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菜共赢的工厂化养鱼尾液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55137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菜共赢的工厂化养鱼尾液循环利用系统,鱼池上方还设置有补水管,鱼池的底部设置有尾液排放管,尾液排放管与收集池相连,收集池与分离罐相连,分离罐的上清液通过上清液溢流堰溢流到养鱼池中;分离罐的底部设置有高浓度尾液排放管,高浓度尾液排放管与生化池进口相连;生化池有三级组成,均设置有生物挂膜填料,其中一级生化池中有火山石,二级生化池中有麦饭石,一级生化池和二级生化池的底部曝气,三级生化池的前部的底部曝气;三级生化池的出水口与静置沉淀池相连,静置沉淀池与混合液收集槽相连,混合液收集槽还与其他营养元素盛装容器相连,混合液收集槽与蔬菜种植区的营养液管道系统相连。真正实现鱼菜兼顾,鱼菜均丰收。

A Win-win Fish-Vegetable Recycling System for Industrial Fish Tail Liqu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in-win industrial fish and vegetable culture tail liquor recycling system. A supplementary water pipe is arranged above the fish pond, a tail liquor discharge pip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sh pond, a tail liquor discharg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llection pond, a collection po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paration tank, and the supernatant of the separation tank overflows into the fish pond through the supernatant overflow weir; a high concentration tail liquor discharg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eparation tank. Pipe, high concentration tail discharg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of biochemical pond; biochemical pond is composed of three stages with biofilm-forming fillers, including volcanic rocks in the first stage biochemical pond, Maifanshi in the second stage biochemical pond, bottom aerat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stage biochemical pond and the second stage biochemical pond, bottom aeration at the front of the third stage biochemical pond; outlet of the third stage biochemical po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atic sedimentation pond, and static sedimentation is provided. The pool is connected with the mixed liquid collecting tank, and the mixed liquid collecting tank is also connected with other nutrient container. The mixed liquid collecting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nutrient liquid pipeline system in vegetable growing area. Really achieve both fish and vegetable, fish and vegetable harv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菜共赢的工厂化养鱼尾液循环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鱼菜共赢的工厂化养鱼尾液循环利用系统,属于养殖种植领域。
技术介绍
中国是农业大国,但是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传统水产养殖其密度低。从而导致饲料利用率低。现在大部分采用工厂化高密幊养鱼,都是以流水养殖为主,受到水处理成本的压力,大部分养鱼尾液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少部分养鱼尾液经过简单污水处理后再排放,这些都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增加养殖过程中的耗水酳。另有极少部分采用封闭式循环水养鱼,通过较为完备的污水处理设施对养鱼尾液进行处理,然后循环利用,但设施设备投入成本高,运行维护成本高,并且养鱼尾液中的营养物賌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近些年还出现了鱼菜共生模式,一部分通过在鱼池中漂浮种植一些植物或蔬菜,吸收部分水中营养物賌,可以一定程幊上净化鱼池水賌,但无法满足工厂化高密幊养殖的需要,而且水体中营养物賌形态和泷幊都不能满足植物和蔬菜生长需要,造成了鱼养不好,菜也种不好的困境。无法解决工厂化高密度种、养殖的需求。另一部分将养殖系统和种植系统分开,如申请号为2017100040498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包括相对独立的养殖单元和种植单元,养殖单元和种植单元之间通过营养转换装置连接,养殖单元包括通过水管一次连接的养殖水池、物理过滤器、水井泵、生物过滤器和调节池,调节池上设置有氧气供给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调节池的出水口连接养殖水池,经过物理过滤器除去悬浮物质之后直接进入营养转换装置,进行营养需求调节,然后作为有机肥输送至种植单元。种植单元吸收净化后,还可以返回养殖鱼池作为养鱼用水。该系统也是通过较为完备的污水处理设施对养鱼尾液进行处理,养鱼尾液要经过水解、矿化、氨化、硝化、反硝化、反硝化以及磷的吸收及释放反应,然后再回到鱼池中进行利用。但是在种植蔬菜时,养鱼池出来的尾液直接经过营养转换装置转换后用于种植蔬菜。该系统建设成本、运行维护成本高,难以推广。尾液直接用于种植蔬菜其营养物质不能得到很好的吸收,蔬菜的长势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申请号为201710306630.5的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温室鱼菜共生系统,包括养鱼池、蔬菜栽培区和水处理单元。养鱼池的水进入排水槽,再进入水处理单元,水处理单元包括硝化塔和硝化池,经过硝化处理后,水进入过滤池,过滤后的水进入蓄水池,在蓄水池的上方设置蔬菜栽培区,蔬菜采用水培,蓄水池的水再回到养鱼池。一方面,经过硝化处理的水直接用于蔬菜种植,其中的营养元素不能完全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如果要使得植物生长好。需要补加其他营养元素。如果补加营养元素,又势必对鱼的养殖造成一定的影响。申请号为201520490976.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养鱼、苗菜生产自给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鱼苗养殖池、一级粪水分离器、二级净水管、三级净水器、氯氮氨降解分离器、生物有机肥发生器、有机苗菜生产箱以及气泵水泵装置。其中所述鱼苗养殖池与所述一级粪水分离器之间设有循环出水管,所述一级粪水分离器与二级净水管之间设有粪便排放智能开关与排水管,所述氯氮氨降解分离器与所述生物有机肥发生器之间设有微小有机物水溶蛋白输入管,所述氯氮氨降解分离器与所述有机苗菜生产箱之间设有净水有机肥输出管,所述鱼苗养殖池与所述氯氮氨降解分离器之间设有净水回水管,所述二级净水管中设有污物清理口,所述氯氮氨降解分离器顶部设有有机物水溶蛋白收集器,所述生物有机肥发生器中设有鱼粪便输入管,所述鱼粪便输入管与所述粪便排放智能开关连通,所述有机苗菜生产箱中设有苗菜余水收集口。该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以上各项专利的种植方式是目前比较普遍的,主要是以养鱼为主,种菜只是为了处理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或者说就是净化水体。这种方式种的菜都会出现营养不足,缺素症状,长不好,不能达到真正的鱼和蔬菜皆丰收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结构更简单、运行成本更低的鱼菜共赢的工厂化养鱼尾液循环利用系统,满足工厂化高密度种、养殖的需求。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鱼菜共赢的工厂化养鱼尾液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鱼池,所述鱼池上方设置有补水管,所述鱼池的底部设置有尾液排放管,所述尾液排放管与收集池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内的尾液通过提升泵泵入分离罐内,所述分离罐的上部设置有上清液溢流堰,所述分离罐的上清液通过上清液溢流堰溢流回到养鱼池中;所述分离罐的底部设置有高浓度尾液排放管,所述高浓度尾液排放管与生化池进口相连,所述尾液排放管和高浓度尾液排放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生化池包括依次相连的一级生化池、二级生化池和三级生化池,所述一级生化池、二级生化池以及三级生化池中均设置有生物挂膜填料,其中所述一级生化池中有火山石,所述二级生化池中有麦饭石,所述一级生化池和二级生化池的底部曝气,所述三级生化池的前段的底部曝气;所述三级生化池的出水口与静置沉淀池相连,所述静置沉淀池的出水口与混合液收集槽相连,所述混合液收集槽还与营养元素母液盛装容器和酸液盛装容器相连,所述混合液收集槽中的混合液作为蔬菜种植的营养液泵到蔬菜种植区的营养液管道系统中。采用上述方案,在一级生化池、二级生化池和三级生化池中的生物挂膜填料上培养菌种。生物挂膜填料为微生物生长提供附着场地。打开尾液排放管上的阀门,从鱼池底部排出养鱼尾液至收集池。提升泵将收集池中的养鱼尾液抽到分离罐内,可以在收集池内设置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液位达到设定值后,启动提升泵,将尾液泵入分离罐内。分离罐内经过分离后的上清液溢流到鱼池中,供鱼池循环利用,同时,每天还需要在鱼池中补充适量的新鲜水。分离罐内的高浓度尾液则通过底部阀门排放到生化池。高浓度尾液在生化池中经过硝化反应、曝气、沉淀等过程后,经过营养物质检测,结合当前蔬菜的营养需求状况,补加营养元素并根据需要调节pH后作为营养液用于蔬菜种植。加入火山石和麦饭石的目的主要是可以释放一部分矿物质元素,补充后续蔬菜的营养需求,同时火山石和麦饭石也可以提供微生物附着场地。上述方案中:所述一级生化池和二级生化池中部分别设置有横向火山石挂架和麦饭石挂架,所述火山石和麦饭石分别装在火山石挂架和麦饭石挂架中。将火山石和麦饭石置于挂架中,而不是直接放在底部,这样可以避免底部淤泥沉积,影响矿物质释放,不利于微生物附着。养鱼高浓度尾液经过本专利技术处理后其中的营养元素变为离子态,有利于蔬菜的吸收,用于种植蔬菜,蔬菜长势好。上述方案中:所述三级生化池中的生物挂膜填料的长度比一级生化池中的生物挂膜填料或二级生化池中的生物挂膜填料的长度长。上述方案中:所述三级生化池中的生物挂膜填料的长度为一级生化池中的生物挂膜填料或二级生化池中的生物挂膜填料的长度的1.5倍。上述方案中:所述静置沉淀池由三级沉淀池依次相连而成。上述方案中:所述混合液收集槽中设置有营养元素和pH在线检测装置。通过在线检测,实时掌控混合液收集槽中的营养情况,方便补加营养元素。上述方案中:所述营养元素母液盛装容器包括氮元素母液盛装容器、磷元素母液盛装容器、钾元素母液盛装容器以及微量元素母液盛装容器,所述氮元素母液盛装容器、磷元素母液盛装容器、钾元素母液盛装容器、微量元素母液盛装容器以及酸液盛装容器与混合液收集槽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自动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菜共赢的工厂化养鱼尾液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鱼池,所述鱼池上方设置有补水管,所述鱼池的底部设置有尾液排放管,所述尾液排放管与收集池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内的尾液通过提升泵泵入分离罐内,所述分离罐的上部设置有上清液溢流堰,所述分离罐的上清液通过上清液溢流堰溢流回到养鱼池中;所述分离罐的底部设置有高浓度尾液排放管,所述高浓度尾液排放管与生化池进口相连,所述尾液排放管和高浓度尾液排放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生化池包括依次相连的一级生化池、二级生化池和三级生化池,所述一级生化池、二级生化池以及三级生化池中均设置有生物挂膜填料,其中所述一级生化池中有火山石,所述二级生化池中有麦饭石,所述一级生化池和二级生化池的底部曝气,所述三级生化池的前段的底部曝气;所述三级生化池的出水口与静置沉淀池相连,所述静置沉淀池的出水口与混合液收集槽相连,所述混合液收集槽还与营养元素母液盛装容器和酸液盛装容器相连,所述混合液收集槽中的混合液作为蔬菜种植的营养液泵到蔬菜种植区的营养液管道系统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菜共赢的工厂化养鱼尾液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鱼池,所述鱼池上方设置有补水管,所述鱼池的底部设置有尾液排放管,所述尾液排放管与收集池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内的尾液通过提升泵泵入分离罐内,所述分离罐的上部设置有上清液溢流堰,所述分离罐的上清液通过上清液溢流堰溢流回到养鱼池中;所述分离罐的底部设置有高浓度尾液排放管,所述高浓度尾液排放管与生化池进口相连,所述尾液排放管和高浓度尾液排放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生化池包括依次相连的一级生化池、二级生化池和三级生化池,所述一级生化池、二级生化池以及三级生化池中均设置有生物挂膜填料,其中所述一级生化池中有火山石,所述二级生化池中有麦饭石,所述一级生化池和二级生化池的底部曝气,所述三级生化池的前段的底部曝气;所述三级生化池的出水口与静置沉淀池相连,所述静置沉淀池的出水口与混合液收集槽相连,所述混合液收集槽还与营养元素母液盛装容器和酸液盛装容器相连,所述混合液收集槽中的混合液作为蔬菜种植的营养液泵到蔬菜种植区的营养液管道系统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鱼菜共赢的工厂化养鱼尾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生化池和二级生化池中部分别设置有横向的火山石挂架和麦饭石挂架,所述火山石和麦饭石分别装在火山石挂架和麦饭石挂架中。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鱼菜共赢的工厂化养鱼尾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生化池中的生物挂膜填料的长度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吉澍龙翰威王月巍李佩原邓顺华高立洪李萍王玉海郭萧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凯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