为40Cr钢材料制件。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轴承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轴承座,通过对其合理设计,降低了轴承座所受到的应力集中以及紧急制动工况下出现断裂的风险,该轴承座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有效保证了轴承座的使用可靠性,该轴承座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轴承座的主视图;图2为现有轴承座的侧视图;图3为现有轴承座与后桥桥管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现有轴承座与后桥桥管装配后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轴承座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轴承座的一个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轴承座的另一个侧视图。附图标记:现有的轴承座1;轴承座本体2;吊臂3;后桥桥管4;半轴套管法兰盘5;制动盘防尘罩6;轴承座与制动盘防尘罩安装面的根部7;轴承座100;安装板10;安装孔11;第一吊臂12;第二吊臂13;槽口14;连接部20;通孔21;圆柱体22;螺孔23;凸台2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是本申请的申请人基于以下事实和发现所作出的专利技术创造。越野车后驱动桥总成(以下简称“后桥)承载着整车底盘的后轴满载轴荷,后桥又通过轴承座将重量传递至后轮胎,因此轴承座是后桥系统中的关键受力零部件。轴承座不仅为后桥驱动半轴提供支撑,还承受驱动半轴传递的各种交变、冲击载荷,所以轴承座主要利用均布的四根螺栓通过过盈配合与后桥壳焊接总成压装为一体,起到固定支撑、承载保护、抗弯抗扭的作用,使越野车辆在动态行驶中保持稳定可靠的承载特性。当越野汽车在动态行驶时,轴承座支架不仅要承受后桥驱动半轴传递的轴向力,还要同步承受轴承、制动钳传递的垂向力以及与半轴套管法兰盘、制动防尘罩形成的摩擦力;同时,不平路面及后桥的多重约束产生的冲击载荷传递给轴承座本体,使得轴承座受到的弯扭、冲击作用更加剧烈,特别是车辆在越野极限工况下急速行驶或紧急制动时,往往对轴承座支架本身的强度、支承刚度提出了很高的使用要求。现有的轴承座支架结构,在恶劣工况下轴承座受到的弯扭、冲击作用较大,轴承座所受到的应力集中,紧急制动工况下存在出现断裂的风险,易导致轴承座发生变形损坏,影响安全驾驶。如图1至图4所示,现有的轴承座1主要有轴承座本体2、两个吊臂3构成,如图3所示,现有的轴承座主要与后桥桥管4、半轴套管法兰盘5和制动盘防尘罩6等周围零部件相连。现有的后桥轴承座结构以使用材质为Q235结构钢进行铸造,通过机加工来保证轴承座在使用过程中的强度、支承刚度及抗弯扭能力,但在车辆极限越野路面工况下,轴承座会承受巨大的路面冲击载荷及后桥各支架约束产生的复杂交变扭矩,尤其是车辆在紧急制动工况下,制动盘与摩擦片之间的制动力矩会转化到制动卡钳支架上,进而传递至轴承座两个吊臂3,使得轴承座在制动力的纵向作用下,发生较大的应力变化和变形位移,考虑到现有轴承座所用Q235的钢材料属性,轴承座在车辆极限越野工况下,通过轴承、制动钳支架持续的垂向作用、后桥驱动半轴的轴向作用及与半轴套管法兰盘的高频摩擦受力条件下,会发生强度、刚度不足、甚至导致随机断裂的风险。依据上述风险情况,经计算校核,发现应力集中点位于轴承座与制动盘防尘罩安装面的根部7(见图2),应力值达到264.8MPa(屈服极限为235MPa),因此,轴承座支架的刚度、强度不足风险,存在轴承座所受到的应力集中以及紧急制动工况下出现断裂的风险。基于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研究和发现,得出如下专利技术创造。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轴承座100。如图5至图7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轴承座100包括安装板10和连接部20。具体而言,安装板10形成为带有安装孔11的梯形,安装板10的上侧边分别设有第一吊臂12和第二吊臂13,第一吊臂12与安装板10的在高度方向上的直线形成的夹角为锐角,第二吊臂13与安装板10的在高度方向上的直线平行;连接部20与安装板10的一侧相连,连接部20形成为柱状且连接部20形成有沿其轴向贯穿的通孔21,通孔21与安装孔11连通且通孔21的轴线与安装孔11的轴线同轴。也就是说,轴承座100主要由安装板10和连接部20构成,其中,安装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形成为带有安装孔的梯形,所述安装板的上侧边分别设有第一吊臂和第二吊臂,所述第一吊臂与所述安装板的在高度方向上的直线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吊臂与所述安装板的在高度方向上的直线平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相连,所述连接部形成为柱状且所述连接部形成有沿其轴向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且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同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形成为带有安装孔的梯形,所述安装板的上侧边分别设有第一吊臂和第二吊臂,所述第一吊臂与所述安装板的在高度方向上的直线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吊臂与所述安装板的在高度方向上的直线平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相连,所述连接部形成为柱状且所述连接部形成有沿其轴向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且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同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形成为等腰梯形,所述安装孔的圆心位于所述安装板的对称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邻近所述第二吊臂的一侧形成有梯形槽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邻近所述第一吊臂的一侧的底边形成为外凸的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进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