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坡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潜流模拟降雨试验径流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4414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1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坡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潜流模拟降雨试验径流槽,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径流槽三角支撑腿和径流槽升降组件,径流槽三角支撑腿和径流槽升降组件上设置径流槽,其中,径流槽三角支撑腿的下端与底座滑动转动连接,径流槽升降组件包括径流槽升降螺杆、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圈挡圈和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套。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径流槽升降螺杆、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圈挡圈和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套的连接结构,在提升或降低径流槽后端高度时,可以改变径流槽坡度,径流槽升降螺杆提升或降低过程中,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始终处于同一个位置不变,极大地方便了试验人员的试验操作,提高试验效率。

A Runoff Trough for Slope Runoff, Soil Interflow and Underground Subsurface Flow Simulated Rainfall Tes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unoff trough for slope runoff, soil middle flow and underground subsurface flow simulation rainfall test,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triangular support leg of the runoff trough and a runoff trough lifting component on the base, and a runoff trough on the triangular support leg of the runoff trough and a runoff trough lifting component, in which the lower end of the triangular support leg of the runoff trough slides and rotates with the base, and the runoff trough lifting component includes Slot lifting screw, in-situ lifting hand holding screw handle, in-situ lifting hand holding screw handle chuck ring and in-situ lifting hand holding screw handle chuck sleeve.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e runoff groove lifting screw, the synchronous lifting hand holding screw handle, the synchronous lifting hand holding screw handle chuck ring and the synchronous lifting hand holding screw handle chuck sleeve. When the height of the rear end of the runoff groove is raised or lowered, the slope of the runoff groove can be changed. During the lifting or lowering process of the runoff groove lifting screw, the synchronous lifting hand holding screw handle is always in the same position, which greatly changes the slope of the runoff groove It is convenient for the experimenter to operate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experi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坡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潜流模拟降雨试验径流槽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水动力学、坡面水文学、水土保持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模拟监测试验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坡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潜流模拟降雨试验径流槽。
技术介绍
降雨径流是水体及土壤污染物的载体,降雨径流的形成及在坡面、壤中、及地下径流中的分配,是研究水文过程、污染物对水体污染特性的基础和重要手段,是研究土壤污染物随降水入渗动态运移、随坡面径流进入地表水体过程、土壤污染与地下水污染关系的关键环节。然而,由于天然降水的不可控制性,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控制下的试验研究方法,一直是本研究领域主要的监测方法。由此可知,室内模拟试验装置设计的创新,按不同试验目的进行的装置改造是试验取得预期目标的关键。为了监测不同降雨强度和不同坡度情况下的壤中流特征,大多采用变坡式的试验径流槽进行模拟试验监测的方法。目前变坡式装置类型有:(1)固定式液压调坡钢槽和移动式液压调坡钢槽。这种装置结构复杂,造价高,而且所需试验场地大。(2)固定式手摇变坡试验钢槽和移动式手摇变坡试验钢槽。该类型装置仅适用于短坡段,因为手动产生的力矩小。(3)目前,根据申请者研究项目的需要,市场上径流槽底部虽然也设置孔洞,但是,如果针对不同的土壤,这些固定的孔洞无法针对性使用;(4)专利技术者曾经设计出“一种滑轮组控制的变坡式水土流失监测试验装置”,已经申请到国家技术专利,专利号为:ZL201520056256.4。通过试验使用,其弊端在于若土箱装满土体后,由于土体量大,支撑点靠前,滑轮拉起来较为费力,在径流槽后端两侧采用支撑杆加挡块也不太方便,也无法连续改变坡度。后来又专利技术设计出了一种能够三维立体监测壤中流的模拟试验径流槽,专利号为:ZL201610710187.3,并改进了径流槽坡度调节方式,同时配备有角度指示器来精确指示坡度,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角度指示针不灵活,径流槽围绕前端转动使之径流槽重心前移,造成试验装置不稳定,接水位置过高不方便,尤其是土壤底部入渗无法测量,等等。鉴于上述,为了监测不同降雨强度和不同坡度情况下降雨径流在坡面、壤中和地下径流中的分配特征,以及改进壤中流试验监测径流槽及变坡类型的缺陷和存在的问题,从而设计出“变坡式三维立体模拟降雨监测径流试验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坡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潜流模拟降雨试验径流槽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坡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潜流模拟降雨试验径流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径流槽三角支撑腿和径流槽升降组件,径流槽三角支撑腿和径流槽升降组件上设置径流槽,其中,径流槽三角支撑腿的下端与底座滑动连接,径流槽升降组件包括径流槽升降螺杆、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圈挡圈和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套,径流槽升降螺杆的上端与径流槽转动连接,径流槽升降螺杆与同位升降手握螺柄螺纹连接,同位升降手握螺柄与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套固定连接,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套与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圈挡圈卡接,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圈挡圈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一种坡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潜流模拟降雨试验径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多个底座支撑腿以及设置在底座支撑腿上的底座上横梁和底座后上纵梁,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圈挡圈固定连接在底座后上纵梁上。所述的一种坡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潜流模拟降雨试验径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包括固定连接的同位升降手握螺柄本体和卡套固定圈;所述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套由两个半圆管形结构构成,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套的下端设置半圆外卡圈和半圆固定圈,两者形成与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圈挡圈卡接的U形卡槽,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套与同位升降手握螺柄通过卡套固定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的一种坡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潜流模拟降雨试验径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径流槽三角支撑腿的下端设置径流槽转动轮,径流槽转动轮与底座的两侧开设的径流槽转动轮轨道配合转动连接,径流槽转动轮和径流槽三角支撑腿上穿设径流槽前轮轴,径流槽前轮轴上螺纹连接轮轴固定螺丝,径流槽转动轮轨道的外侧设置有供径流槽前轮轴调整位置的径流槽转动轮轴滑槽。所述的一种坡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潜流模拟降雨试验径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径流槽为多层流量监测径流槽,每层槽体前端设有流量监测出水口,每层槽体侧身设有多个径流槽侧流出水端,径流槽侧流出水端上设置用于接水管的径流槽侧流出水口。所述的一种坡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潜流模拟降雨试验径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径流槽的上端设有坡面径流集流槽,槽体朝前延伸,槽体前端设有坡面径流集流槽出水口。所述的一种坡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潜流模拟降雨试验径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径流槽的后端设置一组示踪剂释放筒,示踪剂释放筒上开设有示踪剂释放缝隙。所述的一种坡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潜流模拟降雨试验径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径流槽的下端设置径流槽底渗漏水收集盘,径流槽底渗漏水收集盘包括径流槽底渗漏水收集盘汇水槽和渗漏水收集盘出水口,径流槽底渗漏水收集盘表面布设多个泥沙冲水管,在泥沙冲水管的两侧沿管子长度方向等间隔泥沙冲水管喷射圆形孔,泥沙冲水管始端配合连接水源,末端封闭。所述的一种坡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潜流模拟降雨试验径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径流槽的后端设置径流槽坡度指示器。所述的一种坡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潜流模拟降雨试验径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径流槽的径流槽内衬底板上均匀设有小孔。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径流槽升降螺杆、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圈挡圈和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套的连接结构,在提升或降低径流槽后端高度时,可以改变径流槽坡度,径流槽升降螺杆提升或降低过程中,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始终处于同一个位置不变,极大地方便了试验人员的试验操作,提高试验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径流槽前端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径流槽第一层流接水槽接水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径流槽三角支撑腿的下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径流槽侧面接水口正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径流槽后部正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径流槽坡度指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径流槽调节坡度指示器微尺精度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径流槽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同位升降手握螺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套正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套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圈挡圈正视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圈挡圈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径流槽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径流槽底渗漏水收集盘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下横梁,12、底座中竖梁,2底座上横梁,20、径流槽转动轮轨道,21、径流槽转动轮轴滑槽,22、底座后上纵梁,220、径流槽升降螺杆纵梁中通道,221、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圈挡圈,222、连接挡圈内缩空心管,3、底座支撑腿,4、径流槽升降螺杆,41、升降螺杆转动轴,5、同位升降手握螺柄,51、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套,510、挡圈转动空间,511、半圆固定圈,512、半圆外卡圈,52、卡套固定螺丝,520、卡套固定螺孔,521、同位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坡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潜流模拟降雨试验径流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径流槽三角支撑腿(82)和径流槽升降组件,径流槽三角支撑腿(82)和径流槽升降组件上设置径流槽(8),其中,径流槽三角支撑腿(82)的下端与底座滑动连接,径流槽升降组件包括径流槽升降螺杆(4)、同位升降手握螺柄(5)、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圈挡圈(221)和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套(51),径流槽升降螺杆(4)的上端与径流槽(8)转动连接,径流槽升降螺杆(4)与同位升降手握螺柄(5)螺纹连接,同位升降手握螺柄(5)与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套(51)固定连接,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套(51)与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圈挡圈(221)卡接,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圈挡圈(221)与底座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潜流模拟降雨试验径流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径流槽三角支撑腿(82)和径流槽升降组件,径流槽三角支撑腿(82)和径流槽升降组件上设置径流槽(8),其中,径流槽三角支撑腿(82)的下端与底座滑动连接,径流槽升降组件包括径流槽升降螺杆(4)、同位升降手握螺柄(5)、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圈挡圈(221)和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套(51),径流槽升降螺杆(4)的上端与径流槽(8)转动连接,径流槽升降螺杆(4)与同位升降手握螺柄(5)螺纹连接,同位升降手握螺柄(5)与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套(51)固定连接,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套(51)与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圈挡圈(221)卡接,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圈挡圈(221)与底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潜流模拟降雨试验径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多个底座支撑腿(3)以及设置在底座支撑腿(3)上的底座上横梁(2)和底座后上纵梁(22),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圈挡圈(221)固定连接在底座后上纵梁(2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潜流模拟降雨试验径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位升降手握螺柄(5)包括固定连接的同位升降手握螺柄本体和卡套固定圈(511);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套(51)由两个半圆管形结构构成,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套(51)的下端设置半圆外卡圈(512)和半圆固定圈(511),两者形成与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圈挡圈(221)卡接的U形卡槽,同位升降手握螺柄卡套(51)与同位升降手握螺柄(5)通过卡套固定螺丝(5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潜流模拟降雨试验径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径流槽三角支撑腿(82)的下端设置径流槽转动轮(81),径流槽转动轮(81)与底座的两侧开设的径流槽转动轮轨道(20)配合转动连接,径流槽转动轮(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萍张锐波邓龙洲费凯孙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