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轴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841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0:34
一种传动轴支撑结构,包括用于安装传动轴的支撑壳与连接板,连接板下端设置有两侧板,侧板内壁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侧壁上贯穿有第一套杆,第一套杆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转动块、第一推动杆,第一推动杆端部铰接有第一活动杆,凹槽底端贯穿有第二套杆,第二套杆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转动块、第二推动杆,第二推动杆端部铰接有与第一活动杆相铰接的第二活动杆,第一活动杆上铰接的第三推动杆、第二活动杆上铰接的第四推动杆均与活动板相铰接,活动板上铰接有滑动杆,活动板与支撑壳相连接,连接板上端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内设置有弹簧,弹簧通过挡板与推杆相连接,推杆穿过安装架后与车架横梁相连接。本设计不仅使用寿命长,而且减震效果好。

A Drive Shaft Supporting Structure

A transmission shaft support structure includes a support shell and a connecting plate for mounting the transmission shaft. The low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two side plates. A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side plate. The groove side wall is penetrated with the first set of rods. The first set of rod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otating block and the first driving rod respectively. The end of the first driving rod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first moving rod,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groove is penetrated with the second set of rods. The two sets of poles are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rotating block and a second driving rod respectively. The end of the second driving rod is articulated with a second moving rod hinged with the first moving rod. The third driving rod hinged on the first moving rod and the fourth driving rod hinged on the second moving rod are all articulated with the moving plate. The moving plate is articulated with a sliding rod, the mov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shell, and the end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rod. A spring is arranged in the mounting frame. The sp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push rod through the baffle, and the push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ross beam of the frame after passing through the mounting frame. This design not only has long service life, but also has good shock absorp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动轴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传动轴
,尤其涉及一种传动轴支撑结构,主要适用于提高使用寿命与减震效果。
技术介绍
中间支承架是前传动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占所有传动轴的40%左右,中间支承架也是传动轴零部件中最易损坏的零部件之一,其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前传动轴在装配过程中与中间支承总成不垂直造成传动轴在高速旋转时发生干涉和颠簸过程中的抖动所致。现有传动轴中间支撑件通过螺栓直接连接在横梁吊挂上,在传动轴与传动轴中间支撑件装配过程中,中间支撑与水平面的角度不可调节,在使用中导致中间支撑件变形、断裂。不同系列车型或者同系列车型其车架的传动轴中间支撑与水平面的角度不同,导致中间支撑件种类繁多,商用车常用的中间支承架起悬挂前传动轴的作用,没有使用橡胶垫减少和消除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的震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寿命短、减震效果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减震效果好的传动轴支撑结构。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传动轴支撑结构,包括相连接的支撑壳与连接板,所述支撑壳上设置有中心孔,中心孔内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内设置有用于安装传动轴的轴承,所述连接板与车架横梁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位于支撑壳两侧的部位均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盲孔,第一盲孔内贯穿有第一套杆,第一套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动块,第一套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推动杆,第一推动杆与第一活动杆的一端相铰接,第一活动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活动杆,第二活动杆远离第一活动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推动杆,第二推动杆与第二套杆相连接,第二套杆穿过凹槽底端的第二盲孔后与第二转动块相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上铰接有第三推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上铰接有第四推动杆,所述第三推动杆、第四推动杆均与活动板相铰接,活动板上铰接有滑动杆,所述凹槽上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上铰接有转动块,转动块上设置有与滑动杆相配合的滑槽,所述活动板与支撑壳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内设置有弹簧,弹簧上连接有挡板,挡板与推杆相连接,推杆穿过安装架后与车架横梁相连接。所述中心孔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橡胶垫的限位块。所述侧板之间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孔,限位孔内设置有螺栓,所述连接板的上端通过螺栓与安装架相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块与第二转动块上均设置有防滑槽。所述轴承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一种传动轴支撑结构中传动轴安装在轴承内,需要调节角度时,通过第一转动块带动第一套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推动杆移动,通过第一推动杆的移动带动第一活动杆和第三推动杆移动,同时,通过第二转动块带动第二套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推动杆移动,通过第二推动杆的移动带动第二活动杆和第四推动杆移动,通过第三推动杆和第四推动杆带动滑动杆移动,进而带动活动板移动,通过活动板的移动带动支撑壳的移动,从而解决了装配过程中角度不便调节的问题,以防止传动轴支撑结构变形、断裂现象的发生;连接板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内设置有弹簧,弹簧上连接有挡板,挡板与推杆相连接,推杆穿过安装架后与车架横梁相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进行减震,以提高传动轴支撑结构的减震效果。因此,本技术使用寿命长、减震效果好。2、本技术一种传动轴支撑结构中中心孔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橡胶垫的限位块,以提高橡胶垫工作的可靠性能;侧板之间连接有固定板,增设固定板以提高传动轴支撑结构的结构强度;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孔,限位孔内设置有螺栓,连接板的上端通过螺栓与安装架相连接,不仅安装简便,而且可靠性高;第一转动块与第二转动块上均设置有防滑槽,方便转动;轴承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垫,以提高传动轴支撑结构的密封效果。因此,本技术可靠性高、结构强度高、安装简便、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滑动杆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壳1、连接板2、橡胶垫3、传动轴4、轴承5、车架横梁6、侧板7、凹槽8、第一套杆9、第一转动块10、第一推动杆11、第一活动杆12、第二活动杆13、第二推动杆14、第二套杆15、第二转动块16、第三推动杆17、第四推动杆18、活动板19、滑动杆20、固定座21、转动杆22、转动块23、滑槽24、安装架25、弹簧26、挡板27、推杆28、固定板29、限位孔30、螺栓3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4,一种传动轴支撑结构,包括相连接的支撑壳1与连接板2,所述支撑壳1上设置有中心孔,中心孔内设置有橡胶垫3,橡胶垫3内设置有用于安装传动轴4的轴承5,所述连接板2与车架横梁6相连接,所述连接板2的下端位于支撑壳1两侧的部位均设置有侧板7,所述侧板7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8,凹槽8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盲孔,第一盲孔内贯穿有第一套杆9,第一套杆9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动块10,第一套杆9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推动杆11,第一推动杆11与第一活动杆12的一端相铰接,第一活动杆12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活动杆13,第二活动杆13远离第一活动杆12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推动杆14,第二推动杆14与第二套杆15相连接,第二套杆15穿过凹槽8底端的第二盲孔后与第二转动块16相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12上铰接有第三推动杆17,所述第二活动杆13上铰接有第四推动杆18,所述第三推动杆17、第四推动杆18均与活动板19相铰接,活动板19上铰接有滑动杆20,所述凹槽8上设置有固定座21,固定座21上连接有转动杆22,转动杆22上铰接有转动块23,转动块23上设置有与滑动杆20相配合的滑槽24,所述活动板19与支撑壳1相连接,所述连接板2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架25,安装架25内设置有弹簧26,弹簧26上连接有挡板27,挡板27与推杆28相连接,推杆28穿过安装架25后与车架横梁6相连接。所述中心孔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橡胶垫3的限位块。所述侧板7之间连接有固定板29。所述连接板2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孔30,限位孔30内设置有螺栓31,所述连接板2的上端通过螺栓31与安装架25相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块10与第二转动块16上均设置有防滑槽。所述轴承5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垫。本技术的原理说明如下:本设计一种新型传动轴支撑结构,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上端设有车架横梁,支撑装置固定在车架横梁的下端,连接板的下端两侧均固定有侧板,侧板的相对一端均设有凹槽,凹槽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一盲孔,第一盲孔内贯穿有第一套杆,第一套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转动块,第一套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连接有第一推动杆,第一推动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一活动杆,第一活动杆上铰接有第三推动杆,第二活动杆与第一活动杆相铰接,第二活动杆远离第一活动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推动杆,第二活动杆上铰接有第四推动杆,第三推动杆和第四推动杆的一端共同转动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上转动连接有滑动杆,凹槽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杆,转动杆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动轴支撑结构,包括相连接的支撑壳(1)与连接板(2),所述支撑壳(1)上设置有中心孔,中心孔内设置有橡胶垫(3),橡胶垫(3)内设置有用于安装传动轴(4)的轴承(5),所述连接板(2)与车架横梁(6)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的下端位于支撑壳(1)两侧的部位均设置有侧板(7),所述侧板(7)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8),凹槽(8)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盲孔,第一盲孔内贯穿有第一套杆(9),第一套杆(9)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动块(10),第一套杆(9)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推动杆(11),第一推动杆(11)与第一活动杆(12)的一端相铰接,第一活动杆(12)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活动杆(13),第二活动杆(13)远离第一活动杆(12)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推动杆(14),第二推动杆(14)与第二套杆(15)相连接,第二套杆(15)穿过凹槽(8)底端的第二盲孔后与第二转动块(16)相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12)上铰接有第三推动杆(17),所述第二活动杆(13)上铰接有第四推动杆(18),所述第三推动杆(17)、第四推动杆(18)均与活动板(19)相铰接,活动板(19)上铰接有滑动杆(20),所述凹槽(8)上设置有固定座(21),固定座(21)上连接有转动杆(22),转动杆(22)上铰接有转动块(23),转动块(23)上设置有与滑动杆(20)相配合的滑槽(24),所述活动板(19)与支撑壳(1)相连接,所述连接板(2)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架(25),安装架(25)内设置有弹簧(26),弹簧(26)上连接有挡板(27),挡板(27)与推杆(28)相连接,推杆(28)穿过安装架(25)后与车架横梁(6)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轴支撑结构,包括相连接的支撑壳(1)与连接板(2),所述支撑壳(1)上设置有中心孔,中心孔内设置有橡胶垫(3),橡胶垫(3)内设置有用于安装传动轴(4)的轴承(5),所述连接板(2)与车架横梁(6)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的下端位于支撑壳(1)两侧的部位均设置有侧板(7),所述侧板(7)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8),凹槽(8)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盲孔,第一盲孔内贯穿有第一套杆(9),第一套杆(9)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动块(10),第一套杆(9)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推动杆(11),第一推动杆(11)与第一活动杆(12)的一端相铰接,第一活动杆(12)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活动杆(13),第二活动杆(13)远离第一活动杆(12)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推动杆(14),第二推动杆(14)与第二套杆(15)相连接,第二套杆(15)穿过凹槽(8)底端的第二盲孔后与第二转动块(16)相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12)上铰接有第三推动杆(17),所述第二活动杆(13)上铰接有第四推动杆(18),所述第三推动杆(17)、第四推动杆(18)均与活动板(19)相铰接,活动板(19)上铰接有滑动杆(20),所述凹槽(8)上设置有固定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磊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