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结构及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765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一个本体、至少一个外卡扣及至少一个内卡扣。所述本体呈中空筒状。所述至少一个外卡扣设于所述本体的外侧面,所述至少一个内卡扣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内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结构及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结构及含有所述固定结构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地,散热器底板对角的固定采用的是锁螺丝的方式,这种方式成本较高,且螺丝在安装后的脱落风险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成本低廉且稳固结合散热板及基座的固定结构,以及使用所述固定结构的散热装置。一种固定结构包括一个本体、至少一个外卡扣及至少一个内卡扣。所述本体呈中空筒状。所述至少一个外卡扣设于所述本体的外侧面。所述至少一个内卡扣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内表面。一种散热装置包括基座、散热底板及固定结构。所述基座及散热底板通过所述固定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一个本体、至少一个外卡扣及至少一个内卡扣。所述本体呈中空筒状。所述至少一个外卡扣设于所述本体的外侧面。所述至少一个内卡扣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内表面。所述基座包括一个螺柱。所述螺柱底部设置一环形凹槽。所述两个内卡扣与所述环形凹槽相卡合。所述散热底板上设置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本体的外径小于所述两个外卡扣最外侧边缘的直径。所述本体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散热底板位于所述两个外卡扣与所述基座之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散热装置及固定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外卡扣以及至少一个内卡扣,所述至少一个内卡扣与环形凹槽相卡合,使所述固定结构不易从螺柱上脱落;所述至少一个外卡扣卡合住所述散热底板,防止所述散热底板从所述螺柱上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散热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散热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固定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固定结构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散热装置100基座10散热底板20固定结构30螺柱12第一柱体121第二柱体122第三柱体123圆环状凸起124环形凹槽125安装孔21本体32弧形板321第一弧形板3212第二弧形板3214第三弧形板3216第四弧形板3218第一连接板322第二连接板323第一部分3201第二部分3202第三部分3203环形台阶3204、3205外卡扣34内卡扣36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100包括一基座10、一散热底板20以及多个固定结构30。本实施方式以一个所述固定结构30为例。所述散热底板20通过所述固定结构30固定于所述基座10上。请接着参阅图2,所述基座10包括多个螺柱12。所述多个螺柱12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螺柱12设置于所述基座10的对角线的两个对角处(本实施方式中以一个对角为例)。所述螺柱12大致呈圆柱状。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柱12包括一个第一柱体121、一个第二柱体122及一个第三柱体123。所述第一柱体121连接在所述基座10上。所述第二柱体122连接所述第一柱体121及所述第三柱体123。所述第三柱体123远离所述基座10。所述第一柱体12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柱体122的直径。所述第二柱体12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柱体123的直径。所述第一柱体121靠近所述第二柱体122的端部外围凸设有一圆环状凸起124。所述基座10表面、所述第一柱体121及所述圆环状凸起124共同构成一个环形凹槽125。所述散热底板20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21。所述安装孔21设置于所述散热底板20的两个对角(本实施方式中以一个对角为例)。请参阅图3及图4,所述固定结构30包括一个本体32、至少一个外卡扣34、以及至少一个内卡扣36。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结构30包括两个外卡扣34以及两个内卡扣36。所述本体32呈中空圆柱状。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32由四个的弧形板321,两个第一连接板322及两个第二连接板323组成。每个所述弧形板321均为所述中空圆柱体沿轴线分割形成。所述四个弧形板321相互间隔。相邻两个所述弧形板321之间的间隔的距离相同。所述四个弧形板321包括依次环形排列设置的第一弧形板3212、第二弧形板3214、第四弧形板3218及第三弧形板3216。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322均位于所述本体32的一端。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322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3212与所述第二弧形板3214以及所述第三弧形板3216与所述第四弧形板3218。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板323均位于所述本体32相对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322的另一端。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板323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3212与所述第四弧形板3218以及所述第二弧形板3214与所述第三弧形板3216。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322对称设置于所述四个弧形板321之间。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板323对称设置于所述四个弧形板321之间。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板322位于靠近所述基座10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板323位于远离所述基座10的一端。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每个弧形板321自下而上依次包括一个第一部分3201、一个第二部分3202以及一个第三部分3203。所述第二部分3202连接所述第一部分3201以及所述第三部分3203。所述第一部分3201、所述第二部分3202以及所述第三部分3203均为弧形片。所述第一部分3201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二部分3202的曲率直径。所述第二部分3202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三部分3203的曲率半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3201与所述第二部分3202之间形成有圆环形台阶3204,所述第二部分3202与所述第三部分3203之间形成有圆环形台阶3205。所述两个外卡扣34呈片状结构。所述两个外卡扣34位于所述本体32的外表面相背两侧。所述两个外卡扣34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板323上。所述两个外卡扣34自所述第一部分3201朝所述第三部分3203方向延伸,所述外卡扣34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板323的外表面共面,外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板323的外表面倾斜设置且向远离所述本体32中轴线的方向倾斜,从而所述外卡扣34在与所述本体32的中轴线相垂直方向上的厚度逐渐增加。所述两个外卡扣34外侧面与所述本体32中轴线倾斜的角度相同,其角度范围在0度到90度之间,尤以15度到30度之间为佳。所述两个内卡扣36呈片状结构。所述两个外卡扣34位于所述本体32的内表面相对两侧。所述两个内卡扣36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322上。所述两个内卡扣36自所述第三部分3203朝所述第一部分3201方向延伸。所述内卡扣36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22的内表面共面,外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22的内表面倾斜设置且向靠近所述本体32中轴线的方向倾斜,从而所述内卡扣36在与所述本体32的中轴线相垂直方向上的厚度逐渐增加。所述两个内卡扣36、所述外卡扣34可以与所述本体一体成型。所述两个内卡扣36的外侧面与所述本体32中轴线倾斜的角度相同,其角度范围在0度到90度之间,尤以15度到30度之间为佳。所述第一部分3201下端抵靠在所述基座10表面。所述第一部分3201与所述第一柱体121相配合。所述两个内卡扣36卡合在所述环形凹槽125内,使所述固定结构30不至于轻易从所述螺柱12之上脱落。所述第二部分3202与所述第二柱体122相配合。所述第三部分3203与所述第三柱体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一个本体、至少一个外卡扣及至少一个内卡扣,所述本体呈中空筒状,所述至少一个外卡扣设于所述本体的外侧面,所述至少一个内卡扣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内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一个本体、至少一个外卡扣及至少一个内卡扣,所述本体呈中空筒状,所述至少一个外卡扣设于所述本体的外侧面,所述至少一个内卡扣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内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至少三个弧形板、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板及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板,每个所述弧形板均为中空圆柱体沿轴线分割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板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板交替连接所述至少三个弧形板,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弧形板的一端,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弧形板的另一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内卡扣分别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板上,所述至少一个外卡扣分别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板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自所述弧形板的端部向远离所述弧形板的方向延伸,并沿远离所述弧形板轴线的方向凸设,所述第一连接板为中空圆柱体的一部分,所述内卡扣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表面上,所述内卡扣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表面共面,外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表面倾斜设置且向靠近所述本体中轴线的方向倾斜,所述内卡扣在与所述本体的中轴线相垂直方向上的厚度逐渐增加。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自所述弧形板的端部向远离所述弧形板的方向延伸,并沿靠近所述弧形板轴线的方向凹设,所述第二连接板为中空圆柱体的一部分,所述外卡扣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外表面上,所述外卡扣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外表面共面,外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外表面倾斜设置且向远离所述本体中轴线的方向倾斜,所述外卡扣在与所述本体的中轴线相垂直方向上的厚度逐渐增加。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弧形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晶胡波
申请(专利权)人:全亿大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