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排水防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898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2:50
一种公路排水防堵装置,包括排水装置和吸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槽,多个排水槽通过连接管串联成排水单元,排水单元预埋在公路两侧的人行道下面且进水端与公路边沿连通、出水端与市政排水系统连通;所述吸水装置设置在公路较低地段一侧的人行道上,吸水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水泵,水泵一端与进水管连通、另一端与出水管连通,出水管与废水收集罐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公路排水防堵装置,通过设置排水装置和吸水装置,实现双重排水,可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排水防堵装置
本技术涉及公路交通
,尤其是一种公路排水防堵装置。
技术介绍
公路工程为了减少积水以及水损坏,排除路面结构内渗水,需要在公路边缘设置排水系统。现有的公路一般两侧设置人行道,人行道路面高于公路路面8cm-10cm,为了便于公路排水,一般在公路与人行道路过渡的竖直边沿上打孔,通过相应的孔与排水管连通,排水管再与相应的下水管或其他排水设备连通。由于人行道有部分土壤裸露,在下暴雨时,泥水混合物会进入到排水管内,将排水管堵塞,而导致公路水聚集,影响通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公路排水装置,保证公路排水通畅,避免堵塞。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公路排水防堵装置,包括排水装置和吸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槽,多个排水槽通过连接管串联成排水单元,排水单元预埋在公路两侧的人行道下面且进水端与公路边沿连通、出水端与市政排水系统连通;所述排水槽包括沉降部、收集部,所述沉降部为梯形封闭结构且下底面向出水口方向倾斜向下,所述收集部为长方体结构且与沉降部连通,所述收集部底面设有U型收集网框,U型收集网框通过连杆与压块连通,压块置于收集部顶端的开口上且与路面平齐;所述吸水装置设置在公路较低地段一侧的人行道上,吸水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水泵,水泵一端与进水管连通、另一端与出水管连通,出水管与废水收集罐连通;所述进水管包括第一硬管、软管及第二硬管;其中第二硬管包括U型吸管,U型吸管与支管套接、且可相对滑动,所述U型吸管两侧固定有导杆,导杆穿过支管上的挡板并通过限位板限位,位于挡板下端的导杆上套有弹簧,U型吸管通过弹簧实现复位。所述第二硬管上还设有容纳室,容纳室上端与主管连通固定,容纳室下端与两支管连通固定,两支管下端再与两U型吸管套接。所述第一硬管包括套管,套管左右分别与进管、出管密封连接;其中,出管进口端设有过滤网。所述套管下端开口,集纳块固定在套管下端且集纳块内腔与套管连通,集纳块下端通过螺母锁紧封口。本技术一种公路排水防堵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相对于常规的管路连接而言,增设的排水槽一方面可减少堵塞,另一方面可有利于沉淀,且后期方便清理;另外通过排水装置与吸水装置有效配合,可完成主动抽吸与被动排水相结合,提高公路排水效率,保证公路交通正常有序。2)、通过在公路低洼地段设置小型的水泵,可利用进水管进行抽吸完成主动排水,在暴雨时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通过将进水管设置为硬管和软管,方便操作调节;通过将第一硬管增加过滤沉淀机构,可避免污水吸附时堵塞,通过将第二硬管底端设置为多个伸缩支管,可方便对坑洼地方进行有效吸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布置框图(仅仅表示安装方位)。图2为本技术中排水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排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排水槽的结构示意图(截取下部分)。图5为本技术中吸水装置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第二硬管的局部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中第一硬管的局部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中第一硬管的局部外形图。图9为本技术中第一硬管的局部剖视图。图中:排水槽1,连接管2,公路3,沉降部4,收集部5,U型收集网框6,连杆7,压块8,开口9,底座10,水泵11,进水管12,第一硬管12-1,软管12-2,第二硬管12-3,出水管13,废水收集罐14,U型吸管15,支管16,导杆17,挡板18,弹簧19,容纳室20,电机21,套管22,进管23,出管24,过滤网25,集纳块26,螺母27,扩孔段28,直孔段29,主管30。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公路排水防堵装置,包括排水装置和吸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槽1,排水槽1的侧壁及底面由现浇钢筋混凝土制成,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弹性模量为2.6×104MPa。排水槽1顶端面的盖板采用不锈钢板支撑且分多块与排水槽1铰接、并对排水槽1顶端面进行封堵,这样可方便后期维修。在排水槽1前后预留有管孔,连接管2密封安装在管孔上。多个排水槽1通过连接管2串联成排水单元,排水单元预埋在公路3两侧的人行道下面且进水端与公路3边沿连通、出水端与市政排水系统连通。所述排水槽1包括沉降部4、收集部5,所述沉降部4的结构设计为梯形体结构,梯形体结构的下表面成倾斜向下状态且沉降部4进水端宽而浅、出水端窄而深。这样可使水流分成两股:上层水较清,下层水较浊。这样通过多个排水槽1可逐级将混带的泥沙沉淀,避免堵塞后续的市政排水系统。为了对沉淀进行有效清除,在沉降部4底端一侧连接收集部5,收集部5为长方体结构且与沉降部4连通,收集部5上端开口9处设有坎肩,收集部5底面贴附有U型收集网框6,U型收集网框6左侧壁贴合在沉降部4的斜面上,方便将沉淀引入。U型收集网框6的尺寸小于收集部5上端开口,这样方便后续提出。U型收集网框6采用过滤网+边框支撑,过滤网网孔较小,可将水过滤去,泥沙留在上面后续提出进行清理。U型收集网框6通过连杆7与压块8连通,压块8置于收集部5顶端的开口9的坎肩上且与路面平齐。这样既不影响人行走,同时方便后期的清理。在一般雨季,雨水在公路上向两侧流动并进入到连接管2内,并通过多个排水槽1一级一级沉淀后向后传送,并送入到市政排水系统内进行后续处理。由于市政排水系统不属于本申请的核心点且不同地方的排水系统并不相同,因此不再此描述。当排水结束后可定期将压块8提起,将U型收集网框6内的污物取出进行清理。在暴雨时,一方面由于雨量比较大,一方面由于堵塞导致公路上的雨水不能被及时排走导致许多车辆熄火。对此可在公路较低地段一侧的人行道上设置吸水装置。吸水装置包括底座10,底座10上设有水泵11,水泵11通过电机带动,电机由外接电源供电。水泵11一端与进水管12连通,通过进水管12放置带低洼水域进行抽水,而水泵11另一端与出水管13连通,通过出水管13将废水带入到废水收集罐14内,后续再进行处理。当某些常年集水的低洼地带,可通过水泵带动将水吸附走,这样可通过人为操作满足暴雨季节公路排水需求。在完成使用后可将进水管12缠绕卡在支柱的C型套上。所述进水管12包括第一硬管12-1、软管12-2及第二硬管12-3;第一硬管12-1一端与水泵11连通,另一端与软管12-2连通。由于污水中泥沙较多,为了避免管道堵塞,可在第一硬管12-1上设置缓冲沉淀结构。具体地:第一硬管12-1包括套管22,套管22左右分别与进管23、出管24密封连接;其中,出管24进口端设有过滤网25。这样,污水进来后可经过阻挡。另外在套管22与进管23、出管24连接处设有过渡块,过渡块最低端与套管22下端开口对齐,在套管22下端开口处还密封固定有柱状集纳块26,集纳块26内设有通孔,通孔包括扩孔段28和直孔段29,其中,直孔段29内壁上设有螺纹,螺母与直孔段29上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在螺母上嵌有密封垫,密封垫的侧壁为与扩孔段28内孔相适应的锥面。当螺母旋进时,密封垫与扩孔段28楔形锁紧并密封。污水中的泥沙被过滤网25阻挡后落到集纳块26内腔内,后续可旋下螺母27进行清理。由于某些底端坑坑洼洼较多,为了提高污水抽吸效率,在第二硬管12-3设置为由主管和支管构成。具体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排水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装置和吸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槽(1),多个排水槽(1)通过连接管(2)串联成排水单元,排水单元预埋在公路(3)两侧的人行道下面且进水端与公路(3)边沿连通、出水端与市政排水系统连通;所述排水槽(1)包括沉降部(4)、收集部(5),所述沉降部(4)为梯形封闭结构且下底面向出水口方向倾斜向下,所述收集部(5)为长方体结构且与沉降部(4)连通,所述收集部(5)底面设有U型收集网框(6),U型收集网框(6)通过连杆(7)与压块(8)连通,压块(8)置于收集部(5)顶端的开口(9)上且与路面平齐;所述吸水装置设置在公路较低地段一侧的人行道上,吸水装置包括底座(10),底座(10)上设有水泵(11),水泵(11)一端与进水管(12)连通、另一端与出水管(13)连通,出水管(13)与废水收集罐(14)连通;所述进水管(12)包括第一硬管(12‑1)、软管(12‑2)及第二硬管(12‑3);其中第二硬管(12‑3)包括U型吸管(15),U型吸管(15)与支管(16)套接、且可相对滑动,所述U型吸管(15)两侧固定有导杆(17),导杆(17)穿过支管(16)上的挡板(18)并通过限位板限位,位于挡板(18)下端的导杆(17)上套有弹簧(19),U型吸管(15)通过弹簧实现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排水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装置和吸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槽(1),多个排水槽(1)通过连接管(2)串联成排水单元,排水单元预埋在公路(3)两侧的人行道下面且进水端与公路(3)边沿连通、出水端与市政排水系统连通;所述排水槽(1)包括沉降部(4)、收集部(5),所述沉降部(4)为梯形封闭结构且下底面向出水口方向倾斜向下,所述收集部(5)为长方体结构且与沉降部(4)连通,所述收集部(5)底面设有U型收集网框(6),U型收集网框(6)通过连杆(7)与压块(8)连通,压块(8)置于收集部(5)顶端的开口(9)上且与路面平齐;所述吸水装置设置在公路较低地段一侧的人行道上,吸水装置包括底座(10),底座(10)上设有水泵(11),水泵(11)一端与进水管(12)连通、另一端与出水管(13)连通,出水管(13)与废水收集罐(14)连通;所述进水管(12)包括第一硬管(12-1)、软管(12-2)及第二硬管(12-3);其中第二硬管(12-3)包括U型吸管(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家平雷俊清余卫雷奇灵程成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晶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