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插接件,电路板和电插接件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1949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3:31
除方法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将第一接触件载体和第二接触件载体的接触件彼此相连的电插接件(2)。为此,设置有至少一个电连接件元件(6),其在接合位置中嵌入在壳体(4)的腔室(8)中,并且在该壳体(4)的第一连接侧面(10)上形成用于与第一接触件载体的接触件插接的第一电接触区段(12),并且在该壳体(4)的第二连接侧面(14)上形成用于与第二接触件载体的接触件连接的第二电接触区段(16)。这里,接合位置中的电连接件元件(6)通过侧面嵌入开口(18)至少区段性地嵌入至腔室(8)中并且为了保持在壳体(4)上而具有至少一个朝向该电连接件元件(6)的外部边缘(20)开口的夹持缝隙(22),借助于该夹持缝隙将该电连接件元件(6)夹持地插到壳体(4)的壳肋部件(24)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插接件,电路板和电插接件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电插接件,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具有安置在其上的电插接件的电路板以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0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生产电插接件的方法。所述类型的电插接件用于第一接触件载体和第二接触件载体的接触件彼此之间的电气或信号技术连接。这里,接触件载体例如可以通过具有一个接触件或者多个电接触件的插头、耦合器和插座形成。
技术介绍
所述类型的电插接件例如由DE202006016424U1中已知并且配备有至少一个电连接件元件以用于将接触件以前述方式进行电气连接,该电连接件元件在接合位置中至少区段性地嵌入至壳体的腔室中。在接合位置中,将该至少一个的电连接件元件这样嵌入腔室中,使得该电连接件元件在壳体的第一连接侧面上形成用于与第一接触件载体的接触件插接的第一电接触区段,并且在该壳体的第二连接侧面上形成用于与第二接触件载体的接触件连接的第二电接触区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得到可特别简单地生产的插接件并给出其生产方法。为了解决该目的,本专利技术摒弃了将壳体在改善腔室的可触及性方面为安置电连接件元件而进行匹配的思想。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想放弃了必须将由单独的区段,例如根据夹层构建形式来组装壳体,通过该方式将一个或多个所必需的电连接件元件以层的形式并且尤其顺次嵌入壳体中。该目的利用该类型的插接件这样解决,即,接合位置中的电连接件元件通过侧面嵌入开口至少区段性地嵌入至腔室中并且电连接件元件具有至少一个朝向该电连接元件的外部边缘开口的夹持缝隙,通过该夹持缝隙将该电连接元件以夹持的方式插到壳体的壳肋部件上并由此力配合地保持在该壳体上。通过插接件的生产方法通过简化接合过程,改善了连接件元件在壳体上所设置的腔室中的嵌入和保持。此外,本专利技术还采用了达到连接件元件在壳体上可靠保持的思想。对此本专利技术设定,在接合位置中,通过夹持缝隙和壳肋部件的共同作用实现了夹持效果,此夹持效果产生用于将电连接件元件保持在壳体上的夹持力。为此,在接合位置中,夹持缝隙和壳肋部件这样共同作用,使得产生促使将电连接件元件保持在壳体上的夹持力。这里,电连接件元件借助于夹持缝隙压向壳肋部件,由此在其之间有压紧力或夹持力的作用,其使得电连接件元件保持在壳体上。由此,可有利地省去用于前述连接件元件在壳体上的保持的额外的辅助装置/材料。夹持力通过夹持缝隙彼此相对而置的侧壁压向壳肋部件而产生,接合位置中,壳肋部件至少区段性地安置在该侧壁之间。这尤其这样达到,即,侧壁彼此间的距离以及由此夹持缝隙的宽度在未负载的状态下设计得比壳肋部件相应的宽度要小。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未负载状态的特征在于连接件元件和壳肋部件之间没有夹持力。因此,在未负载状态下,连接件元件没有借助于夹持缝隙插到壳肋部件上并由此不处于结合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测量壳肋部件的宽度或夹持缝隙垂直于该夹持缝隙或壳肋部件纵向延伸的宽度,沿着该纵向延伸将夹持缝隙插到壳肋部件上并且插入到接合位置中。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关于根据本专利技术而形成的电插接件的阐述基本上是关于接合位置,在该接合位置中电连接件元件安置在为此所设置的壳体腔室内并且借助于夹持缝隙以夹持的方式插到为此所设置的壳肋部件上。这里,该电连接件元件至少区段性地嵌入并安置在为其设置的壳体腔室中。与此不同的形式会明确提及或直接从意义关联中给出。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涉及夹持缝隙的纵向延伸的或纵向延伸这一概念的意思是朝向连接件元件的外部边缘的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连接件元件的外部边缘的意思是连接件元件的外周界限。在本专利技术的意义中,为连接件元件所设定的腔室例如尤其形成为壳体上的一个区段,该区段通过壳体壁或类似物所限定,由此,对例如与其它连接件元件或者电气构件/元件的可靠电隔离是有利的。但根据本专利技术,在腔室中也可以安置多个连接件元件,其也可以彼此连接。此外,其可以这样彼此分隔,使得通过彼此间的距离而达到彼此间的电气隔离。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和方式来构型其上借助于夹持缝隙而插有连接件元件的壳肋部件,以与夹持缝隙共同作用达到力配合的保持。壳体的前述用于连接件元件的夹持缝隙的壳肋部件优选长形地并且在与电连接件元件以夹持缝隙插到壳肋部件上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纵向延伸。本专利技术包括,将壳体的腔室如此构造及形成,使得连接件元件的第一和第二接触区段为了与所涉及的接触件载体的对应的接触件相接触而可以触及。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插接件中,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和方式形成用于将电连接件元件嵌入壳体腔室中的嵌入开口。该嵌入开口优选形成为缝隙的形式,通过该缝隙可以将电连接件元件嵌入腔室中。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侧面嵌入开口的意思是在壳体的连接侧面或与第一或第二连接侧面相对的侧面上出现的开口。在与连接侧面相对而置的侧面上构造侧面嵌入开口带来这这样的优势,即,用于接触的连接侧面和与其分隔的、用于嵌入电连接件元件的嵌入开口可以最优地构型。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扩展方案设定,侧面嵌入开口形成在壳体的与第一或第二连接侧面相对而置的侧面上。为了引导电流或电信号,本专利技术设定,第一电接触区段和第二电接触区段通过板形连接区段彼此连接。由此带来的优势在于,连接件元件具有扁平的结构形状并且因此可以将用于电连接件元件的腔室的尺寸保持得较小,由此实现了空间节省。由此实现了可以将根据本专利技术形成的电插接件的尺寸保持得较小。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板形的连接区段不必为平整的,而是也可以具有凸起以及凹陷或弯曲,弯折的平面区段以及变形。但该板形连接区段优选形成为平整的,由此,板形的连接区段有利于高的制造精度和小的空间需求。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将连接件元件安置在腔室中。由此不必须将电连接件元件完全安置或容纳在腔室中。为此,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考虑到了将前述连接区段至少区段性地,尤其主要地,优选完全地安置或容纳在腔室中,如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的扩展方案中所设定的那样。为了达到其它的优势,本专利技术设定,电连接件元件仅由一个元件构成。在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有利的扩展方案设定,电连接件元件一件式地,尤其以由导电金属,尤其由导电金属片或导电金属板制成的冲裁件的形式构造,由此在良好的导电性之外也实现了低成本并且简单的生产。此外,这还促成了刚性的结构,其与由弯曲的线形成的电连接件元件相比,实现了在将电连接件元件嵌入壳体腔室中时更好的操作。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该电连接件元件可以至少区段性地具有表面镀层、表面纹理、压印或类似结构。为了进一步简化根据本专利技术构造的电连接件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有利的扩展方案中设定,夹持缝隙形成在板形的连接区段。在此实现了将前述优势相应转移到夹持缝隙的构造上。因此可以将用于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插接件所必需的元件的数量保持得较低,由此在成本和物流优势外还实现了在生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插接件时简单操作方面的优势。由于电连接件元件的构型实现了将用于电连接件元件和安置在其上的夹持缝隙的所需的构造空间设置得较小。当在壳体上使用多个电连接件元件时,其可以相对于彼此以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安置。电连接件元件相对于彼此安置的方式和方法影响着插接面在相应连接侧面上的形成。为了能够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形成的电插接件尽可能紧凑的构造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有利的扩展方案中设定,在壳体上安置多个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将第一接触载体和第二接触载体的接触件彼此相连的电插接件(2),所述电插接件具有电连接件元件(6),所述电连接件元件在接合位置中如此嵌入在壳体(4)的腔室(8)中,使得所述电连接件元件(6)在所述壳体(4)的第一连接侧面(10)上构成用于与第一接触件载体的接触件插接的第一电接触区段(12),并且在所述壳体(4)的第二连接侧面(14)上构成用于与第二接触件载体的接触件连接的第二电接触区段(16),其特征在于,接合位置中的所述电连接件元件(6)通过侧面嵌入开口(18)至少区段性地嵌入至所述腔室(8)中并且为了保持在壳体(4)上而具有至少一个朝向该电连接件元件(6)的外部边缘(20)开口的夹持缝隙(22),该夹持缝隙设计并构造得,使得借助于所述夹持缝隙(22)将该电连接件元件(6)以夹持的方式插到壳体(4)的壳肋部件(24)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21 BE BE2017/55751.用于将第一接触载体和第二接触载体的接触件彼此相连的电插接件(2),所述电插接件具有电连接件元件(6),所述电连接件元件在接合位置中如此嵌入在壳体(4)的腔室(8)中,使得所述电连接件元件(6)在所述壳体(4)的第一连接侧面(10)上构成用于与第一接触件载体的接触件插接的第一电接触区段(12),并且在所述壳体(4)的第二连接侧面(14)上构成用于与第二接触件载体的接触件连接的第二电接触区段(16),其特征在于,接合位置中的所述电连接件元件(6)通过侧面嵌入开口(18)至少区段性地嵌入至所述腔室(8)中并且为了保持在壳体(4)上而具有至少一个朝向该电连接件元件(6)的外部边缘(20)开口的夹持缝隙(22),该夹持缝隙设计并构造得,使得借助于所述夹持缝隙(22)将该电连接件元件(6)以夹持的方式插到壳体(4)的壳肋部件(2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插接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接触区段(12)和所述第二电接触区段(16)通过板形连接区段(30)彼此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插接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元件(6)一件式地,尤其以由导电金属,尤其由导电金属片或导电金属板制成的冲裁件的形式构造。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插接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缝隙(22)构造在所述板形连接区段(30)上。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插接件(2),其特征在于多个电连接件元件(6),所述电连接元件在接合位置中如此安置在所述壳体(4)上,使得每个电连接件元件(6)分别对应一个腔室(8)。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插接件(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4)上安置多个电连接件元件(6),尤其以以下方式,即,使得多个连接件元件(6)的第一接触区段(12)和/或第二接触区段(16)以网格的形式在至少一排(26,26‘),尤其多排(26,26‘)中,优选以阵列的形式彼此相邻安置。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插接件(2),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连接件元件(6)在接合位置中在共同的接合平面中安置在容纳腔中。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插接件(2),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侧面嵌入开口(18)构造于与所述壳体(4)的与第一或第二连接侧面(10,14)相对而置的侧面(11)上。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插接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缝隙(22)在接合位置中从所述侧面嵌入开口(18)向所述壳体(4)的第一或第二连接侧面(10,14)的方向纵向延伸。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插接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缝隙(22)汇集在所述电连接件元件(6)的外部边缘(20)上。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蒂安·芬克
申请(专利权)人: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