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肇庆学院专利>正文

九速汽车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419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九速汽车变速器,属于自动变速器技术领域;克服了现有自动变速器技术中存在较多的构件数量、复杂的结构,特别是难以提供略微渐进的、分级良好的传动比系列和传动比范围大的问题;包括沿着主旋转轴前后相继地设置的四个行星轮组;九个可转动的轴;二个制动器和四个离合器,共六个换挡切换元件,换挡切换元件允许选择性地被操纵使得在变速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形成九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输入轴经由第一离合器与连接于第四行星架的第六轴可松脱地连接并且经由第二离合器与连接于第一太阳轮的第九轴可松脱地连接,第九轴与连接于第二太阳轮、第三太阳轮的第七轴可松脱地连接,输出轴与第四齿圈连接。

9-Speed Vehicle Transmiss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ine-speed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atic transmission, overcomes the problems of large number of components and complex structure existing in the existing automatic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difficulty of providing a slightly progressive, well-graded transmission ratio series and a large transmission ratio range, including four planetary gear sets set successively along the main rotating shaft; Rotating axle; two brakes and four clutches, with six shifting switching elements, which allow selective manipulation to form nine forward gears and one reverse gear between the input and output axles of the transmission; the input axle is loosely connected to the sixth axle connected to the fourth planetary frame via the first clutch and connected to the first tail via the second clutch. The ninth axis of the sun wheel is loosely connected, the ninth axis is lo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seventh ax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and third sun wheels, and the output shaft is lo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fourth gear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九速汽车变速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变速器
,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单元,特别是用于机动车的动力传动系,具体涉及一种九速汽车变速器。
技术介绍
机动车的动力系包括发动机、九速汽车变速器和差速或主减速器组成。九速汽车变速器通过容许发动机在其扭矩范围内被多次操作来提高车辆的整个操作范围。变速器中可得到的前进速度比(前进挡)的数量确定了发动机扭矩范围重复的次数。前进挡的数量较少将会限制车辆的整个速度范围,并因此需要相对较大的发动机,方可产生较宽的速度和扭矩范围。目前四挡自动变速器特别是行星齿轮结构的自动变速器已在我国不断地普及,这些变速器改进了车辆的操作性能和燃料经济性。前进速度比的数量增加将减少在速度比之间的步长,并因此通过在正常车辆加速下使操作员基本察觉不到速度比替换而改进变速器的换挡质量。六挡、七挡、八挡、九挡自动变速器在车辆加速度和改进的燃料经济性方面比四挡和五挡自动变速器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由于这些变速器的尺寸大、结构的复杂性和成本高,这些自动变速器的普及上还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而言可自动切换的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车辆自动变速器已在现有技术中被多次描述并且始终被进一步开发和改进。比如德国采埃孚公司DE102009047275、德国戴姆勒股份公司DE102016001560、德国宝马公司DE102010052002和日本丰田爱信公司JPJP2017067214公开了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多级自动变速器,该自动变速器具有四个行星轮组和六个换挡控制元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自动变速器技术中存在较多的构件数量、复杂的结构,特别是难以提供略微渐进的、分级良好的传动比系列和传动比范围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九速汽车变速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结合附图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变速器单元,尤其是机动车自动变速器单元,所述变速器单元具有:沿着主旋转轴前后相继地设置的四个行星轮组即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轮组;六个换挡切换元件,所述换挡切换元件允许选择性地接合实现九个前进挡位和一个倒车档位;输入轴与二个离合器的共同外摩擦片支架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再通过二个离合器分别接合第四行星架和第一太阳轮;以及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出轴不能相对转动地与第四齿圈连接。由此可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单元,该自动变速器单元具有挡位数量多、分级良好且传动范围足够、结构紧凑。对于“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应理解为两个构件通过花键或刚性等形式连接,使两个构件转动时具有相等的角速度。对于“离合器”尤其是应理解为被设置用于使两个可转动地设置的离合器元件选择性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或分开的单元。对于“制动器”尤其是应理解为被设置用于使可转动的制动器元件与固定单元尤其是变速器壳体选择性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或分开的单元。对于“沿着主旋转轴前后相继地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轮组变速器”在此意义下尤其是应理解为四个行星轮变速器的排列顺序,这些行星轮组变速器以该排列顺序沿着主旋转轴设置,其中,第一行星轮组变速器有利地朝向输入轴侧,第四行星轮变速器有利地朝向输出轴侧。另外,为了简化,对于“第一至第四太阳轮”、“第一至第四行星轮架”、“第一至第四齿圈”应理解为分别配置给第一至第四行星轮变组速器的太阳轮或行星轮架或齿圈,即例如对于第一行星轮架应理解为第一行星轮组变速器的行星轮架。一种九速汽车变速器,包括设置在壳体G内的四个行星齿轮组、九个能转动的轴和六个换挡切换元件;所述四个行星齿轮组分别为第一行星轮组P1、第二行星轮组P2、第三行星轮组P3、第四行星轮组P4;所述四个行星齿轮组沿轴向观察按第一行星齿轮组Pl、第二行星齿轮组P2、第三行星齿轮组P3、第四行星齿轮组P4的顺序设置;所述第一行星轮组Pl包括第一太阳轮P11、第一行星轮架P12和第一齿圈P13;第一行星轮架P12在圆周轨道上引导第一行星轮P14,第一行星轮P14能够在第一行星轮架P12上圆周转动;第一行星轮P14与第一太阳轮P11并且与第一齿圈P13相啮合;所述第二行星轮组P2包括第二太阳轮P21、第二行星轮架P22和第二齿圈P23;第二行星轮架P22在圆周轨道上引导第二行星轮P24,第二行星轮P24能够在第二行星轮架P22上圆周转动;第二行星轮P24与第二太阳轮P21并且与第二齿圈P23相啮合;所述第三行星轮组P3包括第三太阳轮P31、第三行星轮架P32和第三齿圈P33;第三行星轮架P32在圆周轨道上引导第三行星轮P34,第三行星轮P34能够在第三行星轮架P32上圆周转动;第三行星轮P34与第三太阳轮P31并且与第三齿圈P33相啮合;所述第四行星轮组P4包括第四太阳轮P41、第四行星轮架P42和第四齿圈P43;第四行星轮架P42在圆周轨道上引导第四行星轮P44,第四行星轮P44能够在第四行星轮架P42上圆周转动;第四行星轮P44与第四太阳轮P41并且与第四齿圈P43相啮合。所述九个能转动的轴分别为输入轴1、输出轴2、第三轴3、第四轴4、第五轴5、第六轴6、第七轴7、第八轴8和第九轴9;所述输出轴2与第四齿圈P43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三轴3与第二行星架P22、第三齿圈P33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四轴4与第一齿圈P13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五轴5与第三行星架P32、第四太阳轮P41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六轴6与第四行星架P42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七轴7与第二太阳轮P21、第三太阳轮P31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八轴8与第一行星架P12、第二齿圈P23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九轴9与第一太阳轮P11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六个换挡切换元件由二个制动器和四个离合器组成,所述二个制动器分别为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所述四个离合器分别为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和第四离合器C4;所述六个换挡切换元件选择性地接合使得在输入轴1和输出轴2之间获得不同的传动比,从而能实现九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第一制动器B1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三轴3与壳体G连接起来;第二制动器B2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第四轴4与壳体G连接起来;第一离合器C1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输入轴1与第六轴6连接起来;第二离合器C2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输入轴1与第九轴9连接起来;第三离合器C3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三轴3与第六轴6连接起来;第四离合器C4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七轴7与第九轴9连接起来。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制动器B1包括第一制动器a元件B11,第二制动器B2包括第二制动器a元件B21;所述第一离合器C1包括第一离合器a元件C11和第一离合器b元件C12,第二离合器C2包括第二离合器a元件C21和第二离合器b元件C22,第三离合器C3包括第三离合器a元件C31和第三离合器b元件C32,第四离合器C4包括第四离合器a元件C41和第四离合器b元件C42。设置有所述第一制动器B1被操纵时,使与所述第三轴3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的所述第一制动器a元件B11和壳体G连接起来;设置有所述第二制动器B2被操纵时,使与所述第四轴4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九速汽车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壳体(G)内的四个行星齿轮组、九个能转动的轴和六个换挡切换元件;所述四个行星齿轮组分别为第一行星轮组(P1)、第二行星轮组(P2)、第三行星轮组(P3)、第四行星轮组(P4);所述四个行星齿轮组沿轴向观察按第一行星齿轮组(Pl)、第二行星齿轮组(P2)、第三行星齿轮组(P3)、第四行星齿轮组(P4)的顺序设置;所述第一行星轮组(Pl)包括第一太阳轮(P11)、第一行星轮架(P12)和第一齿圈(P13);第一行星轮架(P12)在圆周轨道上引导第一行星轮(P14),第一行星轮(P14)能够在第一行星轮架(P12)上圆周转动;第一行星轮(P14)与第一太阳轮(P11)并且与第一齿圈(P13)相啮合;所述第二行星轮组(P2)包括第二太阳轮(P21)、第二行星轮架(P22)和第二齿圈(P23);第二行星轮架(P22)在圆周轨道上引导第二行星轮(P24),第二行星轮(P24)能够在第二行星轮架(P22)上圆周转动;第二行星轮(P24)与第二太阳轮(P21)并且与第二齿圈(P23)相啮合;所述第三行星轮组(P3)包括第三太阳轮(P31)、第三行星轮架(P32)和第三齿圈(P33);第三行星轮架(P32)在圆周轨道上引导第三行星轮(P34),第三行星轮(P34)能够在第三行星轮架(P32)上圆周转动;第三行星轮(P34)与第三太阳轮(P31)并且与第三齿圈(P33)相啮合;所述第四行星轮组(P4)包括第四太阳轮(P41)、第四行星轮架(P42)和第四齿圈(P43);第四行星轮架(P42)在圆周轨道上引导第四行星轮(P44),第四行星轮(P44)能够在第四行星轮架(P42)上圆周转动;第四行星轮(P44)与第四太阳轮(P41)并且与第四齿圈(P43)相啮合;所述九个能转动的轴分别为输入轴(1)、输出轴(2)、第三轴(3)、第四轴(4)、第五轴(5)、第六轴(6)、第七轴(7)、第八轴(8)和第九轴(9);所述输出轴(2)与第四齿圈(P43)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三轴(3)与第二行星架(P22)、第三齿圈(P33)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四轴(4)与第一齿圈(P13)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五轴(5)与第三行星架(P32)、第四太阳轮(P41)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六轴(6)与第四行星架(P42)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七轴(7)与第二太阳轮(P21)、第三太阳轮(P31)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八轴(8)与第一行星架(P12)、第二齿圈(P23)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九轴(9)与第一太阳轮(P11)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六个换挡切换元件由二个制动器和四个离合器组成,所述二个制动器分别为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所述四个离合器分别为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和第四离合器(C4);所述六个换挡切换元件选择性地接合使得在输入轴(1)和输出轴(2)之间获得不同的传动比,从而能实现九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第一制动器(B1)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三轴(3)与壳体(G)连接起来;第二制动器(B2)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第四轴(4)与壳体(G)连接起来;第一离合器(C1)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输入轴(1)与第六轴(6)连接起来;第二离合器(C2)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输入轴(1)与第九轴(9)连接起来;第三离合器(C3)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三轴(3)与第六轴(6)连接起来;第四离合器(C4)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七轴(7)与第九轴(9)连接起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九速汽车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壳体(G)内的四个行星齿轮组、九个能转动的轴和六个换挡切换元件;所述四个行星齿轮组分别为第一行星轮组(P1)、第二行星轮组(P2)、第三行星轮组(P3)、第四行星轮组(P4);所述四个行星齿轮组沿轴向观察按第一行星齿轮组(Pl)、第二行星齿轮组(P2)、第三行星齿轮组(P3)、第四行星齿轮组(P4)的顺序设置;所述第一行星轮组(Pl)包括第一太阳轮(P11)、第一行星轮架(P12)和第一齿圈(P13);第一行星轮架(P12)在圆周轨道上引导第一行星轮(P14),第一行星轮(P14)能够在第一行星轮架(P12)上圆周转动;第一行星轮(P14)与第一太阳轮(P11)并且与第一齿圈(P13)相啮合;所述第二行星轮组(P2)包括第二太阳轮(P21)、第二行星轮架(P22)和第二齿圈(P23);第二行星轮架(P22)在圆周轨道上引导第二行星轮(P24),第二行星轮(P24)能够在第二行星轮架(P22)上圆周转动;第二行星轮(P24)与第二太阳轮(P21)并且与第二齿圈(P23)相啮合;所述第三行星轮组(P3)包括第三太阳轮(P31)、第三行星轮架(P32)和第三齿圈(P33);第三行星轮架(P32)在圆周轨道上引导第三行星轮(P34),第三行星轮(P34)能够在第三行星轮架(P32)上圆周转动;第三行星轮(P34)与第三太阳轮(P31)并且与第三齿圈(P33)相啮合;所述第四行星轮组(P4)包括第四太阳轮(P41)、第四行星轮架(P42)和第四齿圈(P43);第四行星轮架(P42)在圆周轨道上引导第四行星轮(P44),第四行星轮(P44)能够在第四行星轮架(P42)上圆周转动;第四行星轮(P44)与第四太阳轮(P41)并且与第四齿圈(P43)相啮合;所述九个能转动的轴分别为输入轴(1)、输出轴(2)、第三轴(3)、第四轴(4)、第五轴(5)、第六轴(6)、第七轴(7)、第八轴(8)和第九轴(9);所述输出轴(2)与第四齿圈(P43)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三轴(3)与第二行星架(P22)、第三齿圈(P33)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四轴(4)与第一齿圈(P13)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五轴(5)与第三行星架(P32)、第四太阳轮(P41)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六轴(6)与第四行星架(P42)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七轴(7)与第二太阳轮(P21)、第三太阳轮(P31)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八轴(8)与第一行星架(P12)、第二齿圈(P23)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九轴(9)与第一太阳轮(P11)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六个换挡切换元件由二个制动器和四个离合器组成,所述二个制动器分别为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所述四个离合器分别为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和第四离合器(C4);所述六个换挡切换元件选择性地接合使得在输入轴(1)和输出轴(2)之间获得不同的传动比,从而能实现九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第一制动器(B1)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三轴(3)与壳体(G)连接起来;第二制动器(B2)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第四轴(4)与壳体(G)连接起来;第一离合器(C1)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输入轴(1)与第六轴(6)连接起来;第二离合器(C2)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输入轴(1)与第九轴(9)连接起来;第三离合器(C3)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三轴(3)与第六轴(6)连接起来;第四离合器(C4)是可操纵的扭拒传递装置,以有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七轴(7)与第九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焕樟张建陈桂财梁健彬邓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