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Si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49115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N、P、Si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植酸、氮源和硅源按摩尔比为1:10:0.5~10的比例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充分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A;(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A置于反应釜内,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00~400℃,保温0.5~1.5h,随后继续升温至800~950℃,保温1.5~3h,冷却后得到N、P、Si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催化剂。该制备方法高效、环保、低成本、稳定性好,能有效改善植酸直接衍生碳材料的sp

Preparation of N, P and Si Co-doped Porous Carbon Catalys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N, P, Si co-doped porous carbon material catalyst,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adding the ratio of phytic acid, nitrogen source and silicon source to 1:10:0.5~10 into the reactor to stir, mixing well and evenly to obtain mixture A; (2) putting the mixture A obtained in the reactor,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inert gas, at 5 C/min. The heating rate rises to 300-400 C, holding for 0.5-1.5 h, and then continues to rise to 800-950 C, holding for 1.5-3 H. After cooling, N, P and Si co-doped porous carbon material catalysts are obtained. The preparation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ow cost and good stability,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P of phytic acid-derived carbon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N、P、Si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
,尤其涉及储能器件锌空气电池电化学催化剂材料的合成
,具体涉及N、P、Si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化石燃料的不断减少、人们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因而,开发高效、低廉、清洁和可持续的能源储存与转换技术(例如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迫在眉睫。锌空气电池具有非常高的理论能量密度(约1086Wh/kg),每次放电能为汽车提供500英里的动力,具有与传统汽油动力汽车相媲美的潜力。然而,锌空气电池却面临着功率密度低的技术屏障,这是由于电池的阴极在发生氧还原反应时会产生很高的过电位,因而需要催化剂来降低能量消耗。目前,贵金属铂及铂基催化剂被认为是性能最优的氧还原催化剂,但其价格昂贵、资源稀缺、稳定性差以及容易遭受CO和CH3OH中毒等不足都严重限制了其在锌空气电池中的大规模使用。因而迫切需要开发高效、低廉和稳定性好的催化剂来替代贵金属催化剂。目前,杂原子掺杂的多孔碳材料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氧还原催化剂之一,这主要归因于其优异的催化活性、廉价以及长期稳定性等优点。通过将电负性不同的杂原子引进碳结构中,这将改变杂原子周围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从而有利于氧气分子的吸附及削弱O-O的键能,从而达到提高氧还原的目的。然而,单一的杂原子掺杂碳材料的催化性能往往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需要发展多种杂原子共掺杂以协同加强促进多孔碳材料氧还原反应。植酸广泛存在植物的种子、根以及茎中,是目前磷、碳比例最高的化合物之一。植酸衍生的碳材料已经研究运用在锂离子电池的阳极以及通过硬质模板法制备成大孔碳球用于氧化环辛烯。然而,由于植酸结构中大量的含磷官能团,导致植酸直接衍生碳材料的sp2碳网络严重破坏,降低了材料的电导率、影响电子转移,从而影响氧还原的催化性能。中国专利201810635209.3公开了一种磷氮共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称量4~6重量份的磷酸氢二铵和2~4重量份的纤维素,将其混合均匀,得到预制物;将所得预制物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以10~20℃/min的升温速率进行升温,700℃~900℃下锻烧0.5~2h,冷却后得到的黑色粉末即为磷、氮共掺杂碳材料。该制备方法从宏观的角度掺杂N、P,该反应过程属于气固两相反应,杂原子掺杂主要分布在结构边缘,很难在结构中间形成掺杂的活性位点,导致最后杂原子分布不均匀,制备的产物不均匀。综上所述,怎样发展一种高效、稳定性好、环保、低成本的催化剂,怎样改善植酸直接衍生碳材料的sp2碳网络的完整性以及增强电子转移,进而协同增强所得到的多孔碳材料的氧还原效果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低成本、稳定性好的N、P、Si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能有效改善植酸直接衍生碳材料的sp2碳网络的完整性以及增强电子转移,进而协同增强所得到的多孔碳材料的氧还原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N、P、Si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植酸、N-甲基咪唑和正硅酸乙酯按摩尔比为1:10:0.5~10的比例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充分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A;(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A置于反应釜内,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00~400℃,保温0.5~1.5h,随后继续升温至800~950℃,保温1.5~3h,冷却后得到N、P、Si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催化剂。进一步地,植酸、N-甲基咪唑和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为1:10:0.5~2。进一步地,所述植酸的质量分数为50%。进一步地,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进一步地,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A置于反应釜内,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50℃,保温1h,随后继续升温至900℃,保温2h,冷却后得到N、P、Si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催化剂。由于植酸结构中大量的含磷官能团,导致植酸直接衍生碳材料的sp2碳网络严重破坏,降低了材料的电导率、影响电子转移,从而影响氧还原的催化性能。本专利技术植酸、N-甲基咪唑和正硅酸乙酯提供碳源的同时,植酸还提供磷源,N-甲基咪唑和正硅酸乙酯还作为氮源和硅源,因杂原子(N、P、Si)与碳原子的电负性存在差异,将改变相邻碳原子周边的电子分布,有利于氧分子的吸附和O=O键的断裂,从而改善植酸直接衍生碳材料的sp2碳网络的完整性以及增强电子转移,进而协同增强所得到的多孔碳材料的氧还原效果。特别地,本专利技术利用Si与碳为同族,但原子半径大小的差异,与N、P在碳材料结构中创造独特的电子结构,从而通过掺杂少量的Si有效的增强掺杂N、P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植酸直接衍生碳材料的氧还原性能较差,本专利技术利用植酸与N-甲基咪唑形成离子液体,并往离子液体中加入正硅酸乙酯作为硅源,将得到黏度较高的液体直接一步碳化即可得到高催化活性的N、P、Si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催化剂,反应中无需任何溶剂,也不需要引入任何辅助添加剂(如络合剂或者软硬模板剂)以及固化手段,该方法工艺简单、高效、环保、成本低、稳定性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2、N、P、Si与碳原子的电负性存在差异,将改变相邻碳原子周边的电子分布,有利于氧分子的吸附和O=O键的断裂,从而改善植酸直接衍生碳材料的sp2碳网络的完整性以及增强电子转移,进而协同增强所得到的多孔碳材料的氧还原效果。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N、P、Si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催化剂扫描电镜图(SEM)。图2-实施例1至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N、P、Si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催化剂X射线衍射图谱(XRD)。图3-实施例1至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N、P、Si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催化剂线性伏安曲线(LSV)。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PA:N-甲基咪唑:正硅酸乙酯=1:10:1按上述的摩尔比称取2.5mmol(2.6mL,50wt%)植酸、25mmol(2mL)N-甲基咪唑和2.5mmol(2mL)正硅酸乙酯于烧杯中。在室温下连续搅拌12h,得到有一定黏度的灰黑色透明液体。将得到的灰黑色透明液体置于N2氛围中的管式炉中,以5℃/min升温到350℃,并保持1h;随后继续升温到900℃,并保持2h。然后在N2氛围下自然冷却即可得到N、P、Si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催化剂,再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得到粉末状催化剂。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N、P、Si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催化剂扫描电镜图(SEM)如图1所示,图1中的(a)、(b)、(c)、(d)为在不同放大倍率下催化剂的结构,可以得出实施例1得到的N、P、Si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催化剂为3D介孔结构,并且为20-50nm的纳米颗粒聚集而成的团簇结构,这样有利于氧化还原反应催化活性位点的分布并能保证快速的电荷转移。实施例2PA:N-甲基咪唑:正硅酸乙酯=1:10:0.5按上述的摩尔比称取2.5mmol(2.6mL,50wt%)植酸、25mmol(2mL)N-甲基咪唑和1.25mmol(1mL)正硅酸乙酯于烧杯中。在室温下连续搅拌12h,得到有一定黏度的灰黑色透明液体。将得到的灰黑色透明液体置于N2氛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N、P、Si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植酸、N‑甲基咪唑和正硅酸乙酯按摩尔比为1:10:0.5~10的比例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充分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A;(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A置于反应釜内,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00~400℃,保温0.5~1.5h,随后继续升温至800~950℃,保温1.5~3h,冷却后得到N、P、Si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催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1.N、P、Si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植酸、N-甲基咪唑和正硅酸乙酯按摩尔比为1:10:0.5~10的比例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充分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A;(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A置于反应釜内,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00~400℃,保温0.5~1.5h,随后继续升温至800~950℃,保温1.5~3h,冷却后得到N、P、Si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催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P、Si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植酸、N-甲基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英黄仁兴刘兴勇张丹丹杨富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