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器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918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动器和车辆。其中,制动器包括:制动鼓,制动鼓的外圈与车轮连接;第一制动蹄;第二制动蹄,第一制动蹄和第二制动蹄活动设置在制动鼓内;拉臂,拉臂的一端与手刹拉线连接,另一端可枢转地与第一制动蹄连接并具有第一枢转轴;摇臂,摇臂可枢转地与第二制动蹄连接并具有第二枢转轴;多个支撑件,拉臂与摇臂之间以及摇臂与第一制动蹄之间均通过支撑件连接,当拉臂转动时,拉臂通过一个支撑件带动摇臂和第二制动蹄运动,摇臂通过另一个支撑件带动第一制动蹄运动,以使第一制动蹄相对于第一枢转轴的转向与第一制动蹄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同,并且第二制动蹄相对于第二枢转轴的转向与第二制动蹄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动器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动器和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车辆中的制动器在行车和驻车时均为领从蹄结构,驻车效能因数仅为2,驻车效能低。试验测试满载驻20%坡度(单轮制动力矩1100N·m)需要1147N的拉索力,使得需要提供的拉索力较大。同时拉臂的输入点处拉索行程大,拉臂旋转通过调整套作用在领蹄的一端(通常为上端),在进行自动找正时,由于找正的自由度少,使得找正用时长,制动力矩上升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器和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制动器在刹车制动时需要的拉索力较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动器,包括:制动鼓,制动鼓的外圈与车轮连接;第一制动蹄;第二制动蹄,第一制动蹄和第二制动蹄活动设置在制动鼓内,且第一制动蹄和第二制动蹄均能够与制动鼓的内圈抵接,以进行制动;拉臂,拉臂的一端与手刹拉线连接,另一端可枢转地与第一制动蹄连接并具有第一枢转轴;摇臂,摇臂可枢转地与第二制动蹄连接并具有第二枢转轴;多个支撑件,拉臂与摇臂之间以及摇臂与第一制动蹄之间均通过支撑件连接,当拉臂转动时,拉臂通过一个支撑件带动摇臂和第二制动蹄运动,摇臂通过另一个支撑件带动第一制动蹄运动,以使第一制动蹄相对于第一枢转轴的转向与第一制动蹄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同,并且第二制动蹄相对于第二枢转轴的转向与第二制动蹄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同。进一步地,第一枢转轴位于第一制动蹄的第一端,第一制动蹄的第二端与一个支撑件抵接。进一步地,两个支撑件分别位于摇臂的两端,且第二枢转轴位于摇臂的中部。进一步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设置在拉臂与摇臂之间,沿第一支撑件的运动方向,第一支撑件与摇臂抵接而与第二制动蹄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沿第一支撑件的运动方向,第一支撑件与摇臂的抵接点至第二制动蹄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一距离为3.5mm至4.3mm。进一步地,第一距离为3.9mm。进一步地,第一制动蹄和/或第二制动蹄具有凹槽,第一支撑件的端部呈U形且插入凹槽内,第一支撑件的端部与凹槽的槽底间隔,且摇臂在第二制动蹄上的投影的位于凹槽内的部分的边缘与凹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进一步地,支撑件包括第二支撑件,第二支撑件设置在摇臂与第一制动蹄之间,沿第二支撑件的运动方向,第二支撑件与摇臂抵接而与第二制动蹄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沿第二支撑件的运动方向,第二支撑件与摇臂的抵接点至第二制动蹄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二距离为0.3mm至0.6mm。进一步地,第一制动蹄和/或第二制动蹄具有凹槽,第二支撑件的端部呈U形且插入凹槽内,第二支撑件的端部与凹槽的槽底间隔,且摇臂在第二制动蹄上的投影的位于凹槽内的部分的边缘与凹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进一步地,第一支撑件为支撑杆。进一步地,第二支撑件为调整套。进一步地,摇臂具有限位孔,第二制动蹄固定设置有限位销,限位销容纳在限位孔内,以控制摇臂和第二制动蹄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进一步地,制动器还包括复位件,第一制动蹄与第二制动蹄之间设置有复位件。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轮,车轮包括上述的制动器。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与第二制动蹄枢转连接的摇臂,使得当手刹拉线拉动拉臂的一端时,拉臂挤压支撑件,支撑件挤压摇臂的一端,从而使得摇臂和第二制动蹄同时向外即向靠近制动鼓的方向运动,同时摇臂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支撑件挤压第一制动蹄,使得第一制动蹄也向外运动,这样,使得第一制动蹄和第二制动蹄受到的制动鼓的摩擦力的方向与其转向是相同的,摩擦力会使得第一制动蹄和第二制动蹄继续向外运动,从而第一制动蹄和第二制动蹄会进一步贴近在制动鼓的内圈上。上述设置方式通过增设摇臂使得制动器形成了一个自增力结构,利用摩擦力带动第一制动蹄和第二制动蹄的方式,降低了对摇臂的拉索力的需求,从而降低了驻车需要的拉索力。同时增加了找正的自由度,使得找正的速度快,用时短,制动力矩快速上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制动鼓;20、第一制动蹄;30、第二制动蹄;31、凹槽;32、限位销;40、拉臂;50、摇臂;51、限位孔;61、第一支撑件;62、第二支撑件;70、复位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制动器在刹车制动时需要的拉索力较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动器和车辆。其中,车辆具有车轮,车轮具有下述的制动器。如图1所示的一种制动器,包括制动鼓10、第一制动蹄20、第二制动蹄30、拉臂40、摇臂50和多个支撑件,制动鼓10的外圈与车轮连接;第一制动蹄20和第二制动蹄30活动设置在制动鼓10内,且第一制动蹄20和第二制动蹄30均能够与制动鼓10的内圈抵接,以进行制动;拉臂40的一端与手刹拉线连接,另一端可枢转地与第一制动蹄20连接并具有第一枢转轴;摇臂50可枢转地与第二制动蹄30连接并具有第二枢转轴;拉臂40与摇臂50之间以及摇臂50与第一制动蹄20之间均通过支撑件连接,当拉臂40转动时,拉臂40通过一个支撑件带动摇臂50和第二制动蹄30运动,摇臂50通过另一个支撑件带动第一制动蹄20运动,以使第一制动蹄20相对于第一枢转轴的转向与第一制动蹄20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同,并且第二制动蹄30相对于第二枢转轴的转向与第二制动蹄30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同。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有与第二制动蹄30枢转连接的摇臂50,使得当手刹拉线拉动拉臂40的一端时,拉臂40挤压支撑件,支撑件挤压摇臂50的一端,从而使得摇臂50和第二制动蹄30同时向外即向靠近制动鼓10的方向运动,同时摇臂50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支撑件挤压第一制动蹄20,使得第一制动蹄20也向外运动,这样,使得第一制动蹄20和第二制动蹄30受到的制动鼓10的摩擦力的方向与其转向是相同的,摩擦力会使得第一制动蹄20和第二制动蹄30继续向外运动,从而第一制动蹄20和第二制动蹄30会进一步贴近在制动鼓10的内圈上。上述设置方式通过增设摇臂50使得制动器形成了一个自增力结构,利用摩擦力带动第一制动蹄20和第二制动蹄30的方式,降低了对摇臂50的拉索力的需求,从而降低了驻车需要的拉索力。同时增加了找正的自由度,使得找正的速度快,用时短,制动力矩快速上升。在本实施例中,拉臂40、摇臂50、第一制动蹄20和第二制动蹄30均呈弧形结构,拉臂40和摇臂50的内圈相对设置,第一制动蹄20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鼓(10),所述制动鼓(10)的外圈与车轮连接;第一制动蹄(20);第二制动蹄(30),所述第一制动蹄(20)和所述第二制动蹄(30)活动设置在所述制动鼓(10)内,且所述第一制动蹄(20)和所述第二制动蹄(30)均能够与所述制动鼓(10)的内圈抵接,以进行制动;拉臂(40),所述拉臂(40)的一端与手刹拉线连接,另一端可枢转地与所述第一制动蹄(20)连接并具有第一枢转轴;摇臂(50),所述摇臂(50)可枢转地与所述第二制动蹄(30)连接并具有第二枢转轴;多个支撑件,所述拉臂(40)与所述摇臂(50)之间以及所述摇臂(50)与所述第一制动蹄(20)之间均通过所述支撑件连接,当所述拉臂(40)转动时,所述拉臂(40)通过一个所述支撑件带动所述摇臂(50)和所述第二制动蹄(30)运动,所述摇臂(50)通过另一个所述支撑件带动所述第一制动蹄(20)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制动蹄(20)相对于所述第一枢转轴的转向与所述第一制动蹄(20)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同,并且所述第二制动蹄(30)相对于所述第二枢转轴的转向与所述第二制动蹄(30)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鼓(10),所述制动鼓(10)的外圈与车轮连接;第一制动蹄(20);第二制动蹄(30),所述第一制动蹄(20)和所述第二制动蹄(30)活动设置在所述制动鼓(10)内,且所述第一制动蹄(20)和所述第二制动蹄(30)均能够与所述制动鼓(10)的内圈抵接,以进行制动;拉臂(40),所述拉臂(40)的一端与手刹拉线连接,另一端可枢转地与所述第一制动蹄(20)连接并具有第一枢转轴;摇臂(50),所述摇臂(50)可枢转地与所述第二制动蹄(30)连接并具有第二枢转轴;多个支撑件,所述拉臂(40)与所述摇臂(50)之间以及所述摇臂(50)与所述第一制动蹄(20)之间均通过所述支撑件连接,当所述拉臂(40)转动时,所述拉臂(40)通过一个所述支撑件带动所述摇臂(50)和所述第二制动蹄(30)运动,所述摇臂(50)通过另一个所述支撑件带动所述第一制动蹄(20)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制动蹄(20)相对于所述第一枢转轴的转向与所述第一制动蹄(20)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同,并且所述第二制动蹄(30)相对于所述第二枢转轴的转向与所述第二制动蹄(30)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转轴位于所述第一制动蹄(20)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制动蹄(20)的第二端与一个所述支撑件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件分别位于所述摇臂(50)的两端,且所述第二枢转轴位于所述摇臂(50)的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件(61),所述第一支撑件(61)设置在所述拉臂(40)与所述摇臂(50)之间,沿所述第一支撑件(61)的运动方向,所述第一支撑件(61)与所述摇臂(50)抵接而与所述第二制动蹄(30)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支撑件(61)的运动方向,所述第一支撑件(61)与所述摇臂(50)的抵接点至所述第二制动蹄(30)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为3.5mm至4.3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蹄(20)和/或所述第二制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