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4921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保护电路,控制电路接收输入电压,当输入电压小于负阈值电压时,控制电路由其第一输出端向浪涌泄流电路输出第一控制电压,控制浪涌泄流电路对输入电压进行泄流,输出第一泄流电流;当输入电压大于正阈值电压时,控制电路由其第二输出端向浪涌泄流电路输出第二控制电压,控制浪涌泄流电路对所述输入电压进行泄流,输出第二泄流电流;基于上述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路,能够达到保护电源后级的电子元件免受浪涌电压和反接负压危害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护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学
,尤其涉及一种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自从“电”被发现以来,就被广泛的应用在各行各业,“电”极大的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现如今,毫不夸张的说,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电”,大到电脑电视,小到手机灯泡,都需要用电。但是电视和手机这种内含有集成度高的集成电路板中的某些元器件的工作电压有一个固定范围,一旦电压过高或者电压过低都可能损坏这个元器件,例如最常见的反接和浪涌电压,虽然浪涌电压的出现往往只是一瞬间,但是由于电压过高,因而可以轻易的损坏用电器,而反接则会导致电流流向与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流向相反,也能够轻易的损坏用电器。浪涌电压和反接的出现没有办法完全避免,我们只能采取有效的方式保护一些用电器免受浪涌电压或反接的危害。浪涌电压有正负之分,但是,现有技术中,保护电路往往只能实现正浪涌保护或者负浪涌保护,不能够全面的实现浪涌保护若采用两个不同的电路来分别实现这两个功能,就会造成电路过于复杂,会造成用电器过大,并且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如何在一个电路中实现反接保护和浪涌保护成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护电路,以实现反接保护和浪涌保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护电路,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第二栅极驱动电路、晶体管M2、二极管D2、控制电路和浪涌泄流电路;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一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浪涌泄流电路相连;所述晶体管M2的第一端和电源输出端相连,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浪涌泄流电路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和所述晶体管M2的第一端相连,阴极和所述晶体管M2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相连,第二端与与所述晶体管M2的控制端相连;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接收输入电压;并当所述输入电压小于预设的负阈值电压时,由其第一输出端向所述浪涌泄流电路输出第一控制电压,控制所述浪涌泄流电路依据所述第一控制电压进行泄流,输出第一泄流电流;当所述输入电压大于预设的正阈值电压时,由其第二输出端向所述浪涌泄流电路输出第二控制值电压,控制所述浪涌泄流电路依据所述第二控制电压进行泄流,输出第二泄流电流。优选的,所述浪涌泄流电路包括:晶体管M1、晶体管M3、二极管D1和二极管D3;所述晶体管M1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二端分别和所述晶体管M2的第二端与所述晶体管M3的第二端相连,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和所述晶体管M1的第一端相连,阴极和所述晶体管M1的第二端相连;所述晶体管M3的第一端接地,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和所述晶体管M3的第一端相连,阴极和所述晶体管M3的第二端相连。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晶体管M4、二极管D4、二极管Z1、二极管Z3、稳压二极管Z2和稳压二极管Z4;所述二极管Z1的阴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Z2的阴极相连,阳极和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稳压二极管Z2的阳极作为所述控制电路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接地;所述晶体管M4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2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控制端与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和所述晶体管M4的第一端相连,阴极和所述晶体管M4的第二端相连;所述二极管Z3的阴极和所述稳压二极管Z4的阴极相连,所述二极管Z3的阳极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Z4的阳极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相连。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电路,控制电路接收输入电压,当输入电压小于负阈值电压时,控制电路由其第一输出端向浪涌泄流电路输出第一控制电压,控制浪涌泄流电路对输入电压进行泄流,输出第一泄流电流;当输入电压大于正阈值电压时,控制电路由其第二输出端向浪涌泄流电路输出第二控制电压,控制浪涌泄流电路对所述输入电压进行泄流,输出第二泄流电流;当输入电压为正电压,并且小于正阈值电压时,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向控制电路提供第一驱动电压,第二栅极驱动电路提供第二驱动电压,浪涌泄流电路依据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为与电源输出端相连后级电路供电。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路,能够达到保护电源后级的电子元件免受浪涌电压和反接负压危害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电路的效果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目前,现有的应用于集成电路的保护电路往往只能实现反接保护或者浪涌保护,不能在同一个电路中实现反接保护和浪涌保护,若采用两个不同的电路来分别实现这两个功能,就会造成电路过于复杂,会造成用电器过大,并且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设置于供电电源和需要保护的电路之间;保护电路的效果,如图1所示,能够保护电源后级的电子元件免受浪涌电压及反接负压的危害,为电源后级的电子元件提供一个正常的工作范围的电压。例如保护电路设置于充电器和充电接口之间,充电器为供电电源,与电源输入端连接;充电接口及电池为充电电源,与电源输出端连接,经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保护电路向充电接口充电,由保护电路保证充电接口的工作电压为正常的工作电压,从而起到保护充电接口和充电接口后面的电池的目的。下面针对保护电路结构示意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301、第二栅极驱动电路302、晶体管M2、二极管D2、控制电路303和浪涌泄流电路304。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301的第一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浪涌泄流电路304相连。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301用于控制所述浪涌泄流电路304中起开关作用的元器件,用于使其在输入电压属于正常工作范围时,即输入电压为正电压,并小于正阈值电压,输出第一驱动电压,控制浪涌泄流电路中对应元器件的沟道导通。现有技术中多种可以实现此功能的电路,均可作为此处的第一栅极驱动电路,无论以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第二栅极驱动电路、晶体管M2、二极管D2、控制电路和浪涌泄流电路;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一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浪涌泄流电路相连;所述晶体管M2的第一端和电源输出端相连,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浪涌泄流电路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和所述晶体管M2的第一端相连,阴极和所述晶体管M2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晶体管M2的控制端相连;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接收输入电压;并当所述输入电压小于预设的负阈值电压时,由其第一输出端向所述浪涌泄流电路输出第一控制电压,控制所述浪涌泄流电路依据所述第一控制电压进行泄流,输出第一泄流电流;当所述输入电压大于预设的正阈值电压时,由其第二输出端向所述浪涌泄流电路输出第二控制值电压,控制所述浪涌泄流电路依据所述第二控制电压进行泄流,输出第二泄流电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第二栅极驱动电路、晶体管M2、二极管D2、控制电路和浪涌泄流电路;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一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浪涌泄流电路相连;所述晶体管M2的第一端和电源输出端相连,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浪涌泄流电路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和所述晶体管M2的第一端相连,阴极和所述晶体管M2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晶体管M2的控制端相连;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接收输入电压;并当所述输入电压小于预设的负阈值电压时,由其第一输出端向所述浪涌泄流电路输出第一控制电压,控制所述浪涌泄流电路依据所述第一控制电压进行泄流,输出第一泄流电流;当所述输入电压大于预设的正阈值电压时,由其第二输出端向所述浪涌泄流电路输出第二控制值电压,控制所述浪涌泄流电路依据所述第二控制电压进行泄流,输出第二泄流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浪涌泄流电路包括:晶体管M1、晶体管M3、二极管D1和二极管D3;所述晶体管M1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二端分别和所述晶体管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旭程程剑涛胡建伟吴传奎何永强姜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艾为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