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动刹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47341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连动刹车系统,包括有一第一刹车操作装置、第二刹车操作装置、第一刹车产生装置、第二刹车产生装置、第一平衡板件、第二平衡板件、第一刹车导线、第二刹车导线以及第三刹车导线。其中,第一刹车导线的一端连接第一刹车操作装置,另一端穿过第一平衡板件及第二平衡板件后连接第一刹车产生装置,第二刹车导线的一端连接第二刹车操作装置,另一端连接第二刹车产生装置,而第三刹车导线的一端连接第二平衡板件,另一端穿过第一平衡板件后连接第二刹车产生装置。由此,当按压第一操作杠杆使之在尚未释放的状态下,追加操作第二操作杠杆时,并不会因二平衡板件间的相互干扰而影响骑乘者的手感,故可产生更多的刹车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动刹车系统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连动刹车系统,尤指一种适用于鼓刹车辆的连动刹车系统。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9及图10,其分别为已知连动刹车系统的架构图及动作图。图中为中国台湾专利技术专利案第I301462号所公开的已知技术,其为一种前后轮皆采用鼓式刹车装置的连动刹车系统,该连动刹车系统具有低成本且组装性优等特点,为所属
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种连动刹车系统。然而,上述连动刹车系统9于使用上仍存有部分缺失值得进行改良,首先,骑乘者操作第一操作杠杆911后,所施加的按压力道除了可拉动第一鼓式刹车装置930的第一刹车摇臂931之外,更可通过第一平衡板件950与第二平衡板件960的相对动作关系,进而拉动第二鼓式刹车装置940的第二刹车摇臂941,而产生连动刹车的功效。不过在已知技术的设计架构下,如图10所示,当骑乘者尚未释放第一操作杠杆911的状态下,若接续操作第二操作杠杆921时,由于第三套管973和第四套管974的相对距离被第一平衡板件950及第二平衡板件960所撑开,此时将造成第二操作杠杆921将无动作间隙可移动,若骑乘者持续对第二操作杠杆921施力,且当第二操作杠杆921的施力大于第一操作杠杆911的施力时,此时第二操作杠杆921将会移动,同时第一操作杠杆911将会被回推,此现象除影响骑乘者的手感,且两手同时施力刹车在刹车效能上与一手独立刹车结果趋近相等,并无法产生更大刹车力。专利技术人缘因于此,本于积极创作的精神,亟思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连动刹车系统,几经研究实验终至完成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连动刹车系统,其通过二平衡板件间的动作关系,以达到连动刹车的效果,而本技术进一步改良了刹车操作装置、平衡板件与刹车产生装置的连接关系,因此,当骑乘者按压第一操作杠杆使其在尚未释放的状态下,追加操作第二操作杠杆时,并不会因二平衡板件间的相互干扰而影响骑乘者的手感,故可产生更多的刹车力。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连动刹车系统设置于一车辆上,包括有一第一刹车操作装置、第二刹车操作装置、第一刹车产生装置、第二刹车产生装置、第一平衡板件、第二平衡板件、第一刹车导线、第二刹车导线以及第三刹车导线。第一刹车操作装置包括一第一固定座以及一枢接于第一固定座的第一操作杠杆。第二刹车操作装置包括一第二固定座以及一枢接于第二固定座的第二操作杠杆。第一刹车产生装置包括一第一鼓式刹车装置、一枢接于第一鼓式刹车装置的第一刹车摇臂以及一固设于第一鼓式刹车装置的第三固定座。第二刹车产生装置包括一第二鼓式刹车装置、一枢接于第二鼓式刹车装置的第二刹车摇臂以及一固设于第二鼓式刹车装置的第四固定座。第一平衡板件具有一第一卡合孔、一第二卡合孔以及一第一枢接孔;第二平衡板件具有一第三卡合孔、一第四卡合孔以及一第二枢接孔,其中,第一枢接孔是与第二枢接孔共轴转动,使第一平衡板件及第二平衡板件产生连动关系,而达到连动刹车的效果。其中,为达成连动刹车目的,势必需倚靠刹车导线进行力传递。所述第一刹车导线包括一第一导线以及分别包覆于第一导线外部的第一套管及第二套管,第一导线穿设于第一卡合孔及第三卡合孔内,一端连接第一操作杠杆并可将所施拉力传输至第一刹车摇臂。第一套管一端抵触第一固定座,另一端抵触第一卡合孔,第二套管一端抵触第三卡合孔,另一端抵触第三固定座,由以驱动第一刹车产生装置以产生刹车力。其次,第二刹车导线包括一第二导线以及包覆于第二导线外部的第三套管,第二导线的一端连接第二操作杠杆并可将所施拉力传输该第二刹车摇臂,第三套管一端抵触第二固定座,另一端抵触第四固定座,由以驱动第二刹车产生装置以产生刹车力。再者,第三刹车导线包括一第三导线以及包覆于第三导线外部的第四套管,第三导线的一端连接第四卡合孔并可将所施拉力传输至第二刹车摇臂,第四套管一端抵触第二卡合孔,另一端抵触该第四固定座,由以通过第一平衡板件及第二平衡板件的相对运动,达到连动刹车的效果。上述第一平衡板件更可包括一第一弹簧座,其设置于第一枢接孔与第一卡合孔之间;该第二平衡板件更可包括一第二弹簧座,其设置于第二枢接孔与第三卡合孔之间,其中,第一弹簧座与第二弹簧座彼此相对,且装置有一压缩弹簧。由此,通过压缩弹簧所提供的弹簧回复力,有助于使第一平衡板件与第二平衡板件回复至初始位置。上述第一导线的一端可套设有一回弹弹簧并与一调整螺帽接合,用以调整该第一刹车摇臂动作时的刹车力度;相对地,该第二导线及第三导线的一端分别套设有一回弹弹簧并分别与一调整螺帽接合,用以调整第二刹车摇臂动作时的刹车力度。由此,通过回弹弹簧所提供的弹簧回复力,有助于使第一刹车摇臂与第二刹车摇臂回复至初始位置。以上概述与接下来的详细说明皆为示范性,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申请专利范围。而有关本技术的其他目的与优点,将在后续的说明与图示加以阐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连动刹车系统的架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连动刹车系统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平衡板件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平衡板件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平衡板件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平衡板件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连动刹车系统的第一动作图;图8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连动刹车系统的第二动作图;图9为已知连动刹车系统的架构图;图10为已知连动刹车系统的动作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连动刹车系统110第一刹车操作装置111第一操作杠杆112第一固定座120第二刹车操作装置121第二操作杠杆122第二固定座13第一刹车产生装置130第一鼓式刹车装置131第一刹车摇臂132第三固定座14第二刹车产生装置140第二鼓式刹车装置141第二刹车摇臂142第四固定座150第一平衡板件151第一端部152第二端部153第一枢接孔154第一卡合孔155第二卡合孔156压缩弹簧157第一弹簧座160第二平衡板件161第三端部162第四端部163第二枢接孔164第三卡合孔165第四卡合孔167第二弹簧座171第一套管172第二套管173第三套管174第四套管18a第一刹车导线18b第二刹车导线18c第三刹车导线181第一导线182第二导线183第三导线191~193圆柱件194~196调整螺帽197~199回弹弹簧9连动刹车系统911第一操作杠杆921第二操作杠杆930第一鼓式刹车装置931第一刹车摇臂940第二鼓式刹车装置941第一刹车摇臂950第一平衡板件960第二平衡板件973第三套管974第四套管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连动刹车系统的架构图。本实施例的连动刹车系统1可组设于一车辆上,其主要构件包括有:一第一刹车操作装置110、一第二刹车操作装置120、一第一刹车产生装置13、一第二刹车产生装置14、一第一平衡板件150、一第二平衡板件160、一第一刹车导线18a、一第二刹车导线18b以及一第三刹车导线18c。第一刹车操作装置110包括一第一固定座112以及一枢接于第一固定座112的第一操作杠杆111,所述第一操作杠杆111连接一第一导线181,可供骑乘者按压操作,对于第一导线181施加一拉力。第二刹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动刹车系统,设置于一车辆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刹车操作装置,包括一第一固定座以及一枢接于该第一固定座的第一操作杠杆;一第二刹车操作装置,包括一第二固定座以及一枢接于该第二固定座的第二操作杠杆;一第一刹车产生装置,包括一第一鼓式刹车装置、一枢接于该第一鼓式刹车装置的第一刹车摇臂以及一固设于该第一鼓式刹车装置的第三固定座;一第二刹车产生装置,包括一第二鼓式刹车装置、一枢接于该第二鼓式刹车装置的第二刹车摇臂以及一固设于该第二鼓式刹车装置的第四固定座;一第一平衡板件,具有一第一卡合孔、一第二卡合孔以及一第一枢接孔;一第二平衡板件,具有一第三卡合孔、一第四卡合孔以及一第二枢接孔,其中,该第一枢接孔是与该第二枢接孔共轴转动;一第一刹车导线,包括一第一导线以及分别包覆于该第一导线外部的一第一套管及一第二套管,该第一导线穿设于所述第一卡合孔及所述第三卡合孔内,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操作杠杆并可将所施拉力传输至所述第一刹车摇臂,所述第一套管一端抵触所述第一固定座,另一端抵触所述第一卡合孔,所述第二套管一端抵触所述第三卡合孔,另一端抵触所述第三固定座;一第二刹车导线,包括一第二导线以及包覆于该第二导线外部的一第三套管,该第二导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操作杠杆并可将所施拉力传输至所述第二刹车摇臂,所述第三套管一端抵触所述第二固定座,另一端抵触所述第四固定座;以及一第三刹车导线,包括一第三导线以及包覆于该第三导线外部的第四套管,该第三导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卡合孔并可将所施拉力传输至所述第二刹车摇臂,所述第四套管一端抵触所述第二卡合孔,另一端抵触所述第四固定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动刹车系统,设置于一车辆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刹车操作装置,包括一第一固定座以及一枢接于该第一固定座的第一操作杠杆;一第二刹车操作装置,包括一第二固定座以及一枢接于该第二固定座的第二操作杠杆;一第一刹车产生装置,包括一第一鼓式刹车装置、一枢接于该第一鼓式刹车装置的第一刹车摇臂以及一固设于该第一鼓式刹车装置的第三固定座;一第二刹车产生装置,包括一第二鼓式刹车装置、一枢接于该第二鼓式刹车装置的第二刹车摇臂以及一固设于该第二鼓式刹车装置的第四固定座;一第一平衡板件,具有一第一卡合孔、一第二卡合孔以及一第一枢接孔;一第二平衡板件,具有一第三卡合孔、一第四卡合孔以及一第二枢接孔,其中,该第一枢接孔是与该第二枢接孔共轴转动;一第一刹车导线,包括一第一导线以及分别包覆于该第一导线外部的一第一套管及一第二套管,该第一导线穿设于所述第一卡合孔及所述第三卡合孔内,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操作杠杆并可将所施拉力传输至所述第一刹车摇臂,所述第一套管一端抵触所述第一固定座,另一端抵触所述第一卡合孔,所述第二套管一端抵触所述第三卡合孔,另一端抵触所述第三固定座;一第二刹车导线,包括一第二导线以及包覆于该第二导线外部的一第三套管,该第二导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操作杠杆并可将所施拉力传输至所述第二刹车摇臂,所述第三套管一端抵触所述第二固定座,另一端抵触所述第四固定座;以及一第三刹车导线,包括一第三导线以及包覆于该第三导线外部的第四套管,该第三导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卡合孔并可将所施拉力传输至所述第二刹车摇臂,所述第四套管一端抵触所述第二卡合孔,另一端抵触所述第四固定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动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衡板件更包括一第一弹簧座,其设置于所述第一枢接孔与所述第一卡合孔之间;所述第二平衡板件更包括一第二弹簧座,其设置于所述第二枢接孔与所述第三卡合孔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弹簧座与所述第二弹簧座彼此相对,且装置有一压缩弹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动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套设有一回弹弹簧并与一调整螺帽接合,用以调整所述第一刹车摇臂动作时的刹车力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动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线及所述第三导线的一端分别套设有一回弹弹簧并分别与一调整螺帽接合,用以调整所述第二刹车摇臂动作时的刹车力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荣彬
申请(专利权)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